【化学】甘肃省兰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甘肃省兰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兰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I-35.5 S-32 Na-23 P-31‎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75.)‎ ‎1.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并有氢气生成。装运金属钠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并有氢气生成;装运金属钠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遇湿易燃品,答案选C。‎ ‎2.现有三组洛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酒精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过滤、萃取、分液 B. 萃取、分液、蒸馏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萃取、蒸馏、分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 ‎②39%的酒精溶液,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③氯化钠和溴的水溶液中,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分离;‎ 即分离方法依次为分液、蒸馏、萃取。‎ 故选: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1molH2O中含有2mol氢和2mol氧 ‎②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③‎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④Na2O的摩尔质量为62‎ ‎⑤1 molN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⑥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⑤⑥ D. ②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1mol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氧原子,必须指出具体粒子,故①错误;‎ ‎②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②正确;‎ ‎③‎0.012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③正确;‎ ‎④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④错误;‎ ‎⑤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同,⑤错误;‎ ‎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与水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故⑥错误;‎ 故答案选A。‎ ‎4.现有N2和O2的混合气体,其总质量为‎144g,总物质的量为5mol,则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4 B. 2:‎3 ‎C. 3:2 D. 4:1‎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5mol-x) ,根据m=nM得到:‎28g/mol×x+(5mol-x) ×‎32g/mol= ‎144g,解得x=4mol,所以氮气为4mol,氧气为1mol,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故答案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磷酸的摩尔质量均为‎98g B. ‎20℃‎、1.0×10 5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 标准状况下,16gO2与‎24g Mg所占的体积相同 D. 当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A错误;‎ B.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20℃‎、1.0×105Pa,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 C. ‎16g氧气物质的量为0.5mol,24gMg的物质的量是1mol,但Mg是固体,24gMg的体积小于16gO2,故C错误;‎ D. 依据PV=nRT分析,压强和温度同倍数增大,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为‎22.4L,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 某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 p,则 该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所以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故标准状况下, 该气体的体积为 ;‎ 故选 。‎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6.02‎‎×1022个H2SO分子在水中可电离生成2NA个H+‎ B. 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 ‎14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 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答案】C ‎【解析】‎ ‎【详解】A.6.02个H2SO4的物质的量为:n==0.1mol,0.1mol硫酸在水中能电离生成0.2mol氢离子,即0.2NA个氢离子,故A错误;‎ B‎.0℃‎、101kPa即标况,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则‎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n==1mol,1mol氢气含2mol氢原子,,即2NA个,故B错误;‎ C‎.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0.5mol,而1mol氮气含14mol电子,故0.5mol氮气含7mol电子,即7NA个电子,故C正确;‎ D.NA个CO的物质的量是1mol,1molCO质量为:m=1mol=‎28g,0.5mol甲烷的质量m=0.5mol=‎8g,故质量比为‎28g:‎8g=7:2,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C。‎ ‎8.实验室欲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8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100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净后烘干 B. 用托盘天平称取‎5.9g NaCl固体倒入容量瓶中溶解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1~‎2mm,用胶头滴管加水至与刻度线相平即可 ‎【答案】C ‎【解析】A、由于没有全部规格的容量瓶,所以配置80mL溶液时只能使用100mL容量瓶,A错误。B、使用固体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准确称取的固体应当先放在烧杯中进行溶解,B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位置偏高导致实际液体体积偏小,所以所配置溶液浓度偏大,C正确。D、摇匀后液面偏低,这是由于部分液体残留在容器内壁,加水后会使实际液体体积变大,浓度降低,D错误。正确答案C。‎ ‎9.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进行称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左物右码”,A错误;‎ B. 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B正确;‎ C. 转移液体至容量瓶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 D.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内,D错误;‎ 故答案选B。‎ ‎1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 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 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 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 ‎10 ℃‎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A、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 B、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以及气体摩尔体积与状态有关;‎ C、电荷守恒:c(Na+)+c(K+)=c(Cl-)+‎2c(SO42-)计算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 D、温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详解】A. 0.3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0.3mol⋅L−1,由于缺少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 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气体摩尔体积与状态有关,‎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无法求出,所以‎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不一定等于1mol⋅L−1,故B错误;‎ C. 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存在:c(Na+)+c(K+)=c(Cl−)+‎2c(SO42-),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即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所以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不相同,故C错误;‎ D. ‎10℃‎时,0.35mol/L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故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稀硫酸 B. 硫酸铜溶液 C. 氢氧化铁胶体 D. 酒精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均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选C。‎ ‎1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 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B. 氢氧化铁胶体与三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 溶液的分散质可通过半透膜,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D. NaCl固体分散在水里形成溶液,难溶于苯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液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是一种介稳体系的混合物,它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故A正确;‎ B.氢氧化铁胶体与三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B错误;‎ C. 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则浊液的分散质就更不能通过半透膜,故C正确;‎ D、NaCl固体分散在水里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晶体分散到酒精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3. 把0.1 mol K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的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变化的是( )‎ A. 纯净水 B. 0.l mol/L HCl C. 1.0 mol/L CH3COOH D. 0.5 mol/L H2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是极弱的电解质,KOH是易溶的强电解质,二者混合后导致溶液导电性增强,A错误;‎ B.由c•V=n、KOH+HCl=KCl+H2O可知,0.01 mol HCl完全反应,KOH过量了0.09mol,生成0.01 mol KCl,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前溶液中含0.l mol/L H+、0.l mol/L Cl-,反应后溶液中含1.0 mol/L K+、0.l mol/L Cl-、0.9 mol/L OH-,离子浓度变大,因此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B错误;‎ C.由c•V=n、KOH+CH3COOH=CH3COOK+H2O可知,0.1 mol CH3COOH与0.1 molKOH完全中和,生成0.1mol CH3COOK,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前溶液中含0.l mol部分电离的弱酸,反应后溶液中含0.1mol完全电离的盐,离子浓度变大,因此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C错误;‎ D.由c•V=n、2KOH+H2SO4=K2SO4+2H2O可知,0.05 mol H2SO4与0.1 molKOH完全中和,生成0.05 mol K2SO4,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前溶液中含1.0 mol/L H+、0.5 mol/L SO42-,反应后溶液中含1.0 mol/L K+、0.5 mol/L SO42-,离子浓度几乎不变,因此溶液导电性不变,D正确;‎ 答案选D。‎ ‎14.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的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钡、硝酸和氢氧化钾等,该离子方程式不只表示一个反应,A项错误;‎ B.代表可溶性的碳酸盐和强酸之间的反应,如:碳酸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硝酸等,该离子方程式不只表示一个反应,B项错误;‎ C.表示氢氧化锌与强酸的反应,如氢氧化锌与硝酸、硫酸、盐酸的反应,该离子方程式不只表示一个反应,C项错误;‎ D.只能表示氢氧化钡和硫酸镁之间的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15.向含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c(Fe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0~1:Fe+NO3-+4H+=Fe3++NO↑+2H2O B. 1~2:Fe+2Fe3+=3Fe2+‎ C. 2~3:Fe+Cu2+=Fe2++Cu D. 0~3:3Fe+2Fe3++2Cu2+=5Fe2++2Cu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性:HNO3>Fe3+>Cu2+,Fe先与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即先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然后是:Fe+2Fe3+=3Fe2+,最后阶段Fe+Cu2+=Fe2++Cu,由图中起点、拐点、终点的位置来确定化学反应情况 ‎【详解】A、开始阶段是金属铁和硝酸之间的反应:Fe+NO3-+4H+=Fe3++NO↑+2H2O,当加入金属铁1mol时,生成三价铁离子是1mol,所以亚铁离子的浓度不变,故A正确;‎ B、金属铁和硝酸反应结束后,生成1mol的三价铁离子,然后发生反应Fe+2Fe3+=3Fe2+,此时加入的1mol铁会和三价铁反应生成3mol亚铁离子,故B正确;‎ C、反应的最后阶段为:Fe+Cu2+=Fe2++Cu,所有的离子均被还原,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开始阶段:4H++NO3-+3Fe+Fe3++Cu2+=4Fe2++Cu+NO↑+2H2O,故D错误 故选D。‎ ‎1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mol/L KI溶液: Na+、K+、ClO-、H+‎ B. 0.1mol/L 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C. 0.1mol/L HCl溶液:Ba2+、K+、CH3COO-、NO3-‎ D. 0.1mol/L NAOH溶液:Mg2+、Na+、SO42-、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KI与Cl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ClO-与H+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Cu2+、NH4+、NO3−、SO4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Fe2(SO4)3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项正确;‎ C.HCl、Ba2+都与CO32−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Mg2+、HCO3−都与NaOH溶液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B。‎ ‎17.下列关于离子检验与推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存在NH4+‎ B. 加入K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D. 某溶液加入CCl4, CCl4层显紫色,证明源溶液中含有I-‎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氨气是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铵根与氢氧根反应加热可以生成氨气,A项正确;‎ B.加入K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B项正确;‎ C.溶液中加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稀硝酸酸化,排除了碳酸根、亚硫酸根的干扰,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C项正确,‎ D.某溶液加入CCl4, CCl4层显紫色,证明源溶液中含有I2,而不是I-,D项错误。‎ 答案选D。‎ ‎1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钾溶液的反应:Ba2++SO42-=BaSO4↓‎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的反应: OH-+H+=H2O C. 碳酸钠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CO32- + 2H+=CO2↑+H2O D.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O32- + 2H+=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故正确;‎ B.NaOH溶液与硝酸的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OH-+H+=H2O,故正确;‎ C.Na2CO3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故正确;‎ D.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错误;‎ 故选D。‎ ‎19.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它可能表示( )‎ ‎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若其它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如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之间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以用Ba2++SO42-=BaSO4↓来表示,故正确;‎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若其它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如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之间的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正确;‎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若其它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如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之间的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正确;‎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故错误;‎ 所以可以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有①②③,‎ 故答案为D。‎ ‎20.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 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2Fe3++3Cu C.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由Hg生成HgS,水银发生了氧化反应,A项错误;‎ B. 铁的活泼性大于铜,②中发生的反应为:CuSO4+Fe=FeSO4+Cu,离子方程式为:Cu2++Fe=Fe2++Cu,B项错误;‎ C.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则会发生反应:Hg+S=HgS,生成的HgS无毒,故能防止中毒,C项正确;‎ D. 铜的活泼性大于汞,曾青为硫酸铜,水银不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项错误。‎ 答案选C。‎ ‎2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资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3Cl2+ 6FeI2=2FeCl3+4FeI3‎ B. Cl2+FeI2=FeCl2+I2‎ C. 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D. 2Fe3++ 2I-=2Fe2++ I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反应:3Cl2+ 6FeI2=2FeCl3+4FeI3,得出氧化性:Cl2>FeCl3,但是氧化性是FeCl3>I2,还原性是碘离子强于亚铁离子,碘离子会先被氯气氧化,和题意不相符合,不可能发生,A项错误;‎ B. 因为氧化性:FeCl3>I2,所以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后氧化铁离子,B项正确;‎ C. 根据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得出氧化性:Co2O3>Cl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C项正确;‎ D. 因为氧化性:FeCl3>I2,所以2Fe3+ + 2I-=2Fe2+ + I2能发生,D项正确。‎ 答案选A。‎ ‎22.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氧化性:Cr2O72->Fe3+>SO2‎ B. 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C. 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 若有‎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由①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3+做氧化剂,SO42-为氧化产物,SO2为还原剂,所以氧化性:Fe3+>SO42->SO2,由②可知,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r2O7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是Cr2O72->Fe3+,因此氧化性:Cr2O72->Fe3+>SO2,故A正确;B项,因为氧化性:Cr2O72->SO2,所以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故B正确;C项,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到+3价,所以每有1mol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2×(6-3)=6mol,即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故C正确;D项,‎6.72 L S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由上述两个反应可知,存在3SO2~Cr2O72-,所以‎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最终消耗0.1molK2Cr2O7,故D错误。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23.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开始时发生反应:Ba2++2OH-+2H++SO42-=BaSO4 ↓+2H2O,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这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最小,溶液导电能力最弱且接近于0,随后,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符合题意的是C曲线;‎ 答案选C。‎ ‎24.亚硝酸钠(NaNO2)既可以作氧化剂又可以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A. N2 B. N2O‎3 ‎C. HNO3 D. NO2‎ ‎【答案】A ‎【解析】‎ ‎【详解】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得到电子,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反应后产生的物质中化合价低于+3价,可能生成的物质是N2,而N2O3中N化合价为+3价;HNO3中N化合价为+5价;NO2中N化合价为+4价,N元素的化合价均≥3,与题意不符合,故合理选项是A。‎ ‎25.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O3-、Fe3+、NH4+、H+和水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在反应中N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B. 还原性:Fe2+>NH4+‎ C. 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 D. 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的方程式应为8Fe2++ NO3-+10H+=8Fe3++ NH4++3H2O;‎ ‎【详解】A. 反应中N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 B. 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Fe2+> NH4+,B项正确;‎ C. 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C项正确;‎ D. 在反应8Fe2++ NO3-+10H+=8Fe3++ NH4++3H2O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D项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75分)‎ ‎26.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钠;③酒精;④氨气;⑤硫化氢;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液态氯化氢。‎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2)等质量④和⑤中氢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若④和⑤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④和⑤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写出⑥和⑧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①A室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填数值)‎ ‎②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______倍。‎ ‎③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______刻度处。‎ ‎(5)在标准状况下,‎1L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33.6L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②⑦ (2). ③④ (3). 3:1 (4). 1:3 (5). HCO3-+CH3COOH=CH3COO- +H2O+CO2↑ (6). 2NA(或1.204×1024) (7). 8.5 (8). 2 (9). Na2CO3、 NaHCO3‎ ‎【解析】‎ ‎【详解】(1)①石墨和②钠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⑦氢氧化钡溶液有可以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可以导电。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导电的化合物,③酒精和④氨气是非电解质;‎ ‎(2)等质量④和⑤物质的量之比为2:1,氢原子的数目之比3:1,若④和⑤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④和⑤的质量之比为1:3;‎ ‎(3)碳酸氢钠与醋酸的离子方程式:HCO3-+CH3COOH=CH3COO- +H2O+CO2↑。‎ ‎(4)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mol空气,由图可知A、B体积比2:1,A、B两室压强与温度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推出物质的量比为2:1,所以A室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约为2NA;‎ ‎(5)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A室物质的量为2mol,则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17g/mol,氢气摩尔质量‎2g/mol,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8.5倍;‎ ‎(6)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生成水,设氢气物质的量为xmol、氧气物质的量为ymol,则:x+y=2,2x+32y=34,解得x=1、y=1,可知氧气有剩余,剩余氧气为1mol-1mol×0.5=0.5mol,恢复原温度后最终两室中压强相等,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A、B两室的体积之比为0.5mol:1mol=1:2,则活塞停留在2刻度处。‎ ‎(7)在标准状况下,‎1L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33.6L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氢氧化钠物质的量2mol,二氧化碳1.5mol,根据化学方程式2 NaOH + CO2= Na2CO3+ H2O二氧化碳多余0.5mol继续发生反应Na2CO3+ H2O+ CO2=2 NaHCO3 ‎ 碳酸钠有剩余,所得溶液溶质的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7.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 CuSO4、 CaCl2、NaCl而成,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洗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沉淀是否完全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别可能有的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2CO3 (2). Na2SO4、 CaCl2、CuSO4 (3). 取②步反应后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还有沉淀生成,若无浑浊出现,则沉淀完全。 (4). BaCO3 +2H+=Ca2++CO2↑+H2O (5). Ag++Cl-=AgCl↓ (6).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7). Fe2O3+H+=2Fe3++3H2↑‎ ‎【解析】‎ ‎【分析】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因此一定不存在CuSO4;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Na2CO3、Na2SO4至少含有一种;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钡,即一定存在Na2CO3,所以不存在Na2SO4、CaCl2;氯化钠不能确定。‎ ‎【详解】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因此一定不存在CuSO4;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Na2CO3、Na2SO4至少含有一种;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钡,即一定存在Na2CO3,所以不存在Na2SO4、CaCl2;氯化钠不能确定。‎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CuSO4、Na2SO4、CaCl2;‎ ‎(2)取②步反应后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还有沉淀生成,若无浑浊出现,则沉淀完全;‎ ‎(3)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Ca2++CO2↑+H2O;‎ ‎(4)鉴别氯化钠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5)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6)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28.实验室配制460mL01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下列仪器 A 烧杯 B 100mL量筒 C 100mL容量瓶 D 药匙 E.玻璃棒 F.托盘天平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______‎ A 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B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F.称取的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4)若取50.0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另一150mL0.200mol/L的Na2CO3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可忽略)。‎ ‎【答案】(1). ADEF (2).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搅拌促进溶解 (4). 引流 (5). ‎14.3g (6). 重新配制 (7). ACF (8). 0.175 mol/L ‎【解析】‎ ‎【详解】(1)实验室配制460mL0.100mol/LNa2CO3溶液,称量时需要托盘天平,药匙,溶解时需要烧杯、玻璃棒,还缺少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以完成后面的转移、定容等;溶解时,玻璃棒搅拌促进溶解,转移时引流, 答案为:ADEF;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搅拌促进溶解;引流;‎ ‎(2)n(Na2CO3)=0.100mol/L×‎0.5L=0.05mol,则需要十水碳酸钠晶体为0.05mol,其质量为0.05mol×‎286g/mol=‎14.3g;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应重新配制,答案为:‎14.3g;重新配制;‎ ‎(3)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导致溶解后的液体体积偏大,则定容时所加水减少,浓度偏高;‎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对浓度无影响,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导致浓度偏低;‎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导致加水的体积偏少,浓度偏高;‎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由于定容时需要加水,所以不干燥容量瓶对浓度无影响;‎ F. 称取的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导致Na2CO3的物质的量增多,浓度偏高;‎ 答案为ACF;‎ ‎(4)若取50.0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另一150mL0.200mol/L的Na2CO3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5mol/L,答案为:0.175 mol/L。‎ ‎29.海带中碘含量比较高,从海带提取碘的操作如下:‎ ‎(1)将干海带进行灼烧仪器是________,海带灰中含有较多KI,将海带灰溶于水,然后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混合溶液,得到棕褐色含有单质碘的水溶液。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上述碘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则I2会转入到CCl4层中,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I2+6KOH=5KI+KIO3+3H2O;1.5mol I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 ‎(5)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物质:O2、K2Cr2O7、Cr2(SO4)3、H2SO4、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单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坩埚 (2). H2O2+2I-+2H+=2H2O+I2 (3). 萃取 (4). 上下两层溶液分开,上层为黄色,下层为紫红色 (5). 2.5mol (6). 5:1 (7). K2Cr2O7 (8). O2 (9). K2Cr2O7+3H2O2+4H2SO4=Cr2(SO4)3+7H2O+3O2↑+K2SO4 (10). ‎ ‎【解析】‎ ‎【分析】(1)常见灼烧仪器为坩埚;‎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书写;‎ ‎(3)萃取操作,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机层位于下层;‎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则进行判断,单键桥指向得到电子的反应物一方。‎ ‎【详解】(1)将干海带进行灼烧的仪器是坩埚,海带灰中含有较多KI,将海带灰溶于水,然后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2)向上述滤液中含有碘化钾,加入硫酸和H2O2混合溶液,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得到棕褐色含有单质碘的水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H2O2+2I-+2H+=2H2O+I2。‎ ‎(3)向上述碘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则I2会转入到CCl4层中,这个过程叫萃取,现象为上下两层溶液分开,上层为黄色,下层为紫红色。‎ ‎(4)3I2+6KOH=5KI+KIO3+3H2O,碘单质发生歧化反应,3mol碘单质生成5mol还原产物碘化钾,1mol氧化产物碘酸钾,转移电子数为5mol,即1.5mol I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5mol;根据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于氧化产物KIO3为1mol,则还原剂I2为0.5mol,还原产物KI为5mol,则氧化剂I2为2.5mol,所以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5)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物质:O2、K2Cr2O7、Cr2(SO4)3、H2SO4、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过氧化氢做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临近原则和化合价升降原则,方程式可能为K2Cr2O7+3H2O2+4H2SO4=Cr2(SO4)3+7H2O+3O2↑+K2SO4。‎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为K2Cr2O7。氧化产物为O2。‎ ‎③用单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