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 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 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 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尊重而不是吸收当地文化,B不选;C在题干中根本没提及,故排除;D题干没提及传播文化,故排除D;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对于各地文化与周天子所在地的文化应该是一种逐渐的融合,故选A。 2.下图是两幅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结构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 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优越性 B. 先秦已建立中央集权 C. 宗亲关系是官僚政治的基础 D. 森严的等级制度凸显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无论是天子—平民的结构还是皇帝—县令的结构都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特点,故选D项;由图示内容并无法说明郡县制优于分封制,排除A;先秦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B;宗亲关系是贵族政治的基础,排除C。故选D。 3.“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 4.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后,直接掌管六部和国家政事,每天处理奏章数百件。为此他自嘲道“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为此朱元璋设立 A. 中书门下 B. 殿阁大学士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导致政务缠身,为此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其处理政务,B选项符合题意;中书门下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A选项排除;内阁是明成祖朱棣设置的,C选项排除;军机处是在清朝雍正时期出现的,D选项排除。 5.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 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照片 D. 有关“二十一条”的新闻报道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时间是1897-192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即1856-1860年期间,莫里循不可能留下相关的资料,故A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莫里循留下的资料中可以与此有关,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在1912年元旦时期,莫里循留下的资料中可以与此有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关“二十一条”的新闻报道在1915年,莫里循留下的资料中可以与此有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6.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读《甲午战争形势简图》,对图中地点发生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处——1894年9月,邓世昌牺牲于此 B. ②处——1895年2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C. ③处——1894年l1月,日军制造大屠杀 D. ④处——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l1月,日军制造大屠杀,地点为③,选项C正确;①为丰岛海战,日本偷袭中国运兵船,排除A;②为黄海海战,此时北洋舰队尚未全军覆没,排除B;《马关条约》签订地在马关,选项D排除。 7.《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 A.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 B. 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C.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D. 思想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篇》。根据材料“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表明赵烈文对《资政新篇》持肯定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等,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的是《天朝田亩制度》,而不是《资政新篇》,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的改革只涉及“器物”而不触及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理念不同,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会成为清政府的全面改革内容的借鉴,故C选项错误。 8.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 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进入湖北,占领武汉”,结合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1月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故B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928年创建工农红军,1937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9.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对于五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它的意义和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材料表明五四运动意义在于 A. 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表明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故A正确。领导力量的改变、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多元化材料没有体现,故BCD错误。 10.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B.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D 【解析】此题几个选项之间迷惑性较大,需要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进行仔细辨别比较。题中关键词是“只有两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所以主张国共合作。A项中共第一个党纲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的,是要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所以错误;B项是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才确立;C项是在1924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只有D项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提出的,符合当时国情的纲领。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1.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 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答案】A 【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时期,A正确;“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是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是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发生在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C、D。 12.《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B.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C. 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D. 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答案】B 【解析】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会有缓和,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不会消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长征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故B项正确;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熟,C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国共合作抗日的主旨,排除。 13.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答案】D 【解析】材料“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反映了该学者强调淞沪会战的消极影响,从而低估了淞沪会战粉碎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的战略意义,故D正确;材料并未对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进行赞扬,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的战略,而是强调淞沪会战的消极影响,故B错误;材料内容是对淞沪会战的评价,而不是说明如何进行淞沪会战,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强调淞沪会战的消极性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其它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4.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 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B. 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 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D. 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可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正阳抗战体现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故A项正确;BC项此案例中没有体现;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故D项错误。 15.下副漫画反映了中共领导的军事行动是 A. 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 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 转战陕北,破解重点进攻 D. 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刘邓”“蒋介石”“重点进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史实,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刘邓率领军队挺进大别山的史实,而不是战略决战,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刘邓率领军队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史实,而不是转战陕北,破解重点进攻,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强渡长江发生于1949年4月,与材料强调的“刘邓”等信息不符,故D选项错误。 16.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 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C.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时政协由之前代替行使人大的权利,转而变成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表现了其职能发生了转变。故答案为B项。A项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排除;C项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排除。 17.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所谓“里程碑”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C.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答案】D 【解析】各个选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与题干所述史实时间不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召开的,排除A。C和B所述史实都是这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发生的,排除B、C,答案为D。 18.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 A. 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B. 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C.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可以看出,我国的制度在不断的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与多党合作无关,排除A;C项是1954年;D项是要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19.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出发点是 A.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B. 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 保障两岸关系的稳定繁荣 D.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答案】D 【解析】由“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体现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A正确;B、尊重台湾历史,C、国内发展情况,D、稳定繁荣,与材料中的论述没有联系,故排除。故选A。 20.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9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如今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D.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机构的更名,从“计划”到“发展计划”再到“发展和改革”,体现这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体现了经济改革先行后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机构作为政治部门,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和需要,更换部门名称,调整部门职能,体现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故A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机构名称的变化,没有体现精简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机构的更名去掉了“计划”两字,但国家的宏观调控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构成,故D项错误。 21.1954年4月,周恩来在同赫鲁晓夫会谈时曾说:“中国、朝鲜、越南能够一同出席这次会议,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是我们的一个胜利。”“这次会议”指的是 A. 巴黎和会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联合国大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4月”“中国、朝鲜、越南能够一同出席这次会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4-7月,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一次会议,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选项错误;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1954年4月”“中国、朝鲜、越南能够一同出席这次会议”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日内瓦会议,而不是联合国大会,故D选项错误。 2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的外交成就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这三大外交成就可以用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来概括,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选项B中的再次较量不符合中美关系缓和,排除;选项C中的另起炉灶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排除。 23.克里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 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 B. 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按等级选出 C. 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D. 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当选;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由十个部落从前三个等级中各推选年满三十岁的50名公民代表组成“五百人会议”,故A项符合题意,D项排除;按部落选举不符合克里斯提尼改革,排除B项;基于财产多寡指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内容,排除C项。故选A 24.《十二铜表法》第二表第二条规定: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这条规定说明了《十二铜表法》 A. 保留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法规 B. 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C. 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 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该规定保留了同态复仇的原始、落后习俗,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该规定并未区别对待贵族和平民,并非维护贵族特权,也不是维护平民的利益;D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人身伤害,与私有财产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5.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C. 责任内阁制有名无实 D. 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未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等信息可知,此时英国国王的权力尚有一定的影响,说明这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于1721年开始逐渐形成,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英国国王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说明这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未确立”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故D选项错误。 26.美国1787年宪法規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民主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任何一州都不得缩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可知,这是《1787年宪法》对各州权力的限制,其目的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体现了联邦制,B正确;共和制是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A错误;分权制是指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给各州一定的权力,C错误;民主制主要是主权在民,体现了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D与材料无关。 27.下表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规定的部分内容比较。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权力受议会限制 德国皇帝世袭,首相由皇帝任命,帝国议会成员由选举产生 A. 两国宪法都继承了美国宪法 B. 两国国家元首都受议会制约 C. 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政治色彩 D. 都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产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帝国议会成员由选举产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国宪法都有“议会”,说明都不同程度地确立了代议制,都是民主政治影响的产物,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政治色彩,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1871年宪法体现皇帝世袭,有任命首相等大的权力,没有体现继承美国宪法,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皇帝世袭,是德国权力中心也是国家元首,不受议会限制,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1871年宪法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产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不属于实现国家统一的产物,故D选项错误。 28.1851年,正当伦敦世界博览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B. 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 C. 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 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符合材料“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没有解剖资本主义的病灶,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对清政府的农民起义,与材料“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不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共产党宣言》,法国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选项错误。 29.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其 A. 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 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 C. 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D. 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法国人对巴黎公社的正面评价是因为公社的这些理想斗士敢于斗争,在第二帝国遭遇外国入侵、新政府妥协投降的情况下敢于奋起反抗,体现了积极的民族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巴黎公社的斗争驱逐了资产阶级的新政府,没有推动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B选项错误,材料说明法国主流并不认可巴黎公社的社会主义,所以巴黎公社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不是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的原因;D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改造旧世界的主要手段是推翻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0.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C. 《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D. 《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答案】B 【解析】根据“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可知此时苏俄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出于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阶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属于《四月提纲》中的内容,故选B项;此时还没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以不能是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故排除A项;《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都是在十月革命成功以后,不再出于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故排除CD项。 二、材料题 31.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宰相人数大大增加。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调整选区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通过这些措施工业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三省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相似之处及本质不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次议会改革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评价: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与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集体决策,体现一定的民主色彩;门下封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2)相似之处: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 本质不同:英国服务于民主政治,中国古代服务于专制皇权。 (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或削弱了旧贵族的对政治的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解析】(1)根据材料“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说明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并且共议国政,这不仅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色彩,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中尚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因此三省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三省制中门下封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2)相似之处,根据材料“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根据材料“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知,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本质不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制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一个组部分,服务于专制皇权,而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服务于民主政治,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3)根据材料“通过这些措施工业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的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根据材料“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取消衰败选区,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的议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郑重宣告:“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去找。”毛泽东这个对外战略方针,后来在《共同纲领》总纲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以葆世界的持久和平。” ——摘编自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 材料二:1969年3月珍宝岛之战,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多次研究,认为责任在苏联一方。在基辛格看来,这对美国来说既是问题也是机会。问题是,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如果得逞,就会打破国际战略格局的平衡,甚至会出现苏联势力无法阻挡的严重局面。机会在于,中国可能由此愿意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中苏冲突加剧也会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最后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摧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摘编自陶文钊、倪峰、袁征等著《当代中美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外交政策:“一边倒”。原因:国际上出现两大阵营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并推行反共反华政策;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有一致性。 (2)重大变化;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影响:使中美两国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为中美关系缓和创造了有利契机;导致苏联与西欧国家缓和关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欧洲国家的压力;中苏对抗不利于两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解析】第(1)问,“外交政策”,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去找”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边倒”。“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美国的政策、中苏关系以及中国的目的等角度分析。 帝(2)问,“重大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1969年3月珍宝岛之战,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概括得出: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影响”,依据材料信息“机会在于,中国可能由此愿意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中苏冲突加剧也会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最后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与西欧国家缓和、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