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实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实词

2020-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实词 一、必备知识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自 2015 年起,全国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 题考查此考点,但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从阅读到理解到答题,自始至终都涉及对常见文言实词词 义的理解。特别是文言文翻译,更是与理解实词含义密切相关。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和浙江卷都有考查实词的释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除此外,上 海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设置的是加点字词的直接释义,两小题两分。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要掌握的 120 个文言实词。一定要在牢牢掌握这 120 个实词的基础上,领 悟理解实词含义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闻一知十的奇效。翻译文言句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设置为 得分点,其中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解题指津 1]通假字:据音悟义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 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 “蚤”替代。 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 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莫”是 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 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如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其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这类字在平时就应着重 识记。 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 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 [解题指津 2]一词多义:据境断义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 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 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1)参照上下文意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 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 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 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 住”。句 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识” 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2)依据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②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按句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 动词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 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 是“完全,一概”之义。 (3)利用互文辨义 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 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两句为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对应,含义亦相同,“去”的含义为“抛弃”,那么“息” 也应作“抛弃”理解。 (4)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 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之为“黎民”。 [解题指津 3]古今异义词:明词义演变规律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与用法有差 异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异义词。特别是现代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当这部分词出现在 高考翻译题中时,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因此,在运用“据境断义”法的同时,有 必要掌握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 江、黄河,如“江东”“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缩小 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臭” 古代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转移 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专指“书信”,而“送信的人”这个意思已经消失了。“涕”, 古代指眼泪、鼻涕,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现在一般指鼻涕。 (4)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 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含有“重病”这个意思。 (5)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情色彩变化 如“卑鄙”,古时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 了。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解题指津 4]偏义复词:扣语境,细揣摩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 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 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 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出”为衬字。 二、关键能力 提问模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题思路】 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 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典例分析】 一、【2020 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 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 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①出入朝廷 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②少时尤苦贫, 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③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 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 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 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 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 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 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 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治生非必蝇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 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 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载令.闻 令:美好 B.革带敝. 敝:破旧 C.厌.藜藿 厌:满足 D.毋使仓有告匮. 匮:缺乏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 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 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C 项,“厌”字,根据“厌黎藿,慕膏粱”的对称句式,相反意义来看,与“慕”意思相反,指厌恶粗 茶淡饭,羡慕精粮肥肉;故“厌”此处应为“厌恶”。故选 C。 二、【2020 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曾子固龙图①书 [宋]张耒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 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 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 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 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 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 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 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 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 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 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 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 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 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 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 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 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 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 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 (注)①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浮:显现 B.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 纂:继承 C.兵戈不试. 试:使用 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 揆:揣度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 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 推断词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 项,本句意为“只有他的言语不停留在心的外面”,“浮”在此处译为“停留在……表面上”。故选 A。 三、方法小结 文言实词含义判断“6 法” 1.联想迁移法 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在教材中一 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通过 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2.语境推断法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 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因此,判别词的义项,要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3.语法推断法 语法推断法还有助于理解词类活用现象,我们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是依据语法结构。 4.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可以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 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赢粮而景 从”中,“景”通“影”,“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中,“取”通“娶”。 5.结构对举法 词和短语是按照一定意义组合并形成一定规律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词和短语的结构来推断词义。 古人喜欢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或整句来表情达意,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 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 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 累世不见者”(《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 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再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 推知,“族”就是“灭族”的意思。 6.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 的形声字占 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 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中的“组”的偏旁和绳有关,前有 “系”燕父子,可推知“组”为“绳索”之意。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中的“析”由“木”和“斤(斧子)”组 成,用斧子把木头劈开,再结合前面的“分”“离”,可推断“析”的意思为“分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