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12

单元滚动检测(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皖中名校联盟联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苏杭园林,历来是中国南方园林建筑文化的代表。邮电部曾先后两次发行了“苏州园林”专题邮票,将园林之美、中国传统建筑,人类文化之美定格在邮票上,供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共同观赏。苏州园林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C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因其独特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①排除;③中“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表述错误,排除;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2.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论是乡野小农还是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C [材料主旨体现的是爱国主义,②体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③说明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均排除;①④体现了爱国主义,符合题意。]‎ ‎3.在娱乐圈,近年来出现明星靠一些莫须有的新闻博人眼球的例子,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这表明(  )‎ 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始终是健康的 B.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大众传媒快捷化 C.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D [有些媒体的做法是传媒商业性导致的,D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B、C与题意不符。]‎ ‎4.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表示,“在文学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等伟大作家明是非、正人心、传风俗的写作抱负对于我们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 ‎“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强调的是(  )‎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②文化创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③文化创作要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奏响主旋律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③④   ‎ C.②③    D.②④‎ C [“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强调发挥文学的正确引导作用,因而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 ‎5.(2019·广东惠州检测)当今,看似繁荣的国内儿童书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如美国的《贝贝熊》、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这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 ③应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餐”文化的传播 ④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 A.①②    B. ①③   ‎ C.②④    D.③④‎ C [题干材料强调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因而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与题干主旨相悖,排除;③中自觉抵制“西餐”文化的传播表述错误,排除。]‎ ‎6.(2019·河南开封测试)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惩治亵渎英烈的行为明确保护英烈的责任主体、强化英烈事迹和精神宣传教育....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必将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该法的制定(  )‎ ‎①提升了全体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②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英烈的鲜明导向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得到完善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保护英烈的文化认同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②④‎ D [抓住材料中“必将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可知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与题干主旨不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已经确定,③表述错误。]‎ ‎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将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这是基于(  )‎ ‎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②‎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④各类教育是现代文化传递、沟通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B [①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排除;重视传统文化,首先在于传统文化的地位,其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②③正确;现代文化传递、沟通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而非教育,④错误。]‎ ‎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文化现象能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 ‎①习近平主席夫妇穿中式服装出席正式外交场合 ②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追捧 ③我国珠算成功申遗 ④河南某中学师生高考前下跪祭拜祈求金榜题名 A.①②    B.①③   ‎ C.③④    D.②③‎ B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属于外来文化,④属于落后文化。]‎ ‎9.漫画《如影随形》说明(  )‎ ‎①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②培育文明风尚要从建设文明家庭开始 ③人的文明素养取决于成长的环境 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居于先导地位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②④‎ A [漫画显示孩子的行为习惯受家长的影响,建设文明家庭对培育文明风尚具有重要作用,①②正确;③夸大了环境对人的文化素养的影响,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漫画不是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是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1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杂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介绍的更多的是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由此可见(  )‎ ‎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弘扬主流文化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④‎ 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 C.②③    D.②④‎ B [③中“就会引起观众共鸣”、④中“根本途径”均表述错误;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1.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筹办艺术节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民参与、文化共享”。“全民参与、文化共享”(  )‎ ‎①能够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是现代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A [全民参与发挥群众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文化建设,①入选;全民共享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入选;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④错误。]‎ ‎12.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中国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我们要(  )‎ ‎①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 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③加强文化交流,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C [针对材料中“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的情况,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②④正确;“弘扬中华文化”和“加强文化交流”都不能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且“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符合事实,排除①③。]‎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此,新华社发表了系列评论员文章。‎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出,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不可能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高扬信仰旗帜,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挺起民族精神的脊梁,激发源源不竭的奋进力量。‎ ‎《激发活力兴文化》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激发活力兴文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26分)‎ 答案 ①有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文化要求的作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②有助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奏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③有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某省一方面坚持依靠群众,大力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批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提高了该省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材料二 某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针对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坚持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加大优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的道理。(10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二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启示。(8分)‎ ‎(3)试举你所在的地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8分)‎ 解析 第(1)问,要紧紧把握试题设问中的关键两句话,“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化”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以及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文化更需要人民”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应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2)问考查如何共建精神家园,涉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第(3)问解答时应从“惠民”角度,列举文化工程实例,从加大投入的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 (1)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民需要文化”,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作的源泉存在于人民的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文化更需要人民”,要依靠群众,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提升文化审美品位。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文化生活。④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3)实例(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