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合格性模拟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合格性模拟试题 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学派,班固称它“留意于仁义”,韩愈说它“合乎人与义”。该学派是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班固的“留意于仁义”。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人应该怎样为人才符合情理;韩愈的“合乎人与义”也是强调人做事要适宜,这些与儒家的“义”是一致的,A项正确;墨家的仁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义更加趋向于公正和平衡,这与材料中的仁义思想体现的是有等级差别的不一致,B项错误;道家的处事更强调随意,顺其自然,而不强调适宜,C项错误;儒家讲“仁义”,要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法家弃绝仁义道德,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D项错误。 2.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宗法等级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贵贱有序,故选B;世袭制就是世袭官位爵位等的制度,排除C;郡县制是秦朝推广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3.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重视门第。据此依据材料“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可知C正确;魏晋时期不是世官制,A错误;B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排除;D在隋唐时期出现,排除。 4.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D项是曲辕犁,故答案为D项。A项是耒耜的耕作方式,排除;B、C项反映的是牛耕方式,但还没有形成曲辕犁,均排除。 5.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 春秋战国的纷争 B. 土地私有制形成 C. 宗法制正式确立 D. 武将地位的下降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很多人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 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材料中只体现了土地买卖现象,没有体现纷争,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宗法制相关的血缘关系,C项错误;材料只说赵国大将赵括经常购买田宅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武将的地位,D项错误。 6.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的形势图,与这一形势相关的史事是 A. 夏禹建立“家天下” B. 周武王推行分封制 C. 嬴政推行统一战争 D.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据图片中的信息“秦”、“咸阳”、“长城”“郡”等信息可判断,这是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秦的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 C项正确;夏禹建立“家天下”是公元前21世纪,夏的都城在阳城,在今天河南登封,A项错误;周武王推行分封制,而图片中是郡县制,B项错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图片中实行的是郡县制,D项错误。 7.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自豪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促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三公九卿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诗人白居易” 可知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唐朝,再结合所学可知诗人笔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制度应该是科举制,D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不是唐朝,A项错误;察举制是两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诗人所处时间不符,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8.下图反映了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对此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促成两岸三通的迅速实现 B. 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C. 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D. 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答案】C 【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1988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这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故C正确;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故A错误;1988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前,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已经提出,故B错误;九二共识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故D错误。 9.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肯定“私”的正当要求,主张保护人的私有财产。这些与宋儒不同的思想观念说明了 A. 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B. 程朱理学由此创立 C. 陆王心学从此出现 D. 儒学呈现活跃局面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黄宗羲、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代表人物,且其主张“保护人的私有财产”反映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项正确;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时期,A项错误;程朱理学创立于宋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陆王心学出现于明朝,C项错误。 10.有学者评价道: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农村生产、分配和生活,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 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可判断这是《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设计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B项正确;《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坚船利炮震醒了一批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错误;《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不符合材料,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而颁布的,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 1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学西方、求变革的思想主张。下列主张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 B. 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 C. 兴民权,设议院——梁启超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魏源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兴民权,设议院”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梁启超是维新派,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主张,A项错误;“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的主张,而康有为是维新派,B项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提出的,D项错误。 12.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1900—1901年列强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维护在华权益而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西安,所以D项正确。 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于1856—1860年联合发动,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但中日甲午战争列强没有占领北京,可判断C项错误。 13.1911年10月31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题为《满人留学生愤慨》的报道,称“革命捷报频传,东京50余名满族留学生与汉族学生陷入敌对状态”。这里的“革命”指 A. 金田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可知是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排满革命,B项正确;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14.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相同的是 A. 发昌机器厂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轮船招商局 【答案】C 【解析】苏州洋炮局属于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也是军事工业,二者属于同一类型,故答案为C项。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项;汉阳铁厂和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B、D项。 15.胡适认为,与“官方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应该得到发扬。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次思想解放革命,又是一次文学革命。据材料与‘ “官方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应该得到发扬’可知,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学”领域,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提倡,有利于思想解放,A、B、C三项与材料无关,A、B、C三项错误。 16.1915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情况,图中数据能够说明 A. 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 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产生 C.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 【答案】C 【解析】据表格中的信息1915—192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民国初期,C项正确;洋务企业的兴起于19世纪的60年代,A项与时间不符,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B项错误;国民政府前十年是1927—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17.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在这种态势下,日军无力继续实施战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 A. 国共两党共同抗日 B. 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C. 日本军力消耗殆尽 D. 中国战场全面反攻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时间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等信息可知,国共两党共同抗日,A项正确;十四年抗战的开始于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的信息可知,此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时期,日本军力没有消耗殆尽,C项说法错误; 1945年8月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国战场全面反攻,D项错误。 18.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役指的是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故C项正确;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淮海战役是在安徽、江苏地区,渡江战役是在长江沿线,故ABD错误。 19.1949年2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A. 打倒北洋军阀 B. 取得长征胜利 C. 发起平津战役 D. 顺利解放南京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49年2月、解放军、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可以判断这是解放南京的渡江战役前夕,故选D ;打倒北洋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平津战役于1949年1月结束,北平和平解放,C项错误。 20.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相互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亚非会议 B.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会议指的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故C项正确;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举行,故A项错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原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故B项错误;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故D项错误。 21.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元旦,时任国防部长的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的炮击即告停止。这一声明体现的对台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求同存异” C. 和平统一 D. “一边倒”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的方针;据材料可知与此同时“时任国防部长的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的炮击即告停止”,这体现的对台方针是“和平统一”,C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求同存异”是1955年周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提出的,B项错误;“一边倒”是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方针,D项错误。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 C. 和平统一 D. 两岸三通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选项B正确;三民主义不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原则,排除A;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手段,而非政治基础,排除C;两岸三通是两岸交往的内容,而非政治基础,排除D。 23.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总体状态是 A. 逐渐缓和 B. 彼此对立 C. 相互敌视 D. 军事结盟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正值两大阵营对峙时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中国,妄图扼杀新中国,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社会主义阵营,B项错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先后侵略朝鲜、越南,进而威胁中国,中国先后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中美相互敌视,C项错误;中美两国始终没有军事结盟,D项错误。 24.下图是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成为经济特区 C. “南方谈话”的影响 D. 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B 【解析】据表格中的时间可以判断,此时正处于海南划为经济特区时期,进出口贸易总额稳步增长,因此B项正确;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时期,“一五计划”的重点地区是东北,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1992年南巡讲话,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中国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D项错误。 25.1519年,一位航海家率领五艘海船向西航行,最终只有一艘海船完成环球航行后返回到欧洲,他本人也在途中因与土著人发生冲突而丧生。这位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D 【解析】据所学1519--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结合材料可知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迪亚士发现的好望角,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达·伽马开辟了欧洲—好望角—印度的航线,B项错误;哥伦布开辟了欧洲—美洲的航线,C项错误。 26.“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据此推断,这类研究主要出现于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故B项正确;智者运动不符合“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批判的是天主教的腐朽统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也不符合“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故D项错误。 27.19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将欧洲各主要路程的距离都“缩短”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这主要是由于 A.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B. 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C. 电动机的发明 D. 发电机的推广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 距离都“缩短”、 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等信息可知,这是英国人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是纺织行业的变革,与将欧洲各主要路程的距离都“缩短”无关,A项错误;电动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变革,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发电机的推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影响,D项错误。 28.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该国是 A. 荷兰 B. 德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答案】A 【解析】根据“造船业发达”“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结合所学,17世纪初荷兰造船业发达、海上运输发达,被称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曾组建了东印度公司,垄断对亚洲的贸易,故A正确;德国、法国不符合“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排除BC;西班牙是15、16世纪的殖民强国,不符合“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排除D。 29.二月革命后,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新建的国家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这一主张出自 A. 《权利法案》 B. 1787年宪法 C. 《共产党宣言》 D. “四月提纲”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新建的国家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可知,这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D项正确;《权利法案》是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A与材料无关;1787年宪法是美国颁布的,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发表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项错误。 30.“粮食税的实行、私人资本的部分恢复,挽救了苏俄的政治、经济危机,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经验。”材料论述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粮食税的实行、私人资本的部分恢复,挽救了苏俄的政治、经济危机,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经验”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B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与材料“粮食税的实行”不符,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它排除市场调节,与材料 “私人资本的部分恢复”不符,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失败,没为其他国家提供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经验,D项错误。 31.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 A. 手工工场的消失 B. 工厂制度的出现 C. 垄断组织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衰落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企业兼并,出现了垄断组织,“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正是垄断组织发展表现,C正确;A中消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 32.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这次“革命” A.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 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C.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解析】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士兵起义指的是二月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故选A;十月革命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故排除B;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的是七月流血事件,故排除C;十月革命之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排除D。 33.1925年,苏联“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这一系列增长的政策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5年苏联“私人资本有了绝对增长”,这和新经济政策有密切关系,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私有制,且在1921年就已经停止,故A项错误;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私人资本有了绝对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强调的是公有制,不是私有制,故D项错误。 34.《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完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于2018年2月25日公布。实际上,从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至今,中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下列法律性文件能够体现其“不断完善过程”的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1954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故C项不能体现出“不断完善过程”;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政府对宪法进行了修订,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故D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宪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 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经是“临时宪法”,但不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故B项错误。 35.杜鲁门回忆:“1947年3月12日下午一点钟,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了演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一演说 A. 标志着冷战开始 B. 意味着华约建立 C. 终结了越南战争 D. 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A正确;1955年华约建立,与材料不符,B错误;1973年美国被迫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撤出越南,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36.下表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态势。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数值(亿美元) 世界排位 数值(美元) 世界排位 1983年 12181 2 10214.0 16 1986年 20511 2 16882.3 7 1988年 30154 2 24592.8 4 凭借这一态势,日本企图 A. 加入北约组织 B.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 建立单极世界 D. 制造国际贸易壁垒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其朝野追求政治大国的呼声日益强烈,故B项正确;日本没有加入北约,A错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妄想建立单极世界,与材料无关,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日本“制造国际贸易壁垒”,D项错误。 37.1996年12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用于形容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大力扶持高新技术 D. 推进农业集体化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1996年12月的《时代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一词,可知这是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时期的经济繁荣时期,克林顿政府通过扶植高新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了成功,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C正确;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1933年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的措施,A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特点,与材料不符,B错误;推进农业集体化这是苏联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的措施,与材料无关,D错误。 38.法新社华盛顿2019年2月25日电,美国总统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显著进展。同一天,法新社香港电,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表明 A.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受挫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有关中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已为全球股市提供帮助”可判断,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A 正确;“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及其对全球股市的影响”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B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1944年,与材料无关,C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与材料无关,D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9.城市的商业功能和政府的商业政策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商业概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前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起来。所有政治性城市都在程度不等地迅速增强其商业功能,例如京城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城市,外商云集,“胡风”甚盛。此外,当时各大城市和州以及多数县的治所都设有“市”。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汴梁)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官民杂处,商民混居,在潮水一般的世俗生活力量的推动下,“夜禁”也被突破,出现了繁华的夜市……海外汉学家称宋代发生了一场“城市革命”,并不为过。 ——吴均《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三 (清代)中国城市不像当时欧洲城市……商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形成为投资城市工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力量,反而购地收租,跻身于官僚与地主相结合的乡绅阶层。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前期商业发展的基础,概括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 “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管控的角度,简析宋代发生“城市革命”的直接原因。 (3)材料三所述现象是由哪一经济政策造成的?与其有内在关联的清朝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策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商业发展的认识。 【答案】(1)基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表现:交通的发展;各大城市设有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民族间、中外间经济交流频繁;商人众多;多数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都设有商品交换的场所。 (2)特点: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地点限制;官府的控制减弱;城市的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 直接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 (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海禁)。 认识: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手工业的支持;商业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的政策有密切关系;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日益突出其商业性;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未变。 【解析】 (1)唐前期商业发展的基础据材料可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表现应该从商品种类、交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等方面来概括。 (2)市的特点:据材料“商民混居”、“夜禁”也被突破,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等信息可知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地点限制;据材料“夜禁”也被突破说明官府的控制减弱;“沿河设市,临街开铺到处都是繁华而杂乱的商业街”可知城市的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 直接原因:此问的关键在“商业管控的角度”来分析,应该从国家的制度或政府政策的角度回答。 (3)经济政策、对外贸易方面 政策这两点结合所学来答即可。对古代商业发展的认识,要结合材料“唐朝前期—宋朝---清朝”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可知商业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的政策有密切关系;也可得出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日益突出其商业性;用联系的观点可知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手工业的支持;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未变。 40.“学以成人”是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共同关切,西方人文主义为人趋于“美善与理性”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关注“人”的道德话题。就苏格拉底而言,他认为:人要具备美好的德行,美好的德行来自于知识;人要爱真理、爱美德;爱真理、爱美德的人,历经艰难曲折的求索,可以成为“爱好与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的完人。 ——摘编自赵敦华《学以成人的通释和新解》 材料二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与神剥离开来。你想到的、你看到的,是人世间的生活,人生态度从神性逐渐回归到人性中。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人的理性,主张“人要有勇气来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以获得解放。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进程所经历的三个时间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在“人”的道德话题上所作的阐述。 (3)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倡的“人生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西方人文主义为“学以成人”树立了怎样的核心目标? 【答案】(1)第一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时代,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第二阶段,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第三阶段,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人的理性。 (2)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美德即知识”。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时期,他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颓废中的城邦 (3)人生态度:文艺复兴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追求现世幸福。启蒙运动提倡理性;要求对人本身的解放,即提倡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4)核心目标:是强调人性,倡导理性;呼唤自由、民主、平等。 【解析】 (1)回答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进程所经历的三个时间段,据材料一可以找到希腊时代;据材料二可以找到“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时代”。 (2)说明苏格拉底在“人”的道德话题上所作的阐述需要结合苏格拉底所处时代“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时期”,然后结合他的观点“美德即知识”说明即可 (3)文艺复兴提倡的“人生态度”结合材料“把人与神剥离开来、人生态度从神性逐渐回归到人性中”可知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追求现世幸福。启蒙运动提倡的“人生态度”结合材料“人要有勇气来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以获得解放可知启蒙运动提倡理性;要求对人本身的解放,即提倡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4)西方人文主义为“学以成人”树立的核心目标:需要结合所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归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