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2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人物传记的阅读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一部分 专题三 人物传记的阅读 [教师用书] 备考方略一 立足高考前沿,研究考题特点 一、传记文本知识整合 (一)传记的种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 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 分为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撰写自己的,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 文自传》;后者是作者撰写他人的,如顾迈南的《华罗庚》、陈廷一 的《“布衣总统”孙中山》、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分为以 记叙为主和叙评结合两 种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但有的传记,一边记述人物的经历,一边 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 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二)传记作品的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 构。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因此作者要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 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 性 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 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故传记有一定的史学性。但传记 又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 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里面;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 接而成,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4)表达以记叙为主,或辅 以议论 一般来说,传记以记叙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业绩成就为主;也有 的传记,在记述人物经历的同时加以评论,叙议结合,如上面 所说的“评传”。 (5)传记的概括性 传记的概括性是指传记不是记录传主生活活动的流水账,或是 杂乱无章的述说,而是要对传主的经历、事迹、贡献、荣誉、 性格、价值观、评价等按表达需要作分类、提炼、加工,以体 - 2 - 现人物的典型性,增强文本的宣传效果。 二、读文示范 (一)总体要求 阅读人物传记,要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 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 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 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二)整体把握 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值地位和个性品质、社会评价等, 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 个人原因。从命题特点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把 握,按以下步骤梳理、筛选、整合出文本的有关内容。 第一步 明确写作对象 明确传记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步 理清文本思路 理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和线索,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按照传主的成长经历 和心路历程,依照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依次将时间、事迹、背景等内容 梳理出来,整理出行文思路。如 2012 年辽宁卷《克罗齐的求索》,文本中依次出现的年份数 据告诉我们: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述其事迹的。而 2015 年全国卷Ⅰ《朱东润自传》则主 要按照“史传观”形成的逻辑顺序行文。 第三步 梳理传主事迹 要筛选出“事”,即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记述 传主时,典型事件(事迹)是关键,能够反映传主的主要功过,并能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梳理事迹事件,可以理清其人生发展轨迹。如 2012 年全国卷《谢希德的诚与真》,记述了谢 希德回国、谢希德在表面物理研究中的贡献、谢希德独特的宣传方式、谢希德对丈夫的深情、 谢希德求真务实的精神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事迹,我们就可以全面了解传主的品质与精神。 第四步 概析人物特点 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就要抓住文本中作者或他人的评 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其对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 一个人,具有哪些特点,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写作意图。如 2012 年辽宁卷《克罗齐的求索》一 文中,4-7 段的第一句以及最后一段体现了克罗齐的性格特点。 第五步 把握表现手法 人物传记以记人为主,通过富有特点的细节描写,能更好地把握传主的形象特征,了解 - 3 - 其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等,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从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人生教益。另外, 传记文本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一样,在结构安排、修辞运用等方面都有特色。因此,结合文 本内容,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如 2015 年全国卷Ⅰ《朱东润自传》 第(3)小题就考查了表现手法。 [读文示范] 传记文本 读文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 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 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 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 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 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 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 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 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 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 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 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 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 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 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 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 魅力。 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 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 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 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 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 “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 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 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概括出传主具 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1.吴文俊的数学选择。 2.吴文俊数学研究的特点。 3.吴文俊的数学思维。 4.吴文俊对数学基础教育的认识。 5.吴文俊兴趣广泛。 6.吴文俊长久的学术生命。 第二步:把握细节,分析文本对传主的描绘刻画, 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 1.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大学时曾一度 想转系。 2.两位恩师:武崇林和陈省身。让他明确专业方向 和从事专业研究。 3.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字思维。 4.认为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 家亦步亦趋。 5.认为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 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 6.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 7.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他的学术研究; 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他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8.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 9.不认同许多外国数学家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 的办法。 10.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 学基于“计算”的传统。 - 4 - 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 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 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 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 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 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 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 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 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 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 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 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 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 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 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 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 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 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 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 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 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 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 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 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 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 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 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 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 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 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 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 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 第三步:从文本材料里分析出传主所处的时代及社 会环境。 1.正始中学的校规和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 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 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 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 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 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 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 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 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 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 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 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 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 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 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 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 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 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 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 “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 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 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 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 学家奖时的评语) 2.“相关链接”①中写到了吴文俊的数学成就和地 位,②中介绍了吴文俊独辟蹊径的数学研究。 - 5 - 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 “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 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 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 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 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 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 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 从不多想。” 第四步:体会文本运用的表达技巧,并分析其作用。 1.文章以时间为叙述顺序,以“成就——方法—— 修养”为线索组织材料,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2.全文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突出传主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第五步:梳理文本思路。 文章共 6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 1、2 段为第一层,写吴文俊走上数学研究之路 的过程。 第 3、4 段为第二层,写吴文俊的数学研究和对数 学基础教育的认识。 第 5、6 段为第三层,写吴文俊广泛的兴趣和扎实 的功底对数学研究的支撑。 [尝试解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 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 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 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 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 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EB [C 项,“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 代、下下代……”。D 项,“只靠”说法绝对化;“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错,尾段 说的是吴文俊“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A 项,原文未说数学老师武崇 林“高明”。]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吴文俊“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原因分布于 后五段及相关链接中,其呈现方式有作者评述,有传主自述,也有其他科学家的评价。答题 - 6 - 时要注意提取每段中的重要信息概括归类。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 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解析: 本题要求概括吴文俊对我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心得”,其对应段落是第四段。 此段以我国中学生多次获得国际奥数竞赛奖为切入点,通过引述他的两句话表现他对“基础 教育”“数学教育”及“奥数教学”的看法,提取其中的信息,形成观点性表述即可。 答案: 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 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 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 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析: 探究分析要紧扣文本内容分析“广泛兴趣”对“专业研究”的作用。其“广泛 兴趣”表现在作为著名数学家对物理的兴趣、阅读的广泛、开阔的视野和生活情趣上,作用 要联系文本内容合理阐释。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 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 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 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备考方略二 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 考点一 概括分析传记人物 传记人物的概括分析题,有概括事迹题、概括分析形象题、分析总结题等类型。 题型一 概括事迹 传主的事迹,构成了传记材料的主体,直接对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品质以及思想风貌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一篇传记,首先应该围绕传主的事迹来进行梳理,看看写 了有关传主的哪些事迹,然后再进行概括归纳。 怎样把握传主的事迹? 1.根据类型梳理 概括传主的事迹,要分清自传和评传。自传一般是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总结经 验教训,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人生道路;评传用第三人称来写,这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生平的 重大事件,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概括这类传记时,要注意作者的评价内容, 这往往是答题的要点。 2.理清基本事实 事件是传记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了解事件的 - 7 - 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我们可以以时间流变为线索, 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 3.分析重点事件 传记一般会围绕某一中心选取传主的几件事来重点叙述,对于这样的事件就要重点分析, 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更需要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事件反映出的传 主的品质、精神。 4.关注情感态度 (1)传主对事件的情感态度,可通过分析传主的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来概括; (2)他人的情感态度,作者往往通过对同一件事态度的反差来侧面衬托传主; (3)作者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议论性语句中。 依据“纲目”,快速锁定关键信息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一定要回到原文,注重阅读效果,提高提取信息的效 率。阅读人物传记,要善于提取有关的“纲目”,从而快速锁定文中的关键信息。相关“纲 目”主要有: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事。即要筛选出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还要学 会在阅读中把握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的细节。 3.理。即要弄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①时间变化。 ②地点变化。 ③职位工作变化。 ④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⑤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 方法归纳: 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②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③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④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朱东润自传 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 定的波折。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 - 8 - 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 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 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 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 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 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 《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 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 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 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 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 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 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 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 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 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 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 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 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 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 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 1940 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 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 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 - 9 - 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 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 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 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 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 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 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 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 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 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BD [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 文学的研究”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 学献身的意图”,由此可见作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C.“因 此拒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并没有说“拒绝 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E.原文中,作者关于“传叙文学”和“传记 文学”的解说,只是词语的辨析,不是在说专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文本的分析概括。分析朱东润的传记观 是如何形成的,要结合朱东润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努力和具体实践进行分析。首先要确定答题 区域,仔细分析该答题区域,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即可。如第 4、8、9 段中,广泛阅读《史 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并对它们之间的异 - 10 - 同进行比较。第 6 段和“相关链接①”中对史传、别传、传叙等文学的分辨。第 11 段,亲自 给张居正写传以进行传记写作实践等。 答案: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 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 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 张居正写传。 题型二 概括分析形象 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 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 的基础上。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4 方法 1.梳理事件。 先梳理出文中的主要事件,根据人物在主要事迹中的表现来把握形象(性格)。 2.区分文本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联系,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这些评价 有他人的,也有作者的。 3.思考文本中的细节描写。 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事迹和形象(性格)。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传神,最能打动人, 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文本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 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主要 人物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4.关注主要人物与各方面事物间的关系。 要从主要人物与时代、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中去把握主要人物的事迹和形象(性格)。 “主要人物与时代”“主要人物与他人”是理解写“人”类文本的经纬。要理解主要人物其 人其事,首先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 理解身处关系网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 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别要注意其他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评价。 分析人物个性形成 2 方法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人物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2.从基本事实分析原因,可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思考。从人物自身方面思考,分析人 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 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主观角度;考虑人物与他人的关系,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 景和社会环境,这是客观角度。 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1.从事迹(人物的言行)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 11 - 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3.从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4.从细节描写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5.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概括传主的形象。 (2014·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科学巨人玻尔 1927 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 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 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 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 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 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 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 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 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 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 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 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 1917 年申请, 并于 1921 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 长的 40 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 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 600 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 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 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 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 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 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 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 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 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 12 -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 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 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 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 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 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 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 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 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 于 1913 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 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 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 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 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 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 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 3.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 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在结合文本的同时,答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争论战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 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 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题型三 分析总结缘由 分析传主某问题的缘由,设题角度主要是针对传主人生经历、事迹成就等某一方面的原 因进行梳理归纳。 一、概括传主某问题缘由 2 方法 1.梳理事件。 看传记写了传主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这些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传 主的哪些品格特点,即某些问题的缘由所在。如果是评传,要抓住作者的评论。 2.思考细节。 典型细节往往最传神,最能打动人,也往往是传主品格的具体体现处,对这些细节加以 仔细思考,往往能发现人物的精神特质,找到传主某问题的缘由。 - 13 - 二、概括传主某问题缘由“3 联系” 分析概括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者其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 个方面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 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具体思考时应注意“3 联系”: 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关注“相关链接”。 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 地了解人物。 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 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 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 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 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 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 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 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 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 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 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 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 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 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 - 14 - 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 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 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 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 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 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 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 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 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 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 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 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 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 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 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 百年学术史》) 4.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 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首先明确题干要 求筛选的是顾炎武成为“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的原因,然后注意提取文中和“相关链 接”中的重点句子。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 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考点二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题型一 分析文体特征 作为高考考点的文体特征大多指个体的阅读文本体现出的特征。它具有个体阅读文 本的特性,也同时具有传记文本的共性。对文体特征的考查常与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 - 15 - 一、掌握文体基本特征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 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 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这一题型在高考题中命题样式一般 为考查文章结构(句段作用)和选材组材技巧。而句段作用题,在具体解题时可以等同于“小说 的情节作用”,因为传记可以看作“真实的小说”,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二、析取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 指上述特征在传记中的实际运用。要看某一段或某一部分叙写了传主的什么事迹,这些 事迹在内容上对突出传主形象、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等等。分析时要 联系前后段落、其他事迹,在整体的视野中确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屈的文森特①(节选) “……我在病中重又见到津德尔特家中每一间屋子,重又见到每一条小路,园子里的每 一样植物,四周田野的景色,附近的邻居,重又见到墓地,教堂,我们家房子后面的菜地—— 一切的一切,直到墓地中那棵高高的银叶相思树上的喜鹊巢……” 从文森特康复后写给提奥②的这封信中,我们不仅读到了文森特世界特有的语言,而且也 读到他在疾病中所遭受的不可言喻的痛苦。 圣诞节那天,提奥找到当地一位新教牧师萨尔。热心的牧师答应照料文森特。生理上的 创伤已基本痊愈,但心理和精神的重创却漫延开来。文森特,他原本是多么善良本分的乡下 人,同时又“敏感到了神经质的程度”。用不着谈及他对人间友爱的全身心投入,正如我们 已经看到,即便对街头的饿狗、地头的毛虫,或者大都市中拉出租马车的马,他都会充满基 督徒式的、“同体大悲”的爱心,另一方面他又对诸如癌症之类格外恐惧。 1 月 7 日,文森特致信母亲和小妹威廉明娜。自从到阿尔勒后,他给小妹去过十来封信, 每次都没忘记请她代向母亲致意。但这次是较长时间以来他亲自写给母亲的第一封信。“…… 尤其在这些日子里,我更是无法抑制对你们的思念。”从 1 月 7 日到 2 月 7 日,文森特画出 《包扎着耳朵并吸烟斗的自画像》《雷伊大夫肖像》《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在这一系列作品 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幅自画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文森特对自己艺术家身份的声 明和捍卫。从第二幅自画像我们看到,文森特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恢复过来,脸上充溢着 自信、坚毅、执着的表情,作为艺术家面对自己和世界挺直了腰板。 接下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病情的频繁复发,使得阿尔勒市民对自身安全产生了忧 虑。房东声称要收回黄房子;一个临时的匿名组织声称要将文森特驱逐出境;只要文森特一 露面,孩子们就会穷追不舍,以叫骂和欺侮取乐,而家长们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阿尔勒 图书馆管理员朱利安先生回忆说:我还记得——唉,我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羞耻——自己 - 16 - 怎样朝他扔白菜梗!怎么说呢,我们那时还小,而他又是神经兮兮的样子,到处画画,牙齿 叼着烟斗,大个子,脊背有点弯曲,眼里是疯子的神情。他不敢正眼看人,似乎随时准备逃 跑。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喜欢追逐他。 在医院里,文森特再次拿起画笔,画出 4 月春光里阳光明媚的花园和庭院,临摹出几幅 自己的罗林老爹肖像,并画出封闭式构图的、具有幽闭感的几幅草丛和黄花——从这几幅画 中可以看出稍后的名作《鸢尾花》的雏形。一天,文森特画出雷伊大夫负责诊治的霍乱和天 花病房。他一定要把这幅题为《阿尔勒医院病房》的作品赠送雷伊大夫。大夫根据上次肖像 画的经历拒绝接受,但代文森特向正巧路过的药剂师推荐,药剂师则称他没工夫理会这样一 团糟的作品。幸好医院的会计随后路过,这幅作品终于勉强赠送出去。若干年后,它为那位 幸运的会计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 文森特非人的痛苦还在于,一旦发作过去,他完全与正常人一样清醒,对病中所受的折 磨记忆犹新,并完全知道自己曾经做出过什么行为。正因为如此,他越来越害怕症状的复发: “我对疯病恐惧极了。”还在比较早的时候他就自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坦诚明了地告诉萨 尔牧师:“我感到与过去大不相同了;我没有能力照看好自己,控制好自己。”他希望能找 到一处地方,让他尽量不受干扰地独自生活。萨尔牧师想到阿尔勒北面约 25 公里处的僻静小 镇圣雷米,那儿有一所精神病疗养院。文森特表示愿意前往。在他这种舍近求远的选择中, 很大程度上包含着对绘画的渴望。在圣雷米,他将发现或再次发现他的鸢尾花、丝柏、星空、 橄榄树以及收割者和麦田,同时,他也将在这里进一步遭受疾病的可怕折磨…… [注] ①文森特:即文森特·梵高,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后精神失常,间歇性发作并伴有自伤行为,文中提到的病即指此。②提奥:梵高的弟弟,给 了梵高一生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 1.本文是一篇评传,在材料选用和人物描写方面各有什么突出特点?请就其中的一个方 面抓住一点联系文本加以分析。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只需分析选材或人物描写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即可。本文选材 上采用大量原始材料,人物描写方面则多用细节、侧面等描写方法,联系文本具体分析即可。 答案: (选材上)直接采用大量的原始材料。如多次引用文森特的书信与对萨尔牧师的诉 告以及朱利安先生后来的忏悔等材料,真实地记录了梵高一段落寞的生活及痛苦的心路历程。 这样写既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又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而痛苦的心灵世界,给人物涂抹了悲 剧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人物描写方面)①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与细节刻画。如两 次引用梵高的书信,作为他心灵的独白,真实地再现了传主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世界;以“对 街头的饿狗、地头的毛虫,或者大都市中拉出租马车的马,他都会充满基督徒式的、‘同体 大悲’的爱心”的细节,表现梵高的善良与仁爱,从而突出其遭遇的不幸。这些心理与细节 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丰满,并引导读者对传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思考其不幸命运 的根源。②运用侧面描写。如借朱利安的回忆,来刻画传主的肖像与心理。这种借周围人们 - 17 - 的态度及作者的评价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手法,不仅强化了人物形象,更有利于读者走进人物 的心灵世界,体味人物的遭遇与不幸。 题型二 赏析选材组材技巧 传记选材是有区别的。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塑造人物形象,也有的是两者并举。 人物传记在选材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材典型。编写人物传记要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 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把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摒弃或一笔带过。从各种素材中加 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人物一 生的关键所在。写好这些关键之处,不仅可以表现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显示历史 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 二要叙行录言。思想支配行动,行动表现思想。人物思想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 也就不一样。记叙人物行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因此记叙人物, 要选择那些最典型、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行动来写。 三要讲究文采。人物传记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辞藻、烦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 节,但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一句话,文采还是 必须讲究的。 人物传记选材组材特点及分析方法 一、选材方面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 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有较 强的说服力。 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二、组材方面 1.从时序角度思考。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及 思想演变过程。 2.从详略方面思考。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 是主要内容,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 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详略 详写 读者陌生的 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略写 读者熟悉的 与主题有关联,但不是很密切 三、材料运用的作用 - 18 - 1.内容方面:(1)都体现传主的精神,有力地突显传主的品格,表现传记的主旨,体现作 者的写作意图。(2)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等。 2.表达方面: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给人丰富 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 500 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 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 90 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 舍不是住房,而是有点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就要有自 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整整四十年的情感。13 岁的她经历了父 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3 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 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 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 26 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 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 2700 字的长诗 《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 年暮春,叶嘉莹向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 10 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 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 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 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 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的缘故,她的手总 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 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 2002 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 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 1982 年出 版《迦陵论词丛稿》,到 2007 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 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 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 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 1948 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 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 70 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 - 19 - 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 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 些洋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 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 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 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涵义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 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 30 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 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 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作 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 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 一代人。”现已九十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 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 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2.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来表现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①教学方面: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② 研究方面: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③推广方面: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 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题型三 赏析表现手法 从高考考题看,传记类文本考查表现手法主要考查传记特有的表达方式在文本中的 运用及作用。考查角度较多且灵活:对选材详略的判断与理解(组材技巧),对比衬托和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引用手法的作用,叙述方式的作用等。 角度 1 对比和映衬 从 2 方面分析映衬传主的人物作用 一、内容方面 1.从侧面表现传主 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写传主本人,但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表现传主道 德性格、特点、品性等。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象, 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 性。 2.内容和情节的需要 - 20 - 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主。只有把传 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性格才显现其合理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 图,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等。 3.由点及面,揭示除传主之外更深的主题 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光凭借传主一 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拓展,除了写传主之外,还写其他的人、事、物。这样传主再 加其他的人、事、物,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二、结构表达方面 有的需要先明确手法对比(映衬),或者明确从结构上的作用,如引起下文、总领下文、承 上启下等;再从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给人丰富的 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方面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启钤[注]:“被抹掉的奠基人” □ 林天宏 ①2006 年 6 月 13 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 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 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 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 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 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 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 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 年,25 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 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 筑研究之路。1930 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 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 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 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 1930 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 21 -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 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 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 1937 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 206 组,因此探索出 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 社停办也已整整 60 周年。 ⑩6 月 13 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 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 3 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 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 2006 年 6 月 21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3.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解析: 结合文章第③⑤⑥段进行分析,写梁思成主要是从侧面表现朱启钤,让读者对 传主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了解。 答案: 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 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 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 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 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 应题目。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 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角度 2 赏析引用手法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 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传记中,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记中的引用有哪些类型和作用? 引用内容 引用效果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 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 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 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 - 22 - 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 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 以及传主的话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 力量。 引用他人的话 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 面烘托传主的形象。 (二)立足文体特征,积累技巧类型。 1.洞察传记本质,牢固树立手法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观念。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以认识人生、借 史为鉴为主要目的,所以,传记的行文技巧是以更好地表现文本内容和目的为宗旨的,答题 的时候也应回到这个根本点上。 2.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 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3.熟记常用手法,牢记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娴熟运用手法术语。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 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 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对传记文常用的这些手法技巧 要从本质上明确其内涵,在作用上明确其效果,在运用中准确表述。 4.规范表述,减少失误。 (1)按“套路”出牌,从准确判断手法技巧,到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手法技巧的作用,要环 环相扣、步步为营,切忌盲目杂乱。 (2)用“套话”答题,即运用专业术语组织答案,但又不能生搬硬套。每一篇传记、每一 道题目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套话”需要灵活运用,需 要具体内容的充实,否则,就是没有实际内容的花架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 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 1400 多万字的著述,在 33 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 40 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 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 - 23 - 15 天写成一本 6 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 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 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 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 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 次冒险,尤以 1916 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 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 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 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 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 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 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 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 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 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 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 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 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 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 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 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广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 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苦难时候, 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 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 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 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 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 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 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 爱国。 (选自《梁启超:趣味人生》,有删改) - 24 - 4.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答案: 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 超的精神特质;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角度 3 细节描写和语言特色 一、传记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表现作用? 1.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2.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 征。 3.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4.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如何分析鉴赏传记的语言特色? 1.从传记的类别入手: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他传采用第三 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2.从语意和句式特点入手:句子中的关键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等,整句与散句、推测 与肯定、议论与抒情、祈使与反问等特殊句式,往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表现力。这些都是分析 语言的切入点。 3.从修辞的角度入手:修辞一般是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抓住修辞特点,就能从语 言的表达效果上加以体味。 4.从语言风格入手: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 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先生出身世家,其父林宰平。林宰平“生平爱艺术,好朋友,精书法,能诗文”, 身在北大,兼职清华,与梁启超、王国维等同为清华国学院德高望重的大学者。按说,从这 样的家庭出来的该是做派十足的世家子弟才对,可是,林庚先生不然。 先生少年英发,从国内顶尖的中学毕业后,于 1928 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物理。两年后,林 庚突然发现自己对文学居然如此难以割舍,于是找到了国文系主任朱自清,申请转系。不久, 他就成了国文系的学生。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他发表了二三十首旧体诗词,在旧体诗词中 流连忘返。只是突然有一天,他醒悟到: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近极致,无论今人 怎么努力,都难免嚼前人嚼过的馍——一样的格律,一样的措辞,一样的风格,一样的主题…… 现代人无论有何等的才力和心气,都难以超越古人而另拓疆土。 从此,先生开始写起新诗来。 没过几日,先生发表了第一首诗《风沙之日》,写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先生的新诗生涯, - 25 -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自此,诗人林庚横空出世,声名鹊起。其诗既有翩翩欲飞的少年精神, 亦有一抹唐诗的风韵,故在众多诗人中独标高格。可以说,如此年少而成就如此大名者,在 彼时的清华,大概唯曹禺一人可比。 1933 年,著名诗集《夜》的出版使先生顺利毕业。毕业后的林庚先生,开始担任朱自清 的助教。1934 年夏天,东北烽烟渐盛,战火直逼北平。这时,先生下江南了,由北平而南京, 由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杭州,一路山水,一路诗文。在这烟雨江南的山山水水中,先生且 走且写,且行且歌。可即使身在六朝金粉的江南,他还是不忘烽烟弥漫的北国。 经此南行,长居北方的先生与南方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爆发后,先生作别北平南下, 在厦门大学开始了其严谨的学者生涯。抗战胜利时,先生也完成了其皇皇巨著——《中国文 学简史》。此书甫出,文坛为之轰动。先生本是诗人,谈诗论艺自是牛刀杀鸡。其书于楚辞、 唐诗、魏晋文章与明清小说,均有新论,笔之所至,蔚成经典,尤其是“盛唐气象”和“少 年精神”更成为中国诗论中的经典论断。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燕大文科尽数归并北大。先生与季羡林、吴组缃等齐集燕园。从 此,先生在燕南园一住就是大半生。 先生绝意俗事,专情研究。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国内外的一切邀请,他 都拒绝;一切媒体,他都回避;一切荣誉,他都不要。他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大宁静,清清静 静、自自在在做着自己的事,全然疏远了外界各种热闹场、名利场。有人说:“先生从不涉 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 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信然! 年深月久,因先生的彻底低调,外界竟也将先生淡忘了,真是“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 知”了。先生却不以为意,仍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并在 80 岁高龄时出版了意趣盎然的 《西游记漫话》,遂成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又一高峰,直令无数内行人士大呼相见恨晚。90 岁那 年,先生又出版了新著《空间的驰想》。 先生蛰居燕南园,读书写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萧然自远,既不媚世,亦不怨世, 保持着本真自然的心境和生活。那些年,燕南园中常见一位清癯挺拔的老者在园中散步,此 公仙风道骨,目光清朗,面色和煦。 其时,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先生蔼然颔首。 又是一年,快到中秋了。这将是诗人此生的第 96 个中秋。国庆后的第三天,先生独坐窗 前,仰望苍天,唯见皓月当空,一层薄薄的月光洒落下来,地上铺了一层软软的清辉。先生 用他那清瘦的手盛了一汪清辉,静静地把玩着,体会着,脸上渐渐漾出了一丝微笑。 “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圆呢?”诗人自言自语。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然而,先生等不了了。就在那个晚上,那个月色皎洁的晚上, 我们的诗人,去了。 - 26 - (本文有删改) 5.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答案: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月光洒满大地的情景。“软软的” 使用精当,化视觉形象为触觉形象,写出了月光的柔和。整个句子通过描写月色,渲染了洁 静、清冷的氛围,衬托出了林庚先生超凡脱俗的高洁形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