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3-36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3-36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 三十六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总是喜欢写人跟命运的抗争,在他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就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这说明 ‎ ‎(  )‎ A.知识来自人内心的美德 B.西方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C.宗教的权威受到普遍质疑 D.希腊人文主义源远流长 ‎【解析】选D。 “人跟命运的抗争”“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就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强调了人文主义思想,故D正确;美德、西方民主政治材料未体现,故A、B错误;C错在“普遍”,排除。‎ ‎2.智者学派认为,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然而自然律令却不是人们约定的。法律所确认的利益是自然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这反映出智者学派 (  )‎ A.强调了法律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 B.主张自然律令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C.认为法律是公共意志对人性的束缚 D.认为法律是城邦和公民生活的保障 ‎【解析】选C。从题干信息可知,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与自然的律令是相对立的,而自然确定的利益是自由自在的,不受限制的,所以智者学派认为法律是公共意志对自由和人性的束缚,所以C符合题意。‎ ‎3.古希腊悲剧大多是讲,灾难降临在英雄头上,这往往是神的旨意,他们却凭借崇高的自由意志和激昂的抗争精神,高扬了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积极的生命意识。这反映出古希腊 (  )‎ A.普遍崇尚理性思想 ‎ B.平民权利不受重视 C.宗教信仰观念淡薄 ‎ D.人的价值受到尊崇 ‎【解析】选D。根据材料“他们却凭借崇高的自由意志和激昂的抗争精神,高扬了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积极的生命意识”和所学知识可知,悲剧强调英雄人物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人的生命意识的体现,反映了人的价值受到尊崇,故D正确。‎ ‎4.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解析】选D。由材料“古希腊智者……尊重法律……本性……”等关键信息可知,这表明了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故D正确。‎ ‎5.(2019·黄冈模拟)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讲,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解析】选A。智者学派的上述主张体现了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一切以人为中心,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故A正确;怀疑神灵的存在,但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故 B错误;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故C错误;智者学派不重视道德,不利于提高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故D错误。‎ ‎【拓展延伸】‎ 智者学派对神的态度: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智者学派“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并不否定神的“存在”。‎ ‎6.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 B.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 D.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解析】选B。由于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和道德,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维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最使人担心的,故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7.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 (  )‎ 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 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 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 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解析】选C。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与材料中“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相符,故C正确。‎ ‎8.苏格拉底认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这表明苏格拉底 (  )‎ A.反对智者学派 B.强调客观存在 C.推崇独立思考 D.重视哲学思辨 ‎【解析】选C。智者学派也具有理性精神,故A错误;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理性精神,而不是强调客观存在,故B错误;理性是指看待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苏格拉底推崇独立思考,故C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理性精神,而不是重视哲学思辨,故D错误。‎ ‎9.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 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D.治国实践中遭到失败 ‎【解析】选A。春秋晚期,诸侯争霸,攻伐不断,孔子在这种背景下宣扬王道和以德治民显然不合时宜;古代雅典直接民主在智者学派的影响下泛滥,迎合了普通民众,此时柏拉图强调理性和精英治国,同样不合时宜,故A正确。‎ ‎10.亚里士多德在论及雅典公民大会时说:“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 (  )‎ A.雅典公民崇尚道德品质 B.演说是公民大会决策的重要依据 C.雅典民主开始注重理性 D.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解析】选D。“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演说,也完全相信”亚里士多德旨在强调雅典民众会被演说者误导,表明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故D正确;崇尚道德品质、重要依据、开始注重理性材料未体现,故A、B、C错误。‎ ‎11.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 (  )‎ A.是对“知识即美德”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A正确。‎ ‎12.(2019·烟台模拟)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  )‎ A.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 B.坚持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C.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政治制度 D.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解析】选D。“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表明这一时代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故D正确;A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排除;‎ B是宗教改革,排除;C是启蒙运动,排除。‎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 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 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异同。(15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与材料二“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可知两人都主张实行法治等。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他认为立法……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与材料二“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可知两人法治思想的立法与执法主体不同等。第(2)‎ 题由韩非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属性出发考虑韩非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由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背景考虑其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答案:(1)相同:①都主张实行法治。②都主张法的平等性和普遍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6分)不同:①立法与执法主体不同:韩非之法由君主制定,体现君主利益和意志;亚里士多德之法由全体公民参与制定,体现全体公民或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②本质不同:韩非之法仍是人治(君主专制);亚里士多德之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③公平程度不同:韩非之法君主拥有不受法律制裁的特权;亚里士多德之法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9分) ‎ ‎(2)原因:韩非:①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成长,新兴地主阶级崛起;②诸侯国争霸战争迭起,“士”阶层的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③儒家“礼治”“德治”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一种法律形式来维护所得利益。(6分)亚里士多德:①雅典民主政治虽走向没落,但其民主政治传统和法治理念影响深远;②柏拉图的“人治”观(哲学王)无法实行。(4分)‎ ‎14. (2019·石家庄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解答】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做题时要注意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关注时空,提出明确合理的论题,且结论与论题一致。‎ 答案:论题:人文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分)‎ 阐述: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进行阐述,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文精神产生和发展,并推动了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科分类的思想,其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4分)‎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杰出的科学家。(4分)‎ 总之,人文精神是科学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条件。(2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