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普通高中 2022 届高一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分数: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 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 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 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幽凤·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 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 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普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 仓廪俱丰实。”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调作还有具 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 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 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 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 的民族性格。《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 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古 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 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些在古典诗 词中都有鲜明体现。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 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 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 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穷年忱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 胸怀。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 主要来自道家。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 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 - 2 - 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 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 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 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鮮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 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这充分彩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 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 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 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 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 外,还可以吟诵和歌唱。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 可以说是“因声而入情”。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 非常适合自主实践。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 名篇重新配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调焕发 出新的生命力。 (《弘扬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张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因此诗歌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中流露出 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 B. 在一定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对所处的时代进行描写和反映,而且诗词 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C. 古典诗词从古至今都在发挥它的作用,除书面阅读和口头传播,其吟诵和歌唱所带有的自 主实践性,也能让我们“因声入情”并感受它的生命力。 D. 由于汉字形体的稳定,古诗词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而且让今天的中小学生依然能够背诵 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通过列举《诗经》和杜甫诗歌对其所处时代的具体真实的记录,旨在说明诗歌与 时代历史的紧密关系。 B. 文章第二段主要采用列举和引用的论证方法,以突显诗歌在我们体认祖先坚守精神血脉和 心灵家园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3 - C. 第三段讲述古典诗歌能展现中华民族语言的极致美,指出具有跨越时空效果的古典诗歌具 备超出西方诗歌的高超艺术境界。 D. 文章整体为并列式的结构,结尾段重点阐述古典诗词灵活而多样的运用方式使其当今社会 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了解中华民族前行过程的崇高和苦难以及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完全可以从了解古典诗 词入手。 B. 在阅读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积极进取、有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 族性格。 C. 诗词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是诗人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达到抒 写内心情感的目的。 D. 弘扬古典诗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代代传 承,生生不息。 【答案】1. C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A 项,“诗歌是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错误, 第一段说的是“诗歌是……堪称 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选项忽略“堪称”一词,“堪称”意思是“可以称 作”;“……因此诗歌不仅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从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 错误,选项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文中说的是“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 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 B 项,“……而且诗词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错误,第一段说的是“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 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文中说的是“不少诗作词 作”,选项变成“诗词”,扩大范围; D 项,“而且让今天的中小学生依然能够背诵并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味”错误,倒数第二段 说的是“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 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今天的中小学生能背诵且体会到其中情感和意味的只是“唐 诗中的许多名篇”。 - 4 -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C 项,“第三段讲述古典诗歌能展现中华民族语言的极致美”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原文 内容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选项忽略了“从一定意 义上说”这一限制条件,把范围放大;“指出具有跨越时空效果的古典诗歌具备超出西方诗 歌的高超艺术境界”错误,文中说的是“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 的效果”,文中的限定条件是“稳定形体”,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 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 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 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 项,“……诗人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达到抒写内心情感的目的”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古 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故“塑造鲜明的意境” 应是古典诗词宗旨,选项“通过塑造鲜明意境”误认为是途径,解读错误。 故选 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 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 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 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 对照,辨明正误。 - 5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些电商平台会利用满减、红包、优惠券等活动,通过“先涨价再促销”的方式,以假 折扣误导消费者。某些网店经营者为吸引消费者,不惜在商品标题或宣传页面中夸大甚至虚 构部分产品功效或性能。许多商家以次充好,混搭销售劣质商品。还有许多商家把钱花在“刷 单”上,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虚增的部分好评或销量蒙蔽。网购不仅要看商品评价和成交量, 还要注意销量突增或突减现象。不少网店经营者断章取义,利用声明、规则、通知等形式“秒 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常常利用合同约定,使用技术手段强行搭售,让消费者在不知 情的情况下购买。一些“网络专供款”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售后待遇也大相径庭,售后维权 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这种既费时又费钱的等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煎熬。部分不良商 家针对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等特征,定向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 容易导致订同样的酒店、买同样的服务,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手机用户贵;同样的打车起点 和终点,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 (摘编自《市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网购的八大“陷阱“》,《盐阜大众报》 2019.03.15) 材料二: 不再“单纯”的微信朋友圈已发展为网络营销的一种常见方式和渠道,由此衍生出的购 物纠纷事件也频频发生。微信属于社交媒体,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卖家很分散,而且没有 一个像阿里或其他电商这样的专业电商平台来规范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没有对卖家资质的审 核、验证以及信用评价,导致微信朋友圈的卖家质量和信用良莠不齐。从平台的角度来讲, 作为社交平台,微信上很多信息都很私密,平台基于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不能监控人们的 日常通信,所以发在朋友圈的广告以及微信交易确实很难监管。 据统计,2018 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 31.6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85%。电子商务的高 速发展在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诸多消费纠纷——2018 年,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 168.2 万件,同比增长高达 126.2%,虚假广告、假冒 伪劣、质量不合格、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等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 (摘编自《微信“朋友圈”渐成“商业圈”网购还有多少痛点待解》,《光明日报》 2019.04.22) 材料三: - 6 - 针对网购行业的种种乱象,2019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 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这无疑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 有力的法律依据,也再次表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门店,任何生 产经营活动都不能突破合规的基本框架。 无论是电子商务法对商家行为的规范,还是平台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质上都 是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规则的重塑。当然,从缺少规则、野蛮生长向透明化、规范化过渡, 可能会伴有转型阵痛,但从长远看,只有电子商务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 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要真正让网购环境清朗,必须构建起买卖双方和监管者共同发力的消费环境。盼望随着 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断落实、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网购平台的自我净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 愿的不断提升,未来的网购商品不仅能让人们买得放心,而且用得舒心。 (摘自《对网购乱象不能“自认倒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5.01) 4.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商平台的满减、优惠券等促销手段都存在着假折扣,还有夸大其词的宣传,购物时应多 比较甄别。 B. 微信购物不同于专业的电商平台购物,卖家的资质审核、验证等难以进行,因而卖家的信 用难保证。 C. 政府相关部门出重拳、立法规,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其经营活动要 符合规则。 D. 当前电子商务仍处于野蛮生长期,从长远看,只要制定法律法规去约束电商,对电商平台 就有益处。 5.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平台上,商品评价和交易量是购物参考依据,但如果某商品销售量突增突减则是商家 在“刷单”。 B. 一些“网络专供款”商品品质较差,其售后服务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 周期较长。 C. 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增长迅猛,但实际上也存在诸多痛点,由网购引发的消费纠纷成倍增长, 问题突出。 D. 只有构建起买卖双方和监管者共同发力的消费环境,才可能有真正清朗的购物环境、舒心 的购物体验。 - 7 -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规范网络购物市场的措施。 【答案】4. B 5. A 6. ①政府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并执行好监管职责。②电商:严格自律,合法经营(或遵循自 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参与竞争,履行义务)。③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注意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都存在着假折扣”中“都”扩大范围。材料一中是说“一些电商平台”,并非全部。 C 项,“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其经营活动要符合规则”分析错误,政府 相关部门出重拳、立法规是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法律依据。 D 项,“只要制定法律法规去约束电商,对电商平台就有益处”中,“只要……就……”的表 述太绝对,制定法律法规之后,还需电商遵循法规。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 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 项,“销量突增突减则是商家在‘刷单’”过于绝对,原文是“注意销量突增或突减现象”。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要规范网络购物市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结合“盼望随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断落实、 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网购平台的自我净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愿的不断提升”“没有对卖家 资质的审核、验证以及信用评价,导致微信朋友圈的卖家质量和信用良莠不齐”“不少网店 经营者断章取义,利用声明、规则、通知等形式‘秒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常常利用 合同约定,使用技术手段强行搭售,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只有电子商务经营 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 - 8 - 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概括得出。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 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 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 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 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 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 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 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 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 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 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 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 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 - 9 - 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 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 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 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 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 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 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 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 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 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 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 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 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 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 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 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 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 - 10 - 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 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 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 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 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 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 黄疸病死掉了。 7.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 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 作者语言朴实,用从容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个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 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 C. 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 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 D. 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 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 8. 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答案】7. D 8. ①年迈,地位卑微;②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③深沉的爱子之心。 9. 结尾采用了补叙手法,揭晓了老人行为的原因,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增强了 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 情理之中。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重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性。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 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D 项,作者没 有“怒其不争”的批判。故选 D 项。 - 11 -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干问“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 点”,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 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 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比如,从文中对老头 子的形象介绍中“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可知其老迈;从其表演的傀 儡戏以及军官等人的态度中可知其地位低下,如“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 以外,什么都没有”,“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 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从老头子的自言自语中可知其孤独寂寞,如“于是他 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 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从他人的笑语中可知无人理解;从文章最后的解说“王九 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 掉了”中,表现出老头子深沉的爱子之心。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尾的作用的能力。题干问“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 请赏析它的妙处”,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解答时,首先分析结尾的内容,这段文字是对 前文的补充说明,“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 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 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王九死了十 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小说的结尾解释老人行为的原因,他的儿子就是王九,由于同赵四相拼,早就死了……这些 内容能激起读者的同情之心,也就让老人怪异的行为变得合理起来,同时老人的这一行为也 就与上文的伏笔照应起来,丰富了“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等,即从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刻 画、主题表现的角度分析这一结尾的作用。 【点睛】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 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 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 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 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 - 12 - 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 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 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 生活的愿望。(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空白”给 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岱,字景山,吴郡吴人也。父茂度,宋金紫光极大夫。郡举岱上计操,不行;州辟.从 事,累迁尚书水部郎,出补东迁令。时殷冲为吴兴谓人曰:“张东迁亲贫须养,故栖迟下邑。 然名器方显,终当大至。”母年八士接注未满岱便去官还养有司以贷违制将欲纠举宋孝或日 观过可以知仁不须裳也 累迁抚军诰议参军,领山阴令,职事闲理。 巴陵王休若为北徐州,未亲政事,以岱为冠军谘议参军,领彭城..太守,行.府、州、国事。 后临海王为征虏广州,豫章王为车骑扬州,晋安王为征虏南兖州,岱历为三府谘议、三王行 事,与典签主帅共事,事举而情得。或谓岱曰:“主王既幼,执事多门,而每能缉和公私, 云何致此?”岱曰:“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我为政端平,待物以礼,悔吝之事,无由而及。 明暗短长,更是才用之多少耳。”新安王子鸾以盛宠为南徐州, 割吴郡属焉。高选佐史,孝 武帝召岱谓之曰:“师美效夙著,兼资宦已多。今欲用卿为子窍别驾,总刺史之 任,无谓小 屈,终当大伸也。”帝崩,累迁吏部郎。 明帝初,四方反,帝以岱堪干旧才,除使持节,督西豫州诸军事、辅国将军、西豫州刺 史,并不之官。元徽中,迁督益宁二州军事、冠军将军、益州刺史。数年,益土安其政。征 侍中,领长水校尉,迁吏部..尚书。 兄子瑰、弟恕诛吴郡太守刘遐,太祖欲以恕为晋陵郡,岱曰:“恕非宜从政。”太祖曰: “恕为人,我所悉。且又与瑰同勋,自应有赏。”岱曰:“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 推事,臣门之耻。”寻加散骑常侍、吴郡太守。太祖知岱历任清直,至郡未几,手敕岱曰: “大邦任重,乃未欲回换,但总戎务殷,宜须望实,今用卿为护军。” 世祖即位,复以岱为散骑常侍、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岱晚年在吴兴,更以宽恕著名。 卒于任,年七十一。谥贞子。岱初作遗命,分张家财,封置箱中,家业张减,随复改易,如 此十数年。 (节选自《南齐书·列传·卷三十二》,有删改) - 13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便去官还养/有司以岱违制/将欲纠举/宋孝武日/观过可以知仁/不 须案也/ B. 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便去宫还养有司/以岱违制/将欲纠举/朱孝武日/观过可以知仁/不 须案也/ C. 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便去官还养/有司以岱违制/将欲纠举/朱孝武日/观过可/以知仁: 不须案也/ D. 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便去官还养/有司以岱违制/将欲纠举/宋孝武日/观过可以/知仁不 须案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B. 彭城,古地名,即今之徐州,相传因尧封古之长寿者彭祖于此,建大彭氏国,彭城之名始 起。 C. 行,即兼代官职。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叫守某官;大官非管小官的事,叫行某 官。 D. 吏部,官署名,自隋唐起,掌管全国宫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以及五礼之仪制等事 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岱很有才千。他任东迁令时,股冲夸奖他“名器方显”,宋明帝也认为他“堪干旧才”。 B. 张岱政绩卓著。他文武兼能,娴于公务;元徽年间,任益州刺史,把益州治理得社会安定。 C. 张岱廉洁正直。张岱家里贫穷,但因有廉洁正直之名,太祖想赏赐他俸禄被他谢绝。 D. 张岱不徇私情。齐太祖拟任用诛杀太守的弟弟张恕,他坚决反对,说明他能够正确处理公 私关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欲用卿为子鸾别驾,总刺史之任,无谓小屈,终当大伸也。 (2)大邦任重,乃未欲回换,但总戎务殷,宜须望实,今用卿为护军。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现在打算让爱卿担任子鸾的别驾,总管刺史之事,不要说屈才,最终会让你大展身 手。 (2)(吴郡)是大郡,责任重大,才没打算换你回朝,只是统领的军事政务很多,应当 任用名实相符的人,现任命爱卿为护军。 - 14 -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 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 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 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他母亲八十岁了,任职期未满,张岱便离职回去奉养,有 司因张岱违反制度,想要惩罚他。宋孝武帝说:“看过失可知他的仁,不要追究了。”“母 年八十”意思是说他的母亲八十岁了,后面要断开,排除 B 和 C;“岱便去官还养”中“岱” 是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 D。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 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 知识的积累。 D 项,说法错误,“五礼之仪制”由“礼部”掌管。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 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 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 识。 C 项,“太祖想赏赐他俸禄,被他谢绝”错,文中说内容是:太祖欲以恕为晋陵郡,岱曰:“恕 非宜从政。”太祖曰:“恕为人,我所悉。且又与瑰同勋,自应有赏。”岱曰:“若以家贫 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事,臣门之耻。”大意是:南齐太祖欲任命张恕为晋陵郡守,张岱 说:“张恕不宜从政。”太祖说:“张恕的为人我很清楚。并且又和张环立了同样的大功, 自当有赏。”张岱说:“如果因家贫赏赐俸禄,这另当别论;若说因功勋而获此任,这是臣 家门之耻。”可见太祖并未想赏赐他俸禄,而是“太祖欲以恕为晋陵郡”,曲解文意。 故选 C。 - 15 -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总,总管;无谓,不要说;大伸,大展身手。 (2)乃,才;殷,多;望实,名望与实际才能相符合,即名实相符。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岱字景山,是吴郡吴县人。父亲张茂度,南朝宋时任金紫光禄大夫。郡里推荐张岱为 上计掾,张岱山没有去上任,州里征召他为从事,后来多次升迁,任尚书水部郎,出京补任 东迁县令。当时殷冲为政吴兴,对人说:“张东迁家里清贫需要给养,因此暂时栖身小邑。 但是名声才能正在显露,终当大有前途。”他母亲八十岁了,任职期未满,张岱便离职回去 奉养,有关官员因张岱违反制度,想要惩罚他。宋孝武帝说:“看过失可知他的仁,不要追 究了。”后来他多次升迁任抚军谘议参军,兼任山阴县令,他处理公事娴熟。 巴陵王刘休若任北徐州刺史时,还没能亲理政事,任张岱为冠军谘议参军,兼任彭城太 守,兼理府、州、国事。后来临海王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豫章王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晋 安王为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张岱历任三府谘议、三王行事,和典签主帅共事,办事成功, 关系融洽。有人对张岱说:“主王年幼,管事的又很多,而你总能调和公私关系,你是怎样 做到的?”张岱说:“古人说一心可以事奉百君。我为政端正公平,以礼待人,令人懊恼的事 自然不会发生。至于政事的清明昏暗、长短得失,更是才能大小的体现啊!”新安王刘子鸾 非常受宠因而被任为南徐州刺史,又把吴郡划给南徐州。孝武帝严格挑选僚佐,召见张岱对 他说:“爱卿美誉一直很高,且做官的经历已经很丰富了。现在欲让爱卿担任子鸾的别驾, 总管刺史之事,不要说屈才,最终会让你大展身手。”孝武帝驾崩后,张岱升任吏部郎。 明帝执政初期,各地造反。明帝因张岱干练可靠,让他担任使者,持节出巡,督西豫州 诸军事、辅国将军,西豫州刺史,张岱都没赴任。元徽年间,升任督益、宁二州军事、冠军 将军、益州刺史。数年间,益州被治理得社会安定。又调任侍中,兼任长水校尉,升任吏部 - 16 - 尚书。 其兄之子张瑰、弟张恕,诛杀吴郡太守刘遐。南齐太祖欲任命张恕为晋陵郡守,张岱说: “张恕不宜从政。”太祖说:“张恕的为人我很清楚。并且又和张环立了同样的大功,自当 有赏。”张岱说:“如果因家贫赏赐俸禄,这另当别论;若说因功勋而获此任,这是臣家门 之耻。”不久张岱被加授散骑常侍、吴郡太守。太祖知张岱历任官职都很清廉正直,到郡里 不久,亲笔写下敕令给张岱说:“(吴郡)是大郡,责任重大,才没打算换你回朝,只是统领 的军事政务很多,应当任用名实相副的人,现任命爱卿为护军。” 世祖即位,又任张岱为散骑常侍、吴兴太守,俸禄待遇级别为中二千石。张岱晚年在吴 兴为官,更因宽厚仁恕著名。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贞子”。张岱当初写有遗 书,分散家财,将家财分配的方案封在箱子里,随家业的增减而有所改变.如此执行十几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②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 被诬为越职言事,于这一年秋被远贬江州。此诗即写于江州。②水蘋:水中的萍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前六句通过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把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B. 颔联中的“乱点碎红”与“平铺新绿”,偶对天成,一“点”一“铺”,一“红”一 “绿”,相对而生。 C. 尾联表明不是说江南春景不好,只是年年衰病亏减了心情,看出作者此时少有心境去欣赏 美好的春色。 D. 诗歌整体意境清新脱俗,语言沉郁顿挫。精于选景构图,工于选词用字,是诗歌显著的亮 点。 15. 作者在表达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4. D 15. 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南湖早春明 - 17 - 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了诗人的 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以乐景来反衬自己忧郁的情绪。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 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 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沉郁顿挫”错误,整体语言风格是清新、明丽的。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分析诗歌所使用的的表现手法。此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 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先准确地答出是怎样的手法,再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为何 是这样的手法,最后点明表达效果。 前六句,诗人紧紧扣住一个“早”字铺写南湖春色:“乱点碎红”说明山杏是早发的;“平 铺新绿”说明水苹是刚绿的。早春犹寒、空气潮润,白雁翅重只能低飞,黄鹂舌涩仅是微啼。 写植物是静景,写禽鸟是动态,动静相宜,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图。诗歌前六句, 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等意象,描绘了多姿多 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描写南湖早春时节明媚动人的秀丽风光,与后两句表现了诗人被 贬谪以后的抑郁消沉情绪,是以美景衬托忧郁之情,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 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 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 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 物言志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说明君子需要通 过广泛学习和自我反省,才能提升自己。 - 18 - (2)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 阔萧索的秋景,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 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无边落木萧 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 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 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参、省、萧、尊、酹。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 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提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 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 合填理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________。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 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________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 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 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远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________,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 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 - 19 - 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 的积极性。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 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拉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曼延 重复 层出不穷 责无旁贷 B. 漫延 重复 屡见不鲜 责无旁贷 C. 曼延 反复 屡见不鲜 义不容辞 D. 漫延 反复 层出不穷 义不容辞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B. 居民的责任是分类投放,政府的责任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C.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D. 政府的责任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居民的责任是分类投放。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 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B.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 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C. 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 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D.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 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 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曼延,连绵不断的意思,描述的是一种线性的扩展。漫延,原意指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可 泛指事物向四周扩散。根据语境“漫延”正确。 反复,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多指不同的事物或动作的重复。重复,着重于相同的事物 - 20 - 或动作又重作一次。语境强调“再一次利用”,“重复”正确。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语境强调这种现 象很常见,“屡见不鲜”正确。 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强调 的是“责任”。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前者是强调责任,后者是道义,前者是不能 推脱的,而后者则是自己感觉道义上不能不这样做。语境强调“责任”,“责无旁贷”正确。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结合前后文,确定选填句子的主语应是“垃 圾分类”的内容。再根据后文的照应关系,先讲“分类投放”再讲“分类的目标、途径、处 理”,选填句子应先说“分类投放”,再说“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样句意 衔接更紧密。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 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 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 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通读画线句可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加快和提高”,陈述不完整 就更换了主语,存在“中途易辙”的语病,选项 A 和 C,介词“随着”位置不当,依然存在“中 途易辙”的语病,排除 AC;“生活的垃圾总量”搭配有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为 “生活垃圾的总量”,排除 BC。 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 传统的普及最广的识别手段是密码,但在高科技时代,密码的安全性在变弱,使用起来也挺 麻烦。于是,以指纹识别、“刷脸”、声纹识别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由于_①___,刚一 出现便很快进入了多个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出现再多识别技术,_②___。因为任何识 别技术不仅是为采购方服务的,还将与广大用户有关。从指级、人脸识别技术之前的应用情 - 21 - 况来看,至少在保障用户选择权和安全权益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声纹识别技术应用市 场有多大,既取决于应用方是否尊重和保护用户相关权益,_③___,2019 年 10 月,市场监管 总局发布的《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中包括声纹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 更高层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包括声纹在内的识别技术应用。 【答案】 (1). ①在安全性、便利性等方面拥有诸多优点 (2). ②也得尊重和保障用 户的相关权益 (3). ③也取决于法律是否规范识别技术应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补写句子”是 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 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 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 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 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 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①处所填内容应与前文“密码的安全性在变弱,使用起来也挺麻烦”的内容相反。 ②处与前文的“即使”相搭配,应以“也”开头;与后文的“至少在保障用户选择权和安全 权益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相照应,可得出答案“也得尊重和保障用户的相关权益”。 ③处根据前文的关联词语“既”可知,该句应该以“又”或者“也“作为关联词开头,前文 提到了“既取决于应用方是否尊重和保护用户相关权益”后文提到了“还需要更高层级的法 律法规”,故此句应该填入“也取决于法律是否规范识别技术应用”。 21.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全体市民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摸野生动物,不 干扰野生动物休息。万一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答案】(1)尽量——坚决(2)摸——接触(3)休息——栖息(4)万一——如果(一旦) (5)通报——举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 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这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断,要求 找出五处不够准确得体之处,并作出修改。第一处“尽量”使用不当,其解释为表示力求在 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而句子想要表达的是一定不能再吃野味了,此处应改为“坚决”; - 22 - 第二处“摸”使用不当,既然是倡议书,就应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而“摸”字更口语化, 应改为“接触”;第三处,“休息”一般指人的行为,此处是说野生动物,应改为“栖息”; 第四处,“万一”虽然意思上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但是较口语化,可改为“如果”或“一 旦”;第五处,“通报”基本意思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时 使用的公务文书。通报适用行政机关,党务机关及人大使用。此处让市民向执法部门反映非 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用“举报”。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 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 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 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当今世界人浮于事的现象,名目繁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人人都想要蹭一波热点,也 达到求关注的目的。因此,网上更多的是夸张、博人眼球的“流量明星”。它们仿佛更符合 现在受终的胃口。谦虚、低调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事求是,务实求创新,变革求 发展,才是一个大国所应去追求的。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在心里种下一颗求真务实的种子, 让它生根发芽,扎根在大家的心中。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要反复强调求实精神的重要性?因为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深刻的教训。 若将时光倒转 48 年,那么,我们将看到中华大地上曾经上演的极荒唐、极悲哀的一幕: 人民公社“大跃进”,各地粮食高产“放卫星”,河南省西平县 1958 年竟称小麦亩产 7320 斤,党报上也公然刊登密集的稻穗托住一位小姑娘的摄影照片。粮食多得吃不完了,于是, 各地大办公共食堂,“放开肚子吃饱饭”,国家对农村大量征购粮食,结果,不到半年,1959 年春天部分地区就出现饥荒,1960 年冬春几乎全国城乡处处缺粮,大量的人口因饥饿死亡, 高产卫星叫得最响的河南信阳地区人口饿死率高达 30%,河南全省一个冬春竟饿死 200 多万人。 这是什么性质的灾难?这是浮夸风、共产风的恶果! 弄虚作假,祸国殃民!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兴国富民。综观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建设中国 - 23 - 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这么快,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之所以由 基本温饱提升到小康,最关键的一条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奉行了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中央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较落后、人们的思想道德 水平还不高这一国情,大力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工商企业推行 股份制和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这 20 多年 来人们的逐步富裕,各地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力强盛,归根到底,靠全国上下的求真务实, 靠党和国家制订并实行了一系列适合国情、适合我国社会实际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机制! 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工作作风;一切从 实际出发,这是我们必须奉行的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每 一事物都具有与其他事物不一样的特殊性,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 性,因此,不论是治党治国,还是办企业、种粮食、造房子,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努力使主观与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相符合,而不能使计划、目标和法律、政策、办法、 措施等与客观实际脱节,与客观规律相悖。只有主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创新规划、政策 措施才能切实施行,那劳动、那努力才能结硕果、出实绩。 愿大家都能记取“大跃进”浮夸风的惨痛教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 务实,开拓进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作 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 审题: 首先解读材料,本题材料主要对“实”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了解说。 “实”字的本义为物 质的丰实;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这三个义项的引申路径是从物质到精 神再到人格;其次材料阐释了“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提示考生,需要从物质 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等不同层面对“实”进行思考和辨析。 立意: 1. 论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2. 生活容不得半点虚假; - 24 - 3. 踏踏实实学习,真真切切做人。 素材: 1. 制度决定了敢不敢做到求真务实做到求真务实,制度是关键。制度提供的是一种游戏规则, 一条行为边界,规定了组织成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所以,久 而久之便会日积月累为一种所谓的制度环境,形成一种机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置身其 中的人。有人说,干部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说假话和造假数字,未必全是心甘情愿 的,首先应是政绩评价机制作用的结果。这种认识虽然片面,但不无道理,起码说明了一个 事实,这就是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形成两种完全相反的导向,科学的制度安排会让人做到求真 务实,不科学的制度安排则会让人难以做到求真务实。 2.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 治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我们党一 贯倡导求真务实。今天又赋予了求真务实新的思想内涵,把它提高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求真务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以贯之则更难。价值观决定了想不想做到求真务实。 3. 求真务实本身是一种价值取向,其中蕴含着价值观。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人对待事情的立 场、 观点和态度,也就是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是否求真务 实,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外在反映。 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拥有 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还是拥有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想不想做到求真务 实。 4. 真正的共产党人应当自觉地把求真务实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作为自己政绩的评判标准, 以做到求真务实为荣,以做不到求真务实为耻。有人讲,为求真务实而奋不顾身虽然令人钦 佩,但自己顾虑多、勇气少。我们有些同志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驳领导、同事和朋友的面子? 为什么没有勇气去坚持求真务实?说到底,原因还在于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无私方能 无畏。想求真务实的人,必须有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有人讲,不是不想求真务实,而是 求真务实太费力,自己缺乏那个韧劲。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肯定比真抓实干容易,作威作 福肯定比为民造福舒适。想求真务实的人,必须有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 结构: 本文采用议论文的文体,开篇结合网络的“流量明星”,引发我们对求实精神的思考,亮出 观点: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在心里种下一颗“求真务实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扎根在大 家的心中。”主体段落,阐释求实的内涵,列举事例,人民公社“大跃进”,各地粮食高产 “放卫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反对比论证,内容充实,符合题意, - 25 - 朴实自然又不失灵动,表达准确到位,句式的灵活多样。结尾段紧扣中心,重现自己观点。 愿大家都能记取“大跃进、浮夸风”的惨痛教训,说老实话,老实事,做老实人,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能够做到踏踏实实学习,真真切切做人。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 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 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 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 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 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 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 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 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 的一个显著特点。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