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试题 一、选择题 ‎1.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D. 核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B正确。故选B。‎ ‎2.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使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 A. 高效性 B. 专一性 C. 多样性 D. 反应条件的温和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使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即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故选B。‎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 试管婴儿的培育 B. “多莉羊”的产生 C. 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植株 D. 分离香蕉幼芽细胞大量繁殖幼苗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的过程,A错误;‎ BCD、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多利羊的产生、植物的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繁殖,BCD正确。故选A。‎ ‎4.下列有关古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 B. 古细菌对抗生素利福平敏感 C. 嗜热菌有关酶可用于生物工程 D. 某些古细菌的蛋白质耐高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古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中,A正确;‎ B、古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等方面与真核生物相同而与细菌不同,因此古细菌对抗生素利福平不敏感,B错误;‎ C、嗜热菌体内的酶能耐高温,可以用于生物工程,C正确;‎ D、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说明某些古细菌的蛋白质耐高温,D正确。‎ 故选B。‎ ‎5.与缺乏锻炼的人相比,运动员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 )‎ A. 中心体 B. 溶酶体 C. 线粒体 D. 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A错误。 ‎ 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B错误。 ‎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的,肌肉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多,C正确。‎ 高尔基体主要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D错误。‎ ‎6.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A. 靶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浆细胞 D. 致敏T细胞 ‎【答案】C ‎【解析】‎ ‎【详解】A、靶细胞是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不能分泌抗体,A错误;‎ B、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处理、传递抗原,但是不能分泌抗体,B错误;‎ C、抗体是由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分泌的,C正确;‎ D、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可以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但是不能分泌抗体,D错误。‎ 故选C。‎ ‎7.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其中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逆转录酶是催化RNA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根据图示可知⑤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关于某种生物具有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A、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 B. 分别存在于两条染色体上 C. 分别存在于不同细胞 D. 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等位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错误;‎ B、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B正确;‎ C、体细胞中可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 D、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的两个DNA分子上,D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前期,纺锤体形成 B. 中期,着丝粒一分为二 C. 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 末期,核膜重新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纺锤体形成于前期,A正确;‎ B.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B错误;‎ C.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末期:核膜和核仁重新形成,D正确。‎ 故选B。‎ ‎10.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列哪个过程(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B正确。‎ 故选B。‎ ‎11.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消耗在( )‎ A. 细胞质基质中 B. 线粒体基质中 C. 线粒体内膜上 D. 细胞质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反应,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是O2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C正确。‎ 故选C。‎ ‎12.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太空椒 ②无籽番茄 ③矮秆抗病杂交水稻 ④青霉素高产菌株 ⑤三倍体无籽西瓜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太空椒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②无籽番茄的育种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③矮秆抗病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④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⑤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因此,培育原理相同的是①④。‎ 故选D。‎ ‎13.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 B. 变异的不定向性是适应多变环境的结果 C. 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D. 生物的进化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加剧了生存斗争,A正确;‎ B. 变异的不定向性是适应多变环境的原因,B错误;‎ C. 不同环境选择出不同的生物,导致生物的多样性的产生,C正确; ‎ D. 生物的进化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不利变异逐代淘汰的过程,D正确。‎ 故选B。‎ ‎14.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A. 禁鱼或极少量的捕捞 B. 开放渔业养殖和开发景点生活区 C. 尽可能不破坏该区域的物种丰富度 D. 大力引入外地优势物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适时捕捞成鱼,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平衡,A错误;开放渔业养殖和开发景点生活区,会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尽可能不破坏该区域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大力引入外地优势物种,对本地物种会造成破坏,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15.运动员剧烈运动并大量出汗时,机体中 A. 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显著升高 B. 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C.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导致口渴 D. 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尿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体温调节的结果是产热等于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 B、由于人体内环境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因此乳酸的产生,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B错误;‎ C、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口渴,C正确;‎ D、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尿量减少,D错误。‎ 故选C。‎ ‎16.肝脏细胞将甘油三酯运送到血液的脂蛋白形式是( )‎ A. 高密度脂蛋白 B. 低密度脂蛋白 C. 极低密度脂蛋白 D. 乳糜微粒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和细胞中过多的胆固醇,将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血小板颗粒剥离下来带回肝脏,A错误;‎ B、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但主要是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B错误;‎ C、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到血液,C正确;‎ D、乳糜微粒的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到肝脏和脂肪组织,D错误。‎ 故选C。‎ ‎17.高的动脉血压引起降压反射。发生降压反射时,则出现(  )‎ A. 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C. 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 D. 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增加,A错误;动脉血压升高时,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B错误; 发生降压反射时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C正确,D错误。 故选C。‎ ‎18.某基因型为Aa果蝇种群中,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其它配子不受影响。理论上,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AA、Aa与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 A 1:2:1 B. 2:3:1 C. 4:4:1 D. 1:4:4‎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改变饲养条件后,雄配子的比例为2/3A、1/3a,而雌配子的比例仍为1/2A、12a,所以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AA、Aa与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2/3×1/2):(2/3×1/2+1/3×1/2):(1/3×1/2)=2:3:1。 故选B。‎ ‎19.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C. 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空气能促进厌氧菌的生长 D. 可用无氮培养基培养自生固氮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中通常只有一种细菌,A错误;‎ B、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所以青霉素培养基抑制细菌生长而促进真菌生长,B错误;‎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空气能抑制厌氧菌的生长,C错误;‎ D、氮源是微生物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物质,而自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固定下来供自身使用,因此缺乏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自生固氮菌,D正确。‎ 故选D。‎ ‎20.杂合体(EeLl)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四种类型的配子:EL、eL、El、el,其中El和eL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表示应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杂合体( EeLl)产生的配子中El和eL配子各占42% ,说明E和l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e和L ‎ 基因位于其同源染色体上,且EeLl个体经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形成了少量的基因型为EL、el配子,C正确。‎ 故选C。‎ 二、简答题 ‎(一)细胞结构与功能 如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1. 图一细胞中与其分泌的抗体的成分相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⑥‎ ‎22. 图一细胞可能由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的。在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A.DNA B.mRNA C.tRNA D.蛋白质 ‎23. 图一中细胞供以18O2后,最先出现H2O18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4. 若将图二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5. 实验发现,图二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结构⑩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填细胞器序号)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26. 与图一、图二细胞相比,蓝藻细胞在结构上与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 ‎【答案】21. D 22. (1).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2). BD ‎ ‎23. ⑤ 24. 质壁分离 ‎ ‎25. ⑦ 26.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成型的细胞核)‎ ‎【解析】‎ ‎【21题详解】‎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图一中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两者成分不同,A错误;‎ B、图一中②为核糖体,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与抗体的成分不同,B错误;‎ C、图一中④为细胞核,组成成分包括DNA、蛋白质、磷脂等,与与抗体的成分不同,C错误;‎ D、图一中⑥为中心体,由微管蛋白组成,与抗体的成分相同,D正确。‎ 故选D。‎ ‎【22题详解】‎ 图一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因此该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A、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DNA不发生改变,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因此产生mRNA也有所不同,B正确;‎ C、tRNA是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不同的细胞中tRNA的种类相同,C错误;‎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因此产生蛋白质也有所不同,D正确。‎ 故选BD。‎ ‎【23题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18O2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形成H218O,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因此最先出现H218O的场所是图一中的⑤。‎ ‎【24题详解】‎ 图二细胞为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后,由于其细胞液浓度小于30%的蔗糖溶液浓度,所以细胞将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25题详解】‎ 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图一中为细胞壁添加了新成分的细胞器是⑦高尔基体。‎ ‎【26题详解】‎ 图示两种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而蓝藻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二)光合呼吸 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如左图所示,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将其放入25℃恒温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置于户外一昼夜,测得容器中CO2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27. 左图反应Ⅰ过程在____________结构中进行,反应Ⅱ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8. 左图中H物质可以来源于____________。‎ ‎29. 左图中的C物质可代表( ) ‎ A. ATP B. Pi C. ADP D. NADP+ E. NADPH ‎30. 右图曲线中,该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等的点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31. 一昼夜后,该植物有机物的含量_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 (1). 类囊体 (2). 卡尔文循环/暗反应 ‎ ‎28. 呼吸作用或外界环境 29. AE 30. BD ‎ ‎31. (1). 增加 (2). 一昼夜后CO2含量下降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有机物净积累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左图中反应Ⅰ为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反应Ⅱ为暗反应。‎ ‎【28题详解】‎ 左图中H为二氧化碳,其可以来自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也可以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 ‎【29题详解】‎ A、据图分析,C为光反应为暗反应准备的物质,可以是ATP,A正确;‎ B、Pi是暗反应ATP水解产生的,用于光反应ATP的合成,B错误;‎ C、ADP是暗反应ATP水解产生的,用于光反应ATP的合成,C错误;‎ D、NADP+是暗反应产生的,用于光反应NADPH的合成,D错误;‎ E、NADPH是光反应合成的,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E正确。‎ 故选AE。‎ ‎【30题详解】‎ A、据图分析,图中A点为黑暗条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B、图中B点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为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正确;‎ C、图中C点二氧化碳含量处于下降过程中,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 D、图中D点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为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正确。‎ 故选BD。‎ ‎【31题详解】‎ 分析右图,曲线的终点比起点低,即经过一昼夜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了,则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因此有机物含量增加。‎ ‎(三)遗传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重要的糖类,乳糖进入体内后在小肠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继而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使用。而在人群中,有部分人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因素使得小肠上皮的乳糖酶活性暂时性或永久性下降甚至缺失,进而在饮用牛奶等含乳饮料后会引起以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左图为某先天性乳糖不耐症家族甲系谱图,8号尚未出生。右图为乳糖不耐受者的症状出现原因。‎ ‎32. 甲家族中8号的旁系血亲有_____________。‎ ‎33. 根据甲家族遗传系谱图可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 ‎34. 若出生后的8号患病且为女性,即可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 ‎35. 若上一题条件成立,则6号与7号再生一个患有先天性乳糖不耐症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36. 据右图分析乳糖不耐症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7. 已知服用乳糖酶可以缓解乳糖不耐症,下列对于5号患者的建议合理的是( )‎ A. 日常生活中以零乳糖牛奶代替常规牛奶饮用 B. 长期服用乳糖酶,则可以根治5号的乳糖不耐症 C. 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可能根治5号的乳糖不耐症 D. 5号若与表现型正常个体婚配,则不需要担心子女出现先天性乳糖不耐症 ‎【答案】32. 5号 33. 常染色体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 ‎ ‎34. 常染色体隐性 35. 1/4 ‎ ‎36. 小肠上皮的乳糖酶活性暂时性或永久性下降甚至缺失,导致饮用牛奶等含乳糖饮料后乳糖在体内无法被乳糖酶分解后吸收,一方面增加了小肠内的渗透压,水分向肠道内渗透,产生腹泻症状,另一方面乳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其他代谢物,进而引起以腹痛、腹胀的症状 37. AC ‎【解析】‎ ‎【32题详解】‎ 旁系血亲是相对直系血亲而言的,它指与自己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遗传系谱图中只有5号是8号的旁系血亲。‎ ‎【33题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 ‎【34题详解】‎ 若出生后的8号患病且为女性,说明其有一个致病基因来自于6号,即6号携带了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5题详解】‎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8号是患者,则6号和7号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们再生一个患者的概率为1/4。‎ ‎【36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和右图分析,小肠上皮的乳糖酶活性暂时性或永久性下降甚至缺失,导致饮用牛奶等含乳糖饮料后乳糖在体内无法被乳糖酶分解后吸收,一方面增加了小肠内的渗透压,水分向肠道内渗透,产生腹泻症状,另一方面乳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其他代谢物,进而引起以腹痛、腹胀的症状。‎ ‎【37题详解】‎ A、患者在饮用牛奶等含乳饮料后会引起以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因此日常生活中以零乳糖牛奶代替常规牛奶饮用,A正确;‎ B、长期服用乳糖酶,可以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但是不能根治5号的乳糖不耐症,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即是受基因控制的,因此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可能根治5号的乳糖不耐症,C正确;‎ D、5号是患者,正常女性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因此他们可能生出有病的孩子,D错误。‎ 故选AC。‎ ‎(四)动物生理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亡。左图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中胆碱酯酶可分解神经递质。右图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神经细胞合成的与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38. 左图中结构②是____________,结构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39. 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出后膜后,后膜电位则变为____________,产生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40. 下列关于左图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是通过主动运输向突出间隙分泌的 B. 抑制结构①可抑制神经信号的传递 C. 该结构中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D. 神经递质一旦发挥作用后立刻会被胆碱酯酶分解 ‎41. 请分析为什么人体在食用发霉甘蔗后会引起神经细胞凋亡_________。‎ ‎【答案】38. (1). 突触小泡 (2). 蛋白质 ‎ ‎39. (1). 外负内正 (2). 钠离子内流 40. B ‎ ‎41.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使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 (P53) 升高,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解析】‎ ‎【38题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左图中②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 ‎【39题详解】‎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40题详解】‎ A、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向突出间隙分泌的,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抑制①线粒体可抑制神经信号的传递,B正确;‎ C、图示突触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 D、神经递质一发挥作用后,回到突触间隙才会被胆碱酯酶分解,D错误。‎ 故选B。‎ ‎【41题详解】‎ 结合右图分析,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使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 (P53) 升高,进而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五)现代生物技术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覃重军,薛小莉几位研究员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完成了将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天然的十六条染色体人工创建为具有完整功能的单条染色体。为了创建一个只具有单一染色体的活酵母细胞,重军等人利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切割端粒结构(每条染色体末端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区域),将两条染色体组合在起博士研究生邵洋洋从2013年开始尝试并发展高效的染色体操作方法,历经4年时间,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最终成功创建了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去除了染色体中多余的着丝粒,只保留其中一个)。研究发现,虽然人工创建的单条线型染色体的三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SY14酵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基因表达只发生了微小变化,这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达的传统观念,揭示了染色体三维结构与实现细胞生命功能的全新关系。‎ ‎42. 左图为覃重军等科学家获得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的落,获得该图菌落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是______,若希望大量繁殖SY14菌株,可使用___________(液体/半固体/固体)培养基对其进行后续培养。‎ ‎43. 根据上述材料,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Cas9在功能上接近( )‎ A. 限制酶 B. DNA链接酶 ‎ C. RNA聚合酶 D. DA聚合酶 ‎44. 请将下列关于酿酒酵母菌株SY14构建过程进行排序( )‎ A. 筛选导入成功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 B. 将重组的染色体导入去核酵母细胞中 C. 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重组酵母染色体 D. 获取原始酵母染色体 ‎45. 关于酿酒酵母菌株SY1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Y14与野生型酿酒酵母相比,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B. SY14的DNA并非双螺旋结构 C. SY14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气型 D. SY14去除染色体中多余的着丝粒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发生断裂 ‎46. 根据材料分析酿酒酵母菌株SY14能否应用于大规模酿酒生产?为什么?____‎ ‎【答案】42. (1). 平板划线法 (2). 液体 43. A 44. DCBA 45. ACD ‎ ‎46. 能,酿酒酵母菌株SY14的所有基因均为原始的酿酒酵母基因,未嵌入其他基因或不能,染色体三维结构的改变可能对酿酒酵母菌株SY14产生未知影响,还需要论证其安全性后才能大规模生产 ‎【解析】‎ ‎【42题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左图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若希望大量繁殖SY14菌株,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对其进行后续培养。‎ ‎【43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重军等人利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切割端粒结构,而端粒是每条染色体末端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区域,说明CRISPR--Cas9能够切割DNA,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 故选A。‎ ‎【44题详解】‎ 根据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分析,酿酒酵母菌株SY14构建过程为:获取原始酵母染色体(D)→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重组酵母染色体(C)→将重组的染色体导入去核酵母细胞中(B)→筛选导入成功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A)。‎ ‎【45题详解】‎ A、酿酒酵母菌株SY14构建过程中,将16条染色体重组成了1条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畸变,A正确;‎ B、SY14的DNA为双螺旋结构,B错误;‎ C、SY144酵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C正确;‎ D、SY14去除染色体中多余的着丝粒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发生断裂,D正确。‎ 故选ACD。‎ ‎【46题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酿酒酵母菌株SY14的所有基因均为原始的酿酒酵母基因,未嵌入其他基因或不能,且其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因此其可以应用于大规模酿酒生产,但是染色体三维结构的改变可能对酿酒酵母菌株SY14产生未知影响,还需要论证其安全性后才能大规模生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