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重庆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重庆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受精作用中实现了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形成过程依赖了细胞膜中载体的识别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正确;‎ D、受精卵形成过程依赖了卵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作用,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2次,DNA只复制1次 B.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定有染色体数等于核DNA数的时期 D.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联会、交叉互换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DNA只复制1次,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后期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B正确;‎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等于核DNA数,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D。‎ ‎3.以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 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 B. 将诱变处理的番茄种子培育成植株 C. 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D. 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种子不是一个细胞,不属于离体已经分化的细胞,因此将种子培育出植株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花粉培育成植株,需要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手段,体现了花粉细胞的而全能性,C正确;‎ D、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B。‎ ‎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B. 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C. 性染色体X、Y形态不同,但互为同源染色体 D. 同源染色体不会存在于一个染色体组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复制而来的,不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 C、性染色体X、Y虽然形态和大小不同,但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 D、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C. 某些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历地理隔离,但一定出现生殖隔离 D. 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的消失 ‎【答案】C ‎【解析】‎ ‎【详解】A、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错误;‎ 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 D、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的频率降低,但不会消失,D错误。‎ 故选C。‎ ‎6.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植株不能由种子发育形成 B.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C. 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均产生新基因、新基因型、新性状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西瓜不可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由种子发育而来,A错误;‎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使DNA分子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故整个DNA中碱基序列可发生改变,B正确;‎ C、杂合子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C错误;‎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故选B。‎ ‎7.下列对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不变、数量改变的结果 C.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D.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B错误;‎ 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C正确;‎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 故选B。‎ ‎8.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控制红绿色盲基因与白化病的基因遗传中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这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 C. 两只黄色的雌雄小鼠交配多次,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接近9:7,因此相应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 D. 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因此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控制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白化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这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B错误;‎ C、两只黄色的雌雄小鼠交配多次,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接近9:7,说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一对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C错误;‎ D、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也可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个体生长发育依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B. 白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D. 生物体实现对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个体生长经历了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去向专门化,A正确;‎ B、白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因此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确;‎ D、生物体实现对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D。‎ ‎1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的特点决定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 B. 单倍体育种不能得到既是纯合子又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C. 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三倍体 D. 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体的任何部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A正确;‎ B. 单倍体育种能得到既是纯合子又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B错误;‎ C、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C错误;‎ D、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体的分裂较为旺盛的部位,如幼嫩得茎、芽等部位,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正常情况下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组织液的渗透压 C.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主要成分,A错误;‎ B、正常情况下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因而能够保持相对平衡,B正确;‎ C、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正确;‎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D正确。 故选A。‎ ‎12.下列有关基因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 B. 复制与转录过程中均需要解旋酶解开DNA的两条链 C. 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D. 基因就是细胞核中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包括转录和翻译,不包括复制,A错误;‎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的参与,而转录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B错误;‎ C、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C正确;‎ D. 基因是一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是存在基因,D错误;‎ 故选C。‎ ‎13.如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 存在A与T配对的过程有:a、b、d C. b过程和e过程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酸 D.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或e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A正确;‎ B、存在A与T配对的过程有:a DNA复制、b转录、d逆转录,B正确;‎ C、b过程为转录和e过程为RNA复制,其产物均为RNA,因此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不是核糖核酸,C错误;‎ D、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逆转录或e RNA的复制过程,D正确;‎ 故选C。‎ ‎1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第一个图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含N碱基,而P主要集中在DNA的磷酸部位。第二个图表示多肽,其中④表示R基团,⑤表示肽键(-NH-CO-),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选择题: ‎ ‎15.如图表示某个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代表的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 乙图代表的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 C. 丙图代表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 甲、乙、丙图代表的细胞中都只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甲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均等分裂),所以甲为初级精母细胞,A错误;‎ B、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在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 D. 甲有2个染色体组,乙有4个染色体组、丙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BC。‎ ‎16.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B. 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D. 基因v、w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而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A正确;‎ B、暗栗色眼基因cl都在常染色体,而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在一条染色体上,它们不是等位基因,朱红眼基因cn,因此它们均不属于等位基因,C错误;‎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如基因v、w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D正确。‎ 故选ABD。‎ ‎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单倍体水稻植株的高度与正常植株的高度一致 C. 秋水仙素可抑制细胞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 D. 三倍体西瓜不育,其原因是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 B、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一般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B错误;‎ C、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C错误;‎ D、三倍体西瓜有同源染色体,因此三倍体不育的原因不是因为无同源染色体,而是因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D错误。‎ 故选A。‎ ‎18.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环境就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B. 内环境稳态就是其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C. 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 D. 内环境中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 ‎【答案】BC ‎【解析】‎ ‎【详解】A、人体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正确;‎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是处于相对稳定的,B错误;‎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下降,但由于存在缓冲物质,因此血浆pH不会明显下降,C错误;‎ D.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既有营养物质,也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D正确。‎ 故选BC。‎ ‎19.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两个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 紫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 C. 基因型为AaBb的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豌豆之比为9:7‎ D. 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答案】C ‎【解析】‎ ‎【详解】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有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如白花AAbb与白花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都为紫花,A错误;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可以是3:l,如紫花AaBB自交,后代A-BB紫花:aaBB白花=3:1,B错误;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B-(紫花):A-bb(白花):aaB-(白花):aabb(白花)=9:3:3:1,即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C正确;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D错误;故选C。‎ ‎20.某种鼠的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耳型是尖耳,aa是圆耳;基因型Aa的雄性是尖耳,雌性却是圆耳。下表是该种鼠的三个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表现型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值 尖耳雄鼠 尖耳雌鼠 圆耳雄鼠 圆耳雌鼠 组合一(均为纯合子)‎ ‎1‎ ‎0‎ ‎0‎ ‎1‎ 组合二 ‎1‎ ‎0‎ ‎1‎ ‎2‎ 组合三 ‎3‎ ‎1‎ ‎1‎ ‎3‎ A. 组合一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尖耳雌鼠AA、圆耳雄鼠aa B. 若组合二亲本的表现型都是圆耳,则它们的基因型及性别分别是Aa、雌鼠,aa、雄鼠 C. 组合三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圆耳雌鼠Aa、尖耳雄鼠Aa D. 由于基因型Aa的雄性是尖耳、雌性却是圆耳,故尖耳、圆耳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组合一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尖耳雌鼠AA、圆耳雄鼠aa或者尖耳雄鼠AA、圆耳雌鼠aa,A错误;‎ B、据分析可知,若组合二亲本的表现型都是圆耳,则它们的基因型及性别分别是Aa、雌鼠,aa、雄鼠,B正确;‎ C、据分析可知,组合三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圆耳雌鼠Aa、尖耳雄鼠Aa,C正确;‎ D、据题意可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不属于伴性遗传,D错误。‎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 ‎ ‎21.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A液的名称________, 其中A液与C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2)血浆中维持pH相对稳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有关。‎ ‎(3)图2中标号①、②代表的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内环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血浆 (2). A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C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3). 缓冲物质或碳酸氢根、磷酸氢根离子 (4). 无机盐 (5). 蛋白质 (6). 消化系统 (7). 呼吸系统 (8).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详解】(1)图1中A液为血浆;B液为淋巴;C液为组织液;其中A液血浆与B淋巴和C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 ‎(2)HCO3-、HPO42-等为缓冲物质,其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 ‎(3)图2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由此可知,内环境的功能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2.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b柱表示的是________,图②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__。‎ ‎(2)图①中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主要是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②中的_____变成乙的过程。‎ ‎(3)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4)一对夫妇,妻子表现正常,丈夫患色盲,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色盲的儿子。可能原因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图②中________图代表的细胞发生异常,也可能是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图②中________图代表的细胞发生异常。‎ ‎(5)图A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________。‎ ‎【答案】 (1). 染色单体 (2). 甲 (3). 乙 (4). DNA分子复制 (5). 丙 (6). Ⅲ、Ⅳ (7). I (8). 丙 (9). 乙 (10). ③‎ ‎【解析】‎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是DNA;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此图2中表示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甲。图1中Ⅲ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乙。‎ ‎(2)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后,细胞中出现染色单体,且DNA含量加倍,由此可推中该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复制;由Ⅱ变化为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相当于图2中的丙→乙过程。‎ ‎(3)图1中,Ⅰ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细胞分裂分裂间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 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一定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Ⅰ;而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都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Ⅲ和Ⅳ。‎ ‎(4)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色盲的儿子,其受精卵可能由Xb和XbY结合而成,也可能由XbXb和Y结合而成。该变异类型称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前者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产生了异常的XbY精子,如图②中丙图;后者是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产生了异常的XbXb卵细胞,如图②中乙图。‎ ‎(5)分析A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A③可能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A和①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可能是①③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23.下图为某种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该酶通过________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翻译时需要tRNA________氨基酸,在核糖体中有个____tRNA结合位点,核糖体沿mRNA移动直至读取到____,肽链合成才告终止。若图中前体蛋白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它合成的基因片段至少有_________个碱基。‎ ‎(3)由图推知:编码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基因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DNA聚合酶、解旋酶 (2). 核孔 (3). 识别、转运 (4). 2 (5). 终止密码 (6). 180(186) (7). 线粒体 (8). 细胞核 (9). ①②④⑥⑦⑧‎ ‎【解析】‎ ‎【详解】(1)完成①DNA复制过程需要的酶是解旋酶、DNA聚合酶,核孔是核质交流的通道,因此该酶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tRNA转运RNA,具有识别和运输氨基酸的能力,在翻译时起作用,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核糖体沿mRNA移动直至读取到终止密码时,肽链合成才告终止。若图中前体蛋白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它合成的基因片段至少有30×6=180个碱基。‎ ‎(3)由图推知:编码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基因位于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上。‎ ‎(4)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②④⑥⑦⑧。‎ ‎24.现有两个品种的玉米(2n=10),一种是高茎白粒(DDRR),另一种是矮茎黄粒(dd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上述两个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用较快的速度获取纯合矮茎白粒植株,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 ‎(2)将F1进行自交得到F2,获得的矮茎白粒玉米群体中,R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在幼苗时期就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植株与原品种_____(是/不是)为同一个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 ‎(4)上述两个品种的玉米杂交产生的F1中,有一株矮茎白粒玉米。从亲本的角度分析产生该矮茎白粒玉米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 。‎ ‎【答案】 (1). 单倍体育种 (2). 2/3或者66.7% (3). 不是 (4). 与原品种杂交后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存在生殖隔离 (5). DDRR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DDRR产生配子时一个性原细胞中D突变成d (6). DDRR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或者DDRR产生配子时带D基因的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了只含R基因的配子,或者:DDRR产生配子时带D基因的某条染色体缺失产生了只含R基因的配子)‎ ‎【解析】‎ ‎【详解】(1)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欲用较快的速度获取纯合矮茎红果植株,应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2)将F1(DdRr)进行自交得到F2(D_R_:D_rr:ddR_:ddrr=9:3:3:1),在矮茎红果番茄(ddR_)的群体中,ddRR占1/3、ddRr占2/3,因此R的基因频率是2/3×1/2+1/3=2/3,即66.7%。‎ ‎(3)如果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DdRr)在幼苗时期就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植株(DDddRRrr)与原品种杂交后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即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是同一个物种。‎ ‎(4)上述两个品种的玉米杂交产生的F1中,有一株矮茎白粒玉米。从亲本的角度分析产生该矮茎白粒玉米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如DDRR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DDRR产生配子时一个性原细胞中D突变成d和染色体变异,如DDRR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产生了只含R基因的配子。‎ ‎25.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2不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 ‎(2)基因A和基因B在遗传时遵循________定律,Ⅱ3的基因型是 ________ 。‎ ‎(3)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Ⅲ11带有基因b的概率是 ______。‎ ‎(4)乙病的遗传特点:隔代遗传、交叉遗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 ______(是/不是/不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 。‎ ‎【答案】 (1). 常染色体显性 (2). 伴X染色体隐性 (3). 基因自由组合 (4). AaXBY (5). 1/2 (6). 0 (7).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8). 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 (9). 遗传物质 (10). 不都是 (11).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不带有致病基因 ‎【解析】‎ ‎【详解】(1)根据试题分析,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基因A位于产染色体上,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9号正常,以及Ⅱ3是男性,患甲病不患乙病,因此其基因型为AaXBY。‎ ‎(3)由于7号有乙病,说明1号携带乙病基因,所以5号(不患病的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Ⅲ11是正常男性,带有基因b的概率是0。‎ ‎(4)据分析可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隔代遗传、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和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 ‎(5)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不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理由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不带有致病基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