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写作训练(全国)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写作训练(全国)6

‎2019届一轮复习 写作 训练(全国)‎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特别强调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认识评价,要求能具体、深入、辩证地分析问题,提出见解,而不是老生常谈、泛泛而论。要想使作文分析周密、说理透彻,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审辨性思维。本部分内容推出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时评,展示出时评文的独特魅力,意在引导大家对思辨能力的培养。‎ 新闻焦点(七) 农民放电影触痛了谁的神经?‎ ‎[事件回放] 十年前,广西钦州农民罗衍宗花500元买了台二手放映机,开始走村串巷,为十里八乡的村民义务放映电影,一放就是10年。近日,他因无经营许可证被取消放映资格,2017年起不能再为村民放电影。日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文广局对此做出回应,罗衍宗无证放映电影不能缺失监管,做公益事业也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要取得放映许可证、明确放映范围、明确影片来源。回应同时表示,不存在其他领取放映补贴的同行举报或恶意竞争。‎ ‎[时文1] 农民放电影,叫停不应是结束 胡印斌 ‎“为何做好事,也会有人阻止?”罗衍宗的这个疑问,相信也会盘旋在很多人的心头。既然当地官员也承认“罗衍宗干了件好事”,那么,为什么不能够遵循正常的认知准则与行为逻辑,帮助他把好事办得更好,反而要叫停?甚至,不惜引发舆论波澜也要坚持将“叫停”进行到底,这未免失之武断。‎ 罗衍宗不过是一个热心点的农民。他之所以起意放电影,无非是希望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多点色彩、多点热闹、多点快活。这与政府活跃基层群众文化、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宏大主旨并不冲突,恰恰还是一种有益、必要的补充。‎ 就算如回应指出的那样,当地村村建有文艺队,经常自发组织开展活动,也不存在没有电影看的现象,但这与罗衍宗放电影是两码事。既然老百姓喜闻乐见,愿意凑在罗衍宗张罗起的银幕下,说说笑笑娱乐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政府也承认并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活动”,那到了罗衍宗这里就不应变成双重标准。‎ 据媒体报道,“热心人”罗衍宗除了义务放电影,也义务帮助村民“平事”,据说,他是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民间话事人”,附近村民遇到困难都希望罗衍宗能帮忙反映,他也乐此不疲。诸如修路、装路灯等公共事务,他都是冲在前面的那个人……这些行为尽管得到了政府认可,但也可能招致侧目,当地回应的“不存在其他领取放映补贴的同行举报或恶意竞争”,恰也说明这当中存在引来嫉妒的疑问空间。这也就是说,不排除罗衍宗的“热心”触动了一些人的敏感与利益。‎ 但话说回来,有这样一个民间“热心人”,义务放映、调解矛盾、处置麻烦、推动各方面做事情,有什么不好?罗衍宗的行为,恰应该得到当地的引导与帮助,形成良性的官民互动模式。‎ 各级政府应该习惯并支持这种来自民间、来自体制外的助力,这样的个体善举也是积极、健康的正能量。无论是从培育社会的层面,还是从激活民间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来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政府应该多一些包容和帮助。‎ 放电影当然需要监管,但也切忌选择性执法,要解释好其中的疑问。事实上,从目前的回应看,当地已经着手与其沟通协商。简单的叫停不应是这件事的结束,而应当在解决好法律与监管的障碍,与保护当事人积极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尽可能地予以协助,让这件事能有更加完满的结局。‎ 罗衍宗的努力所在,某种意义上看,恰恰可以填补政府力有不逮的地方。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罗衍宗的存在,是对政府如何更好地服务民众的一个提醒。如何从其身上汲取更多有益于补充文化服务短板的启示,这也是值得政府思考的。‎ 罗衍宗义务放电影被叫停,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就颇耐人寻味。作者抓住这个由头,条分缕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义务放电影”的价值和意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简单的叫停不应是这件事的结束”,提醒各级政府要从“罗衍宗的存在”上多做反思,找出解决该类问题的途径。文章思想厚重,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情,论据使用重点突出,有些语句富有哲理意味,读来令人感悟深刻。‎ ‎[时文2] 规范义务电影放映,不能漠视精神价值 ‎ 刘 朝 乡村电影放映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文娱活动,其带来的还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地方之间的紧密相连。像全村聚会一样的露天观影场景中,蕴含着乡村日常生活中淳朴的社群底色。试想:放映员下午带着设备进村,孩子们蜂拥而来,或帮忙,或捣乱,乡亲们晚饭后呼朋唤友、扶老携幼地出门,是一幅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多年来的坚守和支持,让放映员和村民们彼此熟识、形成友谊,而观影情景,也成为很多人的美好回忆。围绕电影,乡亲们不仅多了一个有趣的谈资,为单调重复的生活带来活力,更重要的是,它是乡村社群情感中的一个重要纽带。‎ 然而,随着我国农村劳动人口的不断流失,农村观影人数逐年减少,大多数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一些乡镇为减少额外负担,砍掉了部分原有的农村电影放映队。如此情况下,年近60岁的罗衍宗,10年间走村串巷义务放映1 200多场电影,在为不少留守村民带去轻松和欢乐的同时,也客观上填补了某些政府服务的缺失。‎ 取消罗衍宗的露天电影放映资格,钦北区文体广电局于1月5日给出了叫停原因:“一是违反《电影管理条例》规定;二是其公开放映行为不在监管范畴,因罗某某不服从统一的放映管理,曾经与我们正规放映队在同一村庄、同一时间播放电影,造成资源浪费;三是电影公开放映必须在广电局和电影公司的许可及组织下进行,因为里面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涉黄涉暴涉政等播放安全问题的隐患,不能缺失监管。”‎ 上述理由的确合理,但如此板板正正地叫停,未免无情。像罗衍宗这样十年如一日的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员,为守住乡村电影放映土地所付出的热爱和热血,是值得鼓励和认可的。他放映10年电影的风雨和艰苦不能被漠视,而这些年通过放映电影系下的情感纽带更不能被漠视。用“资源浪费”等字眼描述其奔走上百里的放映工作,扑灭的不仅仅是公众的公益热情。‎ 规范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工作确有需要,但逐步规范的过程中,要能看到人情的暖意。五年前,广电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关于妥善解决乡镇(公社)老放映员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身体健康、未满60周岁,尚有工作能力的乡镇(公社)老放映员,经培训取得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资格证后,应优先上岗。”综合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员年龄较大、经济状况较差的现实,建议实行标准适当放宽,如为其调高年龄限制、加大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资格证考试的实操比例、减免部分手续费用、提供相关扶持补助资金等,让这份通过电影熟悉的乡情,维系更久。‎ 舆论关注之下,钦北区文体广电局局长表示,罗衍宗近期将到区文体广电局和钦州第二电影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和接受业务培训。义务放电影10年的罗衍宗,向放映正规化迈出了第一步。期望罗衍宗的乡村电影放映之路走得顺利,期望拥有搬小板凳围观露天电影记忆的人不会消失。‎  ‎ 乡村电影放映,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项简单的文娱活动,但实质上更是乡村社群情感中的一个重要纽带。取消罗衍宗的露天电影放映资格,扑灭的不仅仅是公众的公益热情,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理应得到改变。文章叙议精当,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意蕴丰富,颇有新意。‎ 新闻焦点(八)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事件回放]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纵火以及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时文1] 祭奠,以国家的名义!‎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12.13”,血泪书写的日期清晰如昨,伤痛如昨;“300000”,白骨堆起的数字,标识着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记录着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页。‎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祭奠,以国家的名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在中华民族最深重的苦难中,在那望枯双眼也望不到尽头的长夜里,他们怀揣着无法实现的家国梦想,倒在日寇的枪炮下、刺刀下、毒气里、战火里……成为一个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永远忘不掉的痛。‎ ‎“祖国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在那血火交织的年月里,在那血流成河的战场上,这是亿万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梦想。他们梦想不再兵荒马乱、不再山河破碎,他们梦想耕读工商、安居乐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有最顽强的梦想。‎ 今天,我们以历史性发展告慰死难同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死难英灵。在曾经血火交织的南京中华门,在重庆较场口大轰炸惨案遗址,在“三光政策”蹂躏的华北平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以“铭记”坚守历史的真相,以“仪式”延续爱国的情感,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我们奋斗在他们的梦想里!‎ 他们安息在我们的誓言里!‎ 全文激情澎湃,在思辨中显示出哲理。开头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写起,引发读者的思考;接着以深沉的笔调反复陈述我们为什么要祭奠死难者同胞,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中华民族遭受苦难的深刻反思,对日本法西斯罪行的极大愤慨;继而指出我们今天应怎样祭奠死难者英灵,提出牢记历史,延续爱国情感,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的主张。作者立意高屋建瓴,紧扣主题,铿锵有力的语言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文章的抒情风格。‎ ‎[时文2] 不忘历史 矢志复兴 ‎     ——写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3年来,我们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坚定不移。‎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最终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80年过去了,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南京城的不绝哀号已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任何倒行逆施妄图篡改历史、否认暴行,为南京大屠杀惨案和侵略战争翻案的丑恶行径,不仅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也将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谴责和唾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以国之名,我们呼唤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从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崛起之功业,民族复兴之愿景,因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而曙光在前。在铭记历史中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以国之名,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更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更坚定“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决心。从“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付诸实践,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不忘历史,矢志复兴。今天的中国,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正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新华社北京2017年12月12日电)‎ 这篇时评标题醒目,内蕴深厚,凸显出文章的观点。开头引南京大屠杀碑文正面切入,先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再回顾民族深重的灾难,继而指出“以国之名”公祭死难者的意义,最后情感真切地再次强调“不忘历史,矢志复兴”的论点。全文情感充沛,层次清晰,逻辑思辨性强,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深沉思考,使文章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读来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