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精炼:民生点评:关注社会多视角思考 Word版含解析
- 1 - 专题二十 民生点评:关注社会,多视角思考 类型 1| 点评社会现象 调研 1 [2020·浙江金华十校检测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 要求,完成题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5 次《中国互 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9.04 亿,99.3%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整体而言,移动视频表现瞩 目,其中短视频用户已达到 7.73 亿,较 2018 年年底,实现了 1.25 亿的用户量增长。 由于短视频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很好地 迎合了网民的娱乐、购物、社交等需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小孩、 青少年、成人、老人等不同年龄层的人埋头刷着短视频,可以说 这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一种颇具争议的社会现象。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60 个字左右。 答: 解析:第(1)题,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报道的对象、事件, 以及事件发展的状态或趋势。首先弄清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第 一段,主要说明我国网民规模大,其中短视频用户多且增长快; 第二段重点说明短视频的特点及其广受喜爱的现状。然后提炼关 键信息,从第一段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短视频”,从第二段中 可以提炼出“短视频广受网民喜爱”的内容。最后,整理作答。 第(2)题,新闻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简洁。根据材料,短视频 为广大网民的娱乐、购物、社交带来了便利,这是短视频的优点。 然后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对短视频引发争议的特点进行评价,如 内容参差不齐等。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要防止其低俗化、恶 俗化倾向,相关部门要进行规范等。 答案:(1)短视频成为当下社会网民的“新宠”。 (2)短视频的出现满足了广大网民的娱乐、购物、社交等需求, 但短视频内容参差不齐,要防止其低俗化、恶俗化倾向,相关部 - 2 - 门要进行规范。 积累速记 一句话新闻拟写格式为:①主体事件名称+②时间、地点+ ③主体事件的状态、结果、趋势等。 对于一些熟悉的新闻现象,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 新闻现象进行点评。思路大致可概括为:亮明观点—概括事件— 揭示实质(追溯原因或分析影响)。 类型 2| 点评事件原因 调研 2 [名师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在 2020 年 4 月 24 日举行的“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备 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根据计 划,我国将在 2020 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通过火星环绕、着 陆巡视、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等活动,开展火星全 球性和综合性探测,由此,我们将真正走近火星,揭开它的神秘 面纱。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不仅有大气, 而且有适宜的温度,还和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转周期,是人类开展 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研究火星与地球的异同,互为参考,是 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 (1)请对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2)请就把这次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的原因进行点 评,100 个字左右。 答: 解析:解答第(1)题,首先要梳理语段的层次,概括大意。本 段文字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说“天问一号”的命名,第二句是 “天问一号”执行任务的时间以及具体的任务,第三、四句是为 何要对火星进行探测,意义是什么。然后从各句大意中提取关键 信息,依次为“被命名为‘天问一号’”“2020 年”“首次火星 探测任务”“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人类开展行星际 探测的首选目标”。最后按照新闻各要素组织答案即可。第(2)题, 要求点评此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的原因,名字一般有着深刻的意 义,或予以期盼,或予以祝福,或予以某种精神。考生在解答本 题时,可联系材料中第三、四句话的意思,分析以“天问一号” 命名的原因,也可联系屈原长诗《天问》中所表达的对宇宙探索 - 3 - 的愿望来分析。考生还要分析“天问一号”这一名称所体现的中 国精神等。 答案:(1)示例一:我国将在 2020 年实施名为“天问一号”的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人类行星际探测首选目标的火星开展全球 性和综合性探测。 示例二:我国将在 2020 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对火星开 展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该次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火星 是人类开展行星际探测的首选目标。 (2)“天问一号”中的“一号”代表首次。“天问”则源于屈 原的长诗《天问》,以“天问”为名,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 执着精神,体现了科研人员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寓意着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1.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语言凝练,见解深刻,是非 分明,不超过 85 个字。 2020 年 4 月 3 日,北京一小区保安在巡逻时,突发心脏骤停, 仰面摔倒,身体抽搐不止。正巧路过的女医生朱灏宇见此情况, 立刻飞奔过去,跪地进行抢救处理,清理异物,并让周围的人帮 忙打急救电话。经过两分钟急救,保安的呼吸和脉搏逐渐恢复, 救护车赶到时,保安的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朱灏宇向急救人员 告知情况,并要来口罩为保安戴上,才放心离开。救人后的她, 不留名不留姓地消失在人海中。据悉这不是朱灏宇第一次出手救 人,此前她曾在飞机上救助晕机老人。 答: 解析:第一步,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本则新闻讲 述的是女医生朱灏宇救人的事迹。第二步,选好点评角度,观点 鲜明,切中要害。可从以朱灏宇为代表的医护人员救治广大患者 这一宏观角度去评论,也可从朱灏宇救人这一举动的影响这一微 观角度去评论。注意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不能夸大其词, 做到言简意赅。 答案:示例一:何为妙手仁心,朱灏宇那义无反顾的飞奔就 是最生动的注脚。医护人员们每一次拼尽全力,都是在点燃生命 的光亮,给患者及其家属以希望。 示例二:突发心脏骤停,命悬一线之际,朱灏宇毫不迟疑地 - 4 - 飞奔过去,只为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与时间赛跑,为患者拼搏, 想尽一切办法挽救每一个生命,这显示了医者的职责与素养。 2.[2020·浙江温州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据报道,疫情期间,成都 68 岁的李学明捐出从事环卫工作 五年的积蓄 10071 元,重庆 87 岁的倪素英捐出自己攒了 30 多年 的积蓄 20 万元,武汉 93 岁的明学纯“只有 15000 块钱,钱不够, 向女儿借 5000 块钱”,无锡 74 岁拾荒老人徐美英捐款 9000 元被 婉拒后急得大哭……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捐献自己的积蓄时,很 多人很平淡地说:“国家有难,应当尽一份力。”殊不知,他们 大多生活拮据,平时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这些消息,一经 报道,便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② 本 报 评 论 员 认 为 , 老 人 们 的 做 法 。 请你以本报评论员的身份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并阐明原因。 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言之有理,100 个字左右。 答: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分析原因, 注意观点要明确。如认可老人们的做法,可从表达善意、彰显精 神、树立榜样这些方面来分析;如不认可,可从慈善要量力而行, 不要影响个人生活等角度来分析;如认为需要客观看待,可从保 护这份爱心,但要量力而行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示例一 值得肯定。毕竟,在老人们看来,捐赠善款 是最直接、最便捷的表现爱心的方法。这种善举,不仅让我们感 受到温情与爱,而且蕴含更大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也能起到 一定的表率作用,激励更有能力、有财力的人及时行动起来。 示例二 要客观看待。每个人都有表现爱心的权利,都有为 “抗疫”尽一份力的心愿,我们要捍卫他们的权利和心愿。但我 们也倡导量力而行,希望这些慷慨解囊的老人不会因此而影响自 己的晚年生活,否则,这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 示例三 不可取。慈善的意义是为需要帮助的人或事奉献一 份力,而不是放大悲情。现代慈善的基本特征是尽己所能、尽力 而为。“能者多为”更符合慈善伦理。此举会影响老人今后的生 活,而安享晚年才是社会对他们的美好期盼。 - 5 - 特别提醒 民生点评类题目,事件事实是点评和分析原因的基础,考生 往往在答题时只注重“评价”,而忽略对事实的概括,这会使点 评失去必要的事实依据。另外,要注意价值观导向,所持观点要 积极向上。考生有时没有认真审题,不能抓住点评的侧重点,造 成答案出现偏差。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