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必修4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必修4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作业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世界的物质性 ‎1、2、3、14‎ 易、中、中、中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4、5‎ 中、易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6、7、8、11‎ 难、中、中、中 规律的客观性和 普遍性 ‎9、10、11‎ ‎12、13、14、15‎ 中、中、中、难 中、中、中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东营质检)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前者提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提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具体的 D.两者都提示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解析:A 恩格斯的观点说明了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是从千千万万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而来的,具体物质形态都是物质的表现,从而揭示了物质的外延;列宁的观点指出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从内涵上揭示了物质的特点,A符合题意;B、C割裂了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材料未涉及运动,D不选。‎ ‎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  )‎ A.宇宙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本质 B.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形态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科学的证明 D.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C 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表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科学的证明,C符合题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A说法错误;B中“决定”说法错误;人们不能穷尽对宇宙的认识,D说法错误。‎ ‎3.“十三五”时期,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增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立法 B.社会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世界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解析:D 中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是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作出的选择,D正确;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它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B说法错误;C与题意不符。‎ ‎4.“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周易》中的观点。该观点主要体现了(  )‎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 ③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材料中的观点日月交替、寒来暑往体现了③④;材料没有强调世界的物质性,①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②说法错误。‎ ‎5.(2018·陕西渭南一模)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③否认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④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①②入选。‎ ‎6.(2019·河北唐山五校联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的这一安排(  )‎ ‎①彰显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②证明特定情况下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③正确把握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④注意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系统与要素。社会始终在发展,但具有阶段性特征,说明事物变化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符合题意;对于强国建设,分阶段逐步推进,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①与题意无关;②犯了历史唯心主义错误。‎ ‎7.(2018·宁夏银川一中模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社会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既说明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②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的曲折性,④与题意无关。‎ ‎8.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  )‎ 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解析:A 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地球是在旋转着的”“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说明广告商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但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忽视了相对静止,A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错误;C、D与题意无关。‎ ‎9.(2019·山东济南模拟)漫画《搬不动的桌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人们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规律办事 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③不按规律办事,盲目蛮干,必然是劳而无功的 ④要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漫画信息表明要尊重规律,①③正确;④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题意;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表述 错误。‎ ‎10.(2018·广东湛江一模)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利用物理改性天然纳米黏土作为主体材料,经过有机修饰,制备出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作为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涂料中,制备出自清洁涂料。该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涂料表面对灰尘的静电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涂料抗灰尘性能。这说明(  )‎ ‎①依靠科技创新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形式 ③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日益简单化 ④科学技术能够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①说法错误;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化,而非认识过程日益简单化,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切题。‎ ‎11.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男性头发和鼻子。容貌的这种特点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这说明(  )‎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本题考查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运动与静止。题干说明的是人脸部分特征的变化、部分特征的不变,不是辩证否定问题,①与题意无关,④符合题意;人们发现了人脸的变化规律,体现了②;题干没有涉及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③与题干无关。‎ ‎12.(2018·湖南郴州二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  )‎ ‎①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 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 ③凸显了意识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④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前提,而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①说法错误;意识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非决定作用,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切题。‎ 二、非选择题 ‎13.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这一理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应从两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由于自然对人的意义:自然界是客观的,因此,人应当服从自然。其次,人的行为总是受价值观的支配,人之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和谐相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相处才有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答本题时应坚持两点论,既要从正面论证,又要从反面说明,既要从理论上阐述,又要从实践上证明。‎ 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就是证明。‎ ‎(3)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4.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从湖北荆州港码头登上轮船,沿长江进行考察。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有很多斗争。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要有成效有措施、治理水患、防灾减灾。‎ 目前,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正落实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水域治理战略,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文明,确保一库清水北送和一江清水东流,推进长江大保护,发挥长江流域的综合效益。‎ 依据材料,从世界的物质性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知识,属于措施说明类试题。应从三方面切入:第一,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第二,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第三,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答题的基本方法是把知识点进行细化;然后结合材料分层次逐一分析,答题时务必观点与材料相统一。‎ 答案:(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所以要求我们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实现人水和谐共处,首先必须尊重 自然。‎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实现人水和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破坏自然。‎ ‎(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15.(2018·山东淄博模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意见提出四方面主要目标,一是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二是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四是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 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解答时,一是要明确原理内容,二是要结合材料信息分析。‎ 答案:(1)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生态文明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确立生态文明重大制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