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课件新人教版
虽 有 嘉 肴 • ——《礼记》 •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 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 2、导语。 •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 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 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 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 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 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四书五经” • “四书”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五经”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 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 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预习检测 • 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 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 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 部 的专著。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 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 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 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 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 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 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 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 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 教育史上的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 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 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 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 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其中“教 学相长”就出自本文。 预习检测 2、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弗食( ) 教学相长( ) jiā yáo qiǎng yuè xiào fú zhǎng 听范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整体感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朗读课文 翻译原则: 逐字译文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增添删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 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然 味美 所以 困惑 反省自己 qiǎng勉励 xiào教 表示推测,大概 这样以后 促进 Page 13 翻译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 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Page 14 翻译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 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Page 15 翻译课文 《兑命》曰:“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 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 长”的?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的,二者相辅相成。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 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 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 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包含了什么说理方法) 明确:从“嘉肴”写起,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切 入话题。先以 “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 知其旨也”,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的道理。然后,引出下文对教与学 关系的论述,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由“ 嘉肴”、“至道”作类比,引出教与学的关系 ,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 推理”。 (用“嘉肴”作喻,由浅入深,引出要论 证的道理。) 追加问题 合作探究 3、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 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 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论据;最后用“首先 ……接着……然后”等内容起来。 开篇用“嘉肴”“至道”做类比,从教和 学两方面来加以论证,最后得出“教学相长 ”为个结论,并在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 ,印证“教学相长”论点的正确性。 20 4、“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 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 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 •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 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 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 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1 5、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 观点? • 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 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 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 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 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 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 促进,教和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 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指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他教导学生 的教学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既强调 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 反省,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 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的地方,并努力改进。 脉络梳理 虽有佳肴 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 引用作结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学学半,此之谓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 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 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 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 理。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 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 (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 (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 层层递进。 语言特点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 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 了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 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 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 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 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 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 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 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 而“自强”。 学学半 。 教 学 u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 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 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 和学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后 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 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是主从关系。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 念:想着。 典:主。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 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 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 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中说:“始 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说的就是这个 道理啊! u 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 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 解。 u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 就不会明白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u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 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拓展延伸 u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 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 习方法) u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 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 。(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拓展延伸 1、礼尚往来 2、格格不入 3、达官贵人 4、玉不琢,不成器 5、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拓展延伸 《礼记》中出现的成语。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 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 、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 教。 拓展延伸 Page 34 背诵课文 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 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 学学半 音xiào,教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 它的 5、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Page 39 课堂练习 1、给下列红字注音: 佳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句。 虽 ( ) 旨 ( ) 至道 ( ) 善( ) 困 ( ) 是故( ) 自强 ( ) 自反( ) 故曰:教学相长 ( )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jiā yáo qiǎng yuè xiào 即使 最好的道理甘美 好处 不通,理解不了 所以 自我勉励 反省自己 教和学互相促进 “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作 业 • 1、背诵课文。 • 2、完成课后练习与《基训》20课《虽有 嘉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