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总26题,共52分) 1.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文化的独立性是指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①与题意不符。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观点错误。 ③④: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承担起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责任。VIPKID(一家从事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的企业)成功的将中华文化输出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上将语言学习和中华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文化带到国外,让全世界的小朋友了解中华文化,并爱上中华文化。这对文化企业启示有 ①以文化发展为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立足人类文化共鸣,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②③ :材料“成功的将中华文化输出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上将语言学习和中华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文化带到国外,让全世界的小朋友了解中华文化,并爱上中华文化”这启示文化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③正确。 ④:应该是立足实践进行文化创新,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体现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故①②正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③错误。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同时材料也没有指出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关系,所以④不选。 故本题选A。 4.为弘扬雷锋精神,深人开展学雷锋活动,进一步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广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2619年3月19日,湖南省长沙市扬帆社区联合芙蓉区市政工程管理局联合开展以“市政扬帆联合行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②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 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统一行动日活动有利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科学精神与文化产业,①与题意无关,排除;应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5.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201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六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推出原创微视频《习近平的两会足迹》,回顾习近平下团组中的暖心瞬间,感受他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情。《习近平的两会足迹》微视频的推出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微视频的推出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材料未涉及世界性,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6.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时代,为新年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A.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大众传媒代替传统媒介传递信息 C. 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 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答案】C 【解析】A题目中没有强调民族节日的特点和作用,排除; B题目只说明了大众传媒的作用,但是并没有代替传统媒介,排除; C数字时代促进文化的交流,更帮助人们享用文化,正确; D题目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标志是传统年俗,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睛】新传媒的产生,不代表旧传媒的消失。如互联网产生后,口语、文字等旧传媒并没有消失,也在发挥作用,因此,说新传媒取代旧传媒,替代旧传媒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7.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故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②适合题意,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了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表述有误,“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中的全面不合客观实际,排除③; ④错误,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不是基本途径; 故选A。 8.作家王蒙说过:“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 ①以其丰富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文明 ②以其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④集中表达了民族情感与文化韵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①③符合题意,“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说明汉字以其丰富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文明,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②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汉字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不合题意,集中表达了民族情感与文化韵味的是民族节日。故选B。 9.舞蹈《春天的故事》捕捉改革开放以来特殊事件,用舞蹈艺术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歌颂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这充分表明 ①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 ②弘扬主流思想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③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 ④不断融入现代元素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用舞蹈艺术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说明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①符合题意。 ③:《春天的故事》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说明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③符合题意。 ②: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②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艺术创新需要不断融入现代元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源泉、动力、根本途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彩众长。 10.互联网时代催生起来的“微公益"活动,强凋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微公益”活动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微公益"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微公益"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微公益"活动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食粮 ④“微公益”活动提高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微公益”活动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微公益”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公益”活动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食粮; ②不合题意,“微公益”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不是题中所述原因; ④说法错误,“微公益”活动提高了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素养。 故选:B。 11.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功能 ②文化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④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让人感同身受、亲临其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12.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为此,应该 ①有效整合媒介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 ②积极发展新兴媒体,打造舆论压舱石 ③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占据传播制高点 ④完善媒体市场布局,强化传媒商业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全媒体传播格局是一个系统,需要整合各种媒介要素,以实现一体化发展,①正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凸显主流媒体的价值风向标和舆论压舱石,③正确。主流媒体要继续发挥舆论“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②错误。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商业平台,都承担着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媒体要突出社会效益,不能一味强调其商业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自信。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为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②④符合题意。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①说法错误; ③: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因此,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的说法错误,③错误。 故选C。 【点睛】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14.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15.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经济和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①说法错误。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一定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②说法错误。 ③④: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综合国力 (1)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资源力量,科技力量等等,通俗的说硬实力是指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硬实力是有形的载体,软实力是无形的延伸。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强盛的软实力,恰是一种硬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提升软实力比提升硬实力更为困难。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6.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用,不选。该市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17.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 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五项使命任务要求我们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和取缔落后文化 ②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 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对于落后文化要予以改造和剔除,对于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①说法错误;文化发展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④说法错误;“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②③符合题意。本题选B。 18.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④。故选A。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9.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建设乡风文明与维护农耕文化的稳定性无必然关系,故排除①。 ②: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②中“相互转化”说法错误,故排除。 ③: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为此需要我们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故③正确。 ④: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这说明建设乡风文明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20.“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①项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要辩证的、批判的认识,③项对传统习俗作用的认识过于笼统,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B。 【点睛】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的继承(重要体现)四方面。 21.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我们中国人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离开了由“道、理、气、心、性、仁、礼”等范畴构造起来、源自我们祖先的哲学智慧,离开这些源泉的滋养,我们现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没有立足点,就没有生命力。由此可见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③核心价值观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自觉剔除其糟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③:离开了由“道、理、气、心、性、仁、礼”等范畴构造起来、源自我们祖先的哲学智慧,离开这些源泉的滋养,我们现代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没有立足点,就没有生命力,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②说法错误。 ④: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自觉剔除其糟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2.2019年1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共有“学习新思想”“环球视野”“学习慕课”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内容极为丰富,很快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由此可见 ①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②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③网络传媒是信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树立文化自信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相关知识。①②:“学习强国”正式上线,全国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掀起了学习热潮,表明壮大主流舆论需要促进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①②正确切题。 ③: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③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源泉,我们的文化自信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3.钢琴剪影的景观小品、屋檐上的钢琴黑白键、能够发声的钢琴楼梯……在某乡镇的街道上,这样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由此可见 A. 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 B.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C. 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D. 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核心价值凝聚共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材料没有体现思想道德建设,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发展文化产业,不是发展公益文化事业,B错误;材料中,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核心价值凝聚共识”,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1)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 (2)它们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生产目的不同(公共产品;商品);资本来源不同(国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机构;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3)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4.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战略高度,作出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①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关键 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③有利于保证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④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保证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③④符合题意;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关键,①说法错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满足多元化的文化需求,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25.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深情感慨:“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为理想活着的人,就是这种精神被高度唤起的人。”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 ①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发的行动 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坚定的信仰、牢固的信念,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中国共产党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推动时代的前行,这说明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故①②正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故③错误;共产主义是我国的远大理想,故④错误。故选A。 26.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③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④错误。故选A。 【点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二、问答题(27-30题,共4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解析】本题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文化生活知识,题目类型评析类,问题指向评析“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首先从知识层面,本题主要围绕的知识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从题型层面,本题的基本答题思路首先要肯定其合理之处,即文化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然后要否定其不合理之处,而这个否定并不是一味否定,而是辩证否定,即传统村落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面临困难,但因时而变的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利用,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不会走向消亡。 2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梁家河,曾经是中国延安一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凝练和诞生了“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梁家河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源地,梁家河精神是对“民惟邦本”、“自强不息”、“尚公去私”等中华传统璀璨精神因子的时代性传承,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重要内涵。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的领袖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她越来越呈现出超越时空的极大价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梁家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①梁家河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 ②梁家河精神蕴含着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责任担当和人民情怀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一致的。 ③二者作为优秀文化,都能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影响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或答“能够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亦可)。 【解析】梁家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从材料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凝炼和诞生了“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梁家河精神。梁家河精神是对“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大公无私”等中华传统璀璨精神因子的时代继承性,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梁家河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梁家河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梁家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相一致、梁家河精神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等方面,说明梁家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点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正式实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在其后漫长的理论与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民国以来,随着西洋医学的源源输入,自清代形成的中西医汇通思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今,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源于消费者对中医药的不信任感。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甚至断层,直接导致中医药文化理念在民众中的陌生感;再加上西医西药文化近百年的营销传播,中医药的市场地位不断下滑。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说明应如何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答案】①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大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掘和弘扬。 ②推进公众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深刻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地位作用,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感。 ③充分肯定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正式实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说明应如何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组织答案:具体可从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角度分析说明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大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掘和弘扬。 从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角度分析说明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要推进公众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深刻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地位作用,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感。 从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角度分析说明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充分肯定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享单车开启城市运营,短短几个月已成为城市街头一号。就在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私加车锁让别人没法用、被骗子乱贴二维码、部分车辆遭恶意损坏……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用车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了黑。“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为社会的进步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着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为。 材料二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训、家风传承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它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例如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他的成才与家教密切相关。其父陈敬元,一生不肯入仕。他弥留之际留给儿子的家训是:居家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和平以待人、为官务守廉正、凡事当留余地、恤贫苦乡亲、敬老兼爱幼、富不淫贫不盗。之后的100多年,他的儿子、孙子和重孙,都遵循此家教,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结合材料一,谈谈应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 【答案】(1)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④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贡献意识。 (2)①有利于丰高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传承优良家风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为培育文明风尚身体力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⑤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解析】本题以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传承优良家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谈谈应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贡献意识;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知识分析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