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B. 从生物圈到细胞中,各种生态系统,大大小小的种群,个体,个体以下的系统,器宫和组织,都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C.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的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细胞 D.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也是生命系统 【答案】D 【解析】A、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A正确; B、从生物圈到细胞,各种生态系统,大大小小的种群、个体,个体以下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B正确; 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细胞,因为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C正确; D、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D错误。故选D。 【点睛】注意:病毒、原子和分子等都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因为它们都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 视野中微生物向图 1 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 把载玻片向图 2 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低倍镜下: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远,所看到细胞数目多形态小,视野相对较明;高倍镜下: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近,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少形态大,视野相对较暗。 【详解】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偏哪移哪,故应该向左下角即沿丙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3.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多肽E和多肽F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A. 199和181 B. 340和281 C. 58和53 D. 51和49 【答案】D 【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NH-CO-),一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因此,蛋白质分子中的N原子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目+R基中的N原子数目.据此答题。 【详解】氨基酸数目=肽键数+肽链数,据表分析应通过N元素计算氨基酸数目,N元素存在于肽键及游离氨基中,且每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因而多肽链E中肽键数是53-3=50,氨基酸数是50+1=51,多肽链F中氨基酸数目是54-6+1=49。故选:D。 4.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蓝藻属于真核生物 ②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③被污染了的培养基属于生态系统 ④HIV、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和结构分别是 DNA 和细胞膜 ⑤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等 ⑥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⑦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⑧棉花植株与昆虫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缺少“组织” ⑨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 3 项 B. 4 项 C. 5 项 D. 6 项 【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①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①错误; ②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②正确; ③被污染了的培养基含有多种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③正确; ④HIV无细胞膜,④错误; ⑤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等活动,⑤正确; ⑥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如蓝藻,又有异养生物如乳酸菌,⑥正确; ⑦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⑦错误; ⑧棉花植株与昆虫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缺少“系统”,⑧错误; ⑨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细胞的统一性,⑨正确。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5.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 ①氨基酸分子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链 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A. ②→①→③→④→⑥→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①→⑥→③→④→⑤ D. ②→①→③→⑤→④→⑥ 【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由C、H、O、N等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据此分析。 【详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所以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②→①→③→⑤→④→⑥,D正确。故选D。 6.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 Fe3+,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 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 Mg2+ 影响光合作用 C.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 CaCO3 构成骨骼、牙齿 D.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生理作用的大小 【答案】B 【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 Fe2+,血红蛋白不能合成,A错误;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 Mg2+会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影响光合作用中对光能的吸收、传递等,B正确;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 D、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含量的多少,D错误。故选B。 7.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 的是氨基酸 B. 若②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最可能是脂肪 C. 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 则③一定是 DNA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可能是氨基酸等,②可能是糖类、脂肪等,③可能是核酸、ATP等,④可能是糖类、脂肪等。 【详解】A、根据元素组成,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的是氨基酸,该大分子为蛋白质,A正确; B、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若②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最可能是脂肪,B正确; C、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可能是DNA或RNA,C错误;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D正确。 故选C。 8.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 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 曲线③ 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 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含水量的变化 【答案】C 【解析】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所以细胞内自由水比值高,则代谢增强,反之亦然,故衰老细胞代谢减慢,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如幼儿时期>成年时期,幼嫩部分>老熟部分。 【详解】A. 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正确; B. 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B正确; C. 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C错误; D. 幼儿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幼儿水的含量约为77%,随年龄增加,体内含水量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C。 9.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与种子所含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 ) A. 少 B. 多 C. 相等 D. 无规律 【答案】B 【解析】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与糖类相似,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所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详解】脂肪和淀粉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它们被氧化分解的都产生CO2和H2O。由于脂肪中C和H的含量比淀粉高得多,所以氧化时需氧量就大。因此,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多。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脂肪和糖类,元素组成有不同,氧化分解的耗氧量也不同,释放的能量有差别,再根据题意作答。 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能量的产生 B. 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构成 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 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答案】C 【解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能量的产生,A正确; B、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正确; C、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也有高尔基体,C错误; D、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可消化细胞器碎片,D正确。故选C。 11.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 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D. 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都存在 【答案】C 【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的化学成分相似,都是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但是含量不同,如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含量比外膜高,A错误;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等,B错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C正确;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D错误。 12.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此细胞是真核细胞 B. 此细胞可能是细菌细胞,也有可能是酵母菌细胞 C. 结构 1 可为该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量 D. 结构 2、3 不具有由磷脂、蛋白质构成的膜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1线粒体,2中心体,3核糖体,4高尔基体,5细胞核。 【详解】A、此细胞含有细胞核,是真核细胞,A正确; B、此细胞含有细胞核,不可能是细菌细胞,B错误; C、结构1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为该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量,C正确; D、结构 2中心体和3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故不具有由磷脂、蛋白质构成的膜,D正确。 故选B。 13. 下面甲图是垂体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生长激素的基本过程;乙图为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下列通过对图中的观察作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含18O的氨基酸在垂体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 B. 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 与乙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的成分最为相似的是高尔基体 D. 把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乙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④⑥②③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是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由题图可知,生长激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因此生长激素的本质是分泌蛋白;分析乙图可知,①是核糖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细胞膜,⑤是线粒体,⑥是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⑦核膜. 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A正确; B、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生长激素合成和分泌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对其进行加工和分泌,该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正确; C、与乙图中③不直接相通,但膜的成分最为相似的是高尔基体,C正确; D、由题图可知,以氨基酸为原料形成成熟蛋白质的过程依次经过①核糖体、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④细胞膜外,D错误.故选D.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14.下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 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基质 C. 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 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一定都含有g和h 【答案】B 【解析】A.通过g产生氧气和h产生二氧化碳可以推断出g是叶绿体、h是线粒体、f是细胞器、e细胞质基质、a是细胞质;根据“细胞间信息交流”推断出c是细胞膜;根据“全透过性”推断出d细胞壁;那么b就只能是细胞核了。图中b是细胞核,A错误;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基质,B正确; C. d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错误; D.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B。 【定位】细胞的结构 15. 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B. 真核生物的所有活细胞均有染色体 C. 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答案】B 【解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B错误;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存在于分裂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存在于分裂间期,即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C正确;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染色体(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存在于分裂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存在于分裂间期,即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6.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体的核酸都相同 ③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④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 20 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和多糖(糖原、纤维素、淀粉)。 【详解】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一致,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①正确; ②各种生物体的核酸不同,如不同生物的DNA不同,②错误; ③各种生物含有的基因不同,故表达的蛋白质有所不同,③错误; ④不同的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20种,④正确。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7. 关于选择透过性膜和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①具有半透性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一定具有半透性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半透性膜仅控制通过膜的微粒的大小,选择透过性膜不仅控制通过膜的微粒的大小,还控制通过膜的微粒的性质,半透性膜包括选择透过性膜。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的膜结构没有选择透过性,但具有半透性。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8.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 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①待测细胞在分离剂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说明细胞是活细胞,如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植物细胞失去活性,①正确; ②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分离剂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如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②正确;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则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③正确; ④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④正确; ⑤质壁分离和复原不能证明细胞壁的成分,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说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⑤错误。故选:A。 19.将同一成熟植物细胞依次浸入蒸馏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4mol/L的KNO3 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 A. 蒸馏水、蔗糖溶液、KNO3溶液 B. KNO3溶液、蒸馏水、蔗糖溶液 C. 蒸馏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 D. 蔗糖溶液、KNO3溶液、蒸馏水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植物细胞浸入清水中,细胞会少量吸水,体积增大,如A曲线。 植物细胞浸入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如C曲线。 植物细胞浸入0.4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但由于K+和NO3-不断被吸收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细胞发生自动复原,细胞体积又恢复正常,如B曲线。 所以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清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故选C。 20.实验表明,对离体蛙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心肌细胞对K+、C6H12O6的吸收量不受影响,但对Ca2+吸收量却明显减少。试分析,这种毒素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 A. 改变了心肌细胞膜的结构,使膜的流动性加快,对物质的吸收加快 B. 抑制了心肌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细胞的有氧呼吸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C. 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Ca2+载体蛋白的活性,使细胞吸收Ca2+的速率减慢 D. 改变了心肌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使细胞主动吸收Ca2+的速率降低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心肌细胞吸收Ca2+、K+、C6H12O6等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现施用了某种毒素,但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没有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的呼吸供能,但对Ca2+吸收量却明显减少,因此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Ca2+载体,因为载体具有专一性。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关键是理解其条件:一是载体,二是能量。 21.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 B. 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 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 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主动运输,②协助扩散,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④钠离子运出神经细胞。 【详解】A、②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协助,B正确; C、大分子不能通过①主动运输,常通过胞吞进入细胞,C错误;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所致,与过程①和②无关,D错误。故选B。 22. 在真核细胞中,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骨架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3.如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答案】B 【解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和pH,其中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甲图表示温度对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a时,酶的活性相对较低,温度升高到2a时,酶的活性相对较高。 【详解】从图1可以看出,当温度由a变为2a时,酶的活性会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图2中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但是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会改变,对应于曲线2。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推断出环境温度改变后,酶的活性升高,还要求学生理解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进而作出准确判断。 24.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 S1<2S2 B. S1=2S2 C. S1>2S2 D. S2<S1<2S2 【答案】C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但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有一些细胞器也具有膜结构,因此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故选C。 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可以被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B. 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酶的最大反应速率不断提高 C. 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D.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详解】A、酶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会导致酶失活,酶促反应速率会出现下降,B错误; 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故选D。 【点睛】外界温度改变,人的体温保持稳定,故体内酶活性不变。 26.如图曲线表示物质 A 生成物质 P 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c 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 ad 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 ab 段表示在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酶所降低的活化能 D. 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 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答案】C 【解析】酶具有催化作用,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详解】A、ac段表示在无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 B、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 C、ab 段表示在酶催化条件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C正确; D、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 在纵轴上将上移,D错误。故选C。 27.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核心是用具有正常功能的器官替换已经丧失功能的器官,达到延长人生命的目的。但是体器官移植手术最大的障碍就是免疫排斥反应,这主要是由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 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核心是用具有正常功能的器官替换已经丧失功能的器官,从而继续发挥原器官生理功能,达到延长病人生命的目的。从技术上来说需要突破3个难关:(1)移植器官一旦植入受者体内,必须立刻接通血管,以恢复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供应,使细胞存活。这需要完善的血管吻合方法。此难关已在20世纪上叶被攻克。(2)离体器官在常温下很快就会死亡,因此需要科学的保存方法,使供体器官在植入受体前能够保存24小时以上,目前的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3)移植器官植入受者体内后会产生排斥反应,如果排斥反应发生后没有强有力的免疫抑制措施加,细胞移植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依赖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即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异体器官能否移植成功,关键是组织型是否相容。亲缘关系越近,相容性程度就越高,移植成功率也就越高,若组织型不相容则产生排斥反应。所以D选项正确。 28.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TP 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②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③人体细胞内储有大量 ATP,供生命活动利用 ④ATP 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⑤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可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⑥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率很快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⑥ 【答案】D 【解析】ATP含有一分子腺嘌呤、核糖和三分子磷酸,2个高能磷酸键。ATP与AD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①ATP 分子中只有2个高能磷酸键储存着大量的能量,①错误; ②ATP 是直接的能源物质,②正确; ③人体细胞内AT含量较少,③错误; ④ATP 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离A最远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④正确; ⑤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暗反应,⑤错误; ⑥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率很快,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正确。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9.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2 mL 3%蔗糖溶液 - - - + + + 1 mL 2%的新鲜 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 mL 斐林试剂 + + + + + + 砖红色深浅*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依据的原理之一是淀粉和蔗糖水解后都能产生还原糖 B.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反应物的种类和温度 C. 本实验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D. 本实验中淀粉酶的活性在 60℃最高 【答案】C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 【详解】A、本实验依据原理之一是淀粉和蔗糖水解后都能产生还原糖,遇斐林试剂会出现砖红色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出现来判断底物是否水解,A正确;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物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产物的生成量,B正确; C、由于碘液无法鉴定蔗糖是否水解,故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C错误; D、①②③对照可知,在60℃时砖红色颜色最深,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实验中两个变量,不同的底物可以证明酶的专一性,不同的温度可以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0. 下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无线粒体,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 与呼吸有关的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C. 破伤风杆菌在有氧和无氧时能进行呼吸作用,但产物不同 D. 肝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来自于线粒体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与呼吸有关的酶属于胞内酶,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错误; C.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细菌,适宜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肝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来自于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D正确. 31.如图所示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整个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详解】①表示有氧呼吸全过程,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②和③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④表示ATP的合成,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综上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选B。 32.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物质变化和相互联系去思考问题。 【详解】由题意知,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后,光反应即停止,[H]和ATP下降,C3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CO2 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但由于缺少[H]和ATP,C3不能被还原C5而积累,使C3迅速增加;C5是植物体细胞内具有一定数量且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当CO2+C5→C3后又不能被还原再形成C5时,C5将迅速减少。 所以,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故选C。 33.现测得小麦种子在不同条件下 O2 和 CO2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种子一直保持活力).若 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子在 a 条件下会产生乳酸 B. 在 b 条件下,该种子无氧呼吸 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少 C. 该种子在 c 条件下进行细胞 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在 d 条件下,该种子能同时进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详解】A、该种子在a条件下会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不会生成乳酸,A错误; B、在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3/6=1/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8-3)/2=2.5,故此时该种子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B错误; C、该种子在c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此时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故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正确; D、在d条件下,该种子氧气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此时只有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点睛】只有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有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量。 3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和氧气浓度.其中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此曲线与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同步变化;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原料,没有氧气的时候可以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而有氧呼吸将不断增强;光照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不断增强最后达到饱和点;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解:A、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速率的,因此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酶活性会下降甚至失活,而光合作用强度就会下降,A错误; B、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小麦种子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上升,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而有氧呼吸不断增强,因此二氧化碳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B正确; C、小麦种子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无关,C错误; D、在一定的范围内,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增大,超过二氧化碳饱和点后,光照强度不再增加,D错误.故选B.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35.如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乙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中C3含量是C5的两倍 B. 乙中限制g点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 甲中的b光照强度应小于乙中f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D. 适当提高CO2浓度后再测定,乙中的f点将向右移动 【答案】C 【解析】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g点是光的饱和点,g点及其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B错误;b光照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产生总量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乙中ef段(不包括f点)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正确;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适当提高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强,故f点将向左移动,D错误。 36.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B.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减慢 C. 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答案】D 【解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核体积增大,A正确; 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B正确; C、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C正确;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错误。故选D。 37.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 0.5m 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 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 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 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 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 1.1mg C. 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 pH 比丙瓶的低 D. 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 0.7mg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昼夜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4.9-3.8=1.1mg,氧气的释放量为5.6-4.9=0.7mg。 【详解】A、丙瓶中浮游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错误;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 4.9-3.8=1.1mg,B正确; C、在一昼夜后,乙瓶中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pH比丙瓶的高,C错误;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1.1+0.7=1.8mg,D错误。 故选B。 【点睛】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 细胞的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 细胞分化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衰老和凋亡仅发生在老龄阶段 D. 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详解】A、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A错误; B、细胞的坏死对生物体不利,B错误; C、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均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C错误;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正常生理过程,该过程中需要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参与,D正确。故选D。 39.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些病毒感染人体后能使细胞癌变 B. 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C. 发生癌变的细胞生命活动不再受基因的控制 D. 正常细胞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C 【解析】癌细胞的特征为: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膜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失去接触抑制。 【详解】A、有些病毒属于生物致癌因子,感染人体后能使细胞癌变,A正确; B、细胞的畸形分化会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 C、发生癌变的细胞生命活动仍受基因的控制,此时基因已突变,C错误; D、正常细胞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可以调控正常的细胞周期,抑癌基因可以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正确。故选C。 40.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也能培养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 ③用烟草的单个组织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①用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这体现了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①正确; ②种子不是一个细胞,因此用植物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②错误; ③用烟草的单个组织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这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③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下图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B 细胞能分泌某种抗体,该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依次经过哪些膜结构分泌到细胞外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此过程需要________提供能量(用 数字表示) (3)可用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将 A 细胞的细胞壁去除,然后与 B 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C 细胞与 A 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C 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填色素的名称),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假设 A 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若将其浸入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 会产生质壁分离,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核糖体 ③→②→⑥→④ ⑤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纤维素酶)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流性) C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叶绿素 藻蓝素 自养需氧型(或自养型) 中央大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解析】由图可知,A含细胞壁、线粒体、大液泡等结构,可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B细胞不含细胞壁,含多种细胞器,可能是动物细胞;C为蓝藻,为原核生物。 【详解】(1)图中含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三种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经过③内质网初步加工,再经过②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形成⑥囊泡,经④细胞膜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中需要⑤线粒体提供能量。 (3)A为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A 细胞的细胞壁去除,不同细胞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4)C 细胞是蓝藻,是原核细胞,A细胞是真核细胞,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C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为自养生物。 (5)假设A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若将其浸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失水,该过程中液泡会逐渐变小,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会逐渐分离,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点睛】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42.如图是某研究小组探究 H2O2 分解的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 1、图 2 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 1 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2 表示在过氧化氢酶催化条件下,H2O2 浓度与 O2 产生速率的关系,曲线 AB 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图 2 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增加 H2O2 酶的含量,请在图 2 中利用虚线绘出可能的曲 线变化情况。( ) 【答案】 催化剂种类 H2O2 浓度 高效性 过氧化氢酶数量有限 【解析】图1中: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可以探究酶的高效性; 图2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速率。 【详解】(1)图 1中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酶和无机催化剂),图 2的自变量是底物即过氧化氢的浓度。 (2)图1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 (3)图 2中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大,氧气的产生速率加快;但由于酶的数量限制,AB段,底物浓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升高。 (4)由于图2中AB段最可能的限制因素是过氧化氢酶的量,若增加 H2O2 酶的含量,则反应速率会升高,如图所示:。 【点睛】有无酶,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43.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 (1)a~d 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还包括_______,原因是缺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化细菌将 CO2 转化为 C6H12O6 时 , 所 利 用 的 能 量 来 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叶肉细胞内,a 过程中 H2O→O2 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伴随该过 程的能量转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产生 CO2 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填写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所用试剂和颜色反应比较表: 【答案】 b 相关的酶 NH3等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 类囊体薄膜(基粒) 光能转化为ATP和[H]中活跃的化学能 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由蓝变绿再变黄 灰绿色 【解析】由图可知,a表示光合作用,b、d表示无氧呼吸,c表示有氧呼吸。 【详解】(1)人体不能发生a光合作用和b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缺乏相关的酶)。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生物,可以利用NH3等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将CO2转化为C6H12O6。 (2)水稻叶肉细胞内,a 光合作用中 光反应阶段会发生H2O→O2,场所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该过程中可以将光能转化为ATP和[H]中活跃的化学能。 (3)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4)二氧化碳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遇酸性重铬酸钾会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点睛】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 44.著名科学家奥托·瓦博格提出:“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该疑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为解决该疑问,科学家对大量癌细胞做了研究。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无氧呼吸产能较少,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为验证该结论,科学家将癌细胞放入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否定了该推论。 (2)研究发现,癌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从而间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可能主要来自__________阶段。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为验证该结论,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该推论。 【答案】(氧气充 足条件下)癌细胞依然不能高效产能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细胞呼吸第一 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 癌细胞增殖受抑制或者不增殖 【解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详解】(1)在消耗等量葡萄糖的前提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要验证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是缺氧所致,可以将癌细胞放入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观察癌细胞的产能情况,若此时(氧气充足)其仍不能高效产能,说明癌细胞不能高效产能并不是缺氧导致。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癌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会间接抑制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3)要验证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无MPC,观察癌细胞是否能够无限增殖,故可将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若癌细胞增殖受抑制或者不增殖,则可以验证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实验设计,如要验证“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可以让癌细胞处于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观察其产能情况,若仍产能障碍,则可以说明不能高效产能不是缺氧所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