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理科试题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学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荀子提倡“人定胜天”思想,A项错误;法家主张变革适应社会发展,B项错误;道家主张“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公”的思想,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2.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这说明荀子重视礼的目的是 A. 规范社会秩序 B. 缓和社会矛盾 C. 追求精神自由 D. 维护专制政权 【答案】A 【解析】荀子强调礼是用来“正国”的,为人民树立一定的标准,以起到规范社会秩序的目的,故选A;礼严格区分社会等级,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B;道家追求精神自由,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以礼为人民树立一定的标准,规范社会秩序,无法体现维护专制政权,排除D。 3.许锡亮在墨家的灭绝及中国千年的悲剧中说“墨子是真正哲学中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始祖,他的思想是中国宗教的萌芽,也是中国最早的民主政治的开端”其中墨子思想能够体现中国最早的民主政治的开端的是 A. 兼爱 B. 非攻 C. 尚贤 D. 节葬 【答案】C 【解析】墨子主张尚贤任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兼爱、非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对战争,节葬主张节俭,都无法体现民主主张,排除ABD。 4.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 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 结合所学知识两处横线上所填内容是 A. 唐代 宋代 B. 秦代 汉代 C. 汉代 唐代 D. 宋代 明代 【答案】B 【解析】秦朝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统一,政治上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局面,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结束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这说明了 A. 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 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趋势 C. 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D. 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抑儒现象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可以看出,当时的宗教系统呈现出融合趋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三教融合的趋势,不是突出表现儒家思想地位受到冲击;D选项材料没有反映。 6.王阳明全集《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人人心中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下列主张与王阳明思想一致的是 A. 格物致知 B. 知行合一 C. 发明本心 D. 经世致用 【答案】C 【解析】王阳明强调“良知”,即内心反思的重要性,陆九渊反对埋首书籍,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测,与王阳明思想具有一致性,故选C;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不符合题意,排除A;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不符合题意,排除D。 7.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 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 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 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强调的范围很广泛,“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不难看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相同,B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黄仁宇更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C 项正确;思想引起社会变革与历史史实不符,故D 项错误。 8.台湾学者王汎森在评价某著作时强调:“(它)严厉批评古往今来因为君权之私而导致制度社会的败坏,主张统治者应该以‘公’的原则来规划合乎三代理想的制度。”该著是 A. 《论语》 B. 《朱子语类》 C. 《焚书》 D. 《明夷待访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著作,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君权之私”,主张“公其是非于学校”,故选D;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排除。 9.《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说明蔡伦对造纸术的主要贡献是 A. 改进造纸原料 B. 发明造纸术 C. 淘汰竹简帛书 D. 发明活字印刷 【答案】A 【解析】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改进了造纸原料,故选A;西汉已经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排除B;C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D。 10.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 B. “隶变”方便书写交流有助于国家的统一 C.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艺术成熟的主要标志 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隶书容易书写、辨认的特点可以推理得出,隶书可以使下层民众逐渐书写和掌握。因此秦始皇采用隶书,有利于中央政令的贯彻,由此可知“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正确,但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的政治意义,排除;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排除C项;材料不是单纯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排除D项。 11.历史学家钱穆以为,中国古代艺术在宋代以后由“贵族的,宗教的”逐渐“流向大众民间”,下列能够体现“流向大众民间”的古代艺术是 A 文人画 B. 汉赋 C. 唐诗 D. 元杂剧 【答案】D 【解析】元杂剧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体现艺术“流向大众民间”的特点,故选D;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排除A;汉赋和唐诗都不是体现民间大众文化需求的文学形式,排除BC。 12.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反映出文人画的特点是 A. 画中有诗 B. 变化丰富 C. 逼真摹写 D. 抒情写意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体现抒情写意的特点,故选D;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排除。 13.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京剧用北方散曲曲调演唱 B. 早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C. 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 D. 关汉卿是著名的京剧作家 【答案】C 【解析】道光年间,京剧形成,故选C;京剧是吸收徽剧、汉调以及其他地方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剧种,排除A;戏剧角色早期分十行,后来才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排除B;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戏剧家,清朝才形成京剧,排除D。 14.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支持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中“西方不禁人的本能”体现了其人文主义的思想,而中国“独独禁人的本能”是指扼杀人的正当欲望,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宗族和国家,“存天理,灭人欲”是最好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中“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中的“天人感应”不能体现出严禁人的本性;D项中的“因信称义”强调的是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与个人的本能关系不密切。所以答案选C。 15.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术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 ②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欧洲宗教改革兴起于1517年,其主张是否定教会权威,与造纸术传播无关,且影响主要局限于欧洲大陆。传教士对造纸术的传播曾起过作用,但那是在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期(带回的东方文明),他们带着宗教狂热推动新航路开辟也发生在这之前,皆不属于宗教改革的范畴,所以④错误。故A正确。 16.“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是宗教改革运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A.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D. 破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答案】A 【解析】B项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C是文艺复兴的影响,D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而地理大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并且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意识形态领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所以A是它们的共同作用,答案为A。 17.2005年4月19日晚7时许,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呼应“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E=mc2”纪念某一理论发表一百周年。该理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③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说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说是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故④错误,本题选择A项正确。 18.细胞学说的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用有机体的显微构造证明了有机界的统一,揭示了动植物的共同起源。细胞学说创立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推翻了封建神学的上帝创世说 B. 奠定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 C. 阐述了生物进化思想 D. 揭示了学术研究的真谛 【答案】B 【解析】 根据“用有机体的显微构造证明了有机界的统一,揭示了动植物的共同起源”可知,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原。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同时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故选B;AC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和影响,排除;D夸大了细胞学说创立的意义,排除D。 19.人类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动力,以下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人力 ②蒸汽动力 ③畜力 ④电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人类在初期利用人本身参加劳动,后来逐渐利用牛、马等畜力进行生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力革命,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动力和电力作为新的能源先后出现,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 神创论与进化论 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 相对论与量子论 【答案】B 【解析】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基本规律,这些定律只有在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时空绝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是全盘的否定,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它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B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错误,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C项错误,量子论与经典力学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D项错误,相对论与量子论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变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关键:薄敛节俭。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解析】 (1)因素:根据“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出民心。主张:根据所学可知,孟子提出仁政。 (2)主张:根据“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得出天人感应。 目的: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神化君权,同时又提出天人感应,警戒限制君权,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 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关键:根据“厚敛于民以养禽兽……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得出薄敛节俭。 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南宋以后,儒学(理学)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 ---5分)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一:美国的三权分立 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他们都要对人民负责。 示例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国王世袭,但他没有实际权力,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充任;英国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制度的构想与实践方面,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借鉴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观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得到了实践。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则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要求试论结合、能够自圆其说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