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9课时电容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9课时电容器学案

第39课时 电容器(重点突破课)‎ ‎[必备知识]‎ 一、电容器 ‎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 ‎(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 ‎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 F=106 μF=1012 pF。‎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 ‎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电压无关。‎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C=。‎ ‎[小题热身]‎ ‎ 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量变化量为‎0.20 C 解析:选B 由Q=CU知, 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B对;由C== F=5×10-‎3 F,可知C错;ΔQ=CΔU=5×10-3×‎4 C=‎0.02 C,D错。‎ ‎2.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 ‎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 A.4∶1 1∶3         B.1∶4 3∶1‎ C.4∶1 3∶1 D.4∶1 4∶3‎ 解析:选C 由U=得:===,‎ 又由E==得:===,‎ 所以选项C正确。‎ ‎3.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 A.C和U均增大 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 解析:选B 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知,当插入电介质后,ε变大,则在S、d不变的情况下C增大;由电容定义式C=得U=,又电荷量Q不变,故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减小,选项B正确。‎ 提能点(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2.分析思路 ‎[典例] (2016·天津高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C.θ减小,Ep增大 D.θ减小,E不变 ‎[解析] 由题意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当下极板不动,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两极板间距d减小,则电容C变大,由U=可知U变小,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θ减小。又因为两板间电场强度E===,Q、S不变,则E不变。因为E不变,则点电荷从P点移动到下极板(电势为零)电场力做功不变,电势能的变化相同,则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Ep不变,故只有选项D正确。‎ ‎[答案] D 解决电容器问题的两个常用技巧 ‎(1)在电荷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E===知,电场强度与板间距离无关。‎ ‎(2)针对两极板带电量保持不变的情况,还可以认为一定量的电荷对应着一定数目的电场线,两极板间距离变化时,场强不变;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化时,如图丙中电场线变密,场强增大。‎ ‎[集训冲关]‎ ‎1.(2016·全国乙卷)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解析:选D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表达式为C=,将极板间的云母介质移出后,导致电容器的电容C变小。由于极板间电压不变,据Q=CU知,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再考虑到极板间电场强度E=,由于U、d不变,所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选项D正确。‎ ‎2.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 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电容器的电容C=,两板间距随负极板向右平移而逐渐减小,电容C与d成反比,A错误;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电荷量不变,根据E=,U=,C=,可知E=保持不变,B错误;负极板接地,电势为零,P点的电势φ等于P点到负极板的电势差,即φ=El,E不变,l减小,φ线性减小,C正确;由W=qφ可知,W随φ的变化而变化,即W随l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提能点(二) 带电体在电容器中的平衡问题 ‎[典例] (多选)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金属板,A极板与静电计的金属小球相连,静电计的外壳和B极板都接地,将它们水平放置。当A板带上一定量电荷后,静电计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如图所示(静电计金属小球及金属杆、指针等所带的电荷量与金属板A所带的电荷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在A、B板间有一电荷量为q的油滴静止在P点(油滴所带电荷量很少,它对A、B板间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保持不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B.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保持不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C.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向上运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 D.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向下运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解析] A项中,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d变大,根据C=,则电容减小,根据U=,则电势差增大,指针偏角增大,故A错误。B项中,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d减小,根据C=,则电容增大,根据U=,则电势差减小,指针偏角减小。电场强度E= ‎,可知电场强度不变,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仍然与重力平衡,保持不动,故B正确。C项中,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S减小,根据C=,则电容减小,根据U=,则电势差增大,指针偏角增大。根据E=知,电场强度增大,油滴所受电场力大于重力,则油滴向上运动,故C正确。D项中,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S减小,根据C=,则电容减小,根据U=,则电势差增大,指针偏角增大。根据E=知,电场强度增大,油滴所受电场力大于重力,则油滴向上运动,故D错误。‎ ‎[答案] BC ‎(1)带电液滴在电容器极板间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液滴平衡的条件是qE=mg。‎ ‎(2)本题中电容器电荷量保持不变。根据极板间距离的变化或极板正对面积的变化可确定电容、电势差、电场强度的变化,进而判断粒子受力情况的变化。‎ ‎[集训冲关]‎ ‎1.(2015·全国卷Ⅱ)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选D 两板水平放置时,放置于两板间a点的带电微粒保持静止,带电微粒受到的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当将两板逆时针旋转45°时,电场力大小不变,方向逆时针偏转45°,受力如图,则其合力方向沿二力角平分线方向,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正确。‎ ‎2.(2017·南昌调研)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带正电。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滴带电荷量的比值为k,则(  )‎ ‎ A.油滴带正电 B.油滴带电荷量为 C.电容器的电容为 D.将极板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 解析:选C 带电油滴静止在两极板间,重力与电场力等大、反向,电场力竖直向上,电容器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为正极板,两板间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综上可知,油滴带负电,A项错误;由场强与电势差关系可知,mg=Eq=q,解得q=,B项错误;由题意知,电容器带电荷量Q=kq=,由电容的定义式知,C==,C项正确;电容器与电源保持连接,两板间电势差不变,N板向下移动,板间距离变大,F电=q,油滴所受电场力减小,油滴向下运动,D项错误。‎ 提能点(三) 带电体在电容器中的运动问题 ‎[典例] (2014·安徽高考)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 ‎(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解析] (1)由v2=2gh 得v= ‎(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 有mg-qE=ma,‎ ‎0-v2=2ad 解得E= U=Ed Q=CU 得Q= ‎(3)由h=gt12‎ ‎0=v+at2‎ t=t1+t2‎ 综合可得t= ‎[答案] (1) (2)  ‎(3) 带电小球在电容器上方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电容器中做减速运动,根据运动情况可确定受力情况,进而确定电场强度和电荷量。‎ ‎[集训冲关]‎ ‎1.(多选)如图所示,M、N是在真空中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N间电压为U时,粒子刚好能到达N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能到达M、N两板间距的处返回,则下述措施能满足要求的是(  )‎ A.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 B.使M、N间电压加倍 C.使M、N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D.使初速度和M、N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 解析:选BD 粒子恰好到达N板时有Uq=mv02,恰好到达两板中间返回时有 q=mv2,比较两式可知B、D正确。‎ ‎2.如图所示,板长L=‎4 cm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d=‎3 cm,板与水平线夹角α=37°,两板所加电压为U=100 V。有一带负电液滴,带电荷量为q=3×10-‎10 C,以v0=‎1 m/s的水平速度自A板边缘水平进入电场,在电场中仍沿水平方向并恰好从B板边缘水平飞出(取g=‎10 m/s2,sin α=0.6,cos α=0.8)。求:‎ ‎(1)液滴的质量;‎ ‎(2)液滴飞出时的速度。‎ 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带电液滴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可得 qEcos α=mg E= 解得m= 代入数据得m=8×10-‎8 kg。‎ ‎(2)因液滴沿水平方向运动,所以重力做功为零。‎ 对液滴由动能定理得qU=mv2-mv02‎ 解得v= 所以v= m/s。‎ 答案:(1)8×10-‎8 kg (2) m/s 一、单项选择题 ‎1.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将两金属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在两板间有一带电液滴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上运动 B.保持开关S闭合,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下运动 C.断开开关S,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上运动 D.断开开关S,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下运动 解析:选A 由液滴静止得mg=Eq,保持开关S闭合,E=,U一定,减小d,合力向上,故A正确,B错误;断开开关S,E===,Q一定,减小d,E不变,合力仍为零,故C、D错误。‎ ‎2.(2017·苏北四市期末)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现保持B板不动,适当移动A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则A板可能是(  )‎ A.右移           B.左移 C.上移 D.下移 解析:选A 将A板向右移一些,板间距离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增大,而电容器电量不变,由C=分析得知,板间电势差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相反,同理可知,A板向左移一些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故A正确,B错误;A板向上移一些,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减小,而电容器电量不变,由C=分析得知,板间电势差增大,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故C错误;同理,D错误。‎ ‎3.(2013·全国卷Ⅰ)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d处返回 解析:选D 当两极板距离为d时,粒子从开始下落到恰好到达下极板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d-qU=0,当下极板向上移动,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距离x时速度减为零,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qx=0,两式联立解得:x=d,选项D正确。‎ ‎4.(2015·海南高考)如图所示,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l,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l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m为(  )‎ A.3∶2 B.2∶1‎ C.5∶2 D.3∶1‎ 解析:选A 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经过某一平面,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位移之比为2∶3,根据x=at2,可知它们的加速度之比为2∶3。粒子受到的电场力F=qE,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a=,由于两粒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故质量之比应为3∶2,A正确。‎ ‎5.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带正电荷。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解析:选C 根据U=,E=可得E=,所以,A→B电场力做功,W=qElsin 30°=,选项C正确。‎ ‎6.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E为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  )‎ A.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B.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C.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D.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解析:选D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流过电流计G的电流由左→右,则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由Q=CU可知,由导体芯A与导电液体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在减小,则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故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7.某电容器上标有“25μF 450 V”字样,下列对该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增加1 V,所需电荷量为2.5×10-‎‎5 C B.要使该电容器带电荷量‎1 C,两极板之间需加电压2.5×10-5 V C.该电容器能够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1.125×10-‎‎2 C D.该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50 V 解析:选AC 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可得C=,所以ΔQ=CΔU=2.5×10-5×‎1 C=2.5×10-‎5 C,A正确。若Q=‎1 C,则U==4×104 V,B错误。当电容器的电压为450 V时,电容器的电荷量最多,Q=CU=2.5×10-5×‎450 C=1.125×10-‎2C,C正确。450 V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低于击穿电压,D错误。‎ ‎8.(2017·江苏省清江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E′(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电油滴静止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大 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C.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 D.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带点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 解析:选AD 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上运动时,根据公式C=可知d减小,C增大,A正确;由于电容器的两端电压恒定不变,则静电计两端的电压也不变,故静电计的夹角不变,B错误;根据公式E=可知,电容器的场强变大,带负电的油滴将向上运动,C错误;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断开,则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再将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电容器间的电场强度E===,其大小恒定不变,故带电油滴所受的电场力不变,D正确。‎ ‎9.如图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与静电计的指针带的是异种电荷 B.甲图中将B板上移,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增大 C.乙图中将B板左移,静电计的指针偏角不变 D.丙图中将电介质插入两板之间,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减小 解析:选BD 静电计指针与A板连为一个导体,带电性质相同,A错误;根据C=,C=,B板上移,S减小,C减小,Q不变,U增大,B正确;B板左移,d增大,C减小,U增大,C错误;插入电介质,ε增大,电容C增大,U减小,D正确。‎ ‎10.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连接一恒定电压,两个电荷M和N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从极板A边缘和两板中间沿竖直方向进入板间电场,恰好从极板B边缘射出电场,如图所示,不考虑电荷的重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电荷的电荷量可能相等 B.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D.两电荷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解析:选AB 两电荷的运动时间均为t=,B对;由于y=at2=t2,故aM=2aN,M、N的比荷为2倍关系,电荷量可能相等,A对,C错;由v=知,两电荷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不相等,D错。‎ 三、计算题 ‎11.(2017·漳州八校联考)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0.1 m,两板间距离d=‎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正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极板上,微粒所带电荷立即转移到下极板且均匀分布在下极板上。设前一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后一微粒才能开始射入两极板间。已知微粒质量为m=2×10-‎6 kg,电量q=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10-‎6F。求:(g=‎10 m/s2)‎ ‎(1)为使第一个粒子能落在下板中点,则微粒入射速度v0应为多少?‎ ‎(2)以上述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落到下极板上?‎ 解析:(1)第一个粒子只受重力:‎ =gt2‎ t=0.02 s v0==‎2.5 m/s。‎ ‎(2)以v0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恰打到下极板右边缘时,有t1==0.04 s,=at12,a= 由mg-qE=ma E== n==600个。‎ 答案:(1)‎2.5 m/s (2)600个 ‎12.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MN间的距离为d,两板间电压U随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电压的绝对值为U0。t=0时刻M板的电势比N板低。在t=0时刻有一个电子从M板处无初速释放,经过1.5个周期刚好到达N板。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求:‎ ‎(1)该电子到达N板时的速率v;‎ ‎(2)在1.25个周期末该电子和N板间的距离s。‎ 解析:(1)根据题图可知,粒子先匀加速,再匀减速,速度减到零,最后匀加速到达N板,根据动能定理得 e=mv2-0,解得v= 。‎ ‎(2)根据粒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每运动的距离,从T到1.25T的时间内,粒子运动了×=,故1.25个周期末该电子和N板间的距离s=-=。‎ 答案:(1)  (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