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必修4 第一单元)单元评估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必修4 第一单元)单元评估检测

温馨提示:‎ ‎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十三)‎ ‎(必修4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只缘身在最高层”需要懂得 (  )‎ A.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手段 B.哲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发挥哲学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D.发挥哲学对生活和学习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选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非技术手段,不选A。“最高层”可以理解为“哲学的高度”,B正确表述了哲学的作用,可选。C错误,错在“哲学正确”,不选。D错误,错在“决定性作用”,不选。‎ ‎2.哲学是思,是辩。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这说明 ‎ (  )‎ A.哲学是宇宙和运动 B.哲学是不同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由思考和问辩两部分组成 ‎【解析】选C。哲学不是宇宙和运动本身,而是对宇宙和运动的认识,A错误,不选。同一哲学是对同一世界观的理论化与系统化,B错误,不选。C正确表达了哲学的含义,可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D错误,不选。‎ ‎3.(2018·邯郸模拟)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科学只是关于自然界中无数个体事物的简单性质的知识;而哲学是关于“若干最不相像的质体中的性质的统一性”的知识,相对于科学原理,哲学原理乃是“始基原理”,是对由经验材料归纳出来的科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而得到的,对科学的认识活动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对培根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哲学作为科学的基础,能为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②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是对具体科学共性的概括 ‎④科学与哲学具有一致性,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原理是对由经验材料归纳出来的科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而得到的,对科学的认识活动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②③正确;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①错误;不能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③错误。‎ ‎4.‎ 中华成语博大精深。闭门造车、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成语,从哲学角度看,可以反映 (  )‎ A.哲学的基本来源 B.哲学的基本作用 C.哲学的基本任务 D.哲学的基本问题 ‎【解析】选D。这些成语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主观即思维,客观即存在,所以这些成语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选D。A、B、C不是这些成语所反映的内容,不选。‎ ‎5.(2018·武汉模拟)继“中国天眼”(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2017年10月16日晚22时,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它验证了爱因斯坦百年预言,为人类探索宇宙配上“耳朵”。这表明 (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思维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验证了爱因斯坦百年预言,为人类探索宇宙配上“耳朵”,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③正确;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②错误;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错误。‎ ‎6.‎ 下列观点与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对应正确的是 ‎ (  )‎ ‎①笛卡儿:二元论 ‎②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 ‎④王守仁:心外无物 ‎⑤朱熹:理生万物 ‎⑥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A.④→⑤→① B.①→②→③‎ C.⑥→②→③ D.②→④→⑥‎ ‎【解析】选C。①为二元论,非唯物主义;②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④为主观唯心主义;⑤为客观唯心主义;⑥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所以选C。‎ ‎7.下列对唯物主义理解错误的是 (  )‎ ‎①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迷恋于物质享受 ‎②存在是本原的 ‎③贪吃、酗酒、投机、贪婪、虚荣、爱财、吝啬 ‎④思维是派生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划分的,没有其他的附加意义。②④是正确理解,①③是错误理解。所以选B。‎ ‎8.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由此可以推断孟子思想属于 (  )‎ ‎①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享乐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是说仁义礼智这些“意识”不是外部的客观世界渗入我头脑的,而是我头脑里天生就有的。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所以选①②,不选③④。‎ ‎9.客观唯心主义的“客观精神”是指 (  )‎ ‎①客观存在与思想精神 ‎②上帝、理想、绝对运动 ‎③由人的意识创造的概念 ‎④被当成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客观精神”的“精神”指由人的意识创造的概念,“客观”是指“这个概念”被当成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所以选③④,不选①②。‎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源在于 (  )‎ A.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B.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C.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D.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 ‎【解析】选C。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认识,其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所以选C,不选A、B、D。‎ ‎11.(2018·长沙模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既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又反映了时代的任务,表现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  )‎ A.是对未来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B.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C.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解析】选D。真正的哲学是当时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不是对未来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能超越历史,A错误;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B错误;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C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D符合题意。‎ ‎12.(2018·洛阳模拟)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 (  )‎ ‎①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 ‎③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指导实践 ‎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题中观点强调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①④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错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指导实践,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解析】由材料所述各家的身份想到“哲学的来源”;由人应当是哲学的想到“哲学的任务”。然后,组织相关哲学术语,写出回答“是什么”的答案。‎ 答案:哲学在我们生活中,儒墨道名阴阳法,皆产生于人类实践,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其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应当是哲学的。‎ ‎14.(26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结合材料,运用真正的哲学的知识,分析“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义。‎ ‎ ‎ ‎【解析】由材料所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想到“真正的哲学的本质”;由为伟大胜利 “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想到“真正哲学的作用”。然后,组织相关哲学术语,写出回答“是什么”的答案。‎ 答案:“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五大发展理念”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