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临夏州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族规又称族训、家训、宗约家礼等。清朝《毗邻城南张氏宗谱家规》记载:“王者以一人治天下,则有纪纲;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纲纪不立,天下不平;家训不设,家人不齐矣。”家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 辅助国家法制之所不及 B. 维持家族血缘伦理 C. 用来祭祀家族列祖列宗 D. 强化族人对宗族的依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王者以一人治天下, 则有纪纲; 君子以一身教家人,则有家训”体现中国古代推行家国一体的政治特点,家训起到家族治理的作用。A 项不是家训的主要作用,故A项错误;家训作为宗法观念的表现,主要起到维持家族血缘伦理的作用,故 B 项正确;家训用来规范家族成员行为,主要不是起祭祀列祖列宗的作用,C项错误;家训可以凝聚家族成员,但不能起到强化族人对宗族的依赖作用,D项错误。故选B。 2. 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A. 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 秦汉官僚的等级性变强 C. 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答案】A 【解析】西周时,爵秩等级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秦汉时期,爵秩等级的标准出现动摇,平民可以军功得爵,打破了之前的血缘标准,体现了等级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平民可以通过军功得爵体现了社会阶层流动性变强,故B项错误;军功地主阶层与血缘贵族并存,故C项错误;官僚的等级性体现在官阶的高低,不体现在军功阶层的崛起,故D项错误。 3.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 重农抑商 B. 君主专制 C. 中央集权 D. 削弱相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意思是建立国家,根本强大,末梢弱小,国家才能巩固,治理天下,要像身体使用手臂,手臂使用手指,这样就会大小适当,不违背常理,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因此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涉及到农业、商业的相关内容,排除A;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权至高无上,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涉及到削弱相权的问题,排除D。 4.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 汉武帝的内外朝制 B. 唐前期的三省分权 C. 明朝后期的内阁制 D. 清朝中期的军机处 【答案】B 【解析】根据“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可知,材料主要想说明决策机构的集体性,结合所学知识,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散相权,在决策上集体讨论和分工,然后执行,故选B;汉武帝的内外朝制无法体现“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排除A;内阁制度下,皇帝掌握决策权,军机处是君主专制的附属机构,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 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可知,密折制度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所以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府机构办事效率问题,不选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不选C项。材料所述现象主要是日常行政决策问题,与巩固国家统一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不选D项。 6. 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 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 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 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和君主专制的一项制度。根据材料中的“以避君讳为核心”及其历程中的唐宋完备、清代达到顶峰,结合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判断,D项正确。A选项礼乐制度在分封制瓦解之后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选项说法错误,这本质上是政治问题,C选项与题意无关。 7. 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若新法有害于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若控告成立,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法律成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工具 B. 法律在公民心中威严庄重且具有神圣地位 C. 法律具有不稳定性,存在朝令夕改的随意性 D. 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君主权力的制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反映的是雅典法律的神圣性与威严地位,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对统治阶级的作用,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法律时时修改的内容,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8. 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A. 注重法律程序 B. 追求公平正义 C. 保护公民人格权 D. 已经十分完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提到,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保护公民人格权,即使是违反善良风俗之人,也有公民人格权,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注重法律程序,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追求公平正义,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已经十分完善,故D排除。 9.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A. “光荣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C. 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 国王“统而不治”是相互妥协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光荣革命”的“反革命”是指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权力的转移,而没有像处死查理一世那样的暴力方式,故A理解错误;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故B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C;材料中的“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体现了D。故答案选D。 10. 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说:“宪法(指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文官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以及文官政府控制军事大权的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其目的是 A. 防止出现专制统治 B. 避免出现军事独裁 C.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D. 分权制衡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文官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以及文官政府控制军事大权的原则”的目的就是确保民主制度,防止出现军事独裁。所以答案选B。 11. 托克维尔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 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历史国情 C. 联邦宪法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 D. 联邦宪法排除外部思想影响独创发明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说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制约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通行的法律,所以答案选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D选项说法错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对美国宪法影响很大。 12.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临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这说明法国1791年宪法 A. 体现了民主与共和的原则 B. 带有明显的启蒙思想特征 C. 仿效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 D. 在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 【答案】B 【解析】法国1791年宪法将“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法国1791年宪法体现出启蒙思想家的分权学说,故B项正确;英国的司法权归贵族组成的上议院,与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不同,故C项错误;这一法律上规定并没有阻断保皇派的复辟,故D项错误。 1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 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 可议决德国的一切政策、法令 D. 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帝国议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直接选举产生”,表明帝国议会是代议机构,成员由选民选举产生,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掌握最高权力,排除B项;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排除C项。 14. 17到18世纪被称为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 A.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B. 政府对议会负责,实行责任内阁制 C. 成为当代一切民主制度的典范 D. 否定了君主制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大多实行代议制民主,议会行使立法权,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A正确。德国君主立宪制下政府对皇帝负责,B错误。德国的代议制不完善不彻底,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不能成为当代一切民主制度的典范,C错误。德国和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D错误。 15. 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在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信中说:“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受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B. 清政府抵抗外敌的决心增强 C. 看到了英国军事上存在弱点 D. 林则徐率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一定胜利 【答案】A 【解析】材料里面以英国为“蛮夷”,以中国为“天国神威”,可以看出其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A选项符合题意。清政府抵抗外敌的决心增强不符合史实,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不可能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初期中国没有取得一定的胜利,D选项错误。 16. 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35000万日元的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觉得无比富裕。材料表明这一赔款 A. 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 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 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所以,现在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巨额赔款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马关条约》巨额赔款并不能改变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之前日本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资本主义的状况,故D项错误。故选B。 17.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 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B. 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C. 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D. 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答案】A 【解析】 “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材料表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本土作战的有事,日本是小国,资源和人口较少,经不起持久的消耗,以空间换时间,因此能够积小胜为大胜,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故选A;B与题意不符合,C错误,当时正面战场积极抗战。D错误,排除。 18.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下列事件最能反映国共合作抗日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太原会战 D. 徐州会战 【答案】C 【解析】太原会战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以及太原保卫战,其中平型关战役是共产党军队取得的大捷,所以太原会战最能体现出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C正确;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以及徐州会战都是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不符合题意,A、B和D项排除。 19.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 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 B. 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 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 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可知,抗日战争改变了战争前一盘散沙的状态,将全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C。A项并不符合材料的描述,不是“全新现代性”的内涵,排除;抗战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就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排除B;抗日战争后还有解放战争,中国并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D。 20.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B.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于太平天国运动,A错误;洪仁玕的主张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潮流,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依然是农民阶级领导的,C项错误;《资政新篇》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这与当时的时代潮流一致,D正确。 21. 《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 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 C. 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 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 【答案】B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等字眼均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许多参与者们的一哄而上、盲目参加辛亥革命,具有非常明显的盲目性,辛亥革命的表面繁荣隐藏着失败的危机,材料并不是反映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22.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A. 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 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应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答案】D 【解析】材料认为,曹汝霖等卖国贼罪大恶极,学生“五四”集会游行示威,表达捍卫国家权益的爱国热情;但在此名义下的暴行触发法律的底线,是应该抵制的,应该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故D正确;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3.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指出:“现时已经要使一般工人农民知道:到了建设国民革命政府的时候,没收土地的问题是革命中的重要问题。假使土地不没收交给农民,假使几万万中国农民因而不能参加革命,政府必定不能巩固政权。”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B. 中国共产党开始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重要性认识加深 D. 中国共产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假使土地不没收交给农民,假使几万万中国农民因而不能参加革命,政府必定不能巩固政权”可知,共产党认为解决土地问题对于激发农民参与革命对巩固政权极为重要,说明当时共产党日益意识到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1925年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尚未进行土地革命,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涉及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主张,排除B项;材料反映共产党主张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并非右倾机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C。 24.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 A. 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B. 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 C. 标志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D. 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A 【解析】1926年7月国共合作领导的北伐战争开始,因而题干中所提到的1926年2月的农民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故A项正确;土地革命是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革命路线,与题干中所提时间相隔较远,因而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之后,故C项错误;中华苏维埃政权成立于1931年,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25题22分,26题18分,27题1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故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官职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的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的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与西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什么。概括唐代科举制在选官方面有哪些发展。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任用官员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科举制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答案】(1)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汉代:察举征辟制。 发展:士人集于中央接受统一考试;选官标准为才学;由中央遴选、任命(中央集权)。 (2)变化:由官职恩赐制到考试录用制。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专业文化素质;民主政治的发展。 (3)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考生来源广泛。 异:中国: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知识可知汉代与西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西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汉代:察举征辟制。第二小问,由材料“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可知唐代科举制在选官方面的发展:士人集于中央接受统一考试;选官标准为才学;由中央遴选、任命(中央集权).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中“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可以看出英国的选官制度已经由恩赐制变成考试录用制。第二小问原因,需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可以知道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专业文化素质;民主政治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一中“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与材料二中“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举制与英国的选官制度的相同点是通过考试进行选拔,择优录用。不同点是目的不同,中国的选官制度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英国的选官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刘卫川《鸦片战争前后差异》 材料二 鸦片战争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评析。 【答案】(1)政治转型: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转型:自然经济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化起步。思想转型:盲目自大到向西方学习。 (2)信息:左图反映18世纪末,英国派使者访华,希望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而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右图反映19世纪末,中国政府已经被西方列强所控制,清廷逐渐成为“洋人的朝廷”。 评析:①18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急需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②中国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抱着“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坚持“闭关锁国”的错误做法,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局面。③通过近代以来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已经完全被西方列强控制了。 【解析】 (1)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政治上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经济上从经济结构变动及思想向西方学习的表现进行阐述即可。 (2)一问信息结合材料三图一可知,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时期,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被西方列强所控制;二问结合英国工业革命后拓展商品市场需要、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挨打局面、中国沦为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局进行阐述即可。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中华帝国自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力(或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论证: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全面统一和局部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割据的时间。在选官用官制度上,长期实行科举制,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标准,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客观上要求维持集中统一。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处于独尊地位,成为维护大一统的有力工具。中国的语言文字一直沿用数千年,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能够适时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8分,能够从三个角度论证即可) 综上所述,中华帝国长期处于“大一统”局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其自身修复力更强。 【解析】首先要提取出材料中的观点。根据“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等信息,可知中华帝国自身具有很强的修复力(或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再根据“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语言文字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步一步分析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