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9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作文教案-小学生作文技巧大全 158页
前言: 随着课改逐年深入和作文成绩在考试中半壁江山的比例,作文 教学极大程度的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毫无 疑问已经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师出 题学生写作”和“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做法,使教师的教与 学生的学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苦改作文依然 成效甚微的结果。为此,拟写以下作文教学计划,以帮助语文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抛砖引玉。 小学起步作文写法:季节特征法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 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 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 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 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 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小学生写作技巧:作文怎样写开头 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如《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 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提出问题引导思路 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吗?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如《大雪山》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 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山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覆 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还是白雪 纷纷,寒风刺骨。 4.布下疑团引人入胜 如《大力士=小蚂蚁》的开头:小蚂蚁,只有线头那么 大,多不起眼儿呀。大力士和小蚂蚁画等号,你说不是怪事 吗? 5.揭示矛盾引出故事 如《两个中队委员》的开头:李玲与肖敏同在一个班,又 都是中队委员,可是俩人见面不打招呼,说话要抬扛,倒像是 冤家。唉,只怪六一节下午那件事…… 其实,作文的开头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 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所决定的,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要 求。 例如,下面这个开头: 我的爸爸的眼睛是双眼皮小眼睛,我的妈妈呢,单眼皮大 眼睛,我的姐姐呀,双眼皮大眼睛,别提多漂亮了。可轮到 我,只落了个单眼皮小眼睛,一笑起来,眼睛就只剩下一条缝 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小时候,我曾委屈地向妈妈“投诉”,没想到妈妈听了 “扑哧”一笑,抚摸着我的头说:“男孩子眼睛长得小,更精 神。”哎,真没办法。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小眼睛的男子汉》,是文章的开头 部分。 这里就运用了比较衬托的方法,共涉及了四个人:爸爸、 妈妈、姐姐和“我”。你看,这个开头,就通过四个人眼皮的 单与双、眼睛的大与小等方面的比较,衬托和突出了“我”的 眼睛小而有神的特点。先写三个人,形成铺垫和衬托,然后写 “我”,是被衬托被突出的对象,这个开头很有吸引力。 运用这种开头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比较的对象必须是 同一类型,如果拿眼睛与鼻子比,性格与品德比,就难以进行 比较了,也就起不到衬托的作用。 小学写作技巧: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 小学写作技巧: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 一、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 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 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 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 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 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 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 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 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 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 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 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 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 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 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 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 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 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 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 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 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 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 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 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 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 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 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 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 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 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 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 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 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 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 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 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 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 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 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 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 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 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 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 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 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 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 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 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 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 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 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 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 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 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 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 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 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 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 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 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写作训练 1.试以“爱说爱笑的爸爸这两天怎么忽然变得少言寡语 了呢?”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2.试以“最不爱唱歌的爸爸今天下班回来突然哼起了小 曲”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3.试以下面一句话为文章的结尾,在其前边写一片断, 或描写情境,或描写人物心理。 “此刻,响亮的‘嘟嘟嘟’的汽车喇叭声在她听来,真好 象一首欢快而悠扬的乐曲。” 4.以下面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写一篇记叙文。 “唉,有些东西渴望得到它时,往往憧憬得无比美好,可 一旦拥有后,才会发现,它给你带来欢乐,同时也带来烦 恼。” 5.检查以前的几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能不能修改 得好一些 小学写作技巧:从生活的小事中人生哲理挖掘 小学写作技巧:从生活的小事中人生哲理挖掘 写文章首先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观察、体 验是一种生活的实践;感悟则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 考。观察加思考,作文的法宝。细心地观察,深入地思考,是 写好文章的关键。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生活,体验 生活,深刻感悟的结果。 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 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姿的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我们来说,不是 缺少素材和题材,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整天埋头学习,对司 空见惯的生活确实感到平淡无奇。其实,一些生活现象看起来 平平常常,但当你了解了它的详情,认真加以思考,就会发现 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这“详情”,这“许许多多 闪光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去努力发现和 挖掘的生活“底蕴”。 怎样学会发现,怎样发现生活的“底蕴”,如何培养锻炼 这种发现能力呢?只靠留心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常有瞪着 大眼睛而看不到什么作文材料的情况吗?不是常有许多好的素 材,碰扁了你的鼻子,绊倒了你的腿,你还不以为可写吗?这 就是因为你的悟性差。造成感受体悟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思维 能力和认识能力差。因此,要发现生活的“底蕴”,抓住生活 的本质的东西,不能单单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更重要的是要 会用“心灵”去“透视”。这种“心灵”的“透视”就是深刻 的思考,就是从生活的小事上去挖掘富有哲理的东西。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 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一、写一个人。 记一个人的写人记叙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文章写人只写了一件 事,写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 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 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 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4、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 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 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 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 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 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 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 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 以彩杨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 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3、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 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 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 歌颂其中一个人。 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点。 (2)要写出人物的真实表现,不要捏造事实,采用拔高 或贬低的方法。 二、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 朋友、老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一)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和**》,题目中突出 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通过具体的事例,写 出“我”和**之间的联系。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 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从双方落笔,才 能把握住题目要求写的重点。 (二)用对话展开情节。写《我和**》作文时,由于要写 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写好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要 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小学写人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写人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下我谈谈我的看法:以写人为 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 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 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 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 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 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 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 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 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 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 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 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 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 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 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 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 择地写。 3、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 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 件。 4、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 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学作文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小学作文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为什么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呢?描写人物外貌是为了表现人 物的精神、性格、品质。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首先就要 明确文章是要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精神、性格、品质,这是决 定写什么以及怎么写的主要依据。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爷 爷》一课,作者为了表现爷爷的热爱劳动、勤劳俭朴,便紧紧 抓住人物俭朴的穿戴和健康的脸色来写:“他头上裹着白毛 巾,身上披件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色的脸膛配上银 白色的胡子,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 个俭朴而硬朗的老农民形象。与此关系不大的一些外貌特征, 诸如身材的高矮、鼻梁的高低、嘴形的大小等等,都略去不 写。 为了写好人物的外貌,还要经常搜集、积累一些描写人物 外貌词语,如描写眼睛的词语有明澈、雪亮、亮晶晶、水灵 灵、浓眉大眼、眉清目秀……描写头发的词语有乌发、鬓发苍 白、鹤发童颜、刘海儿、羊角辫儿……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 能准确、逼真地描绘人物的形象。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也说过:“要极省 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从眼睛这个 “心灵的窗户”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 界,所以,作文时描写好人物的眼睛是很重要的。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 下。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本,题目就叫《穆老师的眼睛》。 课文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穆老师的眼睛双眼 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 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 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 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 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 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 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 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 写“活”了。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 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小学写作构思技巧 小学写作构思技巧 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文为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 总本设计.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 体是说,文章构思就是对映在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扩充、 延伸、分解、组装,使之有序化最优化。这里只介绍几种我们 小学阶段所能把握的简单技巧。 一、设定情境 在选定作文材料之后,我们的作文材料可能是单调的,可 能是枯燥的,但假如我们想要把作文写好,就不能完全真实地 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模写,必须要再加工。那设定情境是必不可 少的,这情境设定,就好比是用一副精美的框架,镶嵌上一幅 精美的图画,使画在框架中显得更为精美。比如朱自清先生的 《荷塘夜色》中夜晚,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大年夜 等。 情境一般有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自然情境又有天气、地 理等,比如,我们有些同学在《我的妈妈》这一类作文时,常 写哪一次生病了妈妈送他上医院,那在作文中我们又有些同学 会设定,当时的天气——风雨交加,妈妈独自一人把我背上多 少层楼。我们这里不说这个作文材料怎样,单看他们这样的设 定情境是成功的。因为这更能反映出妈妈对孩子的爱,妈妈的 伟大。社会情境的设定也是很很要的,再举个俗点的材料—— 捡到钱包交失主,在写时我样有同学会想到写这个人下需要 钱,可能又有人说他呆,可能还会受到家人的批评等。 当然在设定情境时,情境与内容要配合自然,不能为设定 而设定。 二、纵横对比 纵横对比就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作文 中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文章所要表现的人、事、物 在对比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开成十分鲜明的反差,更好 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并使文章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例如,小学课文《少年闰土》中的“我”与“闰土”的对 比,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又如学 生作文《第一次考试作弊》中写的是自己以前在考试中作弊的 经过,文中小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构思方法,文章生动地 再现了小作者“做假”和“求实”这两种对立的思想斗争的过 程。文章中,作者不但留意到前后的思想对比还留意到了前后 的动作对比——最后划去了正确的答案,这样也就完成了作文 表现当代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的主题。 三、由此及彼 这是一种由一种事物的感知或回忆,而引起的和这一事物 有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一些借物 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文章。 小学课文《落花生》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文中就由花 生想到做人。像《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由国旗想 到,无数先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的事,或想到自己所亲 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关于国旗的故事。 在运用这种构思时,要留意这两种事物一定要有某种联 系,不能主观是硬性搭配。 小学生写作技巧:怎样写看图作文 小学生写作技巧:怎样写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作文训 练的一种好形式,它能培养你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条理 的思维能力。 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 顺序边看边想,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 远;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人到景,从景到人。想一想,图上 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 的了解。再细看画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 人物的衣着,还可以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 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 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 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 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按图意列出提纲进行写作。 叙事的单幅图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内容,除了前面所说 的那些方法外,我们还要学会从一幅图的内容,想象出以前会 怎么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重视写好开头和结尾。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要着重观察前 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 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 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 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 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纲,突出重点,注意详略,不 要每幅图都平均使用力气。每幅图的叙述描写要注意连贯,互 相衔接,不要变成图意的说明。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通过仔 细观察,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 起来,如使人物开口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 等。看图写话的方法,简要地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顺序观 察,尝试表达,合理想象。 小学作文技巧详谈 小学作文技巧详谈 技巧通“法”。我们通常讲“说法”、“做法”、“活 法”等,里面就告诉的技艺和技巧的问题,只有掌握了 “法”,我们就掌握了尺度。 作文讲究技巧。技巧是开启思维之门、智慧之门的钥匙, 人们在作文的迷宫中穿行,会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彻悟到博大 的精神,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体会到人间的真情。 一、人中有事,事中有人 初学作文的人,除了要掌握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外,无论是 记人或记事要达到“入木三分”的程度,还要遵循“人中有 事,事中有人”这条准则。 “人中有事”说具体点就是在记人的文章中,必须有与这 人有关的事作为陪衬,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就有血有肉,活灵 活现。如小学课本中《老水牛爷爷》,是一篇典型的记人的文 章。作者抓住了老水牛爷爷的外貌、语言、动作特征,将“老 水牛爷爷”这个人与事物联系起来写,如课文中反映的事“水 性好”、“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不计报酬”都是在事实 基础上,去了解这一正面的高大形象,使我们读了文章后,肃 然起敬,避免了空头的说教。 “事中有人”就是说在叙述事情中,要有人物的活动。如 小学课本中《飞夺泸定桥》,是一篇典型的记事文章,作者在 围绕“抢”时间“夺”天险的这两件事上,突出表现了红军战 士不畏强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所以“人”与“事”相互 依托,建树起一个共同的构架。如果我们一味地渲染某一件 事,这种写法就显得单薄。“事”与“人”,人是主体,它反 映的是事件的本身,通过事件反映一种精神、一种风貌。 二、宽题窄做,窄题宽做 “宽题窄做,窄题宽做”这一主张,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叫 做“以大见小,以小见大”。 这一尺度的把握是选择材料的前提。题目太大,我们在行 文中无从入手,往往是漫无边际,表达中心也就困难了。如作 文《我爱祖国》,这个题目的范围很宽。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视 野和祖国的变化来反映这一主题,就容易多了。从“窄题宽 做”这类题材来看,拿小学课本《书的故事》为例,它切起的 画面很小,只是一位文学青年通过买书,鲁迅先生赠书这件小 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爱,从侧面也反映了文学 青年对知识的热望。所以,这类题材的内容很窄,但意义深 刻。诸如我们所写的“托物喻人”这类文章,就应该遵循窄题 宽作的原则。 三、启、承、转、合 为了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我们提倡做文章要讲究启、 承、转、合。当然“启承转合”的提法过于陈旧,对初学作文 的人来说是有益处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阅读课文叫《捉鱼》,作者就 大胆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我们现在可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 1·两个孩子提着小胶桶去河沟里捉鱼。(启) 2·他们开始清沟,已见到许多活蹦乱跳的鱼。(承) 3·这时发现一头牛正在吃庄稼。是捉鱼还是去赶牛呢? (转) 4·放弃了捉鱼,去赶牛,尽管没捉着,但他们为别人做 了一件好事。(合) 从上看来,牛吃庄稼与捉鱼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取之 舍之反映了青少年一代的美好内心世界和高尚品德。 当然我们作文,也不是浮躁,一口吃个胖子,一锄头挖口 井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想作文有一个提高,其一要注 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紧抓事物的特征;其二要有一定的原 始积累,多搜集一些写作素材;其三要多练习,养成动脑和动 手的习惯;其四感情要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就有一个 很大的提高。 写人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 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 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 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 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 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 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 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 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 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 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 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 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 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 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 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 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⒍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 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 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写事作文注意什么 写事作文注意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 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 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 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 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 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⒊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 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 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 清楚。 ⒌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 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 者以深刻的印象。 ⒍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 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 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学写作技巧十法 小学写作技巧十法 1、移步换形法 【特点】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 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 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 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 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 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 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2、说明介绍法 【特点】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 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 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 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 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 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 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环境衬托法 【特点】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 “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 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 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 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 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 置。 4、彩笔描绘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 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 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 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 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 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 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 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 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 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5、远近结合法 【特点】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 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 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 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 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 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 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6、时序变换法 【特点】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 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 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 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 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 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 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 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7、生长变化法 【特点】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 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 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 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 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 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 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 来。 8、展开联想法 【特点】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 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 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 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 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 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 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 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 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 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9、突出重点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 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 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 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 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 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10、对照比较法 【特点】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 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 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 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 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 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 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 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六法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六法 1、运用“五觉”法 【特点】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 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 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 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 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 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借物抒情法 【特点】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 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 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 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3、托物言志法 【特点】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 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 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 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 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 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 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4、物品自述法 【特点】 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 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 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 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 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 真实自然。 5、远眺近看法 【特点】 建筑物可以远眺,也可以近看。远眺建筑物,可以得到建 筑物整体印象,看法楚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但是,远眺不可能 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但是对建筑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 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我们描写建筑物时,把 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可以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 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6、内外结合法 【特点】 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 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 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 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 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 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法。 小学写作技巧:写景应注意什么 小学写作技巧:写景应注意什么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如《南京长江 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们作文中,不管 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 呢?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 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 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 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 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 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 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 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 的特点吗?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 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 找。 小学中年级作文起步方法“三字经” 一、习作起步教学要求要“低” 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 步的。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 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 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在学生 习作实践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 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从原来的句开始,从句到 段,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明白、说 具体、说生动。不要在学生开始习作的最初阶段,面面俱到, 要求学生写出一整篇完美的文章。同时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 习表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鼓励下刚刚开始蹒跚迈步,不管 那步子是大是小,脚印是弯是直,老师都要给他们以热情的回 应,及时肯定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给他 们带来的快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文不过是用我笔写我口, 用我口说我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习作起步课堂教学要“实” “实”相对的词是“虚”,是“假”。据不少学生、家长 反映,在学校里有些老师根本没有上习作指导课。所谓的习作 指导,就是帮孩子读读作文题目,或帮孩子命命题。作文的题 目老师一旦帮孩子们拟定,便放手让孩子写,写不好或不会 写,就让孩子背或套用别人的优秀习作。这种习作指导的 “虚”和“假”以致造成今天的家长们带着他们的孩子四处求 学,哪儿有办作文补习班或作文提高班,就把孩子们往哪儿 送。作为中年级起始阶段教研员的我,听到家长们对老师充满 抱怨和责怪的声音,看到家长们对作文补习班充满寄托和希望 的神情,我想真诚地对中年级起始年级的老师说句心里话: “习作起步课堂教学一定要实”。怎么上实习作指导课呢? 首先是变“虚”为“实”,即上足习作指导课。所谓上 足,就是改变过去习作指导老师帮孩子读题目、命题的做法, 课上安排一定(5~10分钟)的时间,通过老师创设的情 境,来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唤醒学生生活的回忆,让学生懂 得“写什么”。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活,个个学生都想站起 来一吐为快时,老师即刻变换一种表达形式,让学生用手中的 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到此习作指导方告一个小段落。 其次是变“假”为“实”,即上好作文指导课。所谓上 好,就是改变过去老师习作指导走“捷径”,让学生背诵或抄 袭他人作文的做法,在学生懂得“写什么”的基础上,再进一 步以课文中的典型的句、段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 学会“怎么写”。据了解,不少学校的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多 写,就提出了600字、800字的“具体”要求,这难道不 是在为难习作刚起步的孩子吗? 三、习作起步评改教学要“细” 评改是写作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章写得好必不 可少的一道“工序”可以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写”和 “改”的能力,才算得上具备了完整的写作能力。所以,从习 作起步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的 习惯和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过程是要完成两项内容。一是 写,二是改,只写不改仅完成习作的一半的内容。我把习作过 程比作盖房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写完作文仅仅相当于盖 好房子的框架(毛坯房),内部还要进行精装修,相当于修改 作文。房子盖好后必须经过内部的装修才能入住,那么,作文 写后也要经过修改才能让大家阅读欣赏。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习作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把句 子改正确、通顺。正确,就是用正确的字词表达自己想表达的 意思(如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等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学生分 析、比较、理解、体会);通顺,就是不丢字、添字、重复字 词等;学习使用标点符号。我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证实 了这些修改的内容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这一修改过程,教师要以示范引路,教给修改的符号。首 先老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或在黑板上抄写好学生的原文;再指导 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示范批改。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 修改的步骤: ①读,读自己写的习作。要求一边读,一边改,把句子改 通顺。 ②找,找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在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同音字和形近字,看看这些字是否正确地 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③改,即用修改符号把找出来的错误一一修改过来。 ④再读,再次读修改后的习作,看看读起来语句是否通 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第三,通过评析,以点带面,达到共同发展。习作之后, 评改之前老师要做两件事,一是全面浏览学生的习作,以便了 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二是收集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确定例 文。 评析时,通过实物投影仪或在黑板上抄写学生须评析部分 的原文(改前及改时的原文)进行评析。在这过程中,一要让 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修改的兴趣;二要关注尚未入境、 上路的孩子,给他们多一些的扶持与引导。 评析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还可 以以互改的形式让学生交换修改。 学生自我修改后,教师再一次批阅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加 分。这次批阅,既要注意学生写的水平、又关心学生改的能 力。再次发现问题,再次评析、提高。 写作经验交流 写作经验交流 我学习写作文已有三年多了,也悟出了一些写作方面的技 巧。现在就向大家说说我是怎么观察和怎么写想象作文的。 哎!要说怎么观察,那可就得细致细心了。记得我写《拔 河比赛》时,便细心地观察了同学们,老师,运动员的神态, 动作,还用了一些比喻句。没想到,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夸我 观察细心,我乐得合不拢嘴。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我的校 园》,我把校园从头观察到尾,可还是觉得校园里的爬山虎最 有特色,便去细细地观察了。我有时摘下一片叶子看看它的特 点,有时也解剖一下它的种子。从微风吹来时的百叶飘飞,到 无风时变成一块绿油油的地毯。写爬山虎这段也占了这篇作文 很大一部分。后来这篇作文得了“优”,老师还给了我表扬。 想象虽然是虚构的,可我却写出了它的故事情节。记得有 一次,老师让我们写“假如我是;;;;;”,这可让我发了 愁,虽然我定好了题目“假如我是克隆科学家”,可我仍然无 从下手。那天的梦竟让我打开了思路。梦中,我真的做了一天 有趣的科学家生活,正当我还想再干一会儿,才突然发现自己 正在被窝里。第二天,我笔尖流水,一篇600字的作文交给了 老师。老师读后,不仅在全班夸了我的作文,还要让全班同学 向我学习。五一班的老师也把这篇作文读给他们班的同学听。 我如法炮制,《我的一天老师生涯》也在小学生联盟网上评为 五星优秀作文。 希望,我的写作经验对同学们有好处,也希望同学们的作 文越写越好。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写作的过程是动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 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学 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可是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感到最 大的难题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情感和 写作热情。 学生应该在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时候,抓住熟悉的 人、事、景、物等来自由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 说,无感可发,写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一、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 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 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 梯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 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 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 感情体验。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还不够丰富,所以平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如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学 会记录老师讲解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 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课外准备 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 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写作知识、 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有写作方法可学、有生活内容可 写、有好词好句可用,促进了兴趣的培养。 二、是让学生有成功感。我们知道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 力。学生完成一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了解到作文的结 果,得到鼓励。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学 生,一方面从词、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 作优点,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每一次习作中获得成功的 喜悦和乐趣。从而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方 面促使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强化。 总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 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考场作文四绝招 一般来说,低段的习作重点,应以说话写话为主。中段的 习作重点,应以写段训练为主,完成由写段到篇的训练。高段 的习作重点,应以写篇的练习为主,注意构思行文中布局谋篇 的练习。 在作文教学的复习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 1.要注意归纳总结。 作文类型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五 类。在这五种类型中,写人、写事最能体现同学们的表达能 力,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进行作文总复习时,也要 围绕这个重点。 回忆过去老师让我们进行这方面作文练习的题目类型主要 有:一是全命题型;二是半命题型;三是看图作文;四是提供 材料,自由命题或续写。如:提供开头,让你展开想象,续写 中心部分和结尾,或是提供开头、结尾,让你补写中心部分和 命题等。 弄懂了记事、写人的基本题型,还要注意对叙述方式的归 类总结。叙述的方式的多种多样,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其中的 一两种,特别是开头、结尾方法和中心部分的叙述方法一定注 意掌握好。 2.要将总结归纳出来的作文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推荐给 学生,让他们都能理解、掌握。如:“怎样审题三字经”:要 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 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 意。又如“怎样开头三字经”: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 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 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 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3.要围绕重点,练好“三板斧”。隋唐时有一大将名叫 程咬金,传说他在睡梦中得到仙人指点板斧功夫,只教了三招 便从梦中醒来。随后他便反复地演练这三招,在与敌人交战中 用这三招屡屡建功。程咬金的“三板斧”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 发:我们在大量作文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绝招”。练好自 己的“三板斧”:一是写好一个令你难忘的人,他(她)可能 是你的同学、伙伴、老师,或者是你最亲近的人,也可能是你 的邻居,或者素不相识的人。由此可以产生出许多写人的作文 题,像《我的邻居》《我的小伙伴》《我最熟悉的人》等等; 二是写好一件令人难忘的事,这事可能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 能是你耳闻目睹的,可能是令人愉快的,也有可能是令你伤心 落泪、后悔不已的。由此可以产生《一件伤心的事》、《我真 后悔》等等;三是写好一处景,这可以是家乡的一处山水美 景,也可以是田园的丰收景。在练这三招的过程中,再把自己 拿手的开头、结尾方法和中心部分叙述方法加以反复运用,这 “三板斧”也就练成了。 4.要加强应用文的复习。应用文的复习重在记住书写格 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应用文 的书写变得更加重要。在全国各类语文科考试中,作文命题出 现了一大配一小的形式。大题,目的是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小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应用文格式的书写规范化。因 此,同学们不能忽略了留言条、通知、表扬稿、请假条、书 信、还有这学期学习的发言稿、竞选稿的复习。对这些应用文 的格式不能混淆,要区分清楚,牢记于心。 总之,作文总复习一定要善于归纳,突出重点,反复练 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小学生作文能力与人格塑造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必须服务和服从 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 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 体、美的和谐发展”(见《语文课程标准》),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文:作 文,是为做人而开展的一种活动。作文活动应该把作文能力的 培养融入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等生命活动的需求之中,融入到人 的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之中,融入到塑造学生优秀人格 的实践活动中。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中的品德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加强德育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 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最终实 现“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目标,对小学生的品德培养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自 己的作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努力实现《语文课 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培养既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又有很好 “语文素养”的新型公民。因此,小学作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 简单的、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迪他们 自觉地回忆经历过的那些人和事,发现能够触动自己情感的事 物,努力去欣赏能够提升自己道德品位的东西。 二、小学生习作素材中的人生价值观 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既是民族的传统,也是做人的 准绳,自然应当是作文教学的一项育人目标。 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作文教学中的真:作文活动中,学生的 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和意志品质等都会 流露在习作内容之中。过去,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习作中反映 出他们善良、勤勉、无私、真诚、友爱、诚信、进取等高尚的 可爱的真,因为这正是我们希望并通过不懈努力以期达到的目 标。可是,一旦反映出自私、缺乏毅力、迷惑等尚待引导的 “本真”,甚至可能暴露出自私、暴力、虚伪等不良的“反 真”,我们就可能否定学生,训诫学生。实际上,后者的出现 并不是坏事,相反,我们应该把它当作好事来对待。因为它反 映出学生没有说假话,没有隐藏真实的自我,给我们的育人工 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育人工作有了明确的目 标,不至于无的放矢。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机会,善于引导,就 能够使这样的学生在作文活动中接受思想和灵魂的洗礼,逐步 净化内心世界。可以想象,在相同题材的第二次习作中,他们 提高的绝不只是写作能力,做人的品质也一定得到了相应的提 高。 至于“善”,我们的教育总是希望受教育者“有仁爱之 心,有真诚之言,有关爱之举”,有了这些善良之美,也就有 了求善、行善的行为基础,有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作文教 学活动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并褒扬学生的 “善”,发现和矫正学生的“恶”。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 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体会感悟 种种善举,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 平凡事件中去发现高尚的人格情操。 “美”,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既有习作反映出来的学生心 灵之美和行为之美,也有学生笔下表达出来的自然之美、语言 之美、文面之美、书写之美。可以说,美是渗透和贯穿于作文 教学全过程的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受这 些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观其形闻其声,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 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并形成审美积累,把握审美特征,以便于 习作时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感受。 我们教育并力求使学生追求真美,真善。教师要尽可能地 让他们敞开心扉,展示个性,抒写真情,通过说真话,努力使 每一次作文活动成为学生的一次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长 此以往,写作自然就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自觉行为,成为了 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习作才能真正体现人 如其文,文如其人,才能在作文的过程中和文本中体现人性, 体现人文合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 情操和人文精神”。 三、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的人格培养 1、作文的过程 作文是一种需要兴趣支配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作 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作文又是一种开放性的活 动,因此可以实现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的教育目 标;作文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活 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更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 生的灵魂,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如果教师把作文与做人割裂或对立起来,势必存在为作文分数 而教、为教师个人利益而教的嫌疑;如果学生把二者对立起 来,完全可能导致为作文而作文、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作 文的消极心态。那样的话,我们的作文教学就相当可悲了,因 为它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相反,如果我们把作文同做人有机 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作文活动中接受教育和洗礼,提升思想认 识和道德水准,升华或重塑自己的人格,就有利于培养学生高 尚的道德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 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做人的 素质。 2、作文的内容 作文的内容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反映出学生 的思想状况,展示学生的精神品质,因而也具有育人的功能。 比如,写同学之间矛盾纠纷的习作,就能反映学生是否具有互 相理解、关心和友爱的思想,是否具有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 矛盾的能力能做人的因素。 在看图作文或给材料作文这类同题材的写作活动中,学生 的构思和创作会受到传统美德的影响,自己思想观念或行为习 惯中与之抵触的想法会降低到最小的限度。比如在构思课间霸 占球台的故事时,即使是个别有“霸气”的学生,他也不会去 编写霸占球台有理的情节,一般都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谴责不良 现象,甚至有可能谴责的力度比那些“好学生”、“乖孩子” 更为强烈。实际上,谴责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自我反 省的过程。在自我谴责声中,学生自然会产生类似“我过去的 想法是错的”、“我要做行为高尚的人”等思想。这正达到了 我们在作文内容中塑造人的灵魂的目标。 当然,引导学生去思考远不止这样简单。进行上述分析, 只是为了说明在作文的过程和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育人资源, 我们决不能忽视作文过程和内容的育人功能。 四、作文评价活动中的人格提升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包括给学生作文评等级, 下评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 过程、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 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1、评语内容与育人 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 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恰当,层次是否分明,语句是否 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文章 中,虽然也能在一定层面上评价学生习作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之 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育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 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 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作文评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 的是能够与习作者 实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 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 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人的素质养成和和谐发展。 比如,学生的写作态度明显不端正或习作反映出学生的情 感方面明显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开导,教师的评语就可以顺应学 生的情感需要,做人的需要,从谈心入手,以朋友的身份,用 平等和谐的语言进行情感交流。当然,如果学生的习作存在较 多的毛病,不可能通过一次评语促成进步,教师用鼓励性的评 语正面评价习作某一方面的进步,就容易诱发学生的上进心。 对上进心不强、作文应付或成绩明显下降的学生,可以利用榜 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刺激性的评语,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形成较强的震撼作用。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 写出了优秀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的进步,教师以充满激情 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 心。既肯定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 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 发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 作文的信念。 总之,如果作文评语能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笔调, 就能够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的评语中 受到感悟和启迪,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和发展人格修养的目的。 2、评价方式与育人。 《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实施 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 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 新的作文评价理念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拓宽评价的渠道和 方式。实际上,作文评价的每一种方式,都需要倡导自主、合 作和探索的精神,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 神。而每一次评价既是对作文的评价,又是对作者做人的评 价。评价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探索的研究过程,是发展学生合作 精神的过程。由于这些评价方式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需要 小组的合作,需要家长的参与,所以,每一次评价活动,不仅 有益于被评价的学生,同时对评价者而言,也是一次自我反 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逐步升华的过程。 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关 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立足于写作心态的矫正,着眼于做人 的引导,有意识地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 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使学生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 需要,同时也是享受生活、抒写生活的方式。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工程,教育工作者应该而且必 须让学生树立“要做学问先做人”的思想,培养学生对真善美 的追求。作文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也要担负 引导学生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必须端正对作文与做 人的认识,克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做人素质的错误倾 向,把引导学生做人的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备课、指导、批 改、评价、讲评过程之中。 小学作文写作“三多”为好 小学作文写作“三多”为好 许多同学都想把作文写得好一点,但总觉得学好作文不容 易,有什么办法使作文的水平提高快一些呢?许多文章写得好 的人都有这样一点经验:写作文要三“多”。 首先是:多阅读。就是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阅读愈多愈 广、愈认真,就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可以开阔眼 界,扩大知识面,阅读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丰富自己的材料 仓库。多阅读可以使我们学习如何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选词 炼句和不同的表现方法。汉代杨雄说:“能读千赋则善赋。”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代大 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曾说:“书痴者文必 工。”意思说,沉迷阅读的人他的文章必定会写得好。《唐诗 三百首》的编者也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我们阅读犹如蚕吃桑叶,蚕不吃桑叶,就吐不出丝,人 不阅读,也写不好作文。博读广览对于丰富写作题材也是极有 帮助的。俄国作家高尔基说:“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 未闻、见所未见的物、感情、思想和态度的时候,似乎是每一 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 界。”读得多了,积累必然丰富,思想也就开阔。有些学生作 文语言枯燥、词汇贫乏,初看似乎是语法修辞的毛病,实际上 是读得太少,腹中空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是:多观察。多观察是很有好处的,一是可以培养 自己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二是可以积累许许多多真实的写作 素材。有经验的猎手,看一看地上的脚印,他就能推测出是什 么野兽;老中医看一看病人的脸与舌,他就能大体知道你的病 情。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们在长期观察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已经找出了规律。我们与作文也一样,要细致观察,才能看到 看清看懂外界的事物,这样写起作文既有具体又能真实生动。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出至塞上》的诗,诗中有“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后来有些读者认为用“直”字描 写“孤烟”似不真实。如《红楼梦》中香菱说:“想烟如何 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欲。” 宋陆佃《埤雅》中说:“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 风吹之不斜。”赵殿臣注解说:“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 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可见这诗句中用 “直”字是王维细致观察边塞生活得来的真实的奇观异景。我 们平时要留心观察,如观察人时,应观察人物的行为、对话、 外貌等方面的特点;观察物时,要观察它的形状、颜、质地、 构造和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大作家巴金说:“不管熟悉或者不 熟悉的,我开始写小说以来就不曾停止观察人……我养成了观 察人的习惯。”我们若也能养成观察人的习惯就好了。 第三个是:多动笔。我刚才说了多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 人的外表、性格、思想等都是不相同的。我们要把观察到的及 时记到笔记本里,也可以说写点观察日记吧。勤练多写,刻苦 实践,这可以说是学好作文的诀窍之一。犹如学游泳,不多下 水游泳是学不起来的,学作文也要多动笔,才能笔下生辉。如 蒲松龄,就是多动笔的典型。他“每峨冠博带,日游于田野 间,遇乡人则扯之谈鬼为乐。乡人谈甫终,而先生已下笔如 风,记载一悉矣。”乡人刚刚讲好,他已很快地把故事全记在 本子上了。俄国作家果戈理也是多动笔的人,他会把所见所闻 一一记入随身带的笔记本里。甚至到菜馆里吃饭,他也会急忙 把菜单抄到笔记本里。后来那张菜单就被用到他写的小说里 了。所以你能不怕苦不怕烦,能多动笔,经常写点,日积月 累,你的笔头就“灵活”起来。同学们,你们若能保持一股热 情,努力做到多阅读、多观察、多动笔,你们的作文水平就会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起来。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浅谈怎样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 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 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 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 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 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改变 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趣,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感到轻松。 1.融洽感情。在作文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一 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 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 就敢想、敢问、敢说。如在一次擦黑板之后,我走进学生中向 学生“诉苦”:每天擦黑板时,粉笔灰飘得满地都是,掉在地 上用扫把一扫就了事了,如果落进眼睛里可就受苦了。如果能 有一种吸尘粉笔擦,那该多好啊!学生一听,也纷纷应和我。 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了什么问题, 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热闹起来了。有同学说 要一把“自动扫把”,可以自己按时扫地吸垃圾;有同学说要 一支“警告笔”,发现写错字时马上发出警告提醒你……这 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我想要……”,学生疑惑不解:“老 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看见 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因此教师要营造一 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 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 们满怀信心地表达。 2.融入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 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 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 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 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 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 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 果……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 十几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 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 会。上课了,同学们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 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 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 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 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 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 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 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 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3.积累素材。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 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 美的器物。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雄厚的材料。所 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 3.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 如何汇集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 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 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 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 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 材。 3.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反映着生活实 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 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 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 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加强训练。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 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 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 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 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 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例如 要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第一步可训练他们怎样认识事件的开 始、发展、结果的全过程,第二步再训练他们去认识事物的重 点和细节;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先练句,再练段、 练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 展。 5.作文讲评。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 组织者,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 这样的讲评比教师一个人口沫横飞效果要好得多。以我最近的 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子。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我渴望……》的作 文,我请同学上讲台朗读,并讲讲自己认为哪些地方较精彩, 还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同学们针对此文,发表看法。有同学描 写了对纯真友谊的渴望,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从内 容上分析的,有从语言上分析的,也有从谋篇布局上分析的, 有的还针对文中涉及的“背叛”等字眼进行质疑。这个同学则 毫不示弱,进行答辩,台上台下产生互动,气氛非常活跃。接 下来,采用“毛遂自荐”法,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互 批时找出的作文亮点),让同学们欣赏或评价。此时,我抛出 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课堂留5分钟的时间, 师生共同总结“抒真情,写感受”类文章的写法,总结作文规 律。作文讲评课大胆改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示自我,发 表观点,接受不同意见,既满足了成功的欲望,又培养了善纳 忠言的品质,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 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 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模仿写作: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 模仿写作: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 现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通过模仿榜样,使信息加工 的方法,规律内化为某种模式或图式,可大大减少尝试错误的 成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模仿是作文之母,小学阶段的作 文教学是属于基础教育,而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 上,没有基础知识的储备,创新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 此,提倡模仿和积累别人现成的具有示范性的知识和经验,在 此基础上才会有突破和创新。模仿可谓是成功作文的捷径,模 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成为自然。那么,作文教 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模仿范文呢? 一、注重语言的模仿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中表达不畅,病句多 的现象相当普遍,每次改作文,学生语不成句的表达总是让人 头疼。究其原因,这些学生身处农村,受方言土语的耳闻目 染,在交往中用方言表达利索顺畅。但本地方言与书面语表达 之间还有较大距离,因此,书面语表达艰涩,难以驾驭。那 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觉得有效的方法 便是模仿范文语言。这些作品的语言都是作者经过字斟句酌, 反复锤炼的结果,语句符合语法规范,精练准确,而且读起来 朗朗上口,富有音韵诗意,模仿这样的语言,肯定收获不小。 那么,如何模仿呢?途径便是多朗读、多背诵。“口不绝吟” 是我国千百年来遗传下来的读书法宝之一,其所以行之有效, 就在于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殊规律和人们对语言感知过程,出 声地朗读是使书面语和感官联结起来的重要途径,在不知不觉 中找到书面语的语感,表达也会自然地流畅起来,音韵也会和 谐起来。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即道出了熟读成诵后的不自觉的模仿的妙处。 二、注重思想条理性的模仿 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 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 狭窄,……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 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 以,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训练可采用模仿范文 的方法。一篇优秀的作品,无论它的结构组织、层次顺序、详 略安排上都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 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采用范文仿写。这 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每篇课文行文思路的探讨评析,然后 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作,不 仅能掌握了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的文章会有比较好的思 路。 三、注重写作技巧的模仿 虽然文无定法,但大体规则和方法还是有的:如选材 方面的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内容方面的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结构方面的“凤头、猪肚、豹尾”;语言方面的准确、鲜 明、生动;表现手法方面的想象、夸张,正面描写、侧面描 写、衬托等等,有了这些技巧的运用,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这 些技巧都零星分布在教材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出来, 体味它的妙处,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作,使这些技巧真正内化为 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写作技巧中最重要的,还是求真。要 模仿别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素材,这样的思想, 才是活的,才是源源不断的。 要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 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 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 去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一方 面,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的要求只有一个字──真: 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谱真意。不一定长篇大论,但抒发 的必须是最真的情感;不一定精妙绝伦,但记录的必须是最真 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 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 形成观察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 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 呢?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 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 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 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 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时间长了,学 生的日记成了一本很好的《五彩生活》手册,里面记录了许许 多多生活的素材,写作时也就信手拈来。另一方面,应积极引 导学生去写随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这些丰富多彩的瞬间 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备一本笔记本,自 己给笔记本起一个喜欢的名字,随心所欲地用它去记录生活中 的酸甜苦辣、真善美丑;用它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 仇。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 灵感。 当然,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不是生搬硬 套,而是在模仿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创新。很多艺术学习如 绘画、书法都是先从模仿开始,最后才形成自己的风格。写作 也就是一种艺术活动,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 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使学生迅速“入门”,不断提 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怎样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都有作文训练项目。在进行作文教学 时,教师要面面俱到、详详细细的指导,甚至要作一些必要的 板书和口述,来帮助学生理顺思维的做法。尽管每次指导写作 时,教师苦心经营,讲得头头是道,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因 为多半是命题作文,加上受到教师先声夺人的固定思维约事, 所以学生写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撇 开这一点不说,单以内容来讲就可能毛病百出:有头无尾、画 蛇添足、主次不分、废话连篇、内容空洞、层次混乱、抓不住 中心、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学生提到作 文就感到头痛。可以这样说,学生围绕教师转,只是按照“教 师 学生记”这样陈旧的模式,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一旦离 开了老师的“搀扶”,学生就会立刻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乎, 小学作文教学就成为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我们都由衷地感叹,小学作文教学难乎其难。到底难在哪 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不妨对学生稍作一下分析, 就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读得少。除了学过的课本上 的文章以外,几乎不曾诵读过其它文章,作起文来无话可说也 就理所当然了。二是观察得少。很少观察或不会观察导致学生 对某些事物认识模糊,从而作文时不是乱形容一通,就是乱修 饰一气,文不达意,不形象逼真,更没有活泼生动。三是写得 少。没有养成练笔的良好习惯,单靠每学期为数不多的几次作 文来有限地训练一下,怎么能“笔下生花”呢? 看来,要想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要求学生从这三个方面 努力去做。 第一,广泛阅读。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采花粉酿 不成蜜。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左右逢其源”。可 适当补充与课文有联系或相类似的篇章,作为学习语文的延 续、补充。这有点像滚雪球,往往一篇带上几篇,“雪球”越 滚越大。也可读报读刊,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 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知识面,间 接了解生活,吸收写作营养。 第二,学会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多看 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 材,培养使用眼睛的习惯,对事物的形状、大小、多少、颜色 等有所认识,再用“画家的手腕”,把它的形象和式样勾画出 来,这样就不至似是而非,或者层出不穷的“雷同”了。 第三,勤写多练。配合阅读课中学习的写作知识,有计划 地安排学生动手写作,如描写一个肖像、一副表情、一串动 作、一段对话。有课文作范文,生活中取材,难度不大,学生 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因而兴趣浓,劲头大,积极性高。在写 作中,有的学生刻画自己老师的肖像,用他们童稚的眼睛看大 人,写得维妙维肖,使人一读便知写的是谁;有的学生描绘妈 妈生气的神态,抓住脸色,眼神和动作去写,使人看了如见其 人,如闻其声。总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受,都 可以写出来,在形式上可以不必拘泥一格,可长可短,可段可 篇,可描写可记叙,但必须要有内容、有中心,要有真情实 感,不无病呻吟,不装模作样。 综上所述,探索学生知识结构和写作实际的发展,循序渐 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化难为易,易重为轻,长期坚持 下去,学生会尝到写作的乐趣,作文教学不再是教师头痛的事 情了。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如何照应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如何照应 照应,即前后关照,呼应配合:就是前面说的话,后面有 个着落;后面讲的事,前面有所暗示。就是对前文提到的人、 事、景、物,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 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要有所预示。这样,文章的 结构就严谨了,情节就周详、缜密了。 都有哪些主要的照应形式呢?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 方面的照应呢? (1)考虑好文题照应。 文题照应,就是使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尤其是开头 一下笔,就紧扣中心内容,照应题目。如: 题目:这节历史课使我受到了教育 开头:小学6年,我上过的课不计其数,其中使我受到教 育最深的是一节历史课。 题目:游泳能手——小菊 开头:我家屋后有一条河,河面上建着一座水泥拱桥。我 们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在这条河中游泳。说起游泳能手,可要算 我的好邻居——小菊了。 这种照应形式,文章一下笔,就“书归正传”、开宗明 义,照应题目,便于把文章写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有助于 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能有效地避免“偏题”现象。行文当中, 时刻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 题,而且有利于把文章写得简练、集中;如果不注意照应题 目,就容易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2)考虑好尾题照应。 尾题照应,就是使文章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通常又称 “结尾扣题”,即结尾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如: 题目:理发员叔叔真好 结尾:理发员叔叔真好,他有一颗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心! 题目:我是这样的人 结尾: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长得像男孩子,性格也像 男孩子。 文章结尾,归纳全文,照应题目,具有强调中心或画龙点 睛的效果,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内 容,掌握中心,受到感染;具有收拢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放得 开、收得拢,严密紧凑,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 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路 总体思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起步阶段,不能一下子 就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作文,更不可能只是通过写法训练(比 如列题纲,审题,范文引导)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只有通过扎 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再加上一二年 级几乎没有正式训练过,所以,要从句子入手,先把句子写 好,再写好段落,然后再写好一整篇文章。 别外,训练还要注意分散。不能指望几堂作文指导课就能 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还要把训练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之中, 通过领悟、欣赏、积累、观察等训练,把学生的作文基础打 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作文指导课: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 什么的样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句子。 2、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本节课,具体要求能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把句子 写清楚;并且明白,要把句子写具体,还要学会仔细的观察, 找准特点才行,至于想像,感受,是以后训练的内容。) 教学过程:1导入, 你们想写出好文章吗? 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段是由一句一句写成的,所 以,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而生动。 2领会句子的具体与生动。 (一)出示句子 ⑴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⑵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⑶秋天,把黄色给了争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的 小扇子。⑷秋天,把黄色给了争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 把的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二)比较领会 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较,写出了银杏树的哪个特点?(颜 色) ②这两句哪一句优美?(这就是生动。) 板书:生动就是句子写得优美。 ③第二句再和第三句比较,哪一句更优美?对极了,是第 三句,那么,这一句怎么就比第二句优美了?(学生能答出用 了比喻句) 小结板书:可见,用比喻句,夸张句,可以把句子写得更 优美啊! 再举几个夸张句,让学生俯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句子的作 用。(比如:看他的脸,黑得比炭都黑。) ④再想想,第三句,除了写出了叶子产颜色外,还写出了 叶子的什么?(形状),对啊,他把叶子的形状也写出来了, 这就是具体, 板书:具体就是能写出事物或人更多的特点。 ⑤再看看第四句和第三句,又写出了叶子那一方面?(叶 子被风吹动时的样子。)这就是更加具体了。而且还把叶子当 人来写,这就是另种手法,拟人。 小结,可见,要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就要用比喻、拟 人、夸张等方法,这样,句子不但生动,而且更具体。不过要 写得具体,可得仔细观察哟!不仔细观察,是写不具体的。 小学起步作文写法:季节特征法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 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 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 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 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 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小学生写作技巧:作文怎样写开头 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如《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 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提出问题引导思路 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吗?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如《大雪山》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 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山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覆 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还是白雪 纷纷,寒风刺骨。 4.布下疑团引人入胜 如《大力士=小蚂蚁》的开头:小蚂蚁,只有线头那么 大,多不起眼儿呀。大力士和小蚂蚁画等号,你说不是怪事 吗? 5.揭示矛盾引出故事 如《两个中队委员》的开头:李玲与肖敏同在一个班,又 都是中队委员,可是俩人见面不打招呼,说话要抬扛,倒像是 冤家。唉,只怪六一节下午那件事…… 其实,作文的开头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 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所决定的,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要 求。 例如,下面这个开头: 我的爸爸的眼睛是双眼皮小眼睛,我的妈妈呢,单眼皮大 眼睛,我的姐姐呀,双眼皮大眼睛,别提多漂亮了。可轮到 我,只落了个单眼皮小眼睛,一笑起来,眼睛就只剩下一条缝 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小时候,我曾委屈地向妈妈“投诉”,没想到妈妈听了 “扑哧”一笑,抚摸着我的头说:“男孩子眼睛长得小,更精 神。”哎,真没办法。 这段文字,选自习作《小眼睛的男子汉》,是文章的开头 部分。 这里就运用了比较衬托的方法,共涉及了四个人:爸爸、 妈妈、姐姐和“我”。你看,这个开头,就通过四个人眼皮的 单与双、眼睛的大与小等方面的比较,衬托和突出了“我”的 眼睛小而有神的特点。先写三个人,形成铺垫和衬托,然后写 “我”,是被衬托被突出的对象,这个开头很有吸引力。 运用这种开头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比较的对象必须是 同一类型,如果拿眼睛与鼻子比,性格与品德比,就难以进行 比较了,也就起不到衬托的作用。 小学写作技巧: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 小学写作技巧: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 一、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 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 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 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 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 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 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 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 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 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 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 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 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 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 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 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 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 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 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 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 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 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 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 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 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 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 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 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 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 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 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 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 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 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 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 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 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 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 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 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 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 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 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 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 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 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 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 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 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 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 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 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 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 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 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 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 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 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 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 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写作训练 1.试以“爱说爱笑的爸爸这两天怎么忽然变得少言寡语 了呢?”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2.试以“最不爱唱歌的爸爸今天下班回来突然哼起了小 曲”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3.试以下面一句话为文章的结尾,在其前边写一片断, 或描写情境,或描写人物心理。 “此刻,响亮的‘嘟嘟嘟’的汽车喇叭声在她听来,真好 象一首欢快而悠扬的乐曲。” 4.以下面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写一篇记叙文。 “唉,有些东西渴望得到它时,往往憧憬得无比美好,可 一旦拥有后,才会发现,它给你带来欢乐,同时也带来烦 恼。” 5.检查以前的几篇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能不能修改 得好一些 小学写作技巧:从生活的小事中人生哲理挖掘 小学写作技巧:从生活的小事中人生哲理挖掘 写文章首先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观察、体 验是一种生活的实践;感悟则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 考。观察加思考,作文的法宝。细心地观察,深入地思考,是 写好文章的关键。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生活,体验 生活,深刻感悟的结果。 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 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姿的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我们来说,不是 缺少素材和题材,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整天埋头学习,对司 空见惯的生活确实感到平淡无奇。其实,一些生活现象看起来 平平常常,但当你了解了它的详情,认真加以思考,就会发现 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这“详情”,这“许许多多 闪光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去努力发现和 挖掘的生活“底蕴”。 怎样学会发现,怎样发现生活的“底蕴”,如何培养锻炼 这种发现能力呢?只靠留心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常有瞪着 大眼睛而看不到什么作文材料的情况吗?不是常有许多好的素 材,碰扁了你的鼻子,绊倒了你的腿,你还不以为可写吗?这 就是因为你的悟性差。造成感受体悟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思维 能力和认识能力差。因此,要发现生活的“底蕴”,抓住生活 的本质的东西,不能单单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更重要的是要 会用“心灵”去“透视”。这种“心灵”的“透视”就是深刻 的思考,就是从生活的小事上去挖掘富有哲理的东西。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 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一、写一个人。 记一个人的写人记叙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文章写人只写了一件 事,写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 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 生动事例来写。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 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4、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 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 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二)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 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 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 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 谐、统一。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 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 以彩杨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 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3、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 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 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 歌颂其中一个人。 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要注意: (1)要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点。 (2)要写出人物的真实表现,不要捏造事实,采用拔高 或贬低的方法。 二、写两个人 写两个人,一般是写《我和**》,**应包括亲人、同学、 朋友、老师等熟悉的人,要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必须注意: (一)要写好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和**》,题目中突出 了一个“和”字,这就要求从双方写起,通过具体的事例,写 出“我”和**之间的联系。在叙事过程中,要写出彼此之间都 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从双方落笔,才 能把握住题目要求写的重点。 (二)用对话展开情节。写《我和**》作文时,由于要写 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写好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要 用对话展开情节,用对话表现文章的中心。 小学写人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写人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下我谈谈我的看法:以写人为 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 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 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 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 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 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 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 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 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 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 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 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 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 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 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 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 择地写。 3、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 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 件。 4、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 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学作文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小学作文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为什么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呢?描写人物外貌是为了表现人 物的精神、性格、品质。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首先就要 明确文章是要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精神、性格、品质,这是决 定写什么以及怎么写的主要依据。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爷 爷》一课,作者为了表现爷爷的热爱劳动、勤劳俭朴,便紧紧 抓住人物俭朴的穿戴和健康的脸色来写:“他头上裹着白毛 巾,身上披件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色的脸膛配上银 白色的胡子,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 个俭朴而硬朗的老农民形象。与此关系不大的一些外貌特征, 诸如身材的高矮、鼻梁的高低、嘴形的大小等等,都略去不 写。 为了写好人物的外貌,还要经常搜集、积累一些描写人物 外貌词语,如描写眼睛的词语有明澈、雪亮、亮晶晶、水灵 灵、浓眉大眼、眉清目秀……描写头发的词语有乌发、鬓发苍 白、鹤发童颜、刘海儿、羊角辫儿……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 能准确、逼真地描绘人物的形象。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也说过:“要极省 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从眼睛这个 “心灵的窗户”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 界,所以,作文时描写好人物的眼睛是很重要的。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 下。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本,题目就叫《穆老师的眼睛》。 课文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穆老师的眼睛双眼 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 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 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 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 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 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 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 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 写“活”了。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 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小学写作构思技巧 小学写作构思技巧 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文为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 总本设计.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 体是说,文章构思就是对映在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扩充、 延伸、分解、组装,使之有序化最优化。这里只介绍几种我们 小学阶段所能把握的简单技巧。 一、设定情境 在选定作文材料之后,我们的作文材料可能是单调的,可 能是枯燥的,但假如我们想要把作文写好,就不能完全真实地 对所选的材料进行模写,必须要再加工。那设定情境是必不可 少的,这情境设定,就好比是用一副精美的框架,镶嵌上一幅 精美的图画,使画在框架中显得更为精美。比如朱自清先生的 《荷塘夜色》中夜晚,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大年夜 等。 情境一般有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自然情境又有天气、地 理等,比如,我们有些同学在《我的妈妈》这一类作文时,常 写哪一次生病了妈妈送他上医院,那在作文中我们又有些同学 会设定,当时的天气——风雨交加,妈妈独自一人把我背上多 少层楼。我们这里不说这个作文材料怎样,单看他们这样的设 定情境是成功的。因为这更能反映出妈妈对孩子的爱,妈妈的 伟大。社会情境的设定也是很很要的,再举个俗点的材料—— 捡到钱包交失主,在写时我样有同学会想到写这个人下需要 钱,可能又有人说他呆,可能还会受到家人的批评等。 当然在设定情境时,情境与内容要配合自然,不能为设定 而设定。 二、纵横对比 纵横对比就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作文 中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文章所要表现的人、事、物 在对比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开成十分鲜明的反差,更好 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并使文章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例如,小学课文《少年闰土》中的“我”与“闰土”的对 比,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又如学 生作文《第一次考试作弊》中写的是自己以前在考试中作弊的 经过,文中小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构思方法,文章生动地 再现了小作者“做假”和“求实”这两种对立的思想斗争的过 程。文章中,作者不但留意到前后的思想对比还留意到了前后 的动作对比——最后划去了正确的答案,这样也就完成了作文 表现当代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的主题。 三、由此及彼 这是一种由一种事物的感知或回忆,而引起的和这一事物 有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一些借物 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文章。 小学课文《落花生》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文中就由花 生想到做人。像《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由国旗想 到,无数先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的事,或想到自己所亲 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关于国旗的故事。 在运用这种构思时,要留意这两种事物一定要有某种联 系,不能主观是硬性搭配。 小学生写作技巧:怎样写看图作文 小学生写作技巧:怎样写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作文训 练的一种好形式,它能培养你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条理 的思维能力。 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 顺序边看边想,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 远;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人到景,从景到人。想一想,图上 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 的了解。再细看画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 人物的衣着,还可以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 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 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 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 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按图意列出提纲进行写作。 叙事的单幅图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内容,除了前面所说 的那些方法外,我们还要学会从一幅图的内容,想象出以前会 怎么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重视写好开头和结尾。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要着重观察前 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 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 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 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 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纲,突出重点,注意详略,不 要每幅图都平均使用力气。每幅图的叙述描写要注意连贯,互 相衔接,不要变成图意的说明。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通过仔 细观察,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 起来,如使人物开口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 等。看图写话的方法,简要地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顺序观 察,尝试表达,合理想象。 小学作文技巧详谈 小学作文技巧详谈 技巧通“法”。我们通常讲“说法”、“做法”、“活 法”等,里面就告诉的技艺和技巧的问题,只有掌握了 “法”,我们就掌握了尺度。 作文讲究技巧。技巧是开启思维之门、智慧之门的钥匙, 人们在作文的迷宫中穿行,会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彻悟到博大 的精神,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体会到人间的真情。 一、人中有事,事中有人 初学作文的人,除了要掌握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外,无论是 记人或记事要达到“入木三分”的程度,还要遵循“人中有 事,事中有人”这条准则。 “人中有事”说具体点就是在记人的文章中,必须有与这 人有关的事作为陪衬,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就有血有肉,活灵 活现。如小学课本中《老水牛爷爷》,是一篇典型的记人的文 章。作者抓住了老水牛爷爷的外貌、语言、动作特征,将“老 水牛爷爷”这个人与事物联系起来写,如课文中反映的事“水 性好”、“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不计报酬”都是在事实 基础上,去了解这一正面的高大形象,使我们读了文章后,肃 然起敬,避免了空头的说教。 “事中有人”就是说在叙述事情中,要有人物的活动。如 小学课本中《飞夺泸定桥》,是一篇典型的记事文章,作者在 围绕“抢”时间“夺”天险的这两件事上,突出表现了红军战 士不畏强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所以“人”与“事”相互 依托,建树起一个共同的构架。如果我们一味地渲染某一件 事,这种写法就显得单薄。“事”与“人”,人是主体,它反 映的是事件的本身,通过事件反映一种精神、一种风貌。 二、宽题窄做,窄题宽做 “宽题窄做,窄题宽做”这一主张,用另外一句话来说叫 做“以大见小,以小见大”。 这一尺度的把握是选择材料的前提。题目太大,我们在行 文中无从入手,往往是漫无边际,表达中心也就困难了。如作 文《我爱祖国》,这个题目的范围很宽。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视 野和祖国的变化来反映这一主题,就容易多了。从“窄题宽 做”这类题材来看,拿小学课本《书的故事》为例,它切起的 画面很小,只是一位文学青年通过买书,鲁迅先生赠书这件小 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爱,从侧面也反映了文学 青年对知识的热望。所以,这类题材的内容很窄,但意义深 刻。诸如我们所写的“托物喻人”这类文章,就应该遵循窄题 宽作的原则。 三、启、承、转、合 为了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我们提倡做文章要讲究启、 承、转、合。当然“启承转合”的提法过于陈旧,对初学作文 的人来说是有益处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阅读课文叫《捉鱼》,作者就 大胆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我们现在可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 1·两个孩子提着小胶桶去河沟里捉鱼。(启) 2·他们开始清沟,已见到许多活蹦乱跳的鱼。(承) 3·这时发现一头牛正在吃庄稼。是捉鱼还是去赶牛呢? (转) 4·放弃了捉鱼,去赶牛,尽管没捉着,但他们为别人做 了一件好事。(合) 从上看来,牛吃庄稼与捉鱼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取之 舍之反映了青少年一代的美好内心世界和高尚品德。 当然我们作文,也不是浮躁,一口吃个胖子,一锄头挖口 井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想作文有一个提高,其一要注 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紧抓事物的特征;其二要有一定的原 始积累,多搜集一些写作素材;其三要多练习,养成动脑和动 手的习惯;其四感情要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就有一个 很大的提高。 写人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 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 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 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 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 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 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 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 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 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 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 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 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 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 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 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 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⒍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 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 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写事作文注意什么 写事作文注意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 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 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 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 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 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⒊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 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 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 清楚。 ⒌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 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 者以深刻的印象。 ⒍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 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 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学写作技巧十法 小学写作技巧十法 1、移步换形法 【特点】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 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 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 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 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 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 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2、说明介绍法 【特点】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 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 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 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 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 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 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环境衬托法 【特点】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 “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 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 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 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 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 置。 4、彩笔描绘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 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 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 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 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 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 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 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 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 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5、远近结合法 【特点】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 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 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 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 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 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 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6、时序变换法 【特点】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 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 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 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 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 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 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 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7、生长变化法 【特点】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 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 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 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 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 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 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 来。 8、展开联想法 【特点】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 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 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 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 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 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 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 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 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 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9、突出重点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 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 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 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 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 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10、对照比较法 【特点】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 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 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 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 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 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 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 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六法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六法 1、运用“五觉”法 【特点】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 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 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 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 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 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2、借物抒情法 【特点】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 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 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 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3、托物言志法 【特点】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 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 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 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 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 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 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4、物品自述法 【特点】 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 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 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 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 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 真实自然。 5、远眺近看法 【特点】 建筑物可以远眺,也可以近看。远眺建筑物,可以得到建 筑物整体印象,看法楚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但是,远眺不可能 看清各个部分的具体情况,但是对建筑物在空间的位置,缺乏 一种整体感,往往有一叶障目的感觉。我们描写建筑物时,把 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可以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 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6、内外结合法 【特点】 从外面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轮廓,使读者对建筑 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内部看建筑物,主要了解建筑物的构 造,因此要作详细的介绍。从外面观察建筑物要着重从整体上 进行描写,切忌写得支离破碎。从内部观察建筑物要细致,因 此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读者也看 得明白。采用内外结合法描写建筑物,要注意采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法。 小学写作技巧:写景应注意什么 小学写作技巧:写景应注意什么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如《南京长江 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们作文中,不管 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 呢?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 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 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 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 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 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 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 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 的特点吗?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 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 找。 小学中年级作文起步方法“三字经” 一、习作起步教学要求要“低” 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 步的。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 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 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在学生 习作实践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 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从原来的句开始,从句到 段,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明白、说 具体、说生动。不要在学生开始习作的最初阶段,面面俱到, 要求学生写出一整篇完美的文章。同时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 习表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鼓励下刚刚开始蹒跚迈步,不管 那步子是大是小,脚印是弯是直,老师都要给他们以热情的回 应,及时肯定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给他 们带来的快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文不过是用我笔写我口, 用我口说我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习作起步课堂教学要“实” “实”相对的词是“虚”,是“假”。据不少学生、家长 反映,在学校里有些老师根本没有上习作指导课。所谓的习作 指导,就是帮孩子读读作文题目,或帮孩子命命题。作文的题 目老师一旦帮孩子们拟定,便放手让孩子写,写不好或不会 写,就让孩子背或套用别人的优秀习作。这种习作指导的 “虚”和“假”以致造成今天的家长们带着他们的孩子四处求 学,哪儿有办作文补习班或作文提高班,就把孩子们往哪儿 送。作为中年级起始阶段教研员的我,听到家长们对老师充满 抱怨和责怪的声音,看到家长们对作文补习班充满寄托和希望 的神情,我想真诚地对中年级起始年级的老师说句心里话: “习作起步课堂教学一定要实”。怎么上实习作指导课呢? 首先是变“虚”为“实”,即上足习作指导课。所谓上 足,就是改变过去习作指导老师帮孩子读题目、命题的做法, 课上安排一定(5~10分钟)的时间,通过老师创设的情 境,来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唤醒学生生活的回忆,让学生懂 得“写什么”。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活,个个学生都想站起 来一吐为快时,老师即刻变换一种表达形式,让学生用手中的 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到此习作指导方告一个小段落。 其次是变“假”为“实”,即上好作文指导课。所谓上 好,就是改变过去老师习作指导走“捷径”,让学生背诵或抄 袭他人作文的做法,在学生懂得“写什么”的基础上,再进一 步以课文中的典型的句、段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 学会“怎么写”。据了解,不少学校的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多 写,就提出了600字、800字的“具体”要求,这难道不 是在为难习作刚起步的孩子吗? 三、习作起步评改教学要“细” 评改是写作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章写得好必不 可少的一道“工序”可以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写”和 “改”的能力,才算得上具备了完整的写作能力。所以,从习 作起步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的 习惯和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过程是要完成两项内容。一是 写,二是改,只写不改仅完成习作的一半的内容。我把习作过 程比作盖房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写完作文仅仅相当于盖 好房子的框架(毛坯房),内部还要进行精装修,相当于修改 作文。房子盖好后必须经过内部的装修才能入住,那么,作文 写后也要经过修改才能让大家阅读欣赏。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习作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把句 子改正确、通顺。正确,就是用正确的字词表达自己想表达的 意思(如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等通过举例的方法让学生分 析、比较、理解、体会);通顺,就是不丢字、添字、重复字 词等;学习使用标点符号。我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证实 了这些修改的内容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这一修改过程,教师要以示范引路,教给修改的符号。首 先老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或在黑板上抄写好学生的原文;再指导 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示范批改。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 修改的步骤: ①读,读自己写的习作。要求一边读,一边改,把句子改 通顺。 ②找,找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在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同音字和形近字,看看这些字是否正确地 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③改,即用修改符号把找出来的错误一一修改过来。 ④再读,再次读修改后的习作,看看读起来语句是否通 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第三,通过评析,以点带面,达到共同发展。习作之后, 评改之前老师要做两件事,一是全面浏览学生的习作,以便了 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二是收集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确定例 文。 评析时,通过实物投影仪或在黑板上抄写学生须评析部分 的原文(改前及改时的原文)进行评析。在这过程中,一要让 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修改的兴趣;二要关注尚未入境、 上路的孩子,给他们多一些的扶持与引导。 评析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还可 以以互改的形式让学生交换修改。 学生自我修改后,教师再一次批阅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加 分。这次批阅,既要注意学生写的水平、又关心学生改的能 力。再次发现问题,再次评析、提高。 写作经验交流 写作经验交流 我学习写作文已有三年多了,也悟出了一些写作方面的技 巧。现在就向大家说说我是怎么观察和怎么写想象作文的。 哎!要说怎么观察,那可就得细致细心了。记得我写《拔 河比赛》时,便细心地观察了同学们,老师,运动员的神态, 动作,还用了一些比喻句。没想到,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夸我 观察细心,我乐得合不拢嘴。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我的校 园》,我把校园从头观察到尾,可还是觉得校园里的爬山虎最 有特色,便去细细地观察了。我有时摘下一片叶子看看它的特 点,有时也解剖一下它的种子。从微风吹来时的百叶飘飞,到 无风时变成一块绿油油的地毯。写爬山虎这段也占了这篇作文 很大一部分。后来这篇作文得了“优”,老师还给了我表扬。 想象虽然是虚构的,可我却写出了它的故事情节。记得有 一次,老师让我们写“假如我是;;;;;”,这可让我发了 愁,虽然我定好了题目“假如我是克隆科学家”,可我仍然无 从下手。那天的梦竟让我打开了思路。梦中,我真的做了一天 有趣的科学家生活,正当我还想再干一会儿,才突然发现自己 正在被窝里。第二天,我笔尖流水,一篇600字的作文交给了 老师。老师读后,不仅在全班夸了我的作文,还要让全班同学 向我学习。五一班的老师也把这篇作文读给他们班的同学听。 我如法炮制,《我的一天老师生涯》也在小学生联盟网上评为 五星优秀作文。 希望,我的写作经验对同学们有好处,也希望同学们的作 文越写越好。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写作的过程是动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 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学 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可是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感到最 大的难题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情感和 写作热情。 学生应该在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时候,抓住熟悉的 人、事、景、物等来自由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 说,无感可发,写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一、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 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 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 梯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 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 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 感情体验。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还不够丰富,所以平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如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学 会记录老师讲解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 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课外准备 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 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写作知识、 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有写作方法可学、有生活内容可 写、有好词好句可用,促进了兴趣的培养。 二、是让学生有成功感。我们知道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 力。学生完成一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了解到作文的结 果,得到鼓励。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学 生,一方面从词、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 作优点,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每一次习作中获得成功的 喜悦和乐趣。从而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方 面促使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强化。 总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 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考场作文四绝招 一般来说,低段的习作重点,应以说话写话为主。中段的 习作重点,应以写段训练为主,完成由写段到篇的训练。高段 的习作重点,应以写篇的练习为主,注意构思行文中布局谋篇 的练习。 在作文教学的复习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 1.要注意归纳总结。 作文类型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五 类。在这五种类型中,写人、写事最能体现同学们的表达能 力,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进行作文总复习时,也要 围绕这个重点。 回忆过去老师让我们进行这方面作文练习的题目类型主要 有:一是全命题型;二是半命题型;三是看图作文;四是提供 材料,自由命题或续写。如:提供开头,让你展开想象,续写 中心部分和结尾,或是提供开头、结尾,让你补写中心部分和 命题等。 弄懂了记事、写人的基本题型,还要注意对叙述方式的归 类总结。叙述的方式的多种多样,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其中的 一两种,特别是开头、结尾方法和中心部分的叙述方法一定注 意掌握好。 2.要将总结归纳出来的作文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推荐给 学生,让他们都能理解、掌握。如:“怎样审题三字经”:要 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 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 意。又如“怎样开头三字经”: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 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 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 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3.要围绕重点,练好“三板斧”。隋唐时有一大将名叫 程咬金,传说他在睡梦中得到仙人指点板斧功夫,只教了三招 便从梦中醒来。随后他便反复地演练这三招,在与敌人交战中 用这三招屡屡建功。程咬金的“三板斧”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 发:我们在大量作文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绝招”。练好自 己的“三板斧”:一是写好一个令你难忘的人,他(她)可能 是你的同学、伙伴、老师,或者是你最亲近的人,也可能是你 的邻居,或者素不相识的人。由此可以产生出许多写人的作文 题,像《我的邻居》《我的小伙伴》《我最熟悉的人》等等; 二是写好一件令人难忘的事,这事可能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 能是你耳闻目睹的,可能是令人愉快的,也有可能是令你伤心 落泪、后悔不已的。由此可以产生《一件伤心的事》、《我真 后悔》等等;三是写好一处景,这可以是家乡的一处山水美 景,也可以是田园的丰收景。在练这三招的过程中,再把自己 拿手的开头、结尾方法和中心部分叙述方法加以反复运用,这 “三板斧”也就练成了。 4.要加强应用文的复习。应用文的复习重在记住书写格 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应用文 的书写变得更加重要。在全国各类语文科考试中,作文命题出 现了一大配一小的形式。大题,目的是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小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应用文格式的书写规范化。因 此,同学们不能忽略了留言条、通知、表扬稿、请假条、书 信、还有这学期学习的发言稿、竞选稿的复习。对这些应用文 的格式不能混淆,要区分清楚,牢记于心。 总之,作文总复习一定要善于归纳,突出重点,反复练 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小学生作文能力与人格塑造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必须服务和服从 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 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 体、美的和谐发展”(见《语文课程标准》),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文:作 文,是为做人而开展的一种活动。作文活动应该把作文能力的 培养融入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等生命活动的需求之中,融入到人 的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之中,融入到塑造学生优秀人格 的实践活动中。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中的品德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加强德育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 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最终实 现“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目标,对小学生的品德培养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自 己的作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努力实现《语文课 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培养既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又有很好 “语文素养”的新型公民。因此,小学作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 简单的、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迪他们 自觉地回忆经历过的那些人和事,发现能够触动自己情感的事 物,努力去欣赏能够提升自己道德品位的东西。 二、小学生习作素材中的人生价值观 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既是民族的传统,也是做人的 准绳,自然应当是作文教学的一项育人目标。 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作文教学中的真:作文活动中,学生的 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和意志品质等都会 流露在习作内容之中。过去,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习作中反映 出他们善良、勤勉、无私、真诚、友爱、诚信、进取等高尚的 可爱的真,因为这正是我们希望并通过不懈努力以期达到的目 标。可是,一旦反映出自私、缺乏毅力、迷惑等尚待引导的 “本真”,甚至可能暴露出自私、暴力、虚伪等不良的“反 真”,我们就可能否定学生,训诫学生。实际上,后者的出现 并不是坏事,相反,我们应该把它当作好事来对待。因为它反 映出学生没有说假话,没有隐藏真实的自我,给我们的育人工 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育人工作有了明确的目 标,不至于无的放矢。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机会,善于引导,就 能够使这样的学生在作文活动中接受思想和灵魂的洗礼,逐步 净化内心世界。可以想象,在相同题材的第二次习作中,他们 提高的绝不只是写作能力,做人的品质也一定得到了相应的提 高。 至于“善”,我们的教育总是希望受教育者“有仁爱之 心,有真诚之言,有关爱之举”,有了这些善良之美,也就有 了求善、行善的行为基础,有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作文教 学活动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现并褒扬学生的 “善”,发现和矫正学生的“恶”。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 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体会感悟 种种善举,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 平凡事件中去发现高尚的人格情操。 “美”,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既有习作反映出来的学生心 灵之美和行为之美,也有学生笔下表达出来的自然之美、语言 之美、文面之美、书写之美。可以说,美是渗透和贯穿于作文 教学全过程的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受这 些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观其形闻其声,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 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并形成审美积累,把握审美特征,以便于 习作时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感受。 我们教育并力求使学生追求真美,真善。教师要尽可能地 让他们敞开心扉,展示个性,抒写真情,通过说真话,努力使 每一次作文活动成为学生的一次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长 此以往,写作自然就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自觉行为,成为了 学生生活和生命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习作才能真正体现人 如其文,文如其人,才能在作文的过程中和文本中体现人性, 体现人文合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 情操和人文精神”。 三、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的人格培养 1、作文的过程 作文是一种需要兴趣支配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作 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作文又是一种开放性的活 动,因此可以实现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的教育目 标;作文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活 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更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 生的灵魂,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如果教师把作文与做人割裂或对立起来,势必存在为作文分数 而教、为教师个人利益而教的嫌疑;如果学生把二者对立起 来,完全可能导致为作文而作文、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作 文的消极心态。那样的话,我们的作文教学就相当可悲了,因 为它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相反,如果我们把作文同做人有机 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作文活动中接受教育和洗礼,提升思想认 识和道德水准,升华或重塑自己的人格,就有利于培养学生高 尚的道德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 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做人的 素质。 2、作文的内容 作文的内容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反映出学生 的思想状况,展示学生的精神品质,因而也具有育人的功能。 比如,写同学之间矛盾纠纷的习作,就能反映学生是否具有互 相理解、关心和友爱的思想,是否具有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 矛盾的能力能做人的因素。 在看图作文或给材料作文这类同题材的写作活动中,学生 的构思和创作会受到传统美德的影响,自己思想观念或行为习 惯中与之抵触的想法会降低到最小的限度。比如在构思课间霸 占球台的故事时,即使是个别有“霸气”的学生,他也不会去 编写霸占球台有理的情节,一般都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谴责不良 现象,甚至有可能谴责的力度比那些“好学生”、“乖孩子” 更为强烈。实际上,谴责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自我反 省的过程。在自我谴责声中,学生自然会产生类似“我过去的 想法是错的”、“我要做行为高尚的人”等思想。这正达到了 我们在作文内容中塑造人的灵魂的目标。 当然,引导学生去思考远不止这样简单。进行上述分析, 只是为了说明在作文的过程和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育人资源, 我们决不能忽视作文过程和内容的育人功能。 四、作文评价活动中的人格提升 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包括给学生作文评等级, 下评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 过程、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 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1、评语内容与育人 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 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恰当,层次是否分明,语句是否 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文章 中,虽然也能在一定层面上评价学生习作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之 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育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 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 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作文评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 的是能够与习作者 实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 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练意志品质,逐步提 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人的素质养成和和谐发展。 比如,学生的写作态度明显不端正或习作反映出学生的情 感方面明显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开导,教师的评语就可以顺应学 生的情感需要,做人的需要,从谈心入手,以朋友的身份,用 平等和谐的语言进行情感交流。当然,如果学生的习作存在较 多的毛病,不可能通过一次评语促成进步,教师用鼓励性的评 语正面评价习作某一方面的进步,就容易诱发学生的上进心。 对上进心不强、作文应付或成绩明显下降的学生,可以利用榜 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刺激性的评语,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形成较强的震撼作用。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 写出了优秀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的进步,教师以充满激情 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 心。既肯定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 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 发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 作文的信念。 总之,如果作文评语能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笔调, 就能够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的评语中 受到感悟和启迪,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和发展人格修养的目的。 2、评价方式与育人。 《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实施 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 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 新的作文评价理念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拓宽评价的渠道和 方式。实际上,作文评价的每一种方式,都需要倡导自主、合 作和探索的精神,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 神。而每一次评价既是对作文的评价,又是对作者做人的评 价。评价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探索的研究过程,是发展学生合作 精神的过程。由于这些评价方式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需要 小组的合作,需要家长的参与,所以,每一次评价活动,不仅 有益于被评价的学生,同时对评价者而言,也是一次自我反 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逐步升华的过程。 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关 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立足于写作心态的矫正,着眼于做人 的引导,有意识地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 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使学生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 需要,同时也是享受生活、抒写生活的方式。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工程,教育工作者应该而且必 须让学生树立“要做学问先做人”的思想,培养学生对真善美 的追求。作文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也要担负 引导学生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必须端正对作文与做 人的认识,克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做人素质的错误倾 向,把引导学生做人的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备课、指导、批 改、评价、讲评过程之中。 小学作文写作“三多”为好 小学作文写作“三多”为好 许多同学都想把作文写得好一点,但总觉得学好作文不容 易,有什么办法使作文的水平提高快一些呢?许多文章写得好 的人都有这样一点经验:写作文要三“多”。 首先是:多阅读。就是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阅读愈多愈 广、愈认真,就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可以开阔眼 界,扩大知识面,阅读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丰富自己的材料 仓库。多阅读可以使我们学习如何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选词 炼句和不同的表现方法。汉代杨雄说:“能读千赋则善赋。”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代大 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曾说:“书痴者文必 工。”意思说,沉迷阅读的人他的文章必定会写得好。《唐诗 三百首》的编者也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我们阅读犹如蚕吃桑叶,蚕不吃桑叶,就吐不出丝,人 不阅读,也写不好作文。博读广览对于丰富写作题材也是极有 帮助的。俄国作家高尔基说:“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 未闻、见所未见的物、感情、思想和态度的时候,似乎是每一 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 界。”读得多了,积累必然丰富,思想也就开阔。有些学生作 文语言枯燥、词汇贫乏,初看似乎是语法修辞的毛病,实际上 是读得太少,腹中空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是:多观察。多观察是很有好处的,一是可以培养 自己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二是可以积累许许多多真实的写作 素材。有经验的猎手,看一看地上的脚印,他就能推测出是什 么野兽;老中医看一看病人的脸与舌,他就能大体知道你的病 情。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们在长期观察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已经找出了规律。我们与作文也一样,要细致观察,才能看到 看清看懂外界的事物,这样写起作文既有具体又能真实生动。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出至塞上》的诗,诗中有“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后来有些读者认为用“直”字描 写“孤烟”似不真实。如《红楼梦》中香菱说:“想烟如何 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欲。” 宋陆佃《埤雅》中说:“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 风吹之不斜。”赵殿臣注解说:“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 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可见这诗句中用 “直”字是王维细致观察边塞生活得来的真实的奇观异景。我 们平时要留心观察,如观察人时,应观察人物的行为、对话、 外貌等方面的特点;观察物时,要观察它的形状、颜、质地、 构造和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大作家巴金说:“不管熟悉或者不 熟悉的,我开始写小说以来就不曾停止观察人……我养成了观 察人的习惯。”我们若也能养成观察人的习惯就好了。 第三个是:多动笔。我刚才说了多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 人的外表、性格、思想等都是不相同的。我们要把观察到的及 时记到笔记本里,也可以说写点观察日记吧。勤练多写,刻苦 实践,这可以说是学好作文的诀窍之一。犹如学游泳,不多下 水游泳是学不起来的,学作文也要多动笔,才能笔下生辉。如 蒲松龄,就是多动笔的典型。他“每峨冠博带,日游于田野 间,遇乡人则扯之谈鬼为乐。乡人谈甫终,而先生已下笔如 风,记载一悉矣。”乡人刚刚讲好,他已很快地把故事全记在 本子上了。俄国作家果戈理也是多动笔的人,他会把所见所闻 一一记入随身带的笔记本里。甚至到菜馆里吃饭,他也会急忙 把菜单抄到笔记本里。后来那张菜单就被用到他写的小说里 了。所以你能不怕苦不怕烦,能多动笔,经常写点,日积月 累,你的笔头就“灵活”起来。同学们,你们若能保持一股热 情,努力做到多阅读、多观察、多动笔,你们的作文水平就会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起来。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浅谈怎样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 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 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 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 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 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改变 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趣,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感到轻松。 1.融洽感情。在作文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一 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 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 就敢想、敢问、敢说。如在一次擦黑板之后,我走进学生中向 学生“诉苦”:每天擦黑板时,粉笔灰飘得满地都是,掉在地 上用扫把一扫就了事了,如果落进眼睛里可就受苦了。如果能 有一种吸尘粉笔擦,那该多好啊!学生一听,也纷纷应和我。 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了什么问题, 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热闹起来了。有同学说 要一把“自动扫把”,可以自己按时扫地吸垃圾;有同学说要 一支“警告笔”,发现写错字时马上发出警告提醒你……这 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我想要……”,学生疑惑不解:“老 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看见 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因此教师要营造一 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 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 们满怀信心地表达。 2.融入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 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 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 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 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 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 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 果……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 十几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 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 会。上课了,同学们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 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 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 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 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 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 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 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 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3.积累素材。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 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 美的器物。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雄厚的材料。所 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 3.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 如何汇集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 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 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 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 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 材。 3.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反映着生活实 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 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 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 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加强训练。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 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 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 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 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 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例如 要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第一步可训练他们怎样认识事件的开 始、发展、结果的全过程,第二步再训练他们去认识事物的重 点和细节;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先练句,再练段、 练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 展。 5.作文讲评。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 组织者,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 这样的讲评比教师一个人口沫横飞效果要好得多。以我最近的 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子。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我渴望……》的作 文,我请同学上讲台朗读,并讲讲自己认为哪些地方较精彩, 还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同学们针对此文,发表看法。有同学描 写了对纯真友谊的渴望,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从内 容上分析的,有从语言上分析的,也有从谋篇布局上分析的, 有的还针对文中涉及的“背叛”等字眼进行质疑。这个同学则 毫不示弱,进行答辩,台上台下产生互动,气氛非常活跃。接 下来,采用“毛遂自荐”法,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互 批时找出的作文亮点),让同学们欣赏或评价。此时,我抛出 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课堂留5分钟的时间, 师生共同总结“抒真情,写感受”类文章的写法,总结作文规 律。作文讲评课大胆改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示自我,发 表观点,接受不同意见,既满足了成功的欲望,又培养了善纳 忠言的品质,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 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 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模仿写作: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 模仿写作: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 现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通过模仿榜样,使信息加工 的方法,规律内化为某种模式或图式,可大大减少尝试错误的 成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模仿是作文之母,小学阶段的作 文教学是属于基础教育,而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 上,没有基础知识的储备,创新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 此,提倡模仿和积累别人现成的具有示范性的知识和经验,在 此基础上才会有突破和创新。模仿可谓是成功作文的捷径,模 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成为自然。那么,作文教 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模仿范文呢? 一、注重语言的模仿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中表达不畅,病句多 的现象相当普遍,每次改作文,学生语不成句的表达总是让人 头疼。究其原因,这些学生身处农村,受方言土语的耳闻目 染,在交往中用方言表达利索顺畅。但本地方言与书面语表达 之间还有较大距离,因此,书面语表达艰涩,难以驾驭。那 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觉得有效的方法 便是模仿范文语言。这些作品的语言都是作者经过字斟句酌, 反复锤炼的结果,语句符合语法规范,精练准确,而且读起来 朗朗上口,富有音韵诗意,模仿这样的语言,肯定收获不小。 那么,如何模仿呢?途径便是多朗读、多背诵。“口不绝吟” 是我国千百年来遗传下来的读书法宝之一,其所以行之有效, 就在于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殊规律和人们对语言感知过程,出 声地朗读是使书面语和感官联结起来的重要途径,在不知不觉 中找到书面语的语感,表达也会自然地流畅起来,音韵也会和 谐起来。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即道出了熟读成诵后的不自觉的模仿的妙处。 二、注重思想条理性的模仿 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 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 狭窄,……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 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 以,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训练可采用模仿范文 的方法。一篇优秀的作品,无论它的结构组织、层次顺序、详 略安排上都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 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采用范文仿写。这 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每篇课文行文思路的探讨评析,然后 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作,不 仅能掌握了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的文章会有比较好的思 路。 三、注重写作技巧的模仿 虽然文无定法,但大体规则和方法还是有的:如选材 方面的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内容方面的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结构方面的“凤头、猪肚、豹尾”;语言方面的准确、鲜 明、生动;表现手法方面的想象、夸张,正面描写、侧面描 写、衬托等等,有了这些技巧的运用,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这 些技巧都零星分布在教材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出来, 体味它的妙处,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作,使这些技巧真正内化为 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写作技巧中最重要的,还是求真。要 模仿别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素材,这样的思想, 才是活的,才是源源不断的。 要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 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 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 去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一方 面,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的要求只有一个字──真: 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谱真意。不一定长篇大论,但抒发 的必须是最真的情感;不一定精妙绝伦,但记录的必须是最真 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 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 形成观察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 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 呢?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 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 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 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 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时间长了,学 生的日记成了一本很好的《五彩生活》手册,里面记录了许许 多多生活的素材,写作时也就信手拈来。另一方面,应积极引 导学生去写随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这些丰富多彩的瞬间 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备一本笔记本,自 己给笔记本起一个喜欢的名字,随心所欲地用它去记录生活中 的酸甜苦辣、真善美丑;用它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 仇。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 灵感。 当然,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不是生搬硬 套,而是在模仿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创新。很多艺术学习如 绘画、书法都是先从模仿开始,最后才形成自己的风格。写作 也就是一种艺术活动,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 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使学生迅速“入门”,不断提 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怎样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都有作文训练项目。在进行作文教学 时,教师要面面俱到、详详细细的指导,甚至要作一些必要的 板书和口述,来帮助学生理顺思维的做法。尽管每次指导写作 时,教师苦心经营,讲得头头是道,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因 为多半是命题作文,加上受到教师先声夺人的固定思维约事, 所以学生写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撇 开这一点不说,单以内容来讲就可能毛病百出:有头无尾、画 蛇添足、主次不分、废话连篇、内容空洞、层次混乱、抓不住 中心、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学生提到作 文就感到头痛。可以这样说,学生围绕教师转,只是按照“教 师 学生记”这样陈旧的模式,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一旦离 开了老师的“搀扶”,学生就会立刻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乎, 小学作文教学就成为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我们都由衷地感叹,小学作文教学难乎其难。到底难在哪 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不妨对学生稍作一下分析, 就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读得少。除了学过的课本上 的文章以外,几乎不曾诵读过其它文章,作起文来无话可说也 就理所当然了。二是观察得少。很少观察或不会观察导致学生 对某些事物认识模糊,从而作文时不是乱形容一通,就是乱修 饰一气,文不达意,不形象逼真,更没有活泼生动。三是写得 少。没有养成练笔的良好习惯,单靠每学期为数不多的几次作 文来有限地训练一下,怎么能“笔下生花”呢? 看来,要想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要求学生从这三个方面 努力去做。 第一,广泛阅读。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采花粉酿 不成蜜。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左右逢其源”。可 适当补充与课文有联系或相类似的篇章,作为学习语文的延 续、补充。这有点像滚雪球,往往一篇带上几篇,“雪球”越 滚越大。也可读报读刊,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 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知识面,间 接了解生活,吸收写作营养。 第二,学会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多看 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 材,培养使用眼睛的习惯,对事物的形状、大小、多少、颜色 等有所认识,再用“画家的手腕”,把它的形象和式样勾画出 来,这样就不至似是而非,或者层出不穷的“雷同”了。 第三,勤写多练。配合阅读课中学习的写作知识,有计划 地安排学生动手写作,如描写一个肖像、一副表情、一串动 作、一段对话。有课文作范文,生活中取材,难度不大,学生 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因而兴趣浓,劲头大,积极性高。在写 作中,有的学生刻画自己老师的肖像,用他们童稚的眼睛看大 人,写得维妙维肖,使人一读便知写的是谁;有的学生描绘妈 妈生气的神态,抓住脸色,眼神和动作去写,使人看了如见其 人,如闻其声。总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受,都 可以写出来,在形式上可以不必拘泥一格,可长可短,可段可 篇,可描写可记叙,但必须要有内容、有中心,要有真情实 感,不无病呻吟,不装模作样。 综上所述,探索学生知识结构和写作实际的发展,循序渐 进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化难为易,易重为轻,长期坚持 下去,学生会尝到写作的乐趣,作文教学不再是教师头痛的事 情了。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如何照应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如何照应 照应,即前后关照,呼应配合:就是前面说的话,后面有 个着落;后面讲的事,前面有所暗示。就是对前文提到的人、 事、景、物,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 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前文要有所预示。这样,文章的 结构就严谨了,情节就周详、缜密了。 都有哪些主要的照应形式呢?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 方面的照应呢? (1)考虑好文题照应。 文题照应,就是使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尤其是开头 一下笔,就紧扣中心内容,照应题目。如: 题目:这节历史课使我受到了教育 开头:小学6年,我上过的课不计其数,其中使我受到教 育最深的是一节历史课。 题目:游泳能手——小菊 开头:我家屋后有一条河,河面上建着一座水泥拱桥。我 们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在这条河中游泳。说起游泳能手,可要算 我的好邻居——小菊了。 这种照应形式,文章一下笔,就“书归正传”、开宗明 义,照应题目,便于把文章写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有助于 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能有效地避免“偏题”现象。行文当中, 时刻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 题,而且有利于把文章写得简练、集中;如果不注意照应题 目,就容易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2)考虑好尾题照应。 尾题照应,就是使文章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通常又称 “结尾扣题”,即结尾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如: 题目:理发员叔叔真好 结尾:理发员叔叔真好,他有一颗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心! 题目:我是这样的人 结尾: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长得像男孩子,性格也像 男孩子。 文章结尾,归纳全文,照应题目,具有强调中心或画龙点 睛的效果,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内 容,掌握中心,受到感染;具有收拢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放得 开、收得拢,严密紧凑,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 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路 总体思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起步阶段,不能一下子 就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作文,更不可能只是通过写法训练(比 如列题纲,审题,范文引导)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只有通过扎 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再加上一二年 级几乎没有正式训练过,所以,要从句子入手,先把句子写 好,再写好段落,然后再写好一整篇文章。 别外,训练还要注意分散。不能指望几堂作文指导课就能 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还要把训练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之中, 通过领悟、欣赏、积累、观察等训练,把学生的作文基础打 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作文指导课: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 什么的样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句子。 2、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本节课,具体要求能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把句子 写清楚;并且明白,要把句子写具体,还要学会仔细的观察, 找准特点才行,至于想像,感受,是以后训练的内容。) 教学过程:1导入, 你们想写出好文章吗? 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段是由一句一句写成的,所 以,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而生动。 2领会句子的具体与生动。 (一)出示句子 ⑴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⑵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⑶秋天,把黄色给了争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的 小扇子。⑷秋天,把黄色给了争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 把的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二)比较领会 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较,写出了银杏树的哪个特点?(颜 色) ②这两句哪一句优美?(这就是生动。) 板书:生动就是句子写得优美。 ③第二句再和第三句比较,哪一句更优美?对极了,是第 三句,那么,这一句怎么就比第二句优美了?(学生能答出用 了比喻句) 小结板书:可见,用比喻句,夸张句,可以把句子写得更 优美啊! 再举几个夸张句,让学生俯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句子的作 用。(比如:看他的脸,黑得比炭都黑。) ④再想想,第三句,除了写出了叶子产颜色外,还写出了 叶子的什么?(形状),对啊,他把叶子的形状也写出来了, 这就是具体, 板书:具体就是能写出事物或人更多的特点。 ⑤再看看第四句和第三句,又写出了叶子那一方面?(叶 子被风吹动时的样子。)这就是更加具体了。而且还把叶子当 人来写,这就是另种手法,拟人。 小结,可见,要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就要用比喻、拟 人、夸张等方法,这样,句子不但生动,而且更具体。不过要 写得具体,可得仔细观察哟!不仔细观察,是写不具体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