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4)

2020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冀州饥荒,盗 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 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 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盂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貳,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 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 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 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 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 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 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得其所矣。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②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 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②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下列对文章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B.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C.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D.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任职的“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 B.掾属,辅佐三公、郡县主官治政的官吏,其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 C.传舍,旧时官府的一部分,是古代高级官员在办公之余,休息住宿的处所。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于身。也借指官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滂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弹劾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余人,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 范滂表示如存私心,检举失实,甘愿受死。 B.范滂反对宦官,遭受陷害。党锢之祸再起,朝廷下诏缉捕他。吴导伏床哭泣,欲弃官与他出 逃,范滂不肯连累别人,自己投案死于狱中。 C.范滂做事公正,立场坚定。外甥李颂为同乡人所不齿,范滂在任命他做小官的问题上坚决不 通融,即便是举荐他的宗资也无可奈何。 D.范滂慷慨赴难,重情孝母。他决定以死平息灾祸,但也难以割舍母亲的恩情;他的母亲深明 大义,理解他的选择,母子离别的事迹令时人感动流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2)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答案:1.C; 2.C; 3.B; 4.(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 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2)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 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 解析:1.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2.又称驿舍,邮舍;古代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3.“欲劝他弃官出逃”不是“督邮吴导”,而是县令郭揖。 4.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被推 举为孝廉,光禄四行。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 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 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 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 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 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 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 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 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 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 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 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 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 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 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 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 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 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于是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 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 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 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 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 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 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 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 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 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 范滂三十三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 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 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玄自游学,十余年 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 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 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 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 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瑰 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 不敢违意, 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 宿逃去。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 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 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 玄乃以病自乞还家。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 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千余人。 (选自《后汉书·郑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B.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C.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D.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于京城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征辟,汉代选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C.公车,官车,汉代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D.缞绖,分别指古代用麻布制成的丧服和丧带,指整套丧服,后引申为“服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玄爱好学习,执着求学。他先后到当地的学校、太学学习,向京兆第五元先、东郡张恭祖 学习;后入关,通过涿郡卢植介绍,以扶风郡马融为师。 B.郑玄不喜做官,勤于研究。他年轻时即不愿做官为吏;周围许多人因党锢之祸受拘禁,他隐 居在家修习经书学业,并有所创建,促进了古文经学的兴盛。 C.郑玄不慕权贵,淡泊名利。大将军何进征召,他住一晚即逃归;大将军袁绍举荐,他未就任; 公车署征召,他推辞有病;去世前,留遗嘱要求薄葬。 D.郑玄桃李天下,受人敬佩。在东莱时,他的学徒已有几百甚至上千人;他七十四岁去世,从郡 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参加丧会的有千余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2)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答案:1.D; 2.B; 3.B; 4.(1)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家,拿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 (2)袁绍的宾客有很多是豪俊之士,都很善才辩,见郑玄是儒者,并不认为他是学识渊博通达 之人。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咸出问表”意为“都超出了问题本身意思完整,其 后应断开,排除 A、B 两项。“举玄茂才” 意为“举荐郑玄为茂才”,“表为左中郎将”意为 “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二者中间应断开,排除 C 项。故选 D。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 项,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 “辟”。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周围许多人因党锢之祸受拘禁” 错,“禁锢”意为“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禁止异己的人做官或不许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且郑玄 本人也受到了禁锢。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室:家。操: 持,拿着。以:介词,表目的,来。 (2)并:都,一并。通人:学识渊博通达之人。许:赞许,同意。 【参考译文】 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 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 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 《古文尚书》。由于在崤山以东地区没有值得求问的人了,郑玄便西行进入关中,通过涿郡卢 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家庭贫困,便在东莱 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等到发生党锢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 嵩等四十多人都被限制活动,于是就暗暗地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当时任城何休 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针对这三本书都提 出了辩驳。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 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 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文言翻译与考据都通达精深, 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灵帝末年,限制党籍人士活动的禁令被解除后,大将军何进 听说了郑玄的贤名便派人前去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抗他的 意旨,于是便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拜访他。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 很是优厚。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军队,派遣使者邀请郑玄,以盛大的规模招待宾客,郑玄最后到达, 袁绍便延请他就上座。袁绍的宾客有很多是豪俊之士,都很善才辩,见到郑玄是儒者,并不认 为他是学识渊博通达之人,竞相提出种种不经的说法,各家纷纷起身向他发难。郑玄依照儒家 经籍进行申辩对答,每一对答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并且都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座中没有谁不 嗟叹心服。袁绍于是便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但他都没有接受。公 车署征召他任大司农,赐给他一辆四马安车,所经过地方的郡县都派长吏接送。到朝廷后,郑 玄就以生病的理由自求回家。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 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郑玄迫于无奈,带病来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这 一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 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