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案 见《自学听讲》P34‎ 学科素养 课程标准 学习指导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细胞核贮存着遗传物质DNA,从而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核膜是双层膜,其上具有核孔,是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途径。‎ ‎2.科学思维:模型建构,依据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其特点,建构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物理模型。‎ ‎3.科学探究:基于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合理的对照实验,验证细胞核是遗传性状的控制中心,验证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1.结合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明确细胞核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联系细胞增殖过程,分析核膜、核仁、染色质(体)等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 ‎2.结合资料及相关案例,在分析探讨“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不连续的 双层膜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随细胞周期周期性地 消失和重建 。 ‎ ‎2.核孔:位于 核膜 上,是 大分子物质(蛋白质,RNA) 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较多。(注意:DNA不能穿过核孔。) ‎ ‎3.核仁:与 rRNA的合成和核糖体 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大而明显,随细胞周期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 ‎4.染色质: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 组成,是 遗传信息 的主要载体。在细胞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粗变短形成 染色体 ,染色体在分裂末期解螺旋变细变长形成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 细胞核的功能 ‎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 储存和复制 的主要场所。 ‎ ‎2.细胞核是细胞 遗传 和 代谢 的控制中心。 ‎ ‎  1.有关细胞核结构的易错点 ‎(1)认为真核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中也不一定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的细胞核退化消失;处于细胞周期分裂期的细胞中,细胞核暂时解体,也观察不到细胞核。‎ ‎(2)认为组成细胞核的结构只有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 教材中,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显示出了细胞核的核膜、核孔、染色质、核仁等结构,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填充在核膜、染色质、核仁这些结构间隙中的液态成分。‎ ‎(3)认为核孔是一个简单的孔洞 错误地推测核孔是一个简单的孔洞,各类大分子、小分子物质等可自由通过。其实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杂结构,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严格的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小分子物质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4)认为核孔的数量固定不变 核孔的数量以及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多,核仁较大。‎ ‎2.对有关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实验的分析易错点 ‎(1)认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不遵循对照原则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遵循对照原则:有核部分与无核部分相互对照,无核部分被挤入细胞核前后,形成自身先后对照。‎ ‎(2)混淆两栖动物与哺乳动物的核移植 教材中,在资料分析中介绍了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在课后拓展题中介绍了克隆牛的培育,意在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两项技术的联系与区别。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牛属于哺乳动物,与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不同,克隆牛的培育采用的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且需要进行胚胎移植这一后续操作。‎ ‎(3)混淆“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结论的差别 伞藻嫁接实验是将伞帽形状不同的两种伞藻的假根与伞柄嫁接到一起,伞帽的形状受假根控制,但假根由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因此不能排除细胞质对伞帽形状的影响;而核移植实验,是将一种伞藻的细胞核植入另一种伞藻的去核的假根部位,因而得出的“伞藻伞帽的形状受细胞核控制”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  3.片面理解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功能 ‎(1)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而不是细胞的代谢中心,细胞的代谢中心是细胞质。‎ ‎(2)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细胞核没有细胞质的细胞会很快死亡,因为缺少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只有细胞质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也只能短期生存,因为细胞质中已形成的mRNA和蛋白质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时间后,细胞会因缺少细胞核不能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等生理活动而死亡。‎ 见《自学听讲》P35‎ 细胞核的结构 ‎  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名称 特点 功能 核 膜 和 核 孔 ‎①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与内质网相连,且有核糖体附着 ‎②在有丝分裂中核膜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③核膜上有核孔 ‎④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性 ‎⑤蛋白质等通过核孔需要消耗能量 ‎①化学反应的场所,核膜上有酶附着,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控制物质进出,小分子、离子可通过核膜、核孔进出,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 核仁 ‎①折光性强,易与其他结构区分 ‎②在有丝分裂中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参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 染 色 质 ‎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②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③‎ 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 染色质 (分裂 间期)染色体 (分裂期)‎ ‎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如图所示,染色质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呈细长丝状,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后成为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所示的染色体,需选择经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的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例1 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这一事实可支持以下哪种说法?(  )。‎ A.核仁为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蛋白质的合成一定在核仁内 解析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说明核仁可能参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 答案 B 例2 下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②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的代谢中心 解析 图中①表示内质网,⑤表示核膜,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A项正确;图中②为核孔,通过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项正确;④表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在细胞质,D项错误。‎ 答案 D 细胞核的功能探究 ‎  1.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 ‎(1)实验过程及结果: ‎ 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 ‎(2)实验分析: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 ‎(3)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  2.横缢蝾螈受精卵 ‎(1)实验过程及结果: ‎ 有核的一半能分裂、分化,无核的一半不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2)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3)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  3.将变形虫切成两半 ‎(1)实验过程及结果:‎ 有核部分能生长、分裂,失去的伸缩泡还可以再生,具有应激性,无核部分只能消化已吞噬的食物,无应激性。‎ ‎(2)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3)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 ‎(1)实验过程及结果:‎ 伞藻帽的形状与具有细胞核的假根的帽的形状一致。‎ ‎(2)实验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3)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 ‎  5.细胞核功能的概述 ‎(1)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实验1(黑白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实验)和实验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可以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实验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和实验3(变形虫切割实验)可以归纳出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例3 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两个经典生物学实验。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 ‎(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 ‎ ‎ ‎ ‎ 。 ‎ ‎(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                                 。 ‎ 材料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如下实验:在帽状体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帽状体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帽状体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 ‎ ‎ ‎ 。 ‎ 解析 (1)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B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伞藻细胞核转录的mRNA,它能指导合成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部分则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因而嫁接后长出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所以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2)切除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相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即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最终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3)根据材料2可知,核质比的大小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可设计对照实验,即在帽状体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帽状体切去,嫁接一个长成的帽状体,这个原不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 答案 (1)B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伞藻细胞核转录的mRNA,它能指导合成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部分则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因而嫁接后长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故呈中间类型 (2)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最终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 (3)在帽状体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帽状体切去,嫁接一个长成的帽状体,这个原不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 ‎  1.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因而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  2.胚胎干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 ‎  3.细胞核处在细胞质的包围中,核物质代谢所需的原料都要依赖于细胞质,核内大分子合成所需的能量也要依靠细胞质中的ATP供应。细胞核中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并通过核孔输入的,如DNA聚合酶等。‎ ‎1.(2018年海南高考)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 B.细胞核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 解析 线粒体的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分布有相应的酶,A项正确;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B 项正确;核膜等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项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D项错误。‎ 答案 D ‎2.(2015年安徽高考)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解析 甲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点应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是真实存在的,A项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一半,核DNA含量相同,C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只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是无法计算出细胞周期的,D项错误。‎ 答案 B ‎3.(2018年江苏高考)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    (在甲、乙、丙中选择)。 ‎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 。 ‎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 ‎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    (在Ⅰ、Ⅱ、Ⅲ中选择)。 ‎ 解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细胞核,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其中a为染色质、b为核膜(含核孔)、c为核仁、d为线粒体外膜、e为线粒体内膜、f为叶绿体外膜、g为叶绿体内膜、h为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的基粒。(1)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但是有线粒体。(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说明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选④。(3)叶绿体通过h(由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增大了膜面积,线粒体通过e(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从而为相关反应需要的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4)①根据表格分析,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随着细胞增殖代数的增加,相对放射性逐渐降低,说明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不能合成胆碱。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线粒体是分裂增殖形成的。‎ 答案 (1)细胞核 乙 (2)④ (3)e、h 酶 (4)①自身不能合成胆碱 ②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 ③Ⅲ 见《高效训练》P15‎ ‎1.(2019年昌吉月考)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 C.核仁与各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解析 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所以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A项正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不是RNA的载体,B项错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项错误;核孔有利于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DNA不能运出细胞核,D项错误。‎ 答案 A ‎2.下列关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通过mRNA决定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质为细胞核的代谢提供酶、ATP和原料等 C.细胞质基因决定着细胞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才能实现 解析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关系: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控制者,但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细胞质虽然控制一些性状,但还要受到细胞核的影响,细胞质基因可以影响细胞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答案 C ‎3.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是位于核孔上与核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的方式为胞吐 解析 核膜有两层生物膜,共含有4层磷脂分子,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B项错误;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C项正确;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D项错误。‎ 答案 C ‎4.关于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与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B.染色质与染色体都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但有染色质存在 D.处于细胞周期的真核细胞中不一定能观察到染色体 解析 原核细胞既没有染色体,也没有染色质,C项错误。‎ 答案 C ‎5.某小分子物质进出一植物细胞的某结构时,均通过了两层膜,该结构不可能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膜 解析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只有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因此本题选D项。‎ 答案 D ‎6.如下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 B.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也不能存活太久 C.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有丝分裂,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系统的代谢中心 解析 图中所做的三个实验:①单独培养去掉细胞质的细胞核→细胞核消失;②单独培养去核的细胞→细胞消失;③给去核的细胞移植新的细胞核→细胞能生存并且繁殖后代。实验①②分别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不能单独生存,实验③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综合分析三个实验,可以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具体功能,因此D项错误。‎ 答案 D ‎7.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结构为        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    层磷脂分子构成。  ‎ ‎(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    ,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人的胰岛B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比口腔上皮细胞的    (填“多”或“少”)。  ‎ ‎(3)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    分子,鉴定②的试剂常用     。  ‎ ‎(4)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中存在外,还分布在    中。  ‎ 解析 (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2)图甲中2表示核孔,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多。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代谢旺盛,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胰岛B细胞中的核孔数目比口腔上皮细胞的多。(3)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①是双螺旋结构的DNA,②是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4)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 答案 (1)细胞核的亚显微 4 (2)核孔 多 (3)DNA 双缩脲试剂 (4)线粒体 ‎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附着有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解析 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无染色体,染色体到前期才出现;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细胞周期中并非全过程都发生转录,染色体在解螺旋前,其中的DNA为高度的螺旋化状态,不能发生转录,D项错误。‎ 答案 A ‎9.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c的性状表现取决于a的细胞核,而不是取决于b的细胞质,即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故选A。‎ 答案 A ‎10.下图为某同学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RNA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释放到细胞质中 B.细胞核可能通过控制RNA的合成间接控制细胞的代谢 C.若核质分离较长时间后进行移植,则B组实验细胞质中无15N的RNA D.A组培养液换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解析 尿嘧啶是合成RNA的原料,由图可知,在细胞核中首先发现被15N标记的RNA,然后在重组细胞的细胞质中发现被15N标记的RNA,说明RNA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释放到细胞质中,A项正确。细胞核可以通过控制RNA的合成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的代谢,B项正确。若核质分离较长时间,细胞核可能由于缺乏物质和能量供应死亡,这样B组重组细胞质中无15N标记的RNA,C项正确。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A组培养液换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若DNA进行复制,可在细胞核中发现被15N标记的DNA,但DNA不进入细胞质,所以在细胞质中没有被15N标记的DNA;若DNA不复制,则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无15N标记的DNA,D项错误。‎ 答案 D ‎ ‎11.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 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A项正确;②是核仁,与某种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不是合成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B项错误;③是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项正确;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同时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 答案 B ‎ ‎12.下图是对变形虫进行去核和再植核的有关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去核部分的细胞质,可以生活一段时间,其原因是            。 ‎ ‎(2)单独的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 ‎ ‎(3)变形虫去除细胞核以后,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存活一段时间后最终死亡。但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内,再植回一个细胞核,变形虫又能够恢复生命活动,正常生活,由此可以说明              。 ‎ ‎(4)正常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        。 ‎ 解析 (1)变形虫在去核后仍能存活一段时间,是因为细胞质中已合成的蛋白质等物质仍能发挥作用。(2)单独的细胞核,失去了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很快死亡。(3)变形虫失去核以后,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和酶,因此,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最终死亡。当重新植回细胞核后,变形虫又恢复了正常的生命活动,这说明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 (1)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可发挥作用 (2)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 (3)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13.蛙成熟的未受精卵处于活跃的DNA合成状态,而脑组织细胞则不能分裂。科学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蛙成熟的未受精卵中DNA合成所需的酶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的    上合成的,并通过    进入细胞核。除此以外,细胞质还为细胞核代谢提供所需的        等。 ‎ ‎(2)脑细胞的无核部分仍能存活一段时间,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 ‎ ‎(3)本实验证明了                。 ‎ 解析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物质和能量,细胞核离不开细胞质,故脑细胞的无核部分最终死亡。‎ 答案 (1)核糖体 核孔 原料、能量(ATP) (2)脑细胞细胞质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活动,物质和能量耗尽后,脑细胞便会死亡 (3)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