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8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8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

跟踪检测评估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14个乡1953年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1.29%,比1952年增加了 550%,出卖的土地数量占土地总量的0.22%,比1952年增加506.93%。另据同一时期对河南省9个乡的调查发现,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59%,买入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2.88%。这些现象的出现(  )‎ A.表明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B.说明建国后土地改革成效有限 C.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缓慢 D.适应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解析:由材料农民土地买卖可知,当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无法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农业合作化势在必行,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建国后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非成效有限,故B项错误;1953年工业化才起步,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财政经济的有关政策。该政策的实施(  )‎ 时间 政策 ‎1950‎ 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绝大部分财政归中央财政部“统收统支”‎ ‎1951‎ 将“统收统支”改为“划分收支,分级管理”,即中央、省(市、自治区)、县(市)三级财政,由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绝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中央 A.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充分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2年属于经济恢复时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统收统支”不相符,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绝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中央”不相符,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同时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9·河南郑州模拟]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 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根据所学1953~1954年仍处于建国初期,经济尚不发达,难以达到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的情况,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1953~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根据材料中央政府在1953~1954年逐步实现了对粮食、食用油、棉花、棉布的统购统销,此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目所给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1949~1952年,与题目所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9·内蒙呼和浩特调研]1954年,在一届人大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三届人大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首要任务 B.实现国家富强是探索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 C.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D.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解析:根据题意,首要任务并未在材料中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明确地提出”、“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得出实现国家富强是探索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与题意不相符,题意强调的是经济层面而C项表述停留在政治层面,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不相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5.“一五”‎ 计划开始实施后,城市人口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逐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大,粮食问题供应紧张。对此,我国采取的新措施是(  )‎ A.实行统购统销     B.发展农业合作社 C.推行“以粮为纲”政策 D.实行国家合同定购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一五计划的开展,粮食供应紧张,因此需要国家调控,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故A项正确;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措施,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粮为纲”说法显然不符,故C项错误;国家合同定购只能解决收购问题,不能解决销售分配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 ‎6.1956年9月,刘少奇说:“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这段材料体现出刘少奇的经济管理工作思想是(  )‎ A.政企一定程度上分开 B.实行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 C.实行生产责任制管理 D.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度加快 解析:材料“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意思就是说经济部门的主管就要管好经济部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政企分开,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适度放权,而非集中领导,故B项错误;C项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7.[2019·湖北稳派教育联考]1958年10月,全国文化行政会议上提出“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的目标。这一目标(  )‎ A.迅速地改变了教育落后状况 B.促成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爆发 C.具有盲目冒进的大跃进倾向 D.表明苏联教育模式影响深远 解析:“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这只是一种理想,不能改变教育落后的状态,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运动”是政治领域内“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 这一目标与当时中国文化落后的情况是不相适应的,超过当时的水平,故C项正确;“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无法判断是否与苏联模式有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8.1958年,中共中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 D.“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8年”“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可以判断出材料所述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项正确。农业合作社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口号,故B项错误;“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口号,故D项错误。‎ 答案:C ‎9.下图是1958年~196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所占国家年收入比重的情况,示意图所反映的情况(  )‎ A.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C.不利于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D.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发展基础 解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显示,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最高接近于国家年收入的一半,这明显地占用了国家用于民生方面投资的资金,再结合示意图中的时间,此时期处于“大跃进”时期,由于片面地注重基本建设投资,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引发了经济困难,C项正确。‎ 答案:C ‎10.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 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 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  )‎ A.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 D.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解析:1961年5月作出的决定,到年底就已经完成过半,说明效率很高,而这种高效率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减少城镇人口并不能促进农村的城镇化,故B项错误;该政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C项错误;减少城镇人口与工业布局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11.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最能反映(  )‎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 ‎23 771‎ ‎81.23%‎ ‎9.01%‎ ‎1958年 ‎26 660‎ ‎58.23%‎ ‎26.60%‎ ‎1959年 ‎26 173‎ ‎62.17%‎ ‎20.64%‎ ‎1960年 ‎25 882‎ ‎65.75%‎ ‎15.89%‎ ‎1961年 ‎25 590‎ ‎77.17%‎ ‎11.16%‎ A.新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下降 D.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解析:图表中1958年以后,工业从业人员不断下降,结合所学,表明“大跃进”工业发展受挫,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从业人员的变化,农业依旧是中国经济中很重要的一块,故B项错误;1958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7年~1967年”‎ ‎,工农业从业人员比例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D ‎12.1961年2月,中共中央重新制定了进口商品的次序:“第一,粮食;第二,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顾性的物资;第五,橡胶、石油、铜、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设备等。”造成进口商品这一次序的主要原因是(  )‎ A.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困难 B.西方强化了对华经济封锁 C.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D.我国工业化已经初步实现 解析:从材料“1961年2月”“中共中央重新制定了进口商品的次序”中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初减少了生产资料的进口,粮食等生活资料加大进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内经济的困难,为解决粮食短缺而调整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重,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进口商品的次序,没有体现西方的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进口商品的次序,而没能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 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中国实行的“一五”计划是在苏联援助下,实行“一化三改”,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说明片面发展重工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第(3)问,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三大改造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作出那么大的贡献”可以得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7分)‎ ‎(2)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8分)‎ ‎(3)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或答: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也可);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10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中国总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 人口(万人)‎ 中国城镇 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 的比重(%)‎ 世界城镇 人口占世 界总人口 的比重(%)‎ ‎1950‎ ‎55 196‎ ‎6 169‎ ‎11.2‎ ‎28.8‎ ‎1960‎ ‎66 207‎ ‎13 073‎ ‎19.7‎ ‎33.9‎ ‎1970‎ ‎82 992‎ ‎14 424‎ ‎17.4‎ ‎37.5‎ ‎1980‎ ‎98 705‎ ‎19 140‎ ‎19.4‎ ‎38.2‎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12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分析说明应紧扣1950~1980年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围绕一种趋势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1 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呈增长态势,1960~1970年曾发生逆转。(2分)理由:增长的因素:对实现工业化的国策的执行;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快;“三线”建设的促进。逆转的因素:经济上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10分)‎ 示例2 趋势:1950~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分)理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进程;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0分)‎ 示例3 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分)理由: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视市场导向作用;受错误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局不稳定;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存在缺陷。(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