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开展科技奖励活动 ‎①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发挥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③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凸显科学家精神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儒家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 ‎②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软实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困难的时候,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A.文化为人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中国宪法日(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以立法形式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主要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利用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9年10月21日,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该片以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第一部法文译本《论语导读》为线索,讲述了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相遇、相识、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该纪录片的拍摄 ‎①推动了中法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 ‎ ‎②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④有利于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处共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此,必须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④具有包容胸怀,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经典名言。下列古诗句所反映的文化思想与其一致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1.2019年岁末,一个叫“李子柒”的四川姑娘,爆红海内外。李子柒是一名90后美食视频主播,她所有的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浓浓的中国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从对外交流的角度看,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厚底蕴 ‎②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③追求文化价值认同是国际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 ‎④创新文化交流形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2019年9月中旬,中国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节,各地中秋节庆典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月饼、包子、春卷等中国特色小吃摊前排起了长队,舞龙表演更是吸引了不少群众,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肩膀上,兴高采烈地观看着表演。这说明 ‎①民族节日是全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传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一成不变的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20年3月9日,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无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当天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绕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堂思政大课的成功 ‎①取决于形式的新颖、手段的高超 ‎ ‎②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③显示着继承的必要、传播的价值 ‎ ‎④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书法艺术是综合性艺术,它与文学、笔墨、刻、生命、情感构成一个整体。“文章发挥,书道尚矣”“先文而后墨”,书法创作的构思首先从文辞选择开始,对文辞的选择体现了创作者的文化修养。这就是说,书法创作应 ‎①讲究“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的统一 ‎ ‎②讲究“墨韵之意”与“文辞之境”的统一 ‎③体现“情景交融、意与境谐”的审美特征 ‎④体现“动静平衡、起伏有序”的审美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重视思政课建设是基于 ‎①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中的核心 ‎③思政课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④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6.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一幅大唐画卷不动声色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辉煌。当前,作为与大唐长安城有着直接血脉传承的西安,凭借时尚与传统交融的独特魅力,处处凸显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张力。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④电视媒体是传播灿烂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借鉴融合对方的文化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③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④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电视剧《特赦1959》于2019年7月29日在央视首播以来,引发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该剧的主创者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历史人物和故事,将其放置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广阔视野之中予以观照,使该剧获得更开阔的历史、社会广度,既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信念、情怀与智慧,也折射出真、善、美必将战胜假、恶、丑的人性光辉。该剧的成功在于 A.坚持了取长补短,融汇了中西多种文化特质 ‎ B.着眼于历史,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继承 C.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 D.正确把握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如果对文化遗产的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准确的关键词组是 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21.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跳出工程大事记的方式,用人的劳动和生活来真实反映海上工程的复杂性、艰苦性和风险性,用蒙太奇形象化语言来表现关键的情节与细节,既尊重科学又尊重艺术,增加了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对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②发挥传媒创造文化的作用 ‎③立足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 ④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2.2019年1月29日,“大美中国”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旨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中俄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假如让你撰写一组符合该活动的宣传稿,你认为最恰当的关键词应该是 A.尊重差异加强融合维护文化安全 ‎ B.理解个性求同存异反对封闭主义 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吸收外国文化 ‎ D.面向世界以我为主保持民族特色 ‎23.作为一档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千年积淀、万般风貌。继承名字,是继承历史;记住名字,是记住来时的路;读懂名字,是读懂一种深沉的感情。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大众传媒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地名知识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读懂地名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②“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④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忘本来”就是要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全盘继承 ‎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 ‎③要坚持实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 ‎④“面向未来”就是要创新发展,开辟中华文化新境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6.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在两岸关系发展中,中华文化 ‎①作为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 ‎②作为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台湾同胞的价值观念 ‎③承载着国家的精神价值,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④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进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号召全党要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上述材料说明 ‎①焦裕禄精神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②文化是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③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远大于落后文化的影响力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今天,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抗击新冠,共克时艰,大力发扬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有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随时代的变迁而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0.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我国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事迹,从白衣天使、到抗疫志愿者,到出租车司机、到外卖小哥等等举不胜举,他们在各自岗位艰苦拼搏,竭力奉献,报效祖国,赢得国人的高度赞誉,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着的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 ‎③爱国主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提供智力支持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拼搏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国家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武汉拨付大量抗疫资金,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非典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下列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②腐朽文化魁文化糟粕,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 ‎③对落后文化要坚决依法取缔 ‎④腐朽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疫情发生以来,网上有谩骂湖北人民的,有叫骂卡点防控人员的,有辱骂钟南山院士的,有咒骂援鄂医疗队的……更普遍的,有责骂国家救援不力的,叫骂医疗技术落后的,唾骂官员无知无能的,斥骂限制出行自由的,臭骂法律法规制度的……反正在他们眼里,“洪洞县里无好人”,所有人都是“病毒”‎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唤醒了人民的权利意识 ‎③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4.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疫形势,武汉市决定建造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专门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湖北乃古楚之地,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帝喾)则是黄帝的子孙。人的肺部五行属金,于是“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雷神山,也有相应的中国民俗文化的传说: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凡有违背人伦法理且犯下不可饶恕罪责者,则将遭受五雷轰顶而毙亡。关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命名 ‎①火神和雷神是封建思想残余,属于落后文化,为拒绝污染应加以取缔和剔除 ‎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鼓舞战胜“新冠”的信心 ‎③“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包含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坚定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恢复传统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5.互联网平台释放了不少正能量,比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守望相助、公益行动中的慷慨解囊、网络问政中的良性互动、微博反腐中的穷追不舍等。同时也必须正视网络空间中的各种乱象,如“水军”“推手”制造疫情谣言、虚假信息,各种违法行为屡禁不绝等等。因此,互联网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电影《攀登者》根据中国登山队队员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的史实改编,讲述中国登山队完成世界首次北坡登顶并实地勘测出属于中国自己测量珠峰的“中国高度”。为了让这部电影更加真实,演员们特地去海拔5200多米的岗什卡体验生活。有网友说,观影过程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每一名中国人都要用“攀登精神”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中获得启示是 ‎①文化创作要注重实践,才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②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③先进的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④作品必须反映真实事实,才会释放恒久的魅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8.2019年伊始,我国多地掀起了以快闪的形式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活动热潮,在唱出家国情怀的同时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这一活动 ‎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内容上得以创新 ‎②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③体现文化市场发展规律,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2019年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丰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开学这天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真挚、乍动、感人的公开课。该公开课的举办有利于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②以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推动教育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④弘扬爱国精神谱写青春旋律,奏响青春赞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0.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广播电视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继续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疫科普宣传,调动全行业力量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持续组织全国性公益展播活动,更好地引导舆论、坚定信心,凝聚万众一心、坚决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 ‎①广播电视媒体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②发展文化事业应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③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主流媒体应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舆论的引领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2019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表现为 ‎①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 ‎②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 ‎④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年伊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内、在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内、在长沙橘子洲头公园内……都以快闪的形式由组织者领唱、公众跟唱《我和我的祖国》,以年青人为主体,采用网络直播,使民众与祖国的关系进一步明朗,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快闪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一活动 ‎①拓宽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 ‎②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③借助科技这一传播途径,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3.坚守30年,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往返6000多次,行程140多万公里,高原邮路险象环生,除了“天灾”,还有“人祸”,四川甘孜州邯车驾驶员其美多吉从未放弃、从未低头,他用行动生动论释了新时代奋斗者的敬业奉献、勇于担当。2019年1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中央宣传部的这做法旨在 ‎①发挥时代楷模的榜样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③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多样文化需求 ‎④以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号召人人成为时代楷模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44.疫情面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不眠不休,连续工作”,勇敢冲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前线,让无数人泪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义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医务工作者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医务工作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精神,彰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④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5.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殴打关卡执勤民警等事件,让“巨婴”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对此,青少年应该 ‎①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养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②强化自我规则意识,正视个人的主体责任 ‎③大力培育诚信文化,提高社会的诚信水平 ‎④加强家庭与社会教育,增进现代公民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6.习近平主席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要做到 ‎①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公信力 ‎③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7.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校准价值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守望心中的绿洲,就不难守住风清气正的精神家园。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明辨善恶,砥砺自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观念 ‎③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推动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④凝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各种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8.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此,应该 ‎①扎根乡村土壤,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实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将公共文化资源集中到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③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决依法取缔宗教活动 ‎④推进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9.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推动时代的前行。由此可见 ‎①全面传承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④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应传承革命理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做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①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把理想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理想信念融入自身的奋斗中 ‎④把理想信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51.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灾情发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这场硬仗,我们能赢!‎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简要说明培育和弘扬这种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16分)‎ ‎(2)在当代中国,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12分)‎ ‎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投情面前,只能前进,不能退却;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战斗、战“疫”、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一个个“战”字催人警醒,见人担当。‎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灾难面前,我们不仅凝练了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更经历了一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洗礼,进一步树立和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灾难是见证我们坚实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抗击疫情的战役,也锤炼着这个时代的偶像观,此次抗疫中,许多专家在网络上走红,既丰富了“网红”二字的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的尊崇。钟南山被网民称为“超级偶像”,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句“一线岗位换成共产党员”圈粉无数。白衣天使、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这些抗疫英雄来自不同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群众赞美的新偶像。‎ ‎“站着站着,你就睡着了;看着看着,我就哭了。”这句话饱含着网民们对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深情。一场全民战“疫”让人们认清楚,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相信经过这次锤炼与淬火,人们的偶像观会更加成熟,会更有营养地哺育年轻一代成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灾难是如何见证我们坚定成长足迹的。(16分)‎ ‎(2)请你为社区拟三条“向抗战新冠病毒的英雄致敬”的宣传标语。(6分)‎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D A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C B A B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D C D C A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C B A C D D C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C C B A B B C D A ‎51.(1)①上述材料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5分)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5分)③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都具有重要意义。(6分)‎ ‎(2)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3分)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分)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果,也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分化图谋。(3分)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分)‎ ‎52.(1)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我们在战“疫”中创造了“战役”精神,同时也经历了一场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冼礼。(4分)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团结精神的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在战“疫”中,凝练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同心同德、不懈奋斗。(4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生活即教育,灾难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把灾难当成教育实践课程,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素材。(4分)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灾难让我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的畏惧、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价值的创造与追求。(4分)‎ ‎(2)答案示例:迎难而上,挺起中国脊梁;无私奉献,描绘“最美”风景;勇敢是你们的担当,奉献是你们的品质;最美逆行,感恩有你;(每点2分,共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