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创新设计》(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A: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创新设计》(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A: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读考纲 · 析考情 · 明考向 考纲解读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备考指南 考纲下载 核心知识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 2013 大纲卷 7 ~ 9 题, 12 分 选择题 命题重点: 1. 常结合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考查对清洁生产流程中区域布局、集聚原因的分析能力。 2. 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图,考查对生态农业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常结合区域图和题干信息,考查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引发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一般在 4 分左右,难度系数在 0.6 左右。 热点探究: 环境问题,循环经济。 2015 课标 Ⅱ , 37(3) 、 (4) , 12 分 综合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016 课标 Ⅱ , 37 题, 22 分 综合题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 识记: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 应用: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4. 识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5. 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形成原因 地域差异 原则 基本途径 考点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采集、渔猎 原始的平衡 土地 不协调 工业革命 自然资源 迅速激化 说明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是否相同? 提示  不相同。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 . 直面环境问题 (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① 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___________ ; ② 人类活动的 _______ 要排放到环境中。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______ ______ 。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自净能力 (3)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和 _____ 等 短缺 _________ 、 土地荒漠化 、 ___________ 减少 等 _________ 、 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地域 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_____ 地区 、发展中国家严重 _____ 地区 、发达国家严重 形成 成因 过度消耗资源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过度开采 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 能源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 大气污染 农村 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突出,一是环境承受着人口增长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二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力量薄弱,三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转移污染。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 年 12 月 4 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马尔代夫水资源总量较少的原因是 (    ) A. 年降水量小 B. 地表径流量小 C. 人口稠密 D. 地势起伏大 (2)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 ① 水土流失  ② 雾霾严重  ③ 珊瑚退化  ④ 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第 (1) 题,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马尔代夫国土面积极其狭小,地表径流量小,所以水资源十分短缺。第 (2) 题,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霾;该国主要由众多珊瑚岛组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答案  (1)B   (2)D 1 .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自然原因 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天气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水域条件 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人为原因 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 合理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片面追求 经济增长 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2.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环境 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措施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 要从 “ 开源 ” ( 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 ) 和 “ 节流 ” ( 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 ) 两方面入手 土地资源短缺 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 能源短缺 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 “ 三废 ” 的大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 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 ) ,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 “ 围城 ” 现象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噪声等 城市噪声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石油泄漏 【学法指导】 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 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①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回答环境问题的模式 考查角度 解答的基本思路 类型、表现 与分布 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如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水土流失的原因: (1) 自然原因: 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 地表植被稀少; ③ ( 黄土 ) 土质疏松。 (2) 人为原因: ① 植被的破坏; ②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 开矿 后果与 危害 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的危害为:土壤破坏,土质下降,诱发多种自然灾害 解决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一是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二是提倡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如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 压缩农业用地,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②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③ 矿渣回填,矿区复垦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生态环境问题 1.( 2013· 大纲文综, 7 ~ 9 )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 A. 重金属盐 B. 氮、磷营养物 C. 固体废弃物 D. 泄漏的石油 (2)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 A. 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 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 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 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 A. 赤道附近 B. 大洋中部 C. 中、低纬近海 D. 高纬近海 解析  第 (1) 题,以赤潮为背景,考查了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赤潮的成因是温暖海水的富营养化,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氮、磷营养物促使某些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和生长,导致水体缺氧,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B 项正确。第 (2) 题,考查赤潮形成的水温条件和气象条件。赤潮多发生在水温偏高的海域,同时,风力偏小不利于海水散热和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导致赤潮的暴发, C 项正确。第 (3) 题,考查赤潮多发的海域位置。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且氮、磷污染物排放量有限, A 项错误;大洋中部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影响很小,不易发生赤潮, B 项错误;中、低纬近海既有温度条件,又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赤潮多发, C 项正确;高纬近海水温低,不易发生赤潮, D 项错误。 答案  (1)B   (2)C   (3)C 考向二 环境污染问题 2. [2015· 新课标 Ⅱ ,37(3)(4),12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6 分 ) (2) 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6 分 ) 解析  第 (1) 题,近年来乌梁素海的污染严重,一方面是排入的农田退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使湖水污染加重,同时当地工业和城乡废水也排入该湖。另一方面是湖泊本身的自净能力差,由于其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造成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第 (2) 题,治理乌梁素海的污染要从 “ 减排、清污、执法、增意识 ” 等方面来回答, “ 减排 ” 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一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发展绿色农业;二是严格控制入湖废水的排放量。 “ 清污 ” 就是要及时清淤,采取生物措施净化。 “ 执法 ” 就是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 增意识 ” 就是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答案  (1)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 ①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 ② 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 ③ 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 ④ 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⑤ 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走向人地协调 —— 可持续发展 (1)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 内涵 :_________ 发展是基础 ,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_________ 发展是目的。 (3)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_______ 原则。 生态持续 社会持续 共同性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 “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提示  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联合国组织 300 名科学家对地球臭氧水平进行持续监测,最新监测显示 2000 年至 2013 年,中纬度地区 50 km 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 4% ,科学家提出臭氧层可能会在 21 世纪中期实现痊愈,但仍需靠各国的共同努力。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材料显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2) 目前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 A. 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 汽车尾气 C.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 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冰箱 解析  第 (1) 题,臭氧层的破坏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由此可知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共同性原则。第 (2) 题,目前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氟氯烃化合物,它主要用于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故选 D 项。 答案  (1)C   (2)D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3. 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可持续发展关键的判断 1. (2015· 北京文综, 2)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 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 ) 。 据此,回答下题。 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 ①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 公平性 ” 的含义。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① 正确;过度猎狼可能降低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② 错;不良消费观念与过度猎狼无关, ③ 错;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④ 正确。综上所析,选 D 项。 答案  D 2. (2014· 天津文综, 6)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已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 A. 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 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 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 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题目所给四个选项可知, A 项强调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 B 项强调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 C 项强调土地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D 项强调旅游业发展,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考向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2015· 江苏地理, 21 ~ 22 , 6 分 ) “ 国际慢城 ” 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 5 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 “ 国际慢城 ” 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 双选 ) (1) 与 “ 国际慢城 ” 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 A. 骑单车出行 B. 经营手工业作坊 C. 去速食店就餐 D. 建大型游乐场 (2) 大山村在成为 “ 国际慢城 ” 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 A.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 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 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解析  第 (1) 题,综合题干材料 “ 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 可知, C 项错误、 B 项正确;骑单车出行减少了环境污染,利于环境的保护, A 项正确;大型游乐场容易造成环境问题,不符合 “ 国际慢城 ” 的要求, D 项错误。第 (2) 题,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该地由原来单一的水稻、小麦、油菜作物的种植转变为发展茶园、果园、苗圃、菜地等,并且出现了游客中心、池塘水景和大山塔风景区等,说明第三产业得到发展,故 B 项、 D 项正确。 答案  (1)AB   (2)BD 考点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严峻挑战 ( 必然性 ) :庞大的人口压力; _________ 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2) 行动: 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人均资源 2 .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发展 循环 经济 手段 核心 方式 目的 实践 环境无害化技术 提高生态效益 环境友好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工业: 发展 __________ 农业: 推行 __________ 公众:提倡适度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公众参与。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7· 天津滨海六校联考 )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 “ 九山半水半分田 ” 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 “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 ,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 读示意图回答 (1) ~ (2) 题。 (1) 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 A. 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 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 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 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 A. 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 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 提高了生产效率 D. 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  第 (1) 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 (2) 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 答案  (1)C   (2)D 1 .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 深刻的环境危机 2 .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思路 具体内容 地理背景 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优势条件 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 限制因素 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 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 ,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 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 工业发展;旅游资源 —— 旅游产业发展 ) 。 (2) 发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教育方针,促进产业升级 ( 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4)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 促进对外开放。 (6) 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8) 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 (1) 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 ( 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 。 (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 ) 。 (3) 产业转移 ( 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循环农业模式图的判读 1.( 2013· 福建文综, 1 ~ 2 )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 提高经济效益  ② 加快城镇发展  ③ 提供清洁能源 ④ 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第 (1) 题,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处于亚热带地区。据此可判断该农业模式最适宜的地区。第 (2) 题,该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1)D   (2)B 【读图指导】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 常考的 类图像之十九 )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 顺藤摸瓜法。 ① 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② 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③ 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④ 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⑤ 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 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在确定完填空内容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 2.( 2012· 江苏地理, 17 ~ 18 )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读图可看出,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也可获取畜产,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 ④ 方式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向二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保护 3. (2016· 新课标全国 Ⅱ , 37 , 22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 ,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 1976 年、 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 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 7 分 ) (2) 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 9 分 ) (3) 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 6 分 ) 解析  第 (1) 题,直接看图,按照图例中的时间分阶段描述分布及变化即可。第 (2) 题,分析图文材料可知, 20 世纪 70 年代,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地进行采伐作业,导致森林减少,熊猫的栖息地缩小;而 108 国道的修建则把熊猫栖息地分割。 2000 年前后,禁止采伐天然林,秦岭隧道的建成通车,使得该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并且原有道路被废弃后熊猫的栖息地连成片,使其分布范围扩大。第 (3) 题,从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措施可建设动物通道。生物措施主要是减少生态的破坏和加强生态的恢复。 答案  (1)20 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 ) ,栖息地连成一片;到 80 年代后期 (1987 年 ) 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2000 年 ) ,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 大规模采伐森林 ( 对植被破坏大 ) ,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 ( 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 ) ,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 ( 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108 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 ) ,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 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