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必修③第四章第34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人教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必修③第四章第34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人教版,江苏专用)

第34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纲呈现]‎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规律。‎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影响。(重难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西气东输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③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优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对东部地区 ‎①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优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考向一 能源调配工程的线路和原因 ‎(2019·南京模拟)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 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多河流但不适合发展航运 ‎2.关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台风 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不适合发展航运。第2题,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主要经过地区能源消费量大,故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而非自然因素(地形);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地形条件复杂;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工程在江西省设有多个分输站,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能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读图回答3~5题。‎ ‎3.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大致位于(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陕甘宁地区 D.柴达木盆地 ‎4.从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 A.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B.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 C.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D.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 ‎5.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答案 3.A 4.B 5.B 解析 ‎ 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2000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重心在东经107.5°,北纬33.5°附近,地理位置离四川盆地最近,故答案选A项。第4题,根据图中重心的经纬度变化来分析,从2000年~2011年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往北移,但有波动,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导致生产重心迁移,故答案选B项。第5题,根据两者重心的经纬度变化来分析,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往北移,但有波动;消费重心往东南移;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图中两曲线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会呈现出能源生产在西部,能源消费在东部的局面,此局面对解决东部地区的雾霾没有多大的益处,A错;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向以科技为导向的工业进行转变和升级,B对;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对能源密集型的产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会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C错;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问题影响不大,D错误。‎ 考向二 能源调配工程的影响 ‎(2019·江西联考)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输入地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7.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省,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由材料可知,川气东送项目主要向上海等能源短缺的地区供气,即这些地区为川气东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川气东送并不能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会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第7题,江苏省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速度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江苏省本身常规能源相对缺乏,故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省。‎ ‎(2019·江苏百校联考)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和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到达福建省,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建成通气,西气东输三线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8~9题。‎ ‎8.“西气东输”三条线路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准噶尔盆地 ②河西走廊 ③渭河平原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西部天然气的输入给福建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为福建省“绿色生态”建设增添动力 B.气取代煤,将改变福建省的能源消费结构 C.带动了与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 D.有效缓解了福建省能源短缺状况 答案 8.D 9.B 考点二 其他资源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 原因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华北地区缺水严重(降水不多,地表径流少;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浪费严重)‎ 优点:可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工期短;可调水量大。‎ 线路 东线 缺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运营费用高;水质条件较差 中线 优点: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水源地水质好。‎ 缺点:需挖输水渠道,工程量较大 西线 优点:线路长度最短。‎ 缺点: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最大 影响 ‎2.西电东送 原因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 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路线 影响 输出地 输入地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考向一 调水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不能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①说法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④说法正确;根据图中的地势特征,黄河以北段才可以自流引水,③说法错误;京杭大运河丙段作为南水北调通道,调水会抬高其水位,改善航运条件,②说法正确,故选D。第2题,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级战略性大工程,其调水水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水使得长江下游入海水量减少,江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不可能促使泥沙向海洋输送;长江口入海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的可能性升高;潮汐规律主要与天体间的引力有关,与调水无关。故选A。‎ 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用于供应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等。读图,完成3~4题。‎ ‎3.西班牙实施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沿途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 B.西班牙人口、城市集中在东南部 C.塞古拉河流域水热配合差,且背风坡效应明显 D.塔霍河流域降水丰富,水资源供应量大且稳定 ‎4.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塞古拉河流域环境的影响有(  )‎ A.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减小 B.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减轻 C.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D.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调水沿线以山地为主,工程量大,A错。西班牙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B错。塞古拉河流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处于西风背风坡,水热条件差,跨流域调水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C对。塔霍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供应量不稳定,D错。第4题,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产生的,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关系不大,A错。跨流域调水缓解了塞古拉河流域缺水状况,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同时增加了下渗,使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得以缓解,B对。流域水量变化与大气污染关系不大,C错。塞古拉河流域水量增加,农业灌溉面积增加,易加剧土壤盐渍化,D错。‎ 考向二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山东省规划设计的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和榆横—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三条新通道全部获国家批复,“外电入鲁”取得了实质性的重大突破,到2017年三条输电通道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省外来电1 800万千瓦左右。读“外电入鲁通道规划示意图”,回答5~6题。‎ ‎5.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  )‎ ‎①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③距离输电地近,送电方便 ④酸雨危害日益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外电入鲁给山东省带来的影响有(  )‎ ‎①能源结构更趋合理 ②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③硫氧化合物排放增多 ④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外电入鲁的主要原因是山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同时能源以煤炭为主,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山东省的酸雨危害不严重,距离输电地并不近。第6题,外电入鲁,优化了山东省的能源结构,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9·泰州联考)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读图回答7~8题。‎ ‎7.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  )‎ A.能源不足 B.国内市场小 C.交通不便 D.水资源不足 ‎8.“疆电外送”(  )‎ 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 B.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 C.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D.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疆电外送”的目的地是电力紧缺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疆电外送”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将煤炭转化为电能需大量水源,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不利条件。第8题,“疆电外送”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建设难度大;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地处我国中东部,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解析 第(1)题,结合淮南的地理位置,从资源储量、市场需求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第(2)题,从缓解上海市能源紧张状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 ‎1.分析思路 ‎(1)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及产生的影响 ‎2.答题技巧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答题模板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答题模板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题模板 ‎1.2014年10月1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争取2018年竣工。下图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R河的三种主要补给来源。‎ ‎(2)指出影响图中天然气管道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 ‎(3)说出“俄气东输”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答案 (1)雨水、湖泊水和积雪融水。‎ ‎(2)资源、地形、生态环境。‎ ‎(3)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增强能源安全性;促进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 第(1)题,图中R河发源于贝加尔湖,该湖对R河有补给作用;R河流经地区为外流区,大气降水对河流的补给较多;R河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有积雪融水补给。第(2)题,图中天然气管道经过天然气田,表明资源影响线路走向;图中天然气管道沿河谷延伸,表明管线建设受地形影响较大;该管线避开自然保护区和陡坡,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关。第(3)题,将我国“西气东输”对输入地的影响进行知识迁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分析即可。‎ ‎2.(2019·苏州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深处1 620米)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8 ℃左右,冰层厚达1米,湖面全面封冻至一月份。该地区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 材料二 蒙古国曾提出“北水南调”,设想从贝加尔湖引水并修建大坝,寻求与中国合作,将水引至蒙古及中国华北。下图为蒙古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1)指出蒙古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地理区位和开发条件角度,阐述从贝加尔湖引水至华北的主要局限性。‎ 答案 (1)水资源北多南少。依据:降水量北多南少,河流北多南少,城市分布北部多南部少。‎ ‎(2)北段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质复杂;冬季严寒,沿途封冻期长,输水不便;沿途蒸发、下渗耗水多;线路长,投资大,建设难度大;途经三国,协作不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