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课标版)2019版高考地理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十四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 考纲解读 主题 内容 考点 要求 高考示例 常考题型 预测热度 区域 生态 环境 建设 与资 源综 合开 发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Ⅲ 2016课标Ⅲ,36(1)(3),14分 2015天津文综,8—9,8分 2014课标Ⅰ,7—9,12分 2014课标Ⅰ,36,24分 选择题 综合题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Ⅲ 2017课标Ⅱ,36(1),8分 2016课标Ⅲ,37,24分 2014四川文综,5—6,8分 综合题 选择题 ★★★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流域的综合开发 Ⅲ 2017江苏单科,10,2分 2016课标Ⅱ,36,24分 2014北京文综,36(1),12分 2013广东文综,7,4分 选择题 综合题 ★★★ 分析解读考纲对本专题知识的要求,旨在理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理。由于本部分知识是人类活动在特定区域的具体体现,所以命题时都会是以某一个具体区域或具体事件作为背景材料,多从问题或现象、成因及治理措施或发展思路等角度设问;对获取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能力有较高要求,在复习时,应该弄懂、吃透教材所列举的案例,然后举一反三。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6海南单科,16,3分)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2.(2016海南单科,17,3分)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3.(2016海南单科,18,3分)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答案 D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15山东文综,5,4分)“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答案 C 5.(2015山东文综,6,4分)“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D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6.(2015天津文综,8,4分)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答案 C 7.(2015天津文综,9,4分)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答案 B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8.(2014课标Ⅰ,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9.(2014课标Ⅰ,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答案 D 10.(2014课标Ⅰ,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答案 D 11.[2016课标Ⅲ,36(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 (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不得超过6分。) 12.(2015安徽文综,35,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10分)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14分)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10分) 答案 (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3.(2014课标Ⅰ,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教师用书专用(14—15) 14.(2014广东文综,3,4分)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 D 15.[2014浙江文综,36(3)(4),1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简析右图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2)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4分) 答案 (1)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任答三点) (2)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二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4四川文综,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 A 2.(2014四川文综,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B 3.(2016课标Ⅲ,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分) 4.[2014浙江文综,36(1)(2),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2)若上图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 ,原因是受 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 。(6分) 答案 (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 教师用书专用(5) 5.(2013山东文综,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 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考点三 流域的综合开发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7江苏单科,10,2分)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答案 B 2.(2014广东文综,7,4分)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 D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3山东文综,1,4分)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 C 4.(2013山东文综,2,4分)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答案 C 5.(2013广东文综,7,4分)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答案 C 6.(2016课标Ⅱ,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 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 、 。 第二 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 、 。 第三 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9分)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防洪)(本小题共5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 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本小题共4分)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 7.[2014北京文综,36(1),12分]读下图,回答下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答案 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教师用书专用(8—9) 8.[2016北京文综,36(2),10分]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答案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9.(2015上海单科,34—36,14分)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罗讷河示意图 材料一 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 500多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2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3)解析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4分) 答案 (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 (3)原因: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讷河整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1—3题。 1.(2018豫西南联考一,17)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答案 B 2.(2018豫西南联考一,18)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雾气 C.雨水 D.湖泊水 答案 C 3.(2018豫西南联考一,19)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地退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 答案 A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4.(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A 5.(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8)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 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光照 答案 B 6.(2017江西九江十校二模,9)读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 B.烧荒后肥力下降 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D.作物生长需肥多 答案 C 7.(2017福建厦门一模,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8分) (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8分) 答案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2分)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4分) (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2分)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2分)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4分) (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4分)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4分) 考点二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 8.(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4)排水沟宜建在( ) A.A B.B C.C D.D 答案 A 9.(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 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 C.建隔离护坝主要防止飞沙进入河道 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 答案 A 10.(2016湖南岳阳二模,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6分)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12分)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8分)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答三点,6分) (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6分)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6分,后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8分,后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三 流域的综合开发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2018山东实验中学上学期二诊,20)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防洪 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12.(2018山东实验中学上学期二诊,2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答案 B 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3.(2017山东济宁一模,9)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坡 B.西风偏弱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寒流流经 答案 B 14.(2017山东济宁一模,10)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拦水发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防海水入侵 答案 D 15.(2017山东济宁一模,11)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 A.泥沙沉积量减少 B.泥沙沉积量增加 C.河流水质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 A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土壤容重可以反映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程度。土壤越疏松多孔,容重越小, 说明土壤发育良好。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植被对不同深度土壤容重改良的作用。据此完成1—3题。 1.(2018河南安阳调研一,10)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裸沙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 B.狗尾草草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 C.樟子松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升高 D.柠条林地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 答案 C 2.(2018河南安阳调研一,11)造成图中土壤容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多少 B.根系特征 C.沙丘朝向 D.气温高低 答案 B 3.(2018河南安阳调研一,12)对土壤改良效果最好的是( ) A.裸沙地 B.狗尾草 C.樟子松 D.柠条 答案 D 2017年9月6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在青海省共和盆地705米深处钻获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的热岩体,其主要用于发电,发电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读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2018广东佛山上学期质检,3)干热岩属于( ) A.沉积岩 B.化石能源 C.玄武岩 D.地热资源 答案 D 5.(2018广东佛山上学期质检,4)与风能发电相比,干热岩发电( ) A.不占用土地资源 B.不受气象制约 C.生产技术要求低 D.清洁无污染 答案 B 6.(2018广东佛山上学期质检,5)若青海省共和盆地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最可能导致当地( ) A.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地表温度升高 C.太阳能开发会减少 D.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 C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2017广东湛江一模,7)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答案 C 8.(2017广东湛江一模,8)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答案 C 9.(2017广东湛江一模,9)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34分) 10.(2018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泾水多泥沙,含丰富有机质。郑国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西起泾水谷口,东到洛水,共三百余里,途中经过数条由北向南汇入渭河的河流。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土壤盐碱化严重,难以种植。郑国渠建成后形成了大片农田。西汉时开凿的六辅渠(开六条小渠以辅助郑国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示意郑国渠和六辅渠的位置和分布。 (1)分析郑国渠修建之前图中阴影区域多湖泊沼泽和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6分) (2)指出郑国渠建成之初的主要作用,并说出判断依据。(5分) (3)分别分析郑国渠和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5分) 答案 (1)地势相对低洼,排水不畅;夏季多暴雨,河流流量大;由北向南注入渭河的支流和坡面径流在此汇集。(3分) 多湖泊沼泽,地下水位高;春季和初夏气温高,风力强,蒸发强烈;随土壤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集聚。(3分) (2)主要作用:淤高地而增加耕地面积;冲压盐碱,改良盐碱地。(2分) 依据:所引泾水多泥沙,且含丰富的有机质;建成前有大面积湖泊沼泽,耕地少;郑国渠建成后,该区域经过引渠水淤灌才形成大片农田。(3分) (3)郑国渠:大致沿等高线修建,地形较平坦,工程量较小;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向东自流;地势北高南低,干渠布局在地势较高处,沿途接纳(截断)其他河流补充水源,扩大淤灌面积。(3分) 六辅渠:借助北高南低的地势向南自流,增加灌溉面积;农田排水顺地势流入渭河, 避免农田积水和减轻土壤盐碱化。(2分)。 11.(2017太原一模,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丹麦是一个致力于摆脱石油依赖,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生命线的国家,其人均风电装机容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目前风电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42%。丹麦风电的主要备用电源在周边国家,与瑞典、挪威、德国之间电脑互联,能根据风电变化,调度电力进出口,“削峰补谷”平衡电力供需。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风电设备安装、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强制风电上电网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消费者必须购买固定额度的绿色能源等。下图示意丹麦地理位置。 风电弃用主要是指由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风机停止发电的现象。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风力弃风电量达394.7亿度,全年平均弃风率为19%,尤其是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现象严重。 (1)与水能、太阳能相比,分析丹麦选择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8分) (2)说明丹麦风电要利用备用电源进行“削峰补谷”的原因。(4分) (3)探讨解决我国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问题的途径。(6分) 答案 (1)丹麦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能资源丰富;(2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2分)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2分)纬度较高,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2分) (2)风电具有不稳定的特点,(2分)当风力较弱时,需要备用电源“补谷”,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当风力较强时,可出口风电到周边国家进行“削峰”。(2分) (3)(明确风电作为新能源的战略发展地位;)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2分)建设火电、水电等调节电站,或与周边地区火电、水电联网,弥补风电不稳定的缺陷;(2分)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经济补贴,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或利用法律手段强制规定电网收购一定比例的风电)。(2分) C组 2016—2018年模拟·方法题组 方法1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方法 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五,10)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 ) A.等高条播 B.人工锄耕 C.等高犁耕 D.平整坡 答案 A 2.(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五,11)在同一坡度下,造成该地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降水强度 B.风速大小 C.土壤结构 D.地表糙度 答案 D 3.(2017广州二模,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塑料温室大棚连成一片、一望无际,曾经荒凉的村落发展成为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综合性城镇。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6分) (2)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的优点。(8分) (3)埃尔埃希多地区温室农业迅猛发展导致了本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请综合分析其原因。(8分) 答案 (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燥;(2分)冬季受山地阻挡,西风难以影响;(2分)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土(沙化),土地贫瘠。(2分)(每点2分,答3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 (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3分)中间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2分)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3分)(若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8分) (3)气候终年干旱;(2分)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缺乏;(2分)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2分)温室大棚(截留雨水)不仅在沿海滩涂、丘陵,甚至发展到山地,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2分)引起土地沙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若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8分) 方法2 湿地问题分析方法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文示意图,图中甲湖泊是该区域最大的咸水湖,湖泊水域较浅。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8安徽A10联盟11联考,11)图中甲湖湖面面积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5.(2018安徽A10联盟11月联考,13)为防止图中甲湖泊继续萎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B.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答案 A 6.(2018吉林百校联盟11月联考,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咸海是中亚最大的两条内陆河——阿姆河和锡尔河的终端湖,也是亚洲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内陆咸水湖。1960年以来,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以水为主导因素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入湖水量锐减,湖面急剧萎缩,原来统一的咸海湖面分裂成南北两个湖区。下图示意咸海水系和流域内产业变化。 (1)指出咸海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2)分析2006年,该地区渔业消失的主要原因。(4分) (3)推测咸海面积的变化趋势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4分) 答案 (1)特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并有分裂的趋势。(2分) 原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2分)沿河农业生产规模大,灌溉用水量大。(2分) (2)入湖淡水补给减少,湖水蒸发强烈,湖面缩小,鱼类生存空间变小;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减少;湖水含盐量不断增大,鱼类大量死亡。(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旱;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剧;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方法3 河流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思路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桌村,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18湖北咸宁11月联考,9)上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 C 8.(2018湖北咸宁11月联考,10)水坝建成后可以( ) ①增加水渠流量 ②提高水渠入口处水位 ③增加水坝上游流速 ④增加水坝下游河道淤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9.(2017广东东莞统考,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干流全长1037千米,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千米,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材料二 下图示意乌江流域。 (1)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8分) (2)写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6分) (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有人认为水电投资大,迁移人口困难大,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降水丰富,支流多,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工程量相对较小;能源市场需求量大。(每点2分,共8分) (2)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赞成:开发煤炭资源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分)可以带动电力、化工、建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可以增加就业机会;(2分)弥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不足。(2分) 不赞成:煤炭开发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2分)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2分)诱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分)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