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5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第二部分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 3 - 一 二 一、 (2017· 全国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 , 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 , 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 , 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 4 - 一 二 从空间维度来看 , 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 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 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 , 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 “ 碳足迹 ”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 , 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 , 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 在分配排放空间时 , 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 , 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 5 - 一 二 从时间维度来看 , 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 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 , 从消极方面看 , 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 ; 从积极方面看 , 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 , 避免 “ 生态赤字 ” 。因为 ,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 , 是人类所有成员 , 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 , 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 , 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 , 又是受托人 , 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 , 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 , 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 6 - 一 二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 , 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 , 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 , 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 , 也有时间的维度 , 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 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 , 气候正义的内涵是 : 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 , 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 法律立场和策略 :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 - 7 - 一 二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 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 提出了气候正义。 B.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 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 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 , 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 , 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 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项 , 扩大范围。 “ 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 提出了气候正义 ” 说法错误 , 原文是 “ 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 , 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 。 B 项 , 以偏概全 ,“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 仅是就排放的 “ 空间维度 ” 来看的 , 而不是 “ 限制排放的问题 ” 。 C 项 ,“ 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 说法错误 , 原文是 “ 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 。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8 - 一 二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 , 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 , 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 , 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 , 文章先交代背景 , 接着逐层分析 , 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C 项 ,“ 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 理解错误 , 从全文内容看 , 作者的观点是立足现在的 , 是我们这代人 “ 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 ” 而倡导 “ 气候正义 ” 。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9 - 一 二 3 .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如果气候容量无限 , 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 ,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 “ 碳足迹 ” , 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 , 才能避免 “ 生态赤字 ” 。 D. 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 , 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 , 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 ,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0 - 一 二 二、 (2017· 全国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 , 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 , 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 : 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 , 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 从历史事实来看 , 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 , 不仅促进技术创新 , 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 , 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 , 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 , 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 , 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 , 而不会成为主流 , 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 , 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 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 , 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 11 - 一 二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 , 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 , 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 , 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 , 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 , 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 , 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 , 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 进而走向世界 , 最终万里同风 , 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 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 , 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 12 - 一 二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 , 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 ,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 那么青花瓷的例子 , 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 , 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 , 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 , 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 , 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 , 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 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 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 , 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 ,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 - 13 - 一 二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 , 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 , 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 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 , 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 属于无中生有 , 且第二段末有 “ 最终万里同风 , 成为世界时尚 ” 一句 , 也说明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是有关系的。 C 项 , 范围失当。原文中被认为保守的是 “ 明初 ” , 选项理解为 “ 明代 ” , 扩大了范围。 D 项 , 原文末尾 “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 成功推动了 ……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 , 并没有说 “ 中外文明交融 ”“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 。此处属于曲解文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14 - 一 二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 , 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 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 , 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 , 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项 , 观点和材料关系理解错误。原文比较元明两代瓷器的目的是论证 “ 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 这一观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15 - 一 二 3 . 根据原文内容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 , 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 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 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 , 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 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 , 由此带来的启示是 , 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于文无据。原文说 :“ 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 , 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 选项中 “ 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 的结论没有根据。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6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对选项进行切片 , 锁定阅读区间 热点突破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千百年来 ,“ 丝绸之路 ” 作为东西方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文化融合和构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桥梁 , 不仅凝结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 , 在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书写下光辉篇章 , 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友善和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 一带一路 ” 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 ,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 , 强化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为世界提供了一条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 展现了当代中国开明开放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 - 17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 一带一路 ” 不仅是经济带 , 也是文化带 , 两者互为依托 , 不可或缺。在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推进过程中 , 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具有增进情感、凝聚人心、沟通破障的先导作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整合了区域内国家丰富的物质资源 , 而且在文化交流发展上互往互利 , 互相启发 , 精彩迭出 , 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传播。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 ,“ 一带一路 ” 倡导树立人类 “ 命运共同体 ” 意识 ,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 正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 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 , 为一切积极参与其中的国家和组织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广阔舞台。 - 18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以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与柔性亲和力 , 促使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花 , 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的美丽和芬芳。以包容开放的姿态 , 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厚重 , 促成多方发展理念上的价值共识 , 筑牢命运休戚的 “ 伙伴关系 ” , 是实施 “ 一带一路 ” 宏伟举措的前提 , 也是促进民心相通、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增强文化互信、谱写和搭建和平友谊之路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 19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和文化自信 , 体现在与 “ 一带一路 ” 相关合作方的双向互动和多元借鉴中。中华文化素来主张 “ 和而不同 ” , 善于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点 ,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以此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能够保持勃勃生机和活力。在 “ 一带一路 ” 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中 , 离不开国与国之间营造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由于 “ 一带一路 ” 贯通亚欧非 , 只有充分挖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 善于倾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声音 , 寻找共同语言 , 加深理解增进信任 , 形成利益交汇点 , 才能有效化解分歧 , 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 找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 “ 最大公约数 ” 。同时要多借助 “ 历史符号 ” 关照下的传统丝路文化融合如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瓷器文化、丝绸文化等的发掘和再创造地运用 , 淡化地缘政治色彩 , 更好地传承开放包容的 “ 丝路精神 ” 。 - 20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推动 “ 一带一路 ” , 需要以探索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前进的引擎 , 同时借助传统丝路纽带 , 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省与自新能力 , 以人文先行、文化开放的姿态 , 使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始终伴随 “ 一带一路 ” 的推进。 ( 选自《光明日报》 ) - 21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文章认为 , 全球化时代倡导树立人类 “ 命运共同体 ” 意识 ,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B. 由于中华民族具有包容性与柔性亲和力 , 会促使文明之花绽放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的美丽和芬芳。 C. 作者指出中国政府以探索精神与时代精神为引擎 , 借助传统丝路纽带的作用 , 推进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 D. 作者认为只有融合当代多种文化 , 放弃地缘政治色彩 , 才能更好地传承开放包容的 “ 丝路精神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从原文第四段 “ 淡化地缘政治色彩 , 更好地传承开放包容的 ‘ 丝路精神 ’” 看 ,“ 放弃地缘政治色彩 ” 说法不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2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 选项切片 , 比对原文 ] 完全 一致 完全 一致 - 23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完全 一致 一个信 息点高 度差异 - 24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怎样得满分 1 . 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1) 题干中出现 “ 对 ‘ ×× ’ 的理解 , 正确 ( 不正确 ) 的一项 ” 用语 , 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 , 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概念、句子所在语段或相邻语段 , 注意抓住对概念、句子阐释的文字 , 这就是信息所在的区域。 (2) 题干中出现 “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正确 ( 不正确 ) 的一项 ” 用语 , 表明是对论点与论据关系的考查 , 要注意对文本观点与材料关系的比对。 (3) 题干中出现 “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 正确 ( 不正确 ) 的一项 ” 用语 , 表明是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 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 - 25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从题干用语 “ 正确 ” 或 “ 不正确 ” 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 , 要求选出 “ 正确的一项 ” , 题目难度大 , 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 ; 要求选出 “ 不正确的一项 ” , 题目难度小 , 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2 . 将选项 “ 切片 ” , 与原文进行比对 锁定了阅读区域以后 , 就要结合相关信息对选项进行 “ 切片 ” , 为比对做好准备。 (1) 有些选项是较短的句子 , 只有一个信息点 , 能直接在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 , 可以不用 “ 切片 ” , 直接与原文比对看是否一致。 (2) 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 , 结合原文相关的语段 , 可将其拆解 , 切分成几个片段 , 再将每个片段逐一与原文对应的区域比对 , 看是否一致。 - 26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对点训练 (2017· 山东德州高三二模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 “ 粉丝 ” 与 “ 知音 ” 周兴杰 ① “ 知音 ” 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 , 被伯牙引为 “ 知音 ” 。后来 , 子期辞世 , 伯牙毁琴不操 , 以示痛悼。由此可知 ,“ 知音 ” 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 : 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 , 从而经由作品 , 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 ; 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 , 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 , 接受者以能成 “ 知音 ” 为荣 , 创作者以能有 “ 知音 ” 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 , 是作为 “ 知音 ” 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 , 并不为过。因此 ,“ 知音 ” 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 27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② 而 “ 粉丝 ” 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 , 它是大众对 “ fans” 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 ,“ 粉 ” 或 “ 粉丝 ” 就是对某些事物的 “ 爱好者 ” 。如果仅在 “ 爱好者 ” 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 , 那么说 “ 我是莎士比亚的粉 ” 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 ,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 粉丝 ” 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 , 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 “ 粉丝 ” , 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是事实。 - 28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③ “ 知音 ” 精于深度耕犁文本 , 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 “ 粉丝 ” 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 ? 通过深入 “ 粉丝 ” 的文化实践 , 研究者发现 ,“ 粉丝 ” 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 20 世纪 80 年代 , 有人用 “ 全庸 ” 之名仿作金庸小说 , 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 , 终使各式 “ 全庸 ” 尽数淘汰。由此可知 ,“ 粉丝 ” 像 “ 知音 ” 一样 , 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 , 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 “ 粉丝 ” 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 , 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 , 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 “ 专攻一点、不计其余 ” 的辨别方式 , 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 , 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 29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④ “ 粉丝 ” 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 “ 距离 ” , 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 “ 粉丝 ” 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 , 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 , 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 , 如印有明星头像的 T 恤、玩偶等。如此 ,“ 粉丝 ” 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 , 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 ,“ 知音 ” 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 , 他们更像 “ 采矿者 ” , 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 , 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 30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⑤ 伴随积极地参与 ,“ 粉丝 ” 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 : 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 , 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 , 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 , 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 “ 粉丝 ” 们的翻录、翻唱和 MTV( 音乐电视 ) 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 “ 知音 ” 呢 , 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 , 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 ,“ 知音 ” 和 “ 粉丝 ” 不能相互替代。 ( 选自 2017 年 3 月 6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 有删改 ) - 31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 “ 知音 ” 故事 , 叙述详细生动 , 意在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 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 文章第 ①② 段分别阐述了 “ 知音 ” 和 “ 粉丝 ” 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 , 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的了解。 C. 为使读者对 “ 知音 ” 和 “ 粉丝 ” 有更清晰的认识 , 文章第 ③④⑤ 段分别从二者的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 文章层次清晰 , 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 , 增强了论证效果 , 形象贴切的比喻 , 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文章开篇引用了钟子期与俞伯牙的 “ 知音 ” 故事 , 但 “ 叙述详细生动 ” 错误 , 这是概括叙述 ;“ 意在引发读者兴趣 ” 错误 , 是为了引出 “ 知音 ” 的论题。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32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 选项切片 , 比对原文 ] “ 叙述 详细 生动 ” 错 ,“ 引 发读者 兴趣 ” 错 - 33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高度 一致 - 34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高度 一致 - 35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 36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高度 一致 - 37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突破论述类文本辨析正误的瓶颈 —— 三重比对 ( 一 ) 比对词语 典例 2 选项 :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 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 ,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比对原文 : 宋代 , 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 , 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 , 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 , 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 , 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 , 一些商贩 “ 以物市于人 , 敝恶之物 , 饰为新奇 ; 假伪之物 , 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 , 米麦之增湿润 , 肉食之灌以水 , 药材之易以他物 ” ( 《袁氏世范》 ) 。 - 38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 , 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 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 市肆谓之行者 ,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 不以其物小大 , 但合充用者 , 皆置为行 , 虽医卜亦有职。 ” ( 《都城纪胜》 )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 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 , 并按行业登记在籍 , 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 , 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 , 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 , 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比对结果 : 理由 : - 39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不一致 无中生有。选项 “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 有误 , 文中没有说行会是政府机构。 - 40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典例 3 选项 :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 , 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 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 ,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比对原文 :( 见上面原文 )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曲解文意。 “ 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 的主体应是 “ 各个行会 ” , 而不是 “ 宋代政府 ” 。 - 41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怎样得满分 1 .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文语句进行改装、重组 , 一般会采用 “ 删 ” ( 删除原文语句的状语、定语或补语 , 改变原意 ) 、 “ 漏 ” (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 , 断章取义 ) 、 “ 改 ” ( 改换词语 , 曲解文意 ) 、 “ 凑 ” (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 等方式设误。所以 , 我们如果将选项与原文中的某些重要词语进行比对 , 就能迅速排除部分选项。 - 42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2 . 命题者常在以下词语上设误。 (1) 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 , 如 : 全部、部分、一些、一定、非常、可能等。设置的错误类型有混淆范围、以偏概全、说法绝对。 (2) 表示时间的词语 , 如 : 已经、将要等。设置的错误类型有混淆时态。 (3) 表示指代的词语 , 如 : 其、此、那等。设置的错误类型有偷换概念、指代有误。 (4) 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 , 如 : 没有、无非、拒绝等。设置的错误类型有混淆是非、无中生有等。 (5) 表示关键信息的词语。命题者常常改换词语、胡乱拼凑 , 设置的错误类型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 在解题时 , 我们要发现这些误区 , 再进一步判断。 - 43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对点训练 1 . 选项 : 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 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 , 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 , 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比对原文 :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 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 , 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 , 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 , 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 , 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 , 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 “ 审美地 ” 加入悲剧冲突 ,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 , 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 , 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 44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曲解文意。选项用 “ 不至于获得 ”“ 不至于介入 ” 替换了原文中的 “ 不容易介入 ” , 语意程度加重。 - 45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2 . 选项 :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 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 , 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比对原文 : 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 附带地说 , 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 , 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 这个特点 ” 指的是 “ 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 , 而不是指 “ 概念 ” , 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 46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3 . 选项 : 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 ,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比对原文 : 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 , 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 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 “ 诀窍 ” ( 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 。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曲解文意。原文是 “ 不能用 ” , 选项说 “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 ” 。 - 47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 二 ) 比对关系 典例 4 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 , 而礼之本在仁 , 在于音乐的精神 , 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 比对原文 : 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 , 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 “ 生生而条理 ” 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 , 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 , 使生活端庄流丽 , 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 “ 礼 ” 的生活的人。然而 , 孔子更进一步求 “ 礼之本 ” 。礼之本在仁 , 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 , 应该是一个 “ 音乐的灵魂 ” 。 - 48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强加因果且说法绝对。由原文信息不能得出选项 “ 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 ” 的结论。 - 49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怎样得满分 比对句间关系 , 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 , 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 , 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分析时 , 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 包括句子 ),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 重点抓关联词 ), 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再比对每一分句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 , 是否有强加、倒置等问题。 - 50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对点训练 1 . 选项 : 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 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 成为 “ 兴于诗 ” 得以实现的基础。 比对原文 :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 礼 ” 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 乐 ” 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 , 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 :“ 礼者 , 天地之序也 ; 乐者 , 天地之和也。 ”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强加因果。由原文信息不能得出选项这一因果关系。 - 51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2 . 选项 : 生命的 “ 神 ” 如果脱离了 “ 形 ” 而独立存在 , 则形神失调 , 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比对原文 : 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 , 有形才能有神 ; 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 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 , 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根据原句 , 选项中 “ 如果 …… 则 ……” 的假设推导关系不存在。 - 52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3 . 选项 : 只有纠正了 “ 五经 ” 音义中的错误 , 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比对原文 : 研究经学史 , 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 , 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 , 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 , 念字就会念错 , 发音就会不准确。对 “ 五经 ” 音义的校正 , 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选项中 “ 只有 …… 才能 ……” 的条件关系不合文意。 - 53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 三 ) 比对依据和结论 典例 5 选项 : 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 , 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 “ 瓜瓞绵绵 ” 的祝福。 比对原文 : 仰韶彩陶的特点 , 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 , 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 , 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 , 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 , 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 , 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 ? 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 , 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 “ 瓜瓞绵绵 ” 长久不绝的祝福 ? 比对结果 : 理由 : - 54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不一致 选项的结论 “ 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 ‘ 瓜瓞绵绵 ’ 的祝福 ” , 原文用了 “ 是否 ” , 作者没有定论。 - 55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怎样得满分 比对依据和结论 , 看内容是否符合 , 结论是否成立。命题者常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两种情况 : (1) 完整的推断形式 , 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 , 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 二看所述结果 ( 结论 ) 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 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2) 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 , 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 , 二看结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 56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对点训练 1 . 选项 : 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 , 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 ,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 “ 快乐主义 ” , 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比对原文 : 在中国哲学里 , 我感觉 , 道家比较接近 “ 快乐主义 ” , 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 , 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 ,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比对结果 : 理由 : 不一致 原文作者的观点是 “ 道家比较接近 ‘ 快乐主义 ’” , 是 “ 道家 ” 而非选项中的 “ 中国哲学 ” ; 举 “ 庄子 ” 的论据也是证明这一观点 , 所以作者的另一观点是 “ 接近 ” , 而非 “ 属于 ” 。 - 57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2 . 选项 :“ 审美的环境保护 ” 理念中 “ 美 ” 的构成是丰富的 , 它高于科学的 “ 真 ” 的保护 , 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比对原文 : 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 ,“ 审美的环境保护 ” 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 “ 美 ” 的构成是丰富的 , 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 , 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 ,“ 审美的环境保护 ” 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 “ 真 ” 的保护 , 而且高于 “ 真 ” 的保护。比如 , 城市中的湖水被严重污染了 , 按 “ 真 ” 的保护 , 主要在治理污染 ,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 ; 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 , 不仅要治理污染 , 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 , 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比对结果 : 理由 : - 58 - 解题策略一 解题策略二 不一致 选项由 “ 审美的环境保护 ” 推出 “ 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 的结论是有违作者观点的。原句是说 “ 按审美的保护原则 ” , 保护环境不仅要 “ 治理污染 ” , 还要 “ 进一步做一些美化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