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课时提升作业七1-3-7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提升作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七 个人收入的分配 (建议用时45分钟) 考点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1.(2018·合肥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接近10%的经济增速,成为人均国民总收入接近6 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长期增速,对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强民富至关重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角度看,要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必须 ( ) 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奠定民富的物质基础 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①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③错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②④正确。 2.有甲、乙、丙三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在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三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甲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②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乙所属收入形式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 ④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其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①正确;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正确;乙是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其所属收入形式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分配公平,③错误;丙在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④错误。 3.(2018·福州模拟)云南省改进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转变直接给钱给物或无条件送股分红的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实行“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方式,把帮扶资金转化为产业投入、劳动报酬、公益岗位补贴。云南省帮扶方式的转变 ( ) ①是对财政收支关系的合理调整 ②符合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 ③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④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按劳取酬,符合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②符合题意;扶贫方式由直接给钱给物转变为“按劳取酬、优先优酬”,既起到了扶贫脱贫、维护公平的作用,又有利于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经济发展效率,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财政收支关系,①排除。 4.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 A.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加快 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 C.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 与题意相符;材料反映出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但反映不出增长速度加快,A与题意不符;B、D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是我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 ) ①说明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④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②③正确;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①错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对合法产权的保护,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没有直接关系,④与题意不符。 【知识拓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必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6.2016年8月发布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意见》明确规定,员工持股不是全员持股、平均持股, 而是骨干持股、即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持股。这一规定意在 ( ) ①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分配关系的调整促进企业发展 ③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④建立企业长效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选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不是“主体”,公有制经济才具有主体地位,①不选;材料中的这一规定意在通过分配关系的调整促进企业的发展,②正确;材料中的这一规定并不针对全体居民,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不是这一规定的目的,③不选;实行骨干员工持股,这一规定意在建立企业长效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④正确。 7.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实施股权激励方式,让科研人员取得更多股权、期权等合法权益。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 ①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②是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①正确;实施股权激励方式,不是按劳分配的体现,②不选;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无关,③不选;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正确。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8.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总体偏低,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再次分配力度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这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应该 ( )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 C.以公平为主,让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调公平 【解析】选B。既要注重公平,也要注重效率,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B正确;A、C、D均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9.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此数值越趋向于1,收入差距越大。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偏高,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 ( ) ①实行按劳动要素分配,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④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偏高,国家应当适当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故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④正确。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②“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表述不是按劳分配的正确的表述。 【加固训练】 (2018·安庆模拟)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方案,以期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以下各按“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排列,举措和顺序都正确的是 ( ) 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②改善消费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④不断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A.④③② B.④①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解析】选D。让群众“能”消费就必须增加收入, 让其有消费的能力,③符合题意;“敢”消费就必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水平,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①符合题意;“愿”消费就必须有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让群众花钱舒心,②符合题意;举措和顺序都正确的是③①②,选D。 10.(2018·九江模拟)“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经济学家们常谈到的“马太效应”。它反映了富的人更富、穷的人更穷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这个效应启示我们要 ( )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④调节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马太效应”反映了富的人更富、穷的人更穷的两极分化社会现象。这启示我们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④符合题意;缩小收入再分配差距,不是消除差距,②错误;③错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会导致贫富分化,排除。 11.(2018·洛阳模拟)自2017年7月1日起,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实施。根据政策,纳税人投保商业税收优惠型健康险后,可以在当年(月)计税时,按照2 400元/年或200元/ 月的限额标准,对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予以税前扣除。这一政策 ( ) ①有利于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③由国家强制实施,具有保障投保者基本生活的功能 ④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公平的有关知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业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②④符合题意;这一做法并不能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①错误;③说的是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和作用,与题意不符。 【加固训练】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差别化增收激励政策,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是 ( )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社会公平 ②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 ③使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通过再分配机制激发创收创富内生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实施针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等群体的差别化增收激励政策,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③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初次分配,④与题意不符。 12.“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的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享发展 (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方向 ③是逐步消除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 ④能够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体现①;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方向,②不选;③中“消除”表述太绝对。 13.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60%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大约为40%,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低于4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解析】第一小问,要求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解答图表类题目,第一,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第二,读表格内的类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第三,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第二小问,主要从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说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偏低,但比印度、巴西、俄罗斯高,也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说明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 14.(2018·潮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70%。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达到80%。 材料三 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要从多个方面,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结合上述材料,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说明如何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或具有一致性) 。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而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则源于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较高。第(2)问实质是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然后运用基础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第(3)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主要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或具有一致性)。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而西方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则源于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较高。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瞄准群众多样化需要,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能够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带动新的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与发展。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让居民有能力消费。加强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居民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