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时气错逆,霾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北宋沈括用胆矾炼铜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D. “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 D.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B. 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C.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D. 蒸发结晶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萃取剂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 B. 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错误; C. 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蒸发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溶质分解而变质,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3.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Cu2+、K+、SO42-、NO3- B. Ba2+、K+、SO42-、Cl- C. Na+、H+、SO42-、HCO3- D. Na+、K+、Cl-、NO3-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能生成沉淀、易挥发物质和难电离物质不能大量共存,以此分析。 【详解】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A. Cu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 B. 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 H+、HCO3-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的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 Na+、K+、Cl-、NO3-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约为2.24 L B. 1.0 mol/L 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 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不是标准状况下则不一定约为2.24L,选项A错误; B、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且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选项B错误; C、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原子形成的不同单质,16g混合气中含有1mol氧原子,选项C正确; D、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11.2L SO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5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 NH3↑+H2O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C.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离子恰好沉淀完全:Ba2++2OH-+2H++SO42-=BaSO4↓+2H2O D. NH4HCO3溶液与过量HCl溶液混合:HCO3-+H+=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铵根和碳酸氢根都会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离子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故C错误; D. NH4HCO3溶液与过量HCl溶液混合,碳酸氢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 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Fe2+全部作还原剂 B. x=4 C. 已知Fe3O4纳米颗粒直径20nm,则Fe3O4纳米颗粒为胶体 D. 每生成1 molFe3O4,被S2O32-还原的O2为1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Fe3O4中只有三分之一铁元素是+2价的,即参加反应的Fe2+只有部分作还原剂,故A项错误; B项,根据电荷守恒可求得x=4,故B项正确; C项,已知Fe3O4纳米颗粒直径为20nm,则Fe3O4纳米颗粒分散到某物质中能形成胶体,胶体不能只有分散质,故C项错误; D项,每生成1 molFe3O4,被还原的O2只有1mol,而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被S2O32-还原的O2一定不是1mol,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两份质量均为mg的Na2CO3、NaHCO3固体混合物,加热第一份充分反应得到CO2质量是xg,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CO2 ag;向第二份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得到CO2的质量是bg.则x等于( ) A. 2b B. 2a C. b-2a D. b-a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碳守恒可以知道,两份中的碳是相等的,故完全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也就应该相等。 【详解】由碳守恒可以知道,两份中的碳是相等的,盐酸又可以把全部的碳酸根离子转变成二氧化碳,故完全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也就应该相等,故x+a=b,即x=b-a。 答案选D。 8.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 稀释 B. 除杂 C. 蒸发结晶 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在烧杯进行,且需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反应,因此该装置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 C.蒸发结晶时应该在蒸发皿中完成,坩埚一般用来灼烧或加热固体物质,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试管口应该略低于试管底,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所含原子数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结合ρ=M/Vm、n=V/Vm解答。 【详解】A.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由N=nNA可知分子数相等,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数也一样,故A正确。; B. 根据ρ=M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两个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密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 左瓶中氮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不一定为1:1,故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 两个容器中物质的量相等,但其质量不一定相等,其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0.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铝制餐具不宜用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②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③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④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 ⑤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⑥明矾常作为消毒剂 ⑦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也相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⑦ C. ①②④⑥⑦ D. ①②③④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铝及其氧化铝能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则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故正确; ②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面食蓬松,起到了发酵粉的作用,故正确; ③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所以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故正确; ④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且又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所以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故正确; ⑤碳酸钠碱性较强,所以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故错误; ⑥明矾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作净水剂,不能作消毒剂,故错误; ⑦Na2O、Na2O2的阴离子分别为O2-、O22-,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相同,故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⑦,故答案为D。 11.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硫化氢,④0.2mol氨气(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数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③13.6g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④0.2mol氨气(NH3),则 A.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②>③>①>④,A项正确; B. ①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②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5③硫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34,④氨气相对分子质量为17,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B项正确; C. ①6.72L CH4的质量为0.3mol×16g/mol=4.8g,②3.01×1023 个HCl分子的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③13.6g硫化氢,④0.2mol氨气(NH3)的质量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C项正确; D. 氢原子物质的量分别为:①0.3mol×4=1.2mol,②0.5mol,③0.4mol×2=0.8mol,④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数①>③>④>②,D项错误; 答案选D。 12.对于反应8NH3+3Cl2==N2+6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2是还原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 B. 每转移6mol电子就生成22.4L N2 C. N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 D. NH4Cl是氧化产物,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1:6 【答案】C 【解析】 【分析】3Cl2+8NH3═6NH4Cl+N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结合化合价升降总数解答该题. 【详解】A.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生成NH4Cl为还原产物,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生成N2是氧化产物,当有8molNH3参加反应,有2mol被氧化,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故A错误,C正确; B.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B错误; D.由A分析可知,NH4Cl为还原产物,N2是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6:1,故D错误。 故选:C。 1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取20.0mL该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1.00mol·L﹣1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和产生的现象如表中所示. 反应阶段 Ⅰ Ⅱ Ⅲ 稀盐酸体积x/mL 0<x≤10.0 10.0<x≤40.0 x>40.0 现 象 无气体 有气体 无气体 则混合溶液中c(HCO3﹣)为( ) A. 1.00mol·L﹣1 B. 0.50mol·L﹣1 C. 1.50mol·L﹣1 D. 2.00mol·L﹣1 【答案】A 【解析】第Ⅰ阶段无气体生成说明盐酸滴入溶液中发生的是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的过程,反应为CO32-+H+=HCO3-,消耗盐酸体积10ml,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氯化氢物质的量为:0.010ml×1.00mol•L-1=0.01mol,则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第Ⅱ阶段发生反应:HCO3-+H+=H2O+CO2↑,则参加反应的碳酸氢根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04L-0.01L)×1.00mol/L=0.03mol,则原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1mol=0.02mol,所以原混合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为:c(HCO3-)==1mol/L,故选A。 14.将2.9 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 mol/L的硫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再加入4 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 125 mL B. 200 mL C. 250 mL D. 500 mL 【答案】D 【解析】 【分析】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金属完全溶解,反应生成MgCl2、AlCl3,加入4 mol/L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最多时,Mg2+和Al3+全部转化为沉淀,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根据氯原子和钠原子守恒,可得n(NaOH) = 2 n(Na2SO4) = 2n(H2SO4),再根据c=计算。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n(NaOH) = 2 n(Na2SO4) = 2n(H2SO4)= 2 × 2 mol/L×0.5 L = 2 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 0.5 L = 500 mL, 故答案选D。 15.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包含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D. 将试剂X和Y进行对换,最终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Al2O3、Fe2O3都和硫酸反应,要将Al2O3和Fe2O3分离出来,可利用氧化铝的两性,用NaOH溶液将其溶解为偏铝酸钠,则固体难溶物是Fe2O3,然后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制得Al(OH)3沉淀,发生CO2+AlO2-+2H2O= Al(OH)3↓+HCO3-,氢氧化铝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金属铝。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A正确; B.氧化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反应①后过滤得到沉淀为氧化铁,B错误; C.反应①、②是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铝变为氧化铝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不包含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aOH,Y是CO2,将试剂X和Y进行对换,①不能分离氧化铁、氧化铝,不能达到相同效果,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6.Cl2通入70℃的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未配平):NaOH + Cl2→ NaCl + NaClO + H2O,NaOH + Cl2→ NaCl + NaClO3+ H2O。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数目之比为5:2,则该溶液中NaCl与NaClO的数目之比为( ) A. 3∶1 B. 2∶1 C. 15∶2 D. 1∶1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2mol,NaClO与NaClO3均是氯气的氧化产物,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5mol×1+2mol×(5-0)=15mol。氯气的还原产物是氯化钠,则根据电子注意守恒可知NaCl的物质的量=5mol×1+2mol×(5-0)=15mol,因此该溶液中NaCl与NaClO的数目之比为15mol:5mol=3:1,答案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大题,共计52分) 17.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460ml (1)配制溶液所需主要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3)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NaOH________g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 B.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C.定容时俯视; D.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 E.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5)取用任意体积的1.00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OH-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答案】(1). 500ml容量瓶 (2). 胶头滴管 (3). 检查是否漏水 (4). 20 (5). A,C (6). B,D 【解析】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分析; (2)容量瓶有瓶塞,使用前必须确保容量瓶不漏水,检查否漏水; (3)根据m=nM=cVM计算; (4)根据操作方法对c=n÷V的影响分析; (5)物质的量、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而溶液浓度、密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 【详解】(1)配制460mL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为5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根据配制步骤可知,配制该溶液所需主要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还需要500mL容量瓶和定容时使用的胶头滴管; (2)容量瓶有瓶塞,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避免影响配制结果; (3)配制5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40g·mol-1×1.0mol·L-1×0.5L=20g; (4)A.称量时砝码已经生锈,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偏大,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正确; B.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故C正确; D.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都在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E.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最终溶液体积,所得溶液浓度不变,故E错误; 故选AC; (5)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大小有关,故A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故B正确; C.溶液中OH-的数目与溶液体积大小有关,故C错误; D.溶液的密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故D正确; 故选BD。 18.现有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 ②液氯 ③BaCO3固体 ④KHSO4 ⑤稀豆浆 ⑥铝 ⑦干冰 ⑧CH3COOH ⑨葡萄糖 (1)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2)用一束激光分别照射上述物质,在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明亮的通路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④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①和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①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⑦ ⑨ (2). ⑤ (3). KHSO4 === K++H++SO42- (4). OH-+CH3COOH===H2O+CH3COO- (5).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1)这些物质中①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②液氯和⑥铝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BaCO3固体、④KHSO4 和⑧CH3COOH三种物质是电解质,前两者是强电解质,后一个是弱电解质,⑤稀豆浆属于胶体,只有⑦干冰和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的; (2)用一束激光分别照射上述物质,在侧面可以观察到一条明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所以只有⑤稀豆浆具有这种现象; (3)④KHSO4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为 KHSO4 === K++H++SO42-; (4)由于①NaOH为强电解质,⑧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CH3COOH===H2O+CH3COO-; (5)①NaOH和⑥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9.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B、C三种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F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 请按要求书写: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K与物质L等物质的量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F转化为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G向物质J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Na+2H2O=2Na++2OH-+H2↑ (2). CO32-+H+= HCO3- (3). 2Na2O2+2H2O=4Na++4OH-+O2↑ (4). NaCl+NH3+CO2+H2O=NH4Cl+ NaHCO3↓ 【解析】 【分析】A、B、C三种为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则A为Na、G为NaCl,故C为Cl2.A与B反应生成的F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知B为O2、F为Na2O2,可推知E为Na2O.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结合转化关系可知H为H2O、I为CO2,故D为NaOH、K为Na2CO3、J为NaHCO3、L为HCl。 【详解】(1)反应①为钠单质与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2)K为碳酸钠,L为HCl,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32-+H+= HCO3-; (3)F为Na2O2,D为NaOH,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4)G为氯化钠,J为碳酸氢钠,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之后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H4Cl+ NaHCO3↓; 20.Ⅰ.NaNO2 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 NaNO2能发生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 ________。(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 NaNO2 和 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 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 (3)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Al+____NaNO3+____ NaOH= ____NaAlO2+____ N2↑+___H2O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5 mol 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 N2 的体积为_________L。 Ⅱ.“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 VO2+。 (4)V2O5 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 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请写出 V2O5 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NO2 (2). ②⑤ (3). 10 (4). 6 (5). 4 (6). 10 (7). 3 (8). 2 (9). 11.2 (10). Na3VO4 (11). (VO2)2SO4 【解析】 【分析】(1)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由2NaNO2+4HI═2NO↑+I2+2NaI+2H2O可知,鉴别NaNO2和NaCl,可利用碘的特性分析; (3)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分析; (4)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 【详解】:(1)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是NaNO2,故答案为:NaNO2; (2)由2NaNO2+4HI═2NO↑+I2+2NaI+2H2O可知,根据题中反应,NaN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I-氧化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则选择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⑤食醋,变蓝的为NaNO2,故答案为:②⑤ ; (3)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该反应还应生成水,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过程中转移5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0;6;4;10;3;2;11.2; (4)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则V2O5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的盐为Na3VO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为:(VO2)2SO4,故答案为:Na3VO4、(VO2)2SO4。 2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浓H2SO4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4)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6)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7)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 【答案】(1). CaCO3+2H+=Ca2++H2O+CO2↑ (2). a (3). 浓硫酸 (4). 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 (5). 2Na2O2+2CO2=2Na2CO3+O2 (6). 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7).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 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解析】 【分析】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以及挥发出的 HCl和水蒸气进入②;②是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掉HCl气体;③是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木条不复燃,证明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不反应;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不过此实验有缺陷,步骤二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也产生氢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参与了反应,必须检测固体产物中是否有碳酸钠生成。 【详解】(1)装置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正确答案:CaCO3+2H+=Ca2++H2O+CO2↑。 (2)装置②是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掉HCl气体;正确答案:a。 (3)装置③是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正确答案:浓硫酸。 (4)步骤1除掉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不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不复燃;步骤2没有除掉二氧化碳中的水分,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木条复燃; 正确答案: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 (5)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 =2Na2CO3+O2; 正确答案:2Na2O2+2CO2 =2Na2CO3+O2。 (6)实验缺陷为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 正确答案: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7)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正确答案: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