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人教A版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教案
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考点 考题分布 考情分析 物质运动的规律 2017·全国卷Ⅰ·23T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发展过程。 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通过引文、漫画的形式考查对上述知识的理解。(2)本专题内容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如高考改革新方案、“全面二孩”政策)、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人类重大科技新发现、新成果等。 2016·全国甲卷·22T 2014·全国卷Ⅱ·21T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6·全国甲卷·23T 2016·全国丙卷·23T 2015·全国卷Ⅰ·21T 2015·全国卷Ⅱ·39(1)T 2014·全国卷Ⅰ·39(2)T 2014·全国卷Ⅱ·20T 2013·全国卷Ⅰ·21T 2013·全国卷Ⅱ·23T 实践与 认识 2017·全国卷Ⅰ·21T 2017·全国卷Ⅲ·23T 2015·全国卷Ⅱ·23T 2014·全国卷Ⅱ·39(2)T 真理 2016·全国乙卷·20T 2013·全国卷Ⅰ·39(3)T 认识的 过程 2017·全国卷Ⅱ·21T 2017·全国卷Ⅲ·23T 2016·全国丙卷·39(1)T 2015·全国卷Ⅰ·39(2)T 2014·全国卷Ⅰ·22T 2013·全国卷Ⅰ·39(2)T 2013·全国卷Ⅱ·20T 第一步:基础强化 1.(2017·全国卷Ⅰ·23)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要有整体而全面地了解。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这一点;②说法错误,主观的创新意识不能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③说法错误,我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应该是先个别,再到一般,再回到个别,也就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顺序;材料强调在教育工作中总结规律,④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7·全国卷Ⅰ·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 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用直接经验去检验间接经验,②说法错误;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与题意不符;①是材料中直接的、很明显能体现出来的;④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7·全国卷Ⅱ·21)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正确;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念等也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②错误;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③错误;此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4.(2016·全国乙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 说法是错误的;新型智库建设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要与时俱进,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③符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是错误的。 答案:C 5.(2016·全国甲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毛泽东通过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相关的策略,说明需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②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④说法错误。 答案:B 6.(2016·全国丙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材料中,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故应选②④。而①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物质的不同,意识内容的反映还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答案:C 7.(2015·全国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 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琴声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①③是对苏轼的《琴诗》的正确理解;②说法错误,琴声与人的主观世界存在一定关系;④说法太绝对。 答案:B 8.(2015·全国卷Ⅰ·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安全意识之所以能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安全意识是一种正确的意识。人的意识会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促成实践中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②③正确;①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意识是主观的,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意识与实践的结果性质无关,排除④。 答案:C 9.(2014·全国卷Ⅰ·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一个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需要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过程,所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启发读者思考,不设标准答案,①②符合题意。③错在“永无定论”,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可以被推翻,④观点错误。 答案:A 1.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 2.认识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3.通过三个“并不意味着”正确把握“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4.区分意识的特点 (1)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 (2)自觉选择性强调意识对象的选择。 (3)主动创造性突出意识反映的程度(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和时间跨度(追溯过去、反映当前、推测未来)。 5.关于实践的两点理解 (1)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2)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 6.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7.区分认识的目的与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8.区分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 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而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调横向的变化。 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1)“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比如,他人的思想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 (3)总之,“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relativism),是一种认为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因立场不同、条件差异而相互对立的哲学学说。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相对主义是一种诡辩论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打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 3.诡辩论 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所使用的论证手法称作诡辩术也叫文字游戏。诡辩论思想方法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研究和批判诡辩论是在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哲学思辨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实践的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白马非马”命题是诡辩论的典型代表。 4.真理标准 真理标准即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形式逻辑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对称逻辑既是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真理的充分条件。逻辑是检验真理的直接标准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或唯一标准两者之间是一致的——逻辑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不可证伪的公理。 5.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一个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把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然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辩证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两次飞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第二步:能力通关 意识能动作用 [2015·全国卷Ⅱ·39(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 【思路分析】 【考场答卷】 【阅卷点评】 6分;分析不具体,未能有效从材料提取信息。 【答案组织】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3分)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阐释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错误倾向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冒险蛮干的唯心主义;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思想 3.一般说来,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以上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可从下图来把握: 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答题要素:物质的决定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其他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发挥意识作用 正确改造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真正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动,坚决稳住守好农业农村经济这个基础,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据此回答1~2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哲学依据是(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是意识具有目的性的体现,②正确;是重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的体现,④正确;①③与材料无关。 答案:B 2.习近平指出,落实“四个全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深刻了解农村。这是因为( ) A.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 B.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D.人们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答案为C项;A、D两项表述错误,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B项不符合材料要求。 答案:C 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近些年扶贫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也更实效,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贫困区域密集、贫困人口众多、脱贫时间紧迫等问题依然存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及时跟上,贫困者自身文化贫乏、个性懒惰、缺乏进取心有很大关系。因此,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神扶贫”要注重扶“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和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精神扶贫”还要注重扶“志”,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引导,并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努力培养和造就他们敢于直面困难、勇于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意志。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 (1)“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点,对这个观点进行剖析。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点,分析应该如何实现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 (3)精准扶贫是近段时间以来的热点话题,引起不少人的热议。请你参与其中,拟两条标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要求主题鲜明,具有议论价值。 答案:(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精神脱贫能够发挥精神的重大力量,促进物质扶贫的发展;②文化对经济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实现精神脱贫能够给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经济的有效快速发展;③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物质脱贫;④综合来看,要实现这种扶贫, 必须首先在精神上脱贫,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精准扶贫,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抓,真正实现脱贫致富;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找准事物发展的规律,共创扶贫美好的未来;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扶贫过程中,要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客观规律出发,找准突破口,实现精准扶贫。 (3)贯彻党的发展理念,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物质精神共赢,坚持打赢扶贫攻坚战;以人为本,共创扶贫新未来。 认识论 [2015·全国卷Ⅰ·39(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思路分析】 【答案组织】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分)认识受到主体状况、 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3分)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2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阐释 方法论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内容阐释 方法论 真理的特点 客观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过程 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前挂后联 关于实践的知识总结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 (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6)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答题要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中深化认识 变革中发展真理 2017年5月23日,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四次会议,总结2016年新型城镇化进展情况,部署落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强调要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落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统筹各项综合改革,全面推动25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推动新型城镇化再上新台阶。据此回答1~2题。 1.“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这一思维长期以来被很多地方施政者奉为圭臬。去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市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过程说明,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 ) 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 ④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现在落实到“人”,这说明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①正确;认识不是“循环过程”,“循环”代表着没有发展,②排除;过去重物轻人,认识片面,而今重物更重人说明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③正确;认识是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项。 答案:B 2.当代中国的农村城镇化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依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表现,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控制城镇化阶段(1949~1978)、 推动城镇化阶段(1979~1993)和引导城镇化阶段(1994~至今)。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 )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④当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当下,互联网开启的“数字化生存”深刻影响着人们,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今天,能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真正激活各种创新要素,树立网络文化自觉是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网络文化自觉,强化人们的理性认同、社会责任、互惠协作、沟通共享、互促共进,“互联网+”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强大正能量。 与互联网发展配套的规制在完善,尤其是处于顶层设计的法律体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为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规划了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建设网络强国有了法律制度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为树立网络文化自觉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出台互联网系列政策的认识。 (3)青少年应该成为互联网空间治理中网络文明礼仪的践行主体。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拟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案:(1)①树立网络文化自觉需要政府制定管理机制和治理模式,加强管理,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②网络主体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增强抵御能力,形成全民共同参与互联网治理的局面。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其引领和规范作用,增强网络文化自觉。④树立网络文化自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根据不同的社会实际对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不同政策。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国不同的互联网政策都是与当时的客观条件相统一的。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受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网络自身的影响,对其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我国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台系列政策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3)示例:①让自己成为网络星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②构建绿色网络空间,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③健康上网,文明表达、尊重他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