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红对勾》高考地理限时规范训练31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红对勾》高考地理限时规范训练31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限时规范训练31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B )‎ 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光照 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岛上农民只有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才能烧荒。‎ ‎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A )‎ A.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 C.该地区土壤肥力恢复快 D.作物生长需肥多 解析:由a到b,反映了烧荒后虽然短时间土壤肥力上升,但耕作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由b到c,反映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壤肥力低下,说明该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弃耕后,土壤肥力恢复缓慢。‎ ‎(2019·西安调研)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解析:‎ 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C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析: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图1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2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 C )‎ A.正东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解析: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西南方向退缩最严重。‎ ‎6.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岱海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岱海属于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岱海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 ‎(2019·江西省新余市段考)欧美黑杨树干高、树冠大,喜光照,生长快,抗病和适应性强,含有毒性。黑杨树木材材质柔软,易加工。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黑杨作为经济林被广泛引进洞庭湖周边区域,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到整治前,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9万亩。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生态杀手”,严重威胁洞庭湖水生态环境安全。2017年10月以来,湖南省洞庭湖保护区展开了史上最大一次黑杨砍伐行动,数百万棵黑杨树被砍伐清理。据材料完成下面三题。‎ ‎7.欧美黑杨的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C )‎ A.耐阴 B.耐旱 C.耐湿 D.耐寒 解析:由材料可知,欧美黑杨树干高,树冠大,喜光照,不耐阴;欧美黑杨生长迅速,说明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水分和养分;洞庭湖保护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洞庭湖保护区地势低洼,汛期时洞庭湖面积扩大,淹没土地范围广,土壤含水量大,因此欧美黑杨生长习性最可能是耐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洞庭湖保护区所种植黑杨的主要用途是( D )‎ A.发展旅游 B.供候鸟栖息 C.园林绿化 D.生产纸浆 解析:由材料可知,黑杨树作为经济林被引进,观赏性不强;黑杨含有毒性,不适合供候鸟栖息;作为绿化用途的黑杨多种植在道路两侧;黑杨生长迅速,且材质柔软,易加工,是优质的造纸原料,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洞庭湖保护区大面积砍伐黑杨是因为种植黑杨( A )‎ A.加速湿地旱化 B.加剧湖区水土流失 C.经济效益低 D.导致湖水对湖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解析:由材料可知,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 ‎,生长快,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加速了湿地的旱化;洞庭湖周边地区地形平坦,水土流失程度轻;由材料可知,欧美黑杨生长快,木材材质柔软,易加工,且是作为经济林被引入的,因此种植欧美黑杨的经济效益较高;欧美黑杨种植在湖泊周边地区,可减弱湖水对湖岸的侵蚀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19·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三市联考)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下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B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解析: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B正确。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A错误。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推进,C错误。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D错误。‎ ‎11.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D )‎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 解析: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D正确。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A错误。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 二、综合题(46分)‎ ‎12.(2019·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6分)‎ 答案: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 ‎(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10分)‎ 答案:影响:与①地相比,②地径流量变化更大。‎ 原因:与①地相比,②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其降水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而减少;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 或答与②地相比,①地位于亚马孙流域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很大一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8分)‎ 答案: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提供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 解析:(1)回答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应结合当地雨林的分布以及雨林对大气中水汽的影响、所在区域降水条件等方面。(2)如果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①地位于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大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②地位于入海口,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较小。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径流量变化更大。(3)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从合理采、育,并加以保护及以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 ‎13.(2018·新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答案: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答案: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答案: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气候特征对湿地形成的影响。形成湿地而不是湖泊,主要是因为水量少。从地形方面看,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乌裕尔河下游地势平坦、面积广阔,因此不利于水分的集中;从气候方面看,夏季其虽然受东南季风影响,但由于地势平坦,没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因此地形雨少,气候比较干旱。‎ ‎(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水量平衡问题。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分析设问,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这是一个过程,设问要求分析的是这个过程中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先看第一个阶段,根据材料,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的原因之一是泥沙淤积,排水受阻。泥沙大量淤积,说明乌裕尔河来水量逐渐减小,在形成内流河期间,降水量变化不大(区域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降水量变化不大),说明蒸发量在增大。到了第二个阶段,在扎龙湿地形成过程中,湿地面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该区域降水量是大于蒸发量的(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湿地面积会减小)。最后是第三个阶段,湿地面积相对稳定时期,说明降水量与蒸发量大致相当。‎ ‎(3)本题主要考查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主要从来水和出水两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方面,扎龙湿地属于内流区,河水本身会带来大量的盐分;另一方面,内流区水分的消耗主要依靠蒸发,因此,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会升高。‎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河流性质进行改变的理由。若赞同改内流河为外流河,其理由需从改变该地盐碱化发展趋势、减少泥沙淤积、增加生物多样性、防止水体污染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则主要从对扎龙湿地的破坏方面分析,例如扎龙湿地来水量减少,湿地萎缩,进而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