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水平测试
第 4 章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 间 6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滴在烧杯中的一滴蓝墨水可使一烧杯水变蓝 B.打开一瓶香水后,香水味弥漫整个房间 C.干燥的黄豆种子浸在水中逐渐胀大 D.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答案 D 解析 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 溶液扩散的现象,A、B 所述属于扩散现象,C 所述属于吸胀吸水,D 所述属于渗 透作用,D 正确。 2.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的溶液中有 淀粉和 NaCl(钠离子、氯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漏斗颈内的液面和 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平,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测蒸馏水 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漏斗颈内的液面下降 ②漏斗颈内的液面上升 ③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液变 蓝 ④烧杯内的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漏斗内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是淀粉不能透过 半透膜,故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液不变蓝,烧杯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 沉淀,③错误,④正确;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高于烧杯内的溶液浓度,所以漏 斗颈内的液面上升,①错误,②正确。故 B 正确。 3.如图为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分别在上面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并在洞内各 插入一支口径与洞口相同的玻璃管,甲玻璃管内注入 3 mL 清水,乙玻璃管内注入 3 mL 浓盐水,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变动情况是( ) A.甲中升高,乙中降低 B.甲中降低,乙中先升高后降低 C.甲、乙中均降低 D.甲、乙中均升高 答案 B 解析 依据细胞渗透作用原理,甲管下部细胞吸水,使液面下降;乙管下部 细胞失水,使液面升高。细胞可以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乙玻璃管下部细胞可发 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液面又下降,B 正确。 4.下图中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半透膜内溶液 a 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D.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答案 A 解析 由于半透膜内为质量分数为 30%的淀粉溶液,膜外为蒸馏水,膜内浓 度高于膜外浓度,水分子由膜外进入膜内,淀粉溶液浓度降低,可用曲线乙表示, A 错误;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由膜内外两侧的浓度差决定,由于水分子不 断进入半透膜内,两侧的浓度差越来越小,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也逐渐下 降,可用曲线乙表示,B、D 正确;随着水分子的进入,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逐渐 上升,可用曲线丙表示,C 正确。 5.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包括( ) 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 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且原生质层 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6.如图所示的 A、B、C、D、E 五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 AC,A>D>E, C>E,那么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细胞液浓度 AC,则 A、C 内的水分都可流向 B;细 胞液浓度 A>D>E,则 E 内水分可流向 D,D 内水分可流向 A,且 E 和 D 内水分 都可流向 B;细胞液浓度 C>E,则 E 内水分可流向 C。 7.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 KNO3 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 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 ) A.液泡 主动运输 B.液泡、线粒体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C.线粒体 主动运输 D.线粒体 自由扩散 答案 B 解析 刚开始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 质壁分离;随着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逐渐进入细胞,后来细胞液浓 度逐渐增大,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重新吸水,发生质壁分离 复原,此过程中水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渗透作用与液泡有关,主动运输 与线粒体有关。 8.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 4 cm 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 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三种溶液中尿素溶液、KNO3 溶 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 1、2、3 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所 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 15 min 进入了细胞,15 min 之后不再进入细胞 C.1 组中的尿素分子和 2 组中的 K+、NO - 3 都进入了细胞 D.3 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萝卜条就会一直缩短 答案 C 解析 实验组中蔗糖溶液组,细胞只能发生质壁分离,A 错误;对照组中在 前 15 min 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15 min 之后水分子进出细 胞处于动态平衡,B 错误;1 组中的尿素分子和 2 组中的 K+、NO - 3 都进入了细胞, 尿素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 K+、NO - 3 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 正确; 3 组中,由于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萝卜条不可能无限缩短,而且如果蔗糖溶 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不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 错误。 9.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中,可用高浓度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变 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的液泡为红色 B.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小 C.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D.当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内可能出现了红色区域 答案 D 解析 刚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时,胭脂红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生物膜,细 胞的液泡为无色,A 错误;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液泡变大,所 以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B 错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 溶液的浓度,C 错误;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已失活,原生质层的选 择透过性被破坏,所以细胞内可能会出现红色区域,D 正确。 10.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 图示是( ) 答案 C 解析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紫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呈现出来的,在 发生质壁分离的时候紫色变深,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而不存在于液泡中。 11.图中曲线 a、b 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 O2 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 A.曲线 a 代表被动运输,曲线 b 代表主动运输 B.曲线 a 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 C.曲线 b 运输速率达到饱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 a、b 代表的运输速率产生影响 答案 B 解析 由图判断曲线 a 代表被动运输,曲线 b 代表主动运输,A 正确;被动 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B 错误;曲线 b 随着 O2 浓度增大,运输速率不再增大,主要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C 正确;物质 跨膜运输的速率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D 正确。 12.将完全相同的两植物细胞放在不同浓度小分子 M 的溶液中,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外界溶液浓度 (mmol·L-1) 吸收速率 (mmol·min-1) A 组 200 10 B 组 400 10 A.物质 M 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 B.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D.物质 M 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A 组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 B 组,但是细胞吸收 M 的速 率未发生改变,说明溶液浓度不影响细胞吸收 M 的速率,影响因素可能是载体蛋 白的数量或能量,说明对 M 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无论哪种方式,都 需要载体的协助,D 正确。 1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 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 B 解析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细胞死亡,不可能再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 现象,A 错误;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细胞吸水膨胀, 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不会吸水涨破,B 正确;用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时,如果 浓度过低不发生质壁分离,如果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适宜浓 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后会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C 错误;当外界溶液浓度低, 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说明细胞一直保持活性,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不能复原时,细胞失去正常生理功能,D 错误。 14.能够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实例有( )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细胞膜外 K+的浓度远低于细胞膜内的 ③变形虫的 变形运动 ④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⑤海带细胞内的 I-浓度远远高于海水 中的 I-浓度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②⑤ 答案 D 解析 ①③④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②⑤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 点——选择透过性。 15.协助扩散不同于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 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低浓度→高浓度 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④不需要载 体蛋白协助 ⑤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⑥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 D.①⑥ 答案 D 解析 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二者区别在于运输 方向和是否消耗能量,D 正确。 16.如图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a~e 代表跨膜运输方式,据 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在 a~e 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b、c、d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 A 的种类 D.c、d 作用机制相同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中 A 是蛋白质,B 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 的基本支架,A 正确;a、e 代表的跨膜运输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b、c、d 代表的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因此为被动运输,B 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 过性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C 正确;d 为载体蛋白,通过与物质结合,然后 自身构象发生改变来协助物质扩散,而通道蛋白不需要与物质结合,D 错误。 17.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 示 答案 C 解析 甲、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 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 错误;图乙所示为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顺浓度 梯度进行,B 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符合图乙所示的从高 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特点,C 正确;婴幼儿肠道吸 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与图乙不符,D 错误。 18.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 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动的过程中在细胞内溶解消失,把物质 留在细胞质内。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B.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该过程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 D.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物质进入细胞是通过胞吞,其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 生理基础,不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A 错误,D 正确;胞吞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物质的方式,C 错误。 19.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氧气进入细胞 ③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 的 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供应站”。酒精和氧气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 不需要消耗能量,而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 Na+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与线粒体有关。 20.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氨基 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 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D.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不消耗能量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可被同一种载体蛋白运输,A 正确;葡萄 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消耗 ATP(能量),故应为主动运输,B 正确;氧气进入细胞应为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 正确;氨基酸可逆浓度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 该细胞,但必须消耗能量,D 错误。 2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马铃薯做相关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吸收水分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B.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中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 现象 C.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中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会 降低 D.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还原糖 答案 C 解析 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蒸馏水中,水分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马 铃薯细胞,引起马铃薯鲜重增加,A 正确;死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故 将高温杀死的马铃薯细胞放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 正确;将贮藏的马铃薯(块茎)放入高浓度的 NaCl 溶液中后,马铃薯细胞会发生渗 透失水,细胞液浓度会升高,C 错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 砖红色沉淀,将发芽的马铃薯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 沉淀,说明该马铃薯匀浆中含有还原糖,D 正确。 22.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 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 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 数量有关 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 O2 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 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 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 同的限制 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答案 D 解析 正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能量供应能力基本相同,线粒体 膜、液泡膜都能吸收 K+,但速率有差异,说明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而与载体 蛋白的种类无关,A 错误;线粒体膜、液泡膜对 O2 的吸收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其 直接决定因素是 O2 的浓度梯度,这与相应细胞器的功能有一定联系,B 错误;在 供能相同的情况下,线粒体膜与液泡膜对 K+、Na+的吸收速率存在差异,应该是 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C 错误;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以生 物膜的流动性为基础,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D 正确。 23.图甲表示在不同分类依据下,物质进出细胞的五种运输方式(D~H)间的 关系;图乙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被运输物质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图甲中 A 与 B 的分类依 据 推导的结论 A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F 一定符合图乙曲线 B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D、E 符合图乙曲线 C 是否消耗 ATP F 一定符合图乙曲线 D 是否穿过细胞膜 G 可能符合图乙曲线 答案 A 解析 据图分析,若图甲中 A 和 B 的分类依据是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则 D、 E 表示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符合图乙曲线,F 表示自由扩散,不符合图乙曲线, A 错误,B 正确;若图甲中 A 和 B 的分类依据是是否消耗 ATP,则 F 表示主动运 输,符合图乙曲线,C 正确;若图中 A 和 B 的分类依据是是否穿过细胞膜,则 G 表示协助扩散或自由扩散,可能符合图乙曲线,D 正确。 2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 C 解析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过程,A 错误;固醇类激素进入 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B 错误;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D 错误。 25.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B.协助物质运输的蛋白质都有特异性 C.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能量、载体蛋白数量等 D.主动运输过程中离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会自动的发生结构变化 答案 D 解析 主动运输过程中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 放的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用 2 mol·L-1 的乙二醇溶液和 2 mol·L-1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 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整个植物细胞)体积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 A→B 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 ________,细胞液浓度将会________。 (2)在 1 分钟后,处于 2 mol·L - 1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会 _______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__。 (3)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 1 分钟后,处于 2 mol·L-1 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是由于__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___。 (5)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 必须具有________。 答案 (1)渗出 变大 (2)不变 蔗糖溶液 (3)细胞膜 液泡膜 两膜之间 的细胞质 (4)乙二醇 变大 (5)大液泡 解析 (1)A→B 段原生质体体积减小,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 出,细胞液浓度将会变大。 (2)分析 2 mol·L-1 的蔗糖溶液的坐标曲线,在 1 分钟以后保持不变,且一直小 于初始状态时的体积,说明细胞的失水达到最大限度,其细胞液浓度将会保持不 变,细胞一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则在细胞壁与原生质 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 (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4)分析 2 mol·L-1 的乙二醇溶液的坐标曲线,在 1 分钟以后的变化为:原生质 体体积不断增大,最后恢复原状,说明 1 分钟以后,由于乙二醇溶液进入细胞, 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5)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的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27.(10 分)影响物质进出细胞速率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氧分压、细胞外物 质浓度等,如图为离体番茄根细胞中 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解。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AB 曲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BC 曲 线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在 B 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根细胞内 K+含量继续升高的限 制因素。 (4)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 ) A.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 K+ B.白细胞吞噬病菌 C.神经细胞排出 Na+离子 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答案 (1)在一定的氧分压范围内,番茄根吸收 K+的速率与氧分压的高低成正 比 氧分压越高,细胞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能量越多,番茄根细胞吸收 K+的速 率就越快 (2)当氧分压达到一定值后,K+的吸收速率就不随氧分压的增高而增加 根细胞膜上运输 K+的载体蛋白达到了饱和 (3)载体蛋白的数量 (4)A 解析 (3)番茄根吸收 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载体蛋白的多少以及呼吸作用的强弱(与能量产生的多少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 到 K+的主动运输。 (4)红细胞不含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从血浆中吸收 K+的方式属于主 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的能量来自无氧呼吸,A 正确;白细胞吞噬病菌的方式 属于胞吞,B 错误;神经细胞排出 Na+离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 耗的能量来自有氧呼吸,C 错误;肾小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原尿中的 葡萄糖,需要载体,消耗的能量来自有氧呼吸,D 错误。 28.(9 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 代表________分子,B 代表________,C 代表________,C 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膜。 (3) 动 物 细 胞 吸 水 膨 胀 时 B 的 厚 度 变 小 , 这 说 明 B 具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 a~d 的四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 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被 与细胞表面识别和细胞间的信息传 递等功能有关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 (5)b a 解析 (4)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且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图示过程中,代表 被动运输的是 b、c。 (5)由于上方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所以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 号 b 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a 主动运输。 29.(10 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1)主动运输需要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与之相关的细胞器包 括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2)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 Na+、葡萄 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属于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的运输方式与 Na+从 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运输方式相同。 (3)现欲判断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写 出 实 验 思 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载体蛋白和能量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至少写出前 两个) (2)主动运输 肠腔 小肠上皮细胞 (3)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检测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情况。如果实验结 果,有氧无氧条件下对离子的吸收情况相同,则为被动运输,如果有氧条件下吸 收速率明显高于无氧条件下,说明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 解析 (1)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方向运输,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 耗能量;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线粒体能够提供能量。 (2)葡萄糖从肠腔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Na+从肠腔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 也是协助扩散,均为被动运输。 30.(11 分)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 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000 mL 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 蔗糖溶液、水浴锅、冰块等。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一组装置示意图。 (2)实验步骤 ①组装两套渗透装置,分别编号为 1、2。 ② 在 两 组 烧 杯 中 分 别 加 入 ______________ , 在 长 颈 漏 斗 中 分 别 加 入 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 组用________加热至 37 ℃,2 组的烧杯外加 ________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内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回答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速率,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 探究。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答案 (1)如图所示 (2)②等量的蒸馏水 等量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③水浴锅 冰块 (3)①渗透 ②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 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 (4)①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作用速率减慢 ②若 1 组漏斗内液面比 2 组低 ③若 1、2 两组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 ④低温不会影响渗透作用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因此渗透系统所处的 不同温度环境就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为因变量,漏斗内液 面高度会因渗透系统所处的温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