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高考押题
高考押题——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法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考查 【考法点评】通常以名言或谚语、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的理解与应用。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结合现实热点材料,如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区域结构调整等多角度考查。有单一考查方式,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也有多种综合考查方式,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述……”“从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角度分析……”等。题型涉及说明类、认识类(分析)、依据类、意义类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要素;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考法提示】1.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分析材料,若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等,一般可以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回答。 2.要全面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做非选择题时一般先回答出这条规律。然后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具体分析材料。 【易错提示】注意以下错误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的有目的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等。 【典例1】实践证明,脱离生产力来谈生产关系,特别是脱离生产力的实际状况盲目地变革生产关系,追求所谓的“先进生产关系”,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①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②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人类社会是按自己的意识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法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考法点评】通常以诗词、名言警句、漫画、现实热点材料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的考查与现实结合紧密,涉及热点如:国家政策的调整、铁道部政企分开、政治体制改革、法律的修改与调整等,从多角度考查考生运用本部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方式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述……”“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等。题型涉及认识(分析)类、说明类、意义类等。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上层建筑不一定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上层建筑中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上层建筑中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的思想部分,如各类法律等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物质设施部分,如监狱等,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考法提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材料信息,属于法律修改、政治体制改革之类的一般可以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 【易错提示】注意以下错误观点: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提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最终影响生产力。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同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充分证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典例2】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取代“立案审查制”以来,公民诉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打官司”变得更加便利。立案登记制改变过去“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将更多的社会矛盾纳入法治渠道解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由此可见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立案登记制的改革 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立案登记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考法3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的分析应用 【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以诗词、名人名言、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启示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经常以收入分配改革、区域结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等来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查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设问方式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从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角度分析……”,题型多为说明类、认识类等。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的内容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考法提示】分析材料信息和考查角度,只要涉及改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等内容一般可以用本部分知识来回答。本原理一般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改革等知识一起综合应用,应用时只需回答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的过程、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等内容即可。 【易错提示】注意以下错误观点: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法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是相同的。 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注意:这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特别提示】社会进步的内涵、原因和趋势 社会进步的内涵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革新,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 社会进步的原因 社会进步的原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进步的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典例3】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 现。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发展质量,既要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又要勇于扫障碍,通过改革破除旧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通过改革可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