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2)专题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2)专题练习

专题七 国际社会与外交政策 ‎■品真题——明确高考考查方向……………………………………………………·‎ 考向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015·全国卷Ⅰ·19,4分)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本题的题眼是“结伴但不结盟”。中国“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了“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同时表明“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①④符合题意。伙伴关系是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则是“战略结盟”的目的,②排除;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排除。]‎ ‎2.(2014·全国卷Ⅱ·18,4分)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 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本题考查国际社会、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互联互通”“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题眼信息。我国积极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符合中非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区域共同体”、③中“主导力量”表述错误。]‎ 考向二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3.(2017·全国卷Ⅰ·18,4分)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中国的行动表明中国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①正确。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睦邻友好合作,表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通过多边合作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③错误。④夸大了中国在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的作用,错误。]‎ ‎4.(2013·全国卷Ⅱ·18,4分)在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本题的题眼是“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我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说明我国重视发展与东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发展,①④符合题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能取代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②排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但不会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③说法错误。应选B项。]‎ ‎■悟方法——养成规范解题习惯…………………………………………………….‎ ‎[示例] (2017·江西赣中南五校一模·38)开放发展的中国,正为自身的进步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续写着新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我国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力推进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近一年来,我国推进同东北亚国家务实合作;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发展;加强与南亚国家友好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国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新型国际关系发展的。‎ ‎■练预测——瞄准高考命题靶心…………………………………………………….‎ ‎[命题分析] 2018年高考可能结合我国的外交活动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理念、和平发展道路等。尤其注意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做法的原因或措施等。‎ 考向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常考题型:选择题]‎ ‎1.‎2017年7月12日,菲律宾外交部就南海仲裁案裁决公布一周年发表声明。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南海仲裁案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坚定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同直接有关当事国通过谈判磋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致力于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这表明(  ) ‎ ‎①中国以结盟的方式来应对挑衅 ‎ ‎②我国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南海争端 ‎③作为主权国家,我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外交事务 ‎④在主权问题上我国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企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表明我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外交事务,也说明在主权问题上我国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④符合题意。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①说法错误。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不意味着我国始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②说法错误。选D。]‎ 考向二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常考题:选择题、非选择题)‎ ‎2.40年前,中国踏上了改革开放之旅,心中念的是“中国人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40年后,“亚太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一带一路”等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广获世界积极回响。由此可见(  )‎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不可逆转 ‎②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中国坚定奉行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C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排除②。题干说明的是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广获世界积极回响,①与题意不符。③④正确切题,答案选C。]‎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7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汉堡会见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方愿同英方一道,推动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上一层楼。‎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近代的耻辱是从英国舰船的隆隆炮声中开始的,坚船利炮打碎了天朝的世界中心之梦,也由此唤醒了一个古老东方国家独立富强的现代化之梦。如今的中国奋发图强实现发展,没有像以往的列强那样,以自己的强大来反制那些曾经侵略、压迫过自己的国家。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改变了长期主宰国际关系史的“零和游戏”规则。‎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努力改变“零和游戏”规则的原因。‎ ‎【解析】 零和游戏是指在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中国努力改变“零和游戏”规则就是主张合作共赢,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就要考虑: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努力改变“零和游戏”规则,有利于各国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合作关系,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努力改变“零和游戏”规则,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努力改变“零和游戏”规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展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能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 [要闻点击]‎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支持。“一带一路”将沿线44亿人口联系在一起,实现40多个国家的互惠共赢。‎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学以致用]‎ ‎[命题猜想]‎ ‎1.‎2016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双方要积极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有效对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军事交流和安全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俄双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原因。‎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题目,结合材料可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代主题、多极化、我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作答。‎ ‎【答案】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俄双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双方加强合作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③‎ 中俄双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增强两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④中俄双方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愿同世界各国寻求合作、分享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2017年5月,包括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 500名代表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论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同时中国承诺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 00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等。‎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世界多极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 ‎【答案】 “一带一路”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顺应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一带一路”致力于推动各国的互利共赢,通过协调,加强合作,维护了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一带一路”倡导的平等参与、开放包容的理念,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国,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对“一带一路”的发展起引领、助推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学生只要能够根据设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中国古都长安和洛阳,‎ 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它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 能否扫清政治障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内部而言,我国新疆的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仍然存在,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外部来看,美国凭借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力图干涉中亚事务,甚至威胁中国的边疆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3)中华文化始终是世界文明的杰出代表与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就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宣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两条具体建议。‎ ‎【解析】 第(1)问,丝绸之路既是商业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其文化意义侧重既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也通过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新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第(2)问,首先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的观点,根据材料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主次矛盾等知识。第(3)问,从文化传播的途径或形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角度回答均可。‎ ‎【答案】 (1)①丝绸之路繁荣了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丝绸之路促进了科技、宗教、艺术等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有利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2)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排除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干扰。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成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是扫清政治障碍。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需要沿途各国创造条件,克服困难。‎ ‎(3)①通过教育等途径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②注意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传递“中国声音”,提升我国“软实力”。③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更好地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④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