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通用版学案:第一模块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通用版学案:第一模块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性,并坚定支持党和政府实施的科学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措施 科学精神 正确分析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法治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法律法规等市场规则来维护。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复习集成块一市场配置资源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1] ‎ ‎2.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经济及其一般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 ‎(2)方式[3]: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优点[4]:第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第二,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调不了:市场难以完全解决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②不能调:有些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有弊端 ‎①表现[5]‎ 自发性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盲目性 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退)→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滞后性 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②后果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 角度 具体原因 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政府 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企业 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缺失 必要性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 [6]‎ 主体 措施 国家 ‎①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7]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8] ③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企业 要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消费者 要增强维权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注意:计划——自觉的、看得见的手、有形的手,市场——自发的、看不见的手、无形的手。‎ ‎[2]归纳:市场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3]拓展: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条件:①价格可以自由地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落。②生产者有权根据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自主进行生产。③‎ 必须有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健全的市场体系。‎ ‎[4]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一个优点,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第二个优点,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节。‎ ‎[5]巧记:‎ 自发性 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骗 盲目性 信息不灵,多赔少赚,一哄而上,没有主见 滞后性 事后调节,浪费时间,耗费资源,农业多见 ‎[6]深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更高的要求;法律维护市场道德,遵守道德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7]拓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8]应用:淘宝刷单现象: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引起了市场秩序的混乱,要通过建立失信惩戒制度来治理。‎ ‎ ‎[典例] (2015·全国卷Ⅰ)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由题眼可以看出,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的目的在于“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①④符合题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不是推进价格改革的目的,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变设问)2014年11月……市场化定价。这能够(  )‎ ‎①通过价格信号,及时传递各类经济信息 ②借助竞争机制,不断调整公共物品供给 ③通过利益杠杆,促进技术进步管理创新 ④借助供求机制,集中物力和财力办大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市场机制的建立,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及时传递各类经济信息,通过利益杠杆,促进技术进步管理创新,①③符合题意;公共物品供给、集中物力和财力办大事不是市场机制能够做到的,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才能实现,②④说法错误。‎ ‎2.(变题型)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价格改革最终可以把更多实惠让给老百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并说明我国价格改革政策是如何让老百姓得实惠的。‎ 解析:本题共包含两小问,本题第一小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故该考点可定位为影响价格的因素。材料中强调“政府定价范围不断缩减”,因此答案可从价值决定价格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两个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要求说明我国价格改革政策是如何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因此题目的落脚点是“让老百姓得实惠”,故该题型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我们通读材料后可知,“政府定价”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反之,政府定价范围缩减,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社会投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材料中强调“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能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市场化定价,也能在竞争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群众消费水平;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答案:(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合理的价格应该既反映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又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2)①政府定价范围缩减,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社会投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②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能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③市场化定价,能在竞争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群众消费水平。④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探规寻律]‎ ‎(一)考向引领 本题以推进价格改革为背景材料,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做到深度理解并支持和认同我国提出的重大改革方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必备知能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当出现市场失灵时,才需要政府来解决。‎ ‎2.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只起辅助性作用。政府应侧重于市场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等。‎ ‎3.政府要简政放权,建立服务型政府。政府该退出的领域应该坚决退出,打造有限政府。‎ 考法一 市场调节 ‎1.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①这个图展示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流程 ②这个图展示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流程 ③这个图说明企业要面向市场调节生产 ④这个图说明价格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①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调节资源,既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可能因其盲目性和滞后性带来资源的浪费;③正确,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就启示企业要面向市场调节生产;②错误,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国家宏观调控;④错误,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抓住关键,轻松破题。本题透过图示可以看到反映的问题本质是:市场通过价格和供求调节生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抓住这一关键点,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轻松选出正确选项。  ‎ ‎2.(2019·北京一模)上海迪士尼集团VIP插队事件引发热议,官方回应称,所谓的“天价插队费”实为一次“尊享导览服务”,即购买尊享卡可享受所购游乐项目的不需排队、专属导览等多种特殊服务。那这个服务公平吗?对此,多方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排队等候的痛点当作利润的增长点,扰乱了市场秩序 B.“迪士尼”提供的服务并非公共物品,它可以自主制定营销策略 C.价高者得,供需自由匹配,完全符合市场价格规则 D.政府应规范尊享服务,制定细则内容,确保消费公平 解析:选B A项中“扰乱了市场秩序”表述错误,排除;B项正确,由题中“购买尊享卡可享受所购游乐项目的不需排队、专属导览等多种特殊服务”这一信息,可以看出“迪士尼”提供的服务并非公共物品,它可以自主制定营销策略;C项中“自由匹配”‎ 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政府可以实施宏观调控,但不制定细则内容。‎ 考法二 市场秩序 ‎3.2018年9月2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披露了其对汽车保险行业反垄断处罚结果。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浙江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浙江分公司等企业遭罚1.1亿元。该举措的目的在于(  )‎ ‎①规范经营者行为,增加企业利润 ②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③以经济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维护市场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①不符合题意,“增加企业利润”并不是材料所述措施的目的;②④符合题意,“中国国家发改委披露了其对汽车保险行业反垄断处罚结果”。该举措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市场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③表述错误,该举措是以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正确转换,准确对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垄断处罚属于维护市场秩序和规则的举措。明确了这一点,答案便可轻松选出。  ‎ ‎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三个最大限度”有利于(  )‎ ‎①严格限制“看得见的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②规范市场准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 ‎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制约市场活力的“桎梏”‎ ‎④降低市场准入,杜绝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三个最大限度”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制约市场活力的“桎梏”,规范市场准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②③符合题意;科学的宏观调控并不是限制“看得见的手”,①错误;“杜绝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说法错误,排除④。‎ 复习集成块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3]‎ ‎2.科学的宏观调控 ‎(1)原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客观上需要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 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含义 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调节宏观经济 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内容 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经济计划(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4]‎ 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 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等 特点 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间接性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具有直接、迅速和强制性特点 联系 ‎①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②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5]‎ ‎3.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6]‎ 类别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区 别 调节手段 价格、供求、竞争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地位 决定性作用 与市场相辅相成 优势 能够及时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局限性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 周期长,灵活性差 联系 ‎①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的,是对市场调节缺陷的弥补。②二者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1]归纳:‎ ‎[2]注意: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平均富裕。‎ ‎[3]注意:不能认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 ‎[4]辨清: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者分别是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比例状况和物价指数,进行“逆风向调节”,通过影响总需求、改变供求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5]拓展: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6]归纳:图示法解读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 ‎ ‎ ‎[典例] (2016·全国卷Ⅱ) 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2015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③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司法部起诉”“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司法部属于行政部门,司法部起诉,法院开出罚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市场调节带来的问题,③④入选;题干材料表明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不是滞后性,①排除;以盈利为经营目标是企业和部分社会组织的特征,②说法错误。‎ ‎[答案] D ‎1.(变设问)2012年……4.5亿美元的罚单。这体现了(  )‎ ‎①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行为  ②运用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③运用行政手段维护市场秩序 ④运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配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①正确,“2015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体现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行为;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材料没有体现运用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③正确,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体现了运用行政手段维护市场秩序;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宏观调控,没有涉及运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配置。‎ ‎2.(变材料)2018年1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43%,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1倍,环比2017年12月份上升0.93%;同比2017年1月份上升21.75%。春节过后,包括河北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份的多个地区首套房贷款利率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多个重点城市的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上浮5%~20%。据此可知(  )‎ ‎①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呈上升趋势 ‎②国家通过货币政策鼓励房地产刚性需求 ‎③消费者购房成本再次提高 ‎④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调控房地产行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内容,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多个重点城市的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上浮5%~20%,这表明多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呈上升趋势;②错误,国家对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上浮,会增加购房成本,因此国家此举并不是在鼓励房地产刚性需求;③符合题意,首套房贷款利率的提高增加了消费者购房的成本;④不符合题意,这是国家在运用货币政策实施宏观调控。‎ ‎[探规寻律]‎ ‎(一)考向引领 本题以某国经济案件为切入点,考查国家为维护市场秩序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旨在引导考生在生活中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必备知能 关键词法区分宏观调控的手段 手段 关键词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税收、税率、财政收入支出、国债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 行政手段 行政命令、指示、政策、规定、通知 考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国家实施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国家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举措的依据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④表述错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在我国“一城一策”楼市调控政策作用下,2018年2月,新建商品房价格涨幅趋缓,15个热点城市房价有所下降。这说明(  )‎ A.行政手段是宏观调控最有力、最主要的手段 B.房价在反映商品价值的基础上由市场决定 C.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D.健康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取决于政府的适度干预 解析:选C A项错误,行政手段不是宏观调控最有力、最主要的手段,而是必要的手段;B项错误,房价在反映供求关系的基础上由价值决定;C项正确,材料说明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D项错误,“取决于政府的适度干预”说法错误。‎ 把握规律,快速判定。由“楼市调控政策”导致“楼市房价下降”这一现象,体现了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C项即可选出。  ‎ 考法二 宏观调控 ‎3.购房限售、租售同权、购租并举、共有产权(买房人与政府共有房屋产权)……密集出台的楼市新政传递清晰的信号,中国的楼市将有大变化。这些楼市新政对中国楼市产生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  )‎ ‎①实行购房限售→消除市场调节弊端→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保持房价平稳 ‎②实行共有产权→运用行政手段→抑制投资性需求→解决房地产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③实行购租并举→发展租房市场→改变房地产市场供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④实行租售同权→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稳定市场预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①错误,实行购房限售不能完全消除市场调节弊端。②错误,实行共有产权不是运用行政手段来抑制投资性需求。根据题意,实行购租并举,发展租房市场,改变房地产市场供求从而达到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实行租售同权,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使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从而达到稳定市场预期的目的,故③④入选。‎ 有效排误,快速抉择。政治选择题中,有的选项本身就说法错误或过于绝对,排除此类选项即可快速、准确判定答案。如本题题肢①中“消除市场调节弊端”说法错误。②中“解决房地产市场调节失灵问题”说法绝对,排除之后即可判断答案为D项。  ‎ ‎4.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下半年我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以实现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解析:选B 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不是控物价,故A项错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稳增长,B项正确;下调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C项内容前后不一致,排除;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排除D项。‎ ‎[本课综合检测]‎ ‎[课堂知能落实]‎ 一、判断题——辨清易错易混 ‎1.建立和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尊法学法用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  )‎ ‎[点拨] ①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但市场规则并不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才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法律的规范,也需要道德的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2.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体现的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的是政府运用法律手段。(  )‎ ‎[点拨] 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政府运用了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运用了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同时还要注意区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以后,将部分资金缴存中央银行的比率,存款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而存款基准利率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关系,存款基准利率与老百姓的储蓄收益关系更大。‎ 二、填空题——理清知识联系 ‎3.2018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北京市定价目录》立足“凡是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都交给市场,能放开的坚决放开”的原则,定价事项从41项缩减到36项。对于商品价格放开政府定价,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倒逼企业转换机制→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热点题——学会应用迁移 ‎[热点材料]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8月7日,住建部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完善和落实房地产调控措施,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促进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7月单月,全国楼市调控密集程度刷新历史纪录,合计超过60个城市发布了超过70次各类型房地产调控政策。2018年1~7月,全国主要城市调控次数达260次。‎ ‎4.在“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主基调下,我国商品房银行贷款利率连续多次上浮,至2018年9月,我国部分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有所下降。根据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贷款利率上浮,房价下降,购房总成本必然减少 B.贷款利率上浮,即使房价下降,购房总成本依然可能增加 C.贷款利率上浮,商品房价下降,公租房需求必然减少 D.贷款利率上浮,股票价格跟随上涨 解析:选B A项错误,“必然”‎ 一词说法绝对,且贷款利率上浮,意味着贷款买房的成本会上升,购房总成本依然可能增加;B项符合题意,贷款利率上浮,意味着贷款买房的成本会上升,故即使房价下降,购房总成本依然可能增加;C项错误,“必然”一词说法绝对,且商品房和公租房互为替代品,贷款利率上浮,即使商品房价格下降,但总成本依然可能增加,故公租房需求不一定减少;D项错误,贷款利率的上浮和股票价格没有直接关系。‎ ‎5.各地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此,各地陆续出台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租赁住房改革新政。这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商品房平均交易价格大幅度下降 ②住房的投资属性降低,回归居住属性 ③房屋租赁的价格水平会有所提高 ④居民购买住房的合理需求得到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表述错误,商品房平均交易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幅度下降不符合实际,故排除;②正确,“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会使房价受到调控,住房的投资属性降低,回归居住属性;③正确,租购并举和租赁住房改革新政可能会增加部分人租赁房屋的意愿,房屋租赁的价格水平会有所提高;④不符合题意,居民购买住房的合理需求要想得到解决,除了国家的政策保障,还受到价格、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故排除。‎ ‎6.(学好哲学在平时)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有哪些?‎ 解析:回答本题注意分析我国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背景,即房价过快上涨。这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楼市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目前房价不断上涨,国家出台楼市调控的相关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调控楼市,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③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住房关系民生,关系内需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调控楼市,有利于抑制房价,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调控楼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