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斯实验中,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得到 R 型菌和 S 型菌 B. 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感染烟草,烟草中会有子代病毒 C. 萨顿和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均含 32P 和 35S 【答案】B 【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 因位于染色体上。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 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获得被标记的子代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 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增殖过程中,合 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来来自宿主细胞,而 DNA 模板来自亲代噬菌体。 【详解】A、格里菲思实验中,若只注射 S 型活菌,则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得到 S 型活细 菌,A 错误;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故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感染烟草,烟草中会有子 代病毒,B 正确; C、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C 错误; D、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由于只有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 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因此释放的每一个子代噬菌体均含 35S,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只有少数子代噬菌体含有 32P,D 错误。故选 B。 2.某 DNA 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A-T-G-C…,其转录形成的 mRNA 的碱基序列为 A. …T-A-C-G… B. …A-T-G-C… C. …U-A-C-G… D. …A-U-G-C… 【答案】C 【解析】在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的碱基配对为:A 与 U 配对,T 与 A 配 对,G 与 C 配对,则以…A-T-G-C…为模板,转录形成的 mRNA 的碱基序列是…U-A-C-G…, 故选 C。 3.关于染色体、DNA 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C. 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 DNA 分子 D. 一个核 DNA 通常含成百上千个基因 【答案】C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详解】A、真核细胞中,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 体,A 正确; B、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的,B 正确; C、一个染色体上有 1 个或 2 个 DNA 分子,C 错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因此 1 个 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D 正确。故选 C。 4.下列有关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解旋酶可破坏 DNA 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 所生成的两条子链互补且方向相同 C.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可保证其准确进行 D. 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 【答案】B 【解析】解旋酶可破坏 DNA 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A 正确;所生成的两条子链 互补且方向相反,B 错误;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可保证其准确进行, C 正确; 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D 正确。 5.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 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 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答案】D 【解析】①为 DNA 复制,碱基配对为 A-T、G-C、C-G、T-A,②过程为转录过程,碱基配 对为 A-U、G-C、C-G、T-A,可见这两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故 A 项错误; ②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故 B 项错误; ①是 DNA 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②是转录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故 C 项错误; ③是翻译过程,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故 D 项正确。 6.下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密码子位于 mRNA 上 B. 反密码子位于 mRNA 上 C. 图中结构含有的 RNA 有 2 种 D. 甲硫氨酸处于图中 a 的位置 【答案】A 【解析】A、密码子是指信使 RNA 分子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A 正确; B、反密码子是位于 tRNA 中,可与 mRNA 中的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B 错 误; C、图中结构含有 mRNA、tRNA、核糖体,故 RNA 有 mRNA、tRNA、rRNA 等 3 种,C 错 误; D、甲硫氨酸是起始氨基酸,处于图中 a 的左侧的氨基酸,D 错误。故选 A。 7.下列有关基因转录与翻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B. 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以 tRNA 作为运载工具 C. 两个过程都需要 ATP 提供能量 D. 两个过程都需要模板 【答案】B 【解析】A、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碱基互补配对,A 正确; B、翻译过程需要 tRNA 作为运载工具,而转录过程不需要运载工具,B 错误; C、两个过程的产物分别都需要 ATP 分解供能,C 正确; D、两个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转录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 D 正确。故选 B。 【点睛】熟悉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8.如图为人体中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 ) A. 过程①②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 基因 1、2 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C. M1 和 M2 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 老年人的黑色素细胞中不含 M2 【答案】C 【解析】从图中物质变化可以判断出①为转录,②为翻译的过程。转录在细胞核中,翻译在 细胞质中;M1 和 M2 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实质是基因的 选择性转录;老年人细胞中能产生酪氨酸酶,只不过酶的活性降低而已。 【详解】①代表转录过程,②代表翻译过程,人体细胞为真核细胞,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 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故 A 错误;基因 1 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是直接控制蛋白质分 子的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 2 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是间接控制酶的合成,从而 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故 B 错误;M1、M2 体现了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故 C 正确;老年人的黑色素细胞中含有 M2,但其翻译合 成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使黑色素的合成减少,进而导致白头发的出现,故 D 错误;综 上所述,选 C 项。 【点睛】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基因 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9.一精原细胞(基因型为 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完成物质准备 形成个初级精母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该初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分别为 AABB 和 aabb B. 正常情况下,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可分别为 Ab、Ab、aB、aB C. 若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Ab、aB、ab,说明该初级精母细 胞中一定是 B 与 b 所在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 D. 若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原因可能是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复制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 2 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 4 个精细胞。 【详解】A、正常情况下,该初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 或 AAbb 和 aaBB,A 正确; B、正常情况下,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 AB、AB、ab、ab 或 Ab、Ab、aB、aB,B 正确; C、若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Ab、aB、ab,说明该初级精母细 胞中 B 与 b 所在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或 A 与 a 所在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C 错误; D、若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原因可能是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 Aa 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D 正确。 故选 C。 10.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 C.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自身的方式,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基本一致;减数分裂是产生配 子的方式,子细胞核遗传物质为正常细胞的一半;受精作用为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详解】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二后期,A 错误; B、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自身,还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B 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减一后期染色体数目无变化,C 错误; D、受精作用过程中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 错误。故选 B。 11.女性卵细胞中有 23 条染色体,其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姐妹染色单体数、核 DNA 数分别是( ) A. 23,46,46 B. 23、92、92 C. 23,92,46 D. 46,46,92 【答案】B 【解析】正常人体细胞中一般有 23 对 46 条染色体。 【详解】初级卵母细胞细胞同源染色体还未分离,有 23 对;经过复制后染色单体数目与 DNA 数目相等,均为 92,故选 B。 12.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 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 图示 5 个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D.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均含有 4 条染色体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 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 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 分裂后期。 【详解】A、根据图④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是雄性,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A 正 确; B、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图中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③⑤,B 错误; C、②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C 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内含有 8 条染色体,D 错误。故选 A。 13. 图 1 和图 2 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 3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 体上 DNA 分子数的变化,图 4 表示染色体和核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图 1 和图 2 细胞中 DNA 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 图 1 和图 2 所示细胞均处于图 3 的 BC 时期,且图 1 细胞将进入图 3 所示 DE 时期 C. 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 2 细胞、图 3 中 BC 时期的细胞、图 4 中 b―→c 时期的细胞 D. 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 4 中 a 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 4 中 d 时期的数量关系 【答案】C 【解析】A、图 1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 DNA 分子数为 8,图 2 细胞处于减数第 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 DNA 分子数为 8,A 正确; B、图 1 和图 2 细胞中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2,处于图 3 所示 BC 时期,图 1 细胞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之比变为 1∶1,B 正确;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 2 细胞、处于图 3 中 BC 时期的细胞,图 4 中的 b→c 时期表 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相关变化,该时期的细胞不发生基因重组,C 错误; D、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分别为 2n 和 2n,可用 图 4 中 a 时期染色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表示,但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均不会出现 图 4 中 d 时期的数量关系,D 正确。故选 C。 【点睛】注意两点:(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图像识别;(关键抓各 时期内染色体的特征变化)(2)有丝分裂还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 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数的变化规律。(关键抓 DNA 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点分 裂的发生) 14.某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 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AB,那么另外 3 个分别是( )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 个精原细胞→1 个初级精母细胞→2 种 2 个次级精母细胞→2 种 4 个精细胞→2 种 4 个精子。 【详解】由于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 AB 的精子, 说明含 A 与 B 的染色体发生组合,含 a 与 b 的染色体发生组合。因此产生的另外 3 个精子 基因型为 AB、ab、ab,故选 B。 1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 一般情况下,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的交叉互换,减一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详解】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 重组,A 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 错 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 正确; D、一般情况下,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法进行减数分裂,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 正确。 故选 B。 16.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 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 C1 与 C2、S1 与 S2 细胞核中 DNA 数目 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 DNA 数目 C1 与 C2 相同,S1 与 S2 不同 B. 遗传信息 C1 与 C2 相同,S1 与 S2 不同 C. DNA 数目 C1 与 C2 不同,S1 与 S2 相同 D. 遗传信息 C1 与 C2 不同,S1 与 S2 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C2 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 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 以 C1 和 C2 的 DNA 数目和遗传信息相同;C、D 错误。而 S1 和 S2 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 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 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 DNA 数相同,但遗传信息不同。A 错误,B 正确。 17.下列对洋葱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 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选用紫色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C. 都需要用适宜浓度的龙胆紫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D.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赤道板和细胞壁等结构 【答案】C 【解析】1、观察减数分裂应该选取植物的雄蕊或动物的精巢。 2、观察有丝分裂应该选择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 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 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成熟的细胞,不再分裂,A 错误;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B 错误; C、两实验都需要用适宜浓度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C 正确; D、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显微镜观察不到该结构,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 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 过程中注意积累。 18.图甲为某种动物雌性和雄性的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图乙四个细胞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只能表示卵细胞不能表示精细胞 B. ②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受精卵 C. ③可以表示精细胞或极体 D. ④可以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乙①中含一条黑色染色体,所以①可能表示卵细胞也可能表示精细胞,A 错 误; B、②中含两条白色染色体,所以②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但不可以表示受精卵,B 错误; C、③中含一条白色染色体,所以③可以表示卵细胞或极体,C 错误; D、④中含两条黑色染色体,所以④可以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或受精卵, D 正确。故选 D。 19.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的三个生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B. ②过程主要以减数分裂方式增殖 C. ③过程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D. ①和②过程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即受精作用;②表示合子通过有丝分 裂、无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等形成生物体过程;③表示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 【详解】A、图中①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不存在细胞分裂过程,A 错误; B、②过程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B 错误; C、③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 正确; D、减数分裂(③)和受精作用(①)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 错误。 故选 C。 20.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 身。让乙瓶中的灰身个体与黑身个体交配,子代只表现为灰身。据以上现象判断( ) ①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 ②黑身为显性,灰身为隐性 ③甲为乙的亲本 ④乙为甲的亲 本 ⑤甲中的灰身为杂合体 ⑥乙中的灰身为纯合体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的黑身个体交配,若后代只表现为灰 身,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且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都是显性纯合体。因此,乙为甲的亲 本。 【详解】①②由于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灰身个体与异性的黑身个 体交配,若后代只表现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如果甲为乙的亲本,则乙中的灰身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与异性的黑身个体交配,后代应 该有灰身和黑身,与题意矛盾。因此,乙为甲的亲本,乙中的灰身为纯合子,③错误,④正 确; ⑤⑥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都是显性纯合体,甲是乙的后代,甲中还可能存在纯合子,⑤错 误,⑥正确; 故选 B。 21.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 4 个孩子,其中 3 个单眼皮,1 个双眼 皮。对这种遗传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 A. 3:1 比例符合分离定律 B. 遗传因子不能自由组合,有误差 C. 子代数少,不易得到预期结果 D. 控制单眼皮遗传因子作用比双眼皮的作用大 【答案】C 【解析】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用 A、a 表示),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 有三个是单眼皮,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则他们所生后 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双眼皮:单眼皮=3:1。 【详解】A、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双眼皮:单眼皮=3:1,A 错误; B、这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后代数目太 少,误差太大,B 错误; C、由于只生了 4 个孩子,所以子代数少,不易得到预期结果,C 正确; D、控制单眼皮遗传因子与控制双眼皮遗传因子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双眼皮,D 错误。 故选 C。 22.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进行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由此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根据子一代测交的结果提出了假说 B. 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类比推理法 C. 分离定律可以用于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D. 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 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 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 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测交后代应该 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 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孟德尔根据杂交和自交的结果提出了假说,A 错误; B、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 错误; C、分离定律可以用于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C 错误; D、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正确。故选 D。 23.人类白化病是由一对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 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 出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 A. 1/4 B. 1/6 C. 1/8 D. 1/12 【答案】B 【解析】题意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所以男方的基因型 为 Aa;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所以女方的基因型为 AA 或 Aa, 为 Aa 的概率是 2/3。 【详解】根据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基因型为 Aa,女方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1/3AA、2/3Aa.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2/3×1/4=1/6,即 B 正确。 故选 B。 24.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遗传问题的一组方法是( ) ①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②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 性状)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测交、自交 B. 测交、杂交、自交 C. 测交、测交、杂交 D. 杂交、杂交、杂交 【答案】A 【解析】常用的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①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②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只白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 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品种的纯合度,最 好的方法是用自交。通过连续多代自交,并淘汰不抗病品种,后代中抗病纯合度越来越高。 即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25.血型的鉴定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方法之一。某夫妇均为 ABO 血型系统,这种血型由基因 IA、IB、i 控制,这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已知血型及与血型对应的基因型关系如表所示。 丈夫血型 A 型,妻子血型 B 型,生了一个血型为 O 型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 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 ( ) 血型 基因型 A IAIA、IAi B IBIB、IBi AB IAIB O ii A. 1/16 B. 1/8 C. 1/4 D. 1/2 【答案】B 【解析】人类的 ABO 血型是受 IA,IB 和 i 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 和 IB 对 i 基因均为 显性,IA 和 IB 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 型血型有两种基因 型 IAIA 和 IAi,B 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 IBIB 和 IBi,AB 型为 IAIB,O 型为 ii。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丈夫血型 A 型,妻子血型 B 型,生了一个血型为 O 型 的儿子,说明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为 IAi 和 IBi;因此,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 的女儿的概率是 1/4×1/2=1/8。故选 B。 26.假定某生物的 5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 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 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 3/4 B. 3/8 C. 1/4 D. 1/32 【答案】C 【解析】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 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详解】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子代中,与亲本 AaBBCcDDEe 表现型相同的 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1/2×1×1×1×3/4=3/8;与亲本 aaBbCCDdEe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是 1/2×1×1×1×3/4=3/8,所以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概率为 1-3/8-3/8=1/4。即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7.某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 F1 全为蓝色,F1 自交,F2 为 9 蓝∶6 紫∶1 红。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F1 中的蓝色能产生 4 种配子 C. F2 中的紫色有 4 种基因型 D. F2 中纯合子占 1/3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 都为蓝色;F1 自交,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9 蓝∶6 紫∶1 鲜红,说明蓝色为双显性个体,鲜红色为双隐性 个体,而紫色植株为单显性个体。孟德尔遗传实验中 F2 为 9∶3∶3∶1,可推断双显性(9) 表现为蓝色(设为 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 A_bb 或 aaB_),双隐性 表现为鲜红色(aabb)。 【详解】A、根据分析,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 B、F1 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减数分裂时能产生 4 种配子,B 正确; C、F2 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 共 4 种,C 正确; D、F2 中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所占比例为 1/4,D 错误。故选 D。 28.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 ) A. 4 种和 2 种 B. 4 种和 6 种 C. 6 种和 2 种 D. 6 种和 4 种 【答案】C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Yy×YY→YY、Yy,基因型有 2 种,表现型有一种;Rr×Rr→RR、 Rr、rr,基因型有三种,表现型有 2 种。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杂 交,按自由组合定律与完全显性遗传,子代的基因型种数为 2×3=6 种,表现型的种数为 1×2=2 种。故选 C。 【点睛】易错点: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 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9.由 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 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B. 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 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D.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答案】C 【解析】人类的性染色体为 XY 型,即男子为 XY,其中 X 染色体来自母亲,Y 染色体来自 父亲;女子为 XX,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详解】A、若祖母为患者 XbXb,则其儿子一定患病 XbY,但孙女不一定患此病,A 错误; B、若外祖父患病 XbY,则其女儿肯定携带有致病基因 X-Xb,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其外孙,因 此其外孙不一定患此病,B 错误; C、如果母亲患病 XbXb,儿子基因型为 XbY 一定患此病,C 正确; D、如果父亲患病 XbY,女儿不一定患此病,D 错误;故选 C。 【点睛】分析伴 X 遗传病时,首先要掌握:男子为 XY,其中 X 染色体来自母亲,Y 染色 体来自父亲;女子为 XX,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1)隔 代交叉遗传,即“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2)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30.某种鼠的黄色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 A、a 控制),正常尾与卷尾是一 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 T、t 控制)。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 黄色卷尾、 2/12 黄色正常尾、3/12 鼠色卷尾、1/12 鼠色正常尾。由此所做出的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上述遗传现象仍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子 T 纯合致死 C. 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Tt D. 子代鼠色正常尾和鼠色卷尾杂交,后代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得子代:6/12 黄色卷尾、2/12 黄色正常尾、 3/12 鼠色卷尾、1/12 鼠色正常尾,比例为 6:2:3:1.逐对分析: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 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对于毛色来说,性状发生了分离,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黄 色是杂合子,且黄色是显性性状,纯合致死;卷尾:正常尾=3:1,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卷 尾是杂合子,且卷尾是显性性状,综合分析两种性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 B.子代中黄色:鼠色=2:1,不符合 3:1 的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A 纯合致死, 导致后代性状分离比偏离 9:3:3:1 的情况,B 错误; C.由于每对性状的后代都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彼此杂交的黄色卷尾亲本的基因型都为 AaTt,C 正确; D.亲本的基因型是 AaTt,则子代鼠色正常尾的基因型为 aatt,鼠色卷尾的基因型为 aaT_, 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3aaT_、1/3aatt,即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2:1,D 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 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 查的重点,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于性状分离比偏离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是 本题考查的重点,不容忽视的是致死现象。 二、识图作答题 31.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 15N 标记的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 DNA 的所有氮元素均为 15N, 它比含 14N 的分子密度大,然后将 DNA 被 15N 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 养,每隔 4 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 DNA 的密 度。实验结果 DNA 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 7 是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名称是____________。 (2)图 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图中的 9____连接成_________;根据碱基互补配对 的规律可知 1 为 C,2 为_______(可用字母表示)。 (3)图 DNA 分子的两条链是______平行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 的_______。 (4)“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_____________。如果测定第四代 DNA 分子密度,含 15N 标记 的 DNA 分子比例表示为________。 (5)上述实验表明,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DNA 复制开始时,在_________ 的作用下,把双链解开,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利用细胞中的原料合成子链。随 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延伸。 【答案】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氢键 碱基对 A(腺嘌呤) 反向 基 本骨架 14N、15N 1/8 半保留复制 解旋酶 【解析】右侧图中 1C,2A,3G,4T,5 脱氧核糖,6 磷酸基团,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 碱基对,9 氢键。 【详解】(1)7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 双链上的碱基通过 9 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 为 A。 (3)图 DNA 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 基本骨架。 (4)据半保留复制特点,中带含有的 N 元素是 14N、15N;第四代子代 DNA 分子 16 条,含 15N 标记的 2 条,占比 1/8. (5)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打开双链。 【点睛】半保留复制特点;DNA 在复制时,以亲代 DNA 的每一股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 个双链子代 DNA,每个子代 DNA 中都含有一股亲代 DNA 链,. 32.艾滋病毒,新冠病毒都属于 RNA 型病毒,请观察下图,并回答: (1)图中②和③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是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中都能 发生的过程。图中的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① ②③这些过程在生命科学中被称为________法则。属于该法则发展的是___________过程。 (填写编号) (2)图中的⑤过程称为___________,有很多 RNA 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该过程。 (3)在自然界中,也有的 RNA 病毒可以在宿主细胞内以其 RNA 为模板合成__________, 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酶的催化。 【答案】转录 翻译 DNA 复制 细胞核 中心 ④⑤ RNA 复制 DNA 逆转录 逆转录酶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表示 DNA 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 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逆转录过程,⑤表示 RNA 分子的复制过程,其中逆转录和 RNA 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1)图中②和③过程分别称为转录和翻译,是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中都能发 生的过程。图中的①过程称为 DNA 复制,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核中,①DNA 复 制、②转录、③翻译过程是指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在生命科学中被称为中心法则。后 来又发现了 RNA 复制和逆转录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所以属于该法则发展的是④⑤过程, 即逆转录和 RNA 分子的复制。 (2)图中的⑤过程称为 RNA 复制,RNA 复制病毒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该过程。 (3)在自然界中,也有的 RNA 病毒可以在宿主细胞内以其 RNA 为模板合成 DNA,这个 过程称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点睛】本题结合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 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 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性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性状。现将黄色圆粒豌 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 杂交后代中: (1)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黄色圆粒), _______(绿色圆粒)。 (2)在 F1 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 (3)F1 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杂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 (4)F1 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或_______,如果用 F1 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 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2 的性状类型有____种。 【答案】YyRr yyRr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1∶1 1/4 3/4 YyRR YyRr 4 【解析】根据题意和柱形图分析可知:后代中黄色∶绿色=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 因型为 Yy×yy;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 Rr.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 型为 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 【详解】(1)分析柱状图可知,子代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亲本的基因 型为 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 (2)在 F1 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由于子代中黄色∶绿色=1∶1, 皱粒是隐性性状,所以子代中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 (3)F1 中纯合子是 yyRR(1/2×1/4=1/8)和 yyrr(1/2×1/4=1/8),所以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1/8+1/8=1/4,杂合子占的比例是 1-1/4=3/4。 (4)Fl 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 1/3YyRR 和 2/3YyRr,如果用 F1 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和绿 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2 的性状类型有 2×2=4 种。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通过子代表现型分析亲代基因型及运用分解组合法解决自由 组合问题的能力。 34.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甲病由等位基 因 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 B(b)控制,分析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 (2)II-3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Ⅱ-4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Ⅱ-5 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 (3)II-2 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Ⅲ-8 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可能。 (4)若Ⅲ-4 与Ⅲ-5 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答案】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 X 隐性遗传病 AaXbY AaXBXb AaXBY 一 四 5/12 【解析】Ⅱ4 和Ⅱ5 都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Ⅲ7),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 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 和Ⅱ5 都无乙病,但他 们有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和乙中有一种 是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Ⅱ3 患两种病,但有正常的儿子,故其基因型为 AaXbY,Ⅱ4 患甲病,但有正常的女儿 和患乙病的儿子,故其基因型为 AaXBXb,Ⅱ5 只患甲病,其基因型为 AaXBY。 (3)Ⅱ2 不患甲病,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 aa,不患乙病,但有患乙病的儿子,故Ⅱ2 有关乙 病的基因型为 XBXb,综合两对基因,Ⅱ2 基因型为 aaXBXb,即只有一种基因型。Ⅲ8 患甲病, 有不患甲病的姐姐 7 号,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 AA、Aa,Ⅲ8 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 哥哥 6 号,故其父母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XBY、XBXb,Ⅲ8 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XBXb、XBXB, 综合两对基因,Ⅲ8 基因型有 2×2=4 种。 (4)Ⅲ4 的基因型为 AaXBXb,Ⅲ5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1/3AAXbY、2/3AaXbY,他们结婚,生 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3+2/3×3/4)×1/2=5/12。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 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判断甲和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 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