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小石潭记 (14)_鲁教版
1 记潭石小 1 1、了解古代“记” 记: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 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 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 2、我们学过的文言文“记”有哪些 1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 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 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韩愈、刘禹锡 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 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为永州(今湖 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 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学习本篇体 会诗人在游记中寄托的情感。 1 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坻(chí) 为屿(yǔ) 为嵁(kān)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 xī)忽 差(cī)互 悄怆(qiǎo chuànɡ)幽邃(suì) 龚(ɡōnɡ)古 1、听录音,出示课文(重点字词注音) 2、仿读课文,模仿录音来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句子的停顿、作者的感情。 3、指名读。了解学生读的情况。边读边评。 4、齐读:我们来齐读一下文章,注意体会作者感情 1 借助工具书和同桌合作翻译全文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1 •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 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 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 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 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用(把)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 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 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 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 不齐,随风飘动。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 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 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也不动,忽然 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非常轻快敏捷。好 像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 样参差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 1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使……凄凉 使……寒冷 因为 凄清 停留 离开 跟从 1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 (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 有其他人,使我感到 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 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于凄清,不能 够久留,就记下它的情景离开了。 1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 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1 思考: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 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1 重点字词归纳 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古今异义 去: 古:离开 今:到 去 小生: 古:年轻人 今:一种艺术表演角色 1 重点虚词: • 以: • 卷石底以出 连词,而 • 以其境过清介词,因为 • 而: • 乃记之而去 连词,表承接 • 潭西南而望 连词,表修饰 1 解释黑体的词语 1.鱼可百许头。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5.心乐之。 6.皆若空游无所依。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其岸势犬牙差互。 许:左右。 澈:照透。布:映在。 凄神:使人的精神凄凉。悄怆:寂静得使 人感到忧伤。 西:向西,往西。 乐:以……为乐。 空:在空中。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1 • 翻译重点句子: •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小组合作探究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按照游览(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1.本文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美、静穆的环境景物,抒发了作 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1 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 •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学生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读) •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起作 者好奇于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发现了小石潭。(所用方 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的“移步换景”的写法) • 2、小石潭有什么特点?用原文说说作者是如何发现这些特点的? • 明确:——“石底”、“水尤清冽” • 3、作者依次描写了那些景物?用的是哪些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 明确:特写镜头。潭水:清 鱼:乐 • 怎样描写?水:侧面描写 鱼:动静结合 溪:曲折、蜿蜒 岸势: 参差不齐(运用比喻修辞) 1 • 石→树→ 鱼 → 水 →溪身→ 岸势→ 四周 • ↓ ↓ ↓ ↓ ↓ ↓ ↓ • 奇 美 乐 清 曲折 参差 幽寂 • 其实,文章景物中无不透着“石”的气息, 请找出。(学生找出并且读出来)这才是 小石潭。 1 • 4、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情感的字句,体会作者情感。 (学生先读课文,找出对应的句子,再来读) • 明确:——“心乐之”、“似与游者乐”(体现作 者观赏小石潭奇景奇趣后暂时的轻松和快乐) • ——“以其境过清”(环境凄清,作者被贬后寂寞 凄苦、悲凉的心情。) • 明确:作者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 小结:景物:潭、树、鱼、水、源头、岸势 • 潭:“全石以为底”、“水尤清冽” • 情:“乐”、“清” “凄” 1 作者善于用细致入微的描绘、比喻、拟人等 手法融情于景,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 生动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 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主旨: 写法: 1 1.在游览过程中,柳宗元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从文中找出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2.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为什么先“乐”,后“凄”, 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乐是为了忘忧,而凄正是因为不快乐。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 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 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 经凄凉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 来。 1 小 石 潭 记 发现小潭: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水:清澈透明 侧面描写 游鱼:快乐活跃 动静结合 特写镜头 小潭源流: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隔、闻、伐、 取、见 气氛:幽深冷寂 水——清 石——怪 树——青 感受:凄苦孤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