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江苏专用):第26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与血与火的征服和掠夺(学案)
15~16世纪 17~18世纪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内容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同时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主旨 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从欧洲向世界传播,世界逐渐连为一体,经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考纲清单] (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2)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3)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第26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与血与火的征服和掠夺 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社会根源——欧洲掀起一股狂热的寻金热。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 (4)精神动力——欧洲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条件 (1)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2)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 (3)地理知识:欧洲“地圆说”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4)西、葡王室支持:15世纪末两国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 [精微点拨] 新航路开辟的两大精神动力 (1)15世纪晚期,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其他非天主教徒皈依天主教。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2)文艺复兴也为新航路开辟注入了精神动力。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重视人的价值,宣扬冒险精神和发财致富,鼓舞了人们去探索新航路。 3.经过 时间 率领船队的航海家 开辟的航路 支持者 1487年 葡萄牙人迪亚士 欧洲到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2年 意大利人哥伦布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西班牙王室 1497~1498年 葡萄牙人达·伽马 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葡萄牙王室 1519~1522年 葡萄牙人麦哲伦等 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图示解史] 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4.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①导致“商业革命”,市场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②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3)思想震撼之路: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易错提醒]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建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3)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1.“海上马车夫” (1)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经济发达:造船业、对外贸易发达。 ③政治独立: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荷兰。 (2)概况 ①荷兰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②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其重要港口、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3)结果: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精微点拨] 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发展。 (2)荷兰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垄断了世界的航运业,故称为“海上马车夫”。 2.英国的崛起 (1)主要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②采用“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2)活动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②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和印英间的贸易。 ③1607年,获得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在东方把矛头指向印度。 ④17世纪上半期的三个扩张方向: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 ⑤进行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 (3)结果: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殖民霸权的角逐 (1)英荷争夺 ①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了荷兰控制世界的时代。 ②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历经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和北美的殖民地。 (2)英法争夺 ①17世纪在国际贸易领域与荷兰商人激烈竞争。 ②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尖锐,爆发战争。 ③“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早期殖民战争的性质 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对荷兰的胜利,实质上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 4.殖民罪恶与影响 (1)罪恶: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戮;罪恶的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 (2)影响 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商业活动逐渐在世 界范围内展开,使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②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考点一 “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新航路开辟 1.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2.东西两半球文明融合的新途径 新航路开辟图 解读 “新航路”是指新开辟出通往东方、连通世界各地区的海上航线。借此建立了由欧洲到达南非、印度、美洲及全球各大洲之间的文明链接。新航路成为文明交流之路,但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又使其成为掠夺之路。 1.从地域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②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对欧洲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 ②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英、法、荷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3)对亚非拉 ①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②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的传统社会带来沉重灾难。 ③对亚洲: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明清统治者逐步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进行自卫。 (2)经济: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原产美洲的粮食、经济作物玉米、烟草等开始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饮食结构与经济结构。中西贸易繁荣,白银流入,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出现。 3.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粗具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由证来:分析史料,论证问题:“商业革命”只是发生在西方吗?中国的“商业革命”与西方有何不同? 史料 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其发展同样受到强大的阻碍,最终难以长成一支独立的力量。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提示 主要依据史料信息,结合明清经济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论证 答案 从史料观点看,商业革命不仅发生在西方,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 西方的商业革命指:贸易范围的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都能买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中国的商业革命指: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大宗商品的长途贩运,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欧洲商业革命的起因是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商业革命的主因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考点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早期殖民扩张 1.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 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2)原因: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2.唯物史观——多方面分析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获取材料信息: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兴衰历程的有关信息,指出其主要商业活动的内容 材料 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1602年,荷兰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东印度公司。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之间具有贸易垄断权。 1611年,一些股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形成了世界第一个股票市场。 1621年,因班达岛居民将豆蔻(一种香料)卖给了非荷兰籍商人,东印度公司将岛上居民杀戮殆尽。 1624年,入侵我国台湾,并开始垄断马尼拉与中国间的贸易。公司转运贸易包括荷兰的金属、巴达维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织品。 1669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公司为股东带来了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 1670年,公司开始将亚洲的棉布卖到美洲,换取当地的贵金属。 1690年,公司在亚洲的财务开始转盈为亏,这一情况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1799年,公司解散。 主要信息 答案 (1)垄断贸易(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班达岛香料;马尼拉与中国间的金属、丝织品等); (2)创办股票市场; (3)组建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 (4)经营亚洲棉布与美洲贵金属的交换。 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 2013年 选择题T1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命题点:新航路开辟对西班牙的影响 (2013·江苏单科,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答案 D 解析 黄金的大量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故答案为D项。 1.命题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17·东台二模,33)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欧洲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信息中可知,材料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根据时间“16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故D项正确;西欧国家商业繁荣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说这些商品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没有涉及荷兰贸易出现顺差的信息,故C项错误。 2.命题点:欧洲国家在新航路开辟中的不同命运 (2017·镇江高三摸底,32)《全球通史》中指出:伊比利亚国家之所以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然而1560年前后……长期的衰落就开始了,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材料中衰落的根本原因指的是( ) A.政府未能及时进行圈地运动 B.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 C.海外扩张阻碍了早该实行的制度改革 D.蔑视商业成为当时贵族及其他各阶层的国民准则 答案 C 解析 圈地运动发生在英国,不是伊比利亚国家衰落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伊比利亚国家地理位置优越、航海技术高超,航运业相对发达,故B项错误;蔑视商业是一种思想观念,虽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但不是衰落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3.命题点:英国奴隶贸易的存废之路 (2017·扬州三模,33)始于15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 B.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 C.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 D.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 答案 D 解析 英国在1840年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从材料“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可知英国虽然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但奴隶贸易仍在继续,故B项错误;英国反对和打击奴隶贸易有利于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推行自由贸易,但并不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故C项错误;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并打击奴隶贸易,客观上保障了黑人的人权和自由,这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正体现了人类文明曲折发展中光明的方向,故D项正确。 4.命题点:大国崛起——英帝国的崛起之路 (2018·盐城一模,18)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1562年 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 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51年 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 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 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 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A.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工业革命是其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解析 上述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并非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故B项正确;英国在与邻国的殖民战争中获胜,成为欧洲霸主,没有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故C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其开始工业革命之前,故D项错误。 5.命题点:文明碰撞——殖民扩张的影响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答案 A 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哥伦比亚学者”“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这反映了美洲学者关注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掠夺,给美洲人带来的灾难,造成两大洲的发展差距扩大,因此A项正确。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最早登陆美洲的是西班牙资助的哥伦布船队,B、D项错误;黄金和白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项错误。 6.命题点:16~18世纪英国、荷兰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信息“16~18世纪”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和英国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①④正确。伴随着工业革命,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确立,与荷兰无关,②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淮安一模,19)“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这主要是指( ) A.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寻金热 B.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C.“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资产阶级的本质热衷于追求财富 答案 C 解析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贸易商路,故A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黄金热”是“资产阶级的进取”体现了其能够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的本质,故D项错误。 2.(2017·淮安期末)“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答案 A 解析 解题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中传播基督教与开辟新航路的关系。传播宗教只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而非主要目的,更不能据此说明教皇已经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组织者,排除B、C两项。新航路的开辟是葡萄牙、西班牙政府组织的,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随后的殖民扩张也是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进行的,D项表述不正确。 3.(2018·常州调研)明朝来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 ) A.自由贸易的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自由贸易盛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西班牙进行新航路开辟,到达了菲律宾,菲律宾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故B项正确;明朝末年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C项错误;明朝末年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4.(2018·镇江一模,1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 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 答案 A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中“……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相符,故A项正确。 5.(2017·连云港二模,33)下图白色区域是某一时期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范围,据图可知,当时( )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主导者 B.非洲大量土地被欧洲列强瓜分 C.主要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D.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人已发现美洲大陆。A项是新航路开辟前的状况,故A项错误;据图可知,此时正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和了解非洲,20世纪初期列强瓜分非洲,故B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是明清以前的对外贸易路线,故与图片所指代的新航路开辟时期不符,故C项错误;据图可知,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人已发现美洲大陆,表明当时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故D项正确。 6.(2017·南通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6)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 A.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B.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C.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D.只看到新航路开辟的经济作用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该评价是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客观评价了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的积极影响,故A项错误;据材料“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该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故B项正确;该评价是站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的影响,而不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不符,故D项错误。 7.(2018·盐城四校联考)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殖民者将大量金银运往亚洲,“在中国及印度大部分市场上,纯金和纯银的比价通常是10∶1,至多也不过12∶1。而欧洲的比价是14∶1,甚至是15∶1”。这种差异( ) A.加速了亚洲商品流向欧洲 B.导致欧洲传统手工业消失 C.使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加快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 A 解析 按照材料意思,欧洲金银比价低于中国及印度,这就意味着和欧洲相比,同样重量的金银在中国和印度能买到更多的商品,故A项正确;欧洲传统手工业消失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和亚洲正常的国际贸易,不是原始资本积累,故C项错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外商企业刺激、洋务企业诱导的情况下产生的,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8.(2017·溧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5)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西班牙、英国、法国 B.意大利、法国、荷兰 C.英国、意大利、荷兰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答案 D 解析 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黄金的漏斗” 指葡萄牙、西班牙海外获得的财富用于统治者的奢侈消费挥霍掉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指荷兰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新航路的受害者”指随着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来处在商路中心的意大利逐渐衰落,故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9.(2018·连云港高三月考)英国利物浦(见下图)在13世纪初期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口聚集地,是一个公认的“小渔村”,在中世纪晚期仅与爱尔兰有少量的商业往来。18世纪中期,利物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在此期间,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有( ) ①新航路开辟后处于商路中心 ②“商业革命”提供了发展契机 ③从事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 ④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商路中心,故①正确;英国受益于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商业革命”,故②正确;英国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展三角贸易,利物浦是英国的港口,故③正确;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0.(2017·江阴高三月考二,18)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物,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 ) A.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答案 A 解析 郑和下西洋主要宣扬国威,与当地人民发展友好往来,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是以侵略为目的,给美洲人民带去了灾难和奴役,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故A项正确。 11.(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15)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在②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在③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答案 C 解析 ①应是英国而非荷兰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在②阶段美国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在④阶段的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12.(2018·苏州高三调研)16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家称之为“物价革命”。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但法国学者波丁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更重要的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家认同。波丁主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指( ) A.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答案 A 解析 15世纪末到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攫取了大量财富,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与材料中“16世纪时”“物价革命”相符,故A项正确;17世纪时,荷兰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与材料中“16世纪时”不符,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材料中“16世纪时”不符,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拓展”,故D项错误。 13.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 A.美国金融的崛起 B.荷兰商业的繁华 C.殖民霸权的更替 D.英国科技的先进 答案 C 解析 17世纪时荷兰是海上商业殖民帝国,在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之战,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因此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殖民霸权的更替。 14.(2017·南通、扬州三模)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答案 B 解析 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与图中曲线①在17世纪达到顶点相符,故B项正确。 15.(2018·淮安、盐城联考)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 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 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 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 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运往美洲”可知,与“欧洲劳动力短缺”无关,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殖民掠夺,也正是“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先天优势”,故C项错误;美洲缺乏劳动力,因此“从非洲运往美洲”,是促进了洲际平衡,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7·邳州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班牙和葡萄牙施行政府严密监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荷兰的私有商业公司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尤其是东印度群岛。在此,他们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 ——[美]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第一卷 材料二 乾隆时期,外国商人从事贸易的地点专门局限在广州地区。……外国商人在从事自己所有的交易活动时,都需要和一群被授予对外贸易垄断权的中国商人打交道。公行一般由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而这些官员一般都能够从这一职位中牟取暴利。每一个外国商船都由一个专门的洋“行”来负责管理,这些洋行不仅管理商业事务,也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同时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在这一制度下,外国人无权同中国官员直接接触,而在国与国关系层面上,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的条款规定。 注:材料中的公会和洋行均为十三行。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米兰达·布朗《中国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原因。 (3)指出上述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简析二者对本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 (2)原因:监管、垄断对外贸易;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维护专制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天朝上国权威。 (3)属性:前者属于资本主义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后者是具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的外贸垄断组织。 影响:前者加速了荷兰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荷兰成为17世纪的殖民霸主。后者限制了中外交流,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解析 (1)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有权拥有自己的舰队,有权对外宣战与媾和,同时也有权管辖依附地区”,可见它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根据材料“主要精力放在东南亚”“又一次逐出了葡萄牙人”“每年能够向其股东支付平均值为18%的红息”,可见它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赢利丰厚。 (2)清代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政府派遣的一名官员来掌控监管”“掌握外来商船的税收”,可得垄断对外贸易,增加税收;根据材料“也负责让洋人们行为符合规矩”,可得维护天朝上国权威;结合教材内容,再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护专制统治,阻断中外民间交往等方面分析。(3)第一小问属性,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殖民贸易机构和封建专制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的区别。第二小问影响,前者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荷兰商业大国的崛起,后者导致中国落后世界潮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