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虽然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 B. 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 C.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 D. 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由于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我国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所以我国很少购买外国商品,而中国的手工业品大量销往国外,出现顺差,故B正确;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能说明我国对外贸易是顺差的原因,排除C;D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 ‎2.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有数目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A.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 加速土地向私有化发展 C.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 D. 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田亩的数量来征税,是土地私有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加速了土地向私有化发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与商品经济无关,也不会加剧地方割据混战,故排除AC两项;春秋时期,并没有出现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故D项错误。‎ ‎3.汉代政府规定商人不能穿锦绣衣服,不能骑马;唐代限制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政策是 A. 奖励耕织 B. 重农抑商 C. 盐铁专卖 D. 闭关锁国 ‎【答案】B ‎【解析】奖励耕织是重视农业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排除A;根据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是“农本商末”政策,即重农抑商政策,B正确;盐铁专营只是抑商的措施,故C错误;闭关锁国是对外政策,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 ‎5.北宋时期都城开封以经商为业的人口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与茶坊、瓦子都是通宵营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C. 封建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开封的商业繁荣发达,并不能说明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A错误;“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大酒楼……与茶坊、瓦子”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封建制度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故D错误。故选B。‎ ‎6.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文中的“英雄”是指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C ‎【解析】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远洋航行,发现美洲新大陆。因此这位英雄是哥伦布,故答案为C项。迪亚士于1488年到达好望角,排除A项;达·伽马于1497年到达印度,排除B项;麦哲伦船队于1519至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排除D项。‎ ‎7.《刚果真相》一书中写到:“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材料主要揭示了 A. 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 西方工业化的消极影响 C. 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 D. 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贪求黄金”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时代特征,“残暴罪行”则体现了这一过程的血腥和肮脏。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方没有实现工业化,B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C项“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虽然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殖民掠夺和扩张只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因之一,排除A项;故D为最佳选项。‎ ‎8.工业革命扱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市场、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条件最早具备,所以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故A项正确;法国和美国是紧随英国之后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故BC错误;德国是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的,故D项错误。‎ ‎9.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宗主国利益。根据这种观点,19世纪英国在对埃及、澳大利亚、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时最先开始建设的项目可能是 A. 交通设施 B. 水利设施 C. 教育制度 D. 议会制度 ‎【答案】A ‎【解析】交通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进行商品输出、原料掠夺,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这符合材料“优先考虑宗主国利益”,故A正确;水利设施并不是直接有利于商品输出、原料掠夺,故B错误;教育制度建设也不能直接为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带来经济利益,故C错误;议会制度属于政治方面,也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诞生了一批企业大王: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金融大王摩根及汽车大王福特等,与这种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 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 B. 大垄断企业的出现 C. 美国贫富差距悬殊 D. 重工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企业大王都属于各个领域的垄断资本家,它的出现与垄断组织的形成直接相关,故选B。ACD与此无关。‎ ‎1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入侵和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逐渐解体的经济形态是 A.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入侵和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D项。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在1927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而在中国产生,民族资本主义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排除A、B、C项。‎ ‎1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的主导权 D. 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是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的生产已经取决于世界市场需要而造成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附庸、是处于劣势的而不是逐渐取得优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只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不掌握茶、丝市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茶、丝出口在本质上是对中国的掠夺,价格低廉,不会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出现这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放缓对华经济侵略 C. 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D. 东南沿海通商口岸逐步开放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等信息说明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初步发展阶段,该时期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导致民族工业出现初步发展状况,A选项符合题意。欧洲列强放缓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B选项排除。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不属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C选项排除。东南沿海通商口岸逐步开放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D选项排除。‎ ‎14.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 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 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 ‎【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开始,90年代失败,A时间不符合题意;1898年戊戌变法,不久失败,B时间不符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华侨商人创办的双合盛啤酒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C正确,D错误。‎ ‎15.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次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当时 A. 社会通货膨胀严重 B. 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 C. 国民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D. 国统区经济逐渐繁荣 ‎【答案】A ‎【解析】材料“金圆券发行量……比十个月前初次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说明当时国统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通货膨胀,故B项排除;C项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 ‎16.春联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气象的是 A.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一五计划指方向,举国欢腾建设忙 C. 总路线大方光芒,超英美指日可待 D. 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说的是新中国建立,故排除;B项是一五计划期间,排除;C项是大跃进时期,排除;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符合题意。‎ ‎17.1959~1961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导致这次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苏关系恶化 B. 三年自然灾害 C. “左”倾错误严重 D. “文化大革命”‎ ‎【答案】C ‎【解析】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是“左”倾错误的反映,故选C;AB是这次经济困难发生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排除D。‎ ‎18.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以市场为核心,排除A;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B;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将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结束,排除D。‎ ‎1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所以汽车被慈禧弃之不用,反映了封建观念阻碍了近代化,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慈禧观念陈旧,与生活俭朴与否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需不需要汽车的问题,而是强调慈禧观念陈旧,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汽车依赖进口,而是强调慈禧观念陈旧,排除C。‎ ‎20.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筑 A. 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 B. 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 C. 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D. 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中可以看出,修筑京张铁路有利于促进北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巩固西北地区边防,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京张铁路与交通近代化的关系,故A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故C项排除。‎ ‎21.《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一书中记载:“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 ‎【答案】C ‎【解析】随着《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以后,大量的外国新事物涌入上海,由于这些洋火、洋车等是外国物品,并且与中国同类的东西相比一般有一些优点,同时也是一种与众不同、一种时尚的标志,所以日益流行,显现出当时人们在物质生活时尚方面发生变化,故答案为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在自然经济的破坏,与题干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新事物的涌入,就全部不穿本国服饰,B错误。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明显与历史不符,D错误。‎ ‎2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A. 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 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 C. 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 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因为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各国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危机的程度,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其中北美、西欧以及日本都属于政治经济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中国、印度、西亚和拉美都属于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可知政治经济的独立性并不是影响经济危机程度的决定因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是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北美还是西欧、日本,还是不完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故B项错误;应对措施与影响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项错误。‎ ‎23.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各国为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由此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是 A. 加剧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B. 迫使各国加快合作以应对危机 C. 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 各国的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答案】A ‎【解析】各国为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加剧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造成国际关系紧张,故选A;材料反映出各国各自为战,没有加强合作,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没有体现各国的国内阶级矛盾,排除D。‎ ‎24.‎1935年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以下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 银行暂时休业整顿 B.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A ‎【解析】《紧急银行救济法》属于金融方面,“银行暂时休业整顿”也属于金融领域,故A正确;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方面,故B错误;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属于农业方面,故C错误;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属于工业和劳资关系领域,故D错误。故选A。‎ ‎25.据记载,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大量地雇用了黑人顾问和专家,联邦在职人员名单中黑人雇员数不断增加,黑人雇员遍及政府各部门。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 开始打造公平公正社会 B. 旨在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的矛盾 D. 改变了美国政府的属性 ‎【答案】C ‎【解析】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大量地雇用了黑人顾问和专家,这是一个新现象,让黑人参与到政府中,等于在缓和因为种族歧视所带来的的社会矛盾,故选C;A错在了“开始”,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题干反映的是黑人参政,目的是应对危机,而不是消除种族歧视,故排除B;D错在了“改变了”,因为罗斯福政府依然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故D不符合史实。‎ ‎26.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 自由放任 B. 科技进步 C. 国家干预 D. 知识经济 ‎【答案】C ‎【解析】“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指的是二战后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福利制度,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1973年,美国进入滞胀阶段,削减福利开支,故C正确。A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B项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D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27.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 ‎ ‎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关扑:赌博游戏四鼓:古代一更一鼓,四鼓是四更后半夜两点左右)‎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有何调整?‎ ‎(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答案】(1)坊市分离;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或“中外、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多元。‎ ‎(2)表现: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调整: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有所放松。‎ ‎(3)政策:“海禁”政策。‎ 影响:阻碍对外贸易;延缓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沿海居民生活困顿;激化社会矛盾。‎ ‎【解析】(1)材料中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足以证明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之一是指坊市分离。材料中的“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则足以证明很多外国商人在中国经商,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和商业的繁荣。而“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 则足以证明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的特点还包括商业活动受到限制等等特点。‎ ‎(2)“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可以看出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和草市具备饮食服务系统;由“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可以分析出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第二问政策调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对商业活动限制放松角度回答。‎ ‎(3)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只可能是“海禁”政策,这一问是一个常识性问题的考查,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到的答案。第二问由“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资本主义萌芽、居民生活和社会矛盾角度回答。‎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何种经济理论?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 ‎【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克服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 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特点: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 ‎(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3)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目的:根据“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结合所学,可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克服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理论: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特点:根据“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得出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根据“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得出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 ‎(2)问题:根据“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得出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根据“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得出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根据“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得出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3)可从缓和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但却造成财政开支大,劳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辩证地分析解答。‎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3)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2)国家立法。‎ ‎(3)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济金、实行紧急救助制度和失业制度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回答。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2)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紧急救济法令》”“《社会保障法》”得出国家立法。‎ ‎(3)同意第一种观点:可从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济金、实行紧急救助制度和失业制度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分析回答。‎ 同意第二种观点:可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分析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