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写作课件(26张)
增分点 25 巧用 “ 二比 ”, 给力论证 —— 提升考场议论文论证力 写 作文必须要有材料 , 但并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写进一篇作文里。从某种意义上讲 , 考场作文就是一门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艺术。选材和用材 , 关乎作文成败。在考场作文有限的时间内 , 考生如何从自己多年积累的材料中快速寻找到题目可以使用的材料 ? 就议论文而言 , 我们认为 ,“ 二比法 ” 十分有效 , 所谓 “ 二比 ”, 就是借助联想 , 巧用类比和对比。 - 3 - 【真题回放】 (2017 全国 Ⅲ 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周年。 40 年来 , 高考为国选材 , 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 ,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 年来 , 高考激扬梦想 , 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 , 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 ,1977 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 看今天 , 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 , 奋战在 2017 的高考考场上 …… 请以 “ 我看高考 ” 或 “ 我的高考 ” 为副标题 , 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 , 确定立意 ;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 ; 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 ; 不少于 800 字。 - 4 - 【佳作看台】 走过独木桥 开启阳关道 —— 我看高考 近千万考生汇聚在这一刻 , 在人潮中 , 我挤上通向理想彼岸的独木桥 —— 高考 , 面对这个热了 40 年的还将持续热下去的 “ 高考 ”, 写下《我看高考》的作文题目 , 我不想说我挤过去了就成了人才 , 也说不透高考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的道理。我只能说说我十年寒窗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 , 说一说这一刻我的醒悟 : 当我走过 2017 年 6 月 7 日 , 我应该开启我生命的阳关道。 26 年前 , 高考让老爸从农村到城市成功突围。十二年寒窗苦读 , 听惯了 “ 要好好读书 , 不然将来没有出息 ” 之类的谆谆教诲 , 我心里也扎根了成功走过高考就有了好人生的观念。这不只属于我 。 - 5 - 不过 , 这一刻 , 我突然想 : 如果我经过高考 , 却掉下了独木桥 , 那该如何 ? 就算是人生失败吗 ? 十二年的苦读就白费了吗 ? 我小学的同学小林 , 高二读完就留学去了 , 高考都不参加呢 , 他是不是比我更加失败 ? 反过来 , 我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 , 就算成功了吗 ? 高考之于我们 , 到底意味着什么 ?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 :“ 人类唯有在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前进。 ” 我以为这也适合每一个个体的人。十二年寒窗十二年高考备考 , 我从懵懂孩童成长为奋斗的青年 , 这期间 , 有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成绩进步的喜悦 , 也有过失败的和受挫的伤痛 , 体味到学习的艰辛和酸楚 , 也磨砺了意志的不屈和顽强 , 还学会了学习和一些人生的道理。 写到这里 , 我瞬时明白 , 高考这座独木桥我是挤过去了还是掉下去了不是太重要 , 能够挤上这座桥 , 本身就是一种成功。高考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终点 , 而是开启人生新天地的起点。 - 6 - 尽管每年大学录取比例在提高 , 但每年高考结束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落榜的考生和不如意者不在少数 , 周浩弃北大转学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也并非不明智。每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 , 甚至有些还是名牌大学的。理想大学梦的实现不一定是人生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想 , 假如我挤过独木桥进入了心仪的大学 , 我定然会珍惜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 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但如果我掉下了独木桥 , 我也不会黯然神伤 , 游泳上岸 , 还是可以从无数条道路中选择一条通向我人生幸福的道路 , 因为经历过十二年备考的磨砺 , 承受了今朝高考的淬炼 , 我已经获得了不少成长的和前行的力量 , 足以让我走上人生的阳关道 。 - 7 - 流星之所以美丽在于燃烧的过程 , 人生之所以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高考的独木桥 , 是人生奋斗过程中的重要一段 , 认真对待过 , 这就够了 , 重要的是走过之后 , 还要开启人生的阳关道 , 继续努力奋斗。 最后在我写下 “ 走过独木桥 , 开启阳关道 ” 这个标题的时候 , 我想说 , 这是我的想法 , 也应该引起战友们和未来者的思考。 - 8 - 【点评】 这是一篇围绕高考 , 发表 “ 我看高考 ” 观点的议论文佳作。 文章由考场起笔 , 由材料要求入题 , 首段直接写到 “ 写下《我看高考》的作文题目 ” 开篇点题 , 接着引出谈论的重点 “ 我的醒悟 ”, 给人以不蔓不枝 , 开门见山的明快之感。 “ 当我走过 2017 年 6 月 7 日 , 我应该开启我生命的阳关道 ” 一句 , 独立成段 , 彰显了文章的观点 , 而这一观点用比喻的形式说出 , 既有文采 , 又生动形象地指出了高考的重要意义 , 同时再点标题。文章中间的议论 , 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同学小林的对比设疑 , 用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的名言解疑 , 用例生动、真实 , 多样 , 手法巧妙。接下来作者用流星的美丽在于燃烧的过程 , 人生的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 , 将自己对于高考的认识拓展深化 , 这就明显高于对成败的一般认识 , 显示了作者的成熟和深刻。最后一段 , 再回到题目上来 , 结尾扣题 , 首尾照应 , 显示了文章论证结构的严密。 - 9 - 一 二 一、类比 : 同类扩展 , 丰富素材 , 拓展思路 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 , 在审题立意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素材联想。所谓素材联想 , 就是联想与题目相近、相反或相关的素材 , 为写作准备原料 , 开掘思路 , 寻求立论。其中相近联想、相似联想、相关联想所收集到的素材 , 都可作为类比 ( 含比喻 ) 论证的材料 , 我们称之为 “ 类比选例 ” 。一起来看一篇 2017 浙江高考的优秀作文。 (2017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 , 人要读三本大书 : 一本是 “ 有字之书 ”, 一本是 “ 无字之书 ”, 一本是 “ 心灵之书 ” 。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 写一篇文章 , 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 10 - 一 二 【注意】 ① 题目自拟。 ② 不得少于 800 字。 ③ 不得抄袭、套作。 人生如书 浙江一考生 有位作家说 , 人生要读三本大书 ——“ 有字之书 ”“ 无字之书 ” 以及 “ 心灵之书 ” 。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 , 好比一个人 , 由浅入深 , 是个不断上升 , 臻于完善的过程。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 , 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 , 我们广泛地涉猎 , 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 , 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 , 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 , 坚固到支撑起了无数独特的思维与个体 , 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跨越 , 方称作独立的人。 - 11 - 一 二 唯有有字之书的累积铺垫 , 才能读懂无字之书的深义。从有到无 , 是一种心智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将阅读称为一种提前的情感操练 , 它让人在面对未知的世界时不那么惊慌。 “ 日光之下 , 并无新事 ” 。在储备了大量的见闻与学识后 , 人方能顺利地进入社会 , 将停留在书本与经验的追求曝光在实践与现实的省察下 , 等待再一次跨越与蜕变 。 - 12 - 一 二 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 与有字之书难免存在相悖的地方 , 读懂无字之书 , 立身于无字之境 , 需要经历幻灭的痛苦与现实的锤打。《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虚幻的社会 , 从书中走入现实世界中 , 这里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 有的人跌得粉身碎骨 , 而有的人能把握平衡沉稳着地。书籍总在教育我们要追求平等与自由 , 而日本早稻田学校却将这些 “ 幻灭给人看 ” 。这所著名大学每年都会举行一场运动会 , 比赛上不分男女 , 不分年龄 , 不分健全与否 , 只要愿意都可参赛。松岛先生说 :“ 我们想让学生知道 , 真实的社会就是不公平的 , 我们要学会接受。 ” 这是经验与现实的撕裂 , 从有字之书进入无字之书必须承受的痛苦。 - 13 - 一 二 一个人能够读懂无字之书 , 尚且只能称他为实用型人才 , 他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 又有面对社会的理性与思考 , 但他还缺乏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只有心灵之书才能赋予他的。罗曼 · 罗兰曾说 :“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 能够读懂心灵之书的人必然是个具有普世情怀 , 具有心灵的流动性与敞开性的人。王小波游走于自我与世界之间 , 用谐趣的话语点醒世人的麻木 , 这难道不是一种普世的情怀吗 ? 余秋雨在山川间游吟却始终紧贴大地和人群 , 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世人的大爱吗 ?“ 激情 ” 一词在古希腊中解释为 “ 由自我延伸出来的对他人的爱 ”, 这种爱与激情能够充盈无字之书 , 让人的心灵丰富且美丽。 一个人由接受教育到步入社会再到贡献社会 , 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再到心灵之书 , 由浅入深 , 由自我到他人 , 便构成了完满的人生。而人生如书 , 不应跳读 , 不应倒读 , 页页品味 , 细细翻看 , 人生的真谛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 14 - 一 二 这是一篇典型的以类比选例的议论文佳作。文章的标题 “ 人生如书 ” 就是类比联想的结果。人生和书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 通观本文 , 我们知道 , 幼年就像有字之书 , 学习文化 , 学习生活 , 有老师 , 有课本 , 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 , 学习知识 , 熟悉生活 ; 而步入社会之后 , 接触的人事再也没有范例 , 都需要自己的琢磨 , 这就像无字之书。人生的过程就像由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 , 这就构成了全文的大类比。最后考生得出结论 :“ 人生如书 , 不应跳读 , 不应倒读 , 页页品味 , 细细翻看。 ” 这表面说的是读书的方法 , 其实就是人生的体悟。 我们再看下面节选的两段文字 , 体会在文章局部如何使用类比手法 : - 15 - 一 二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 , 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 , 向往着 “ 高处不胜寒 ” 。从 “ 虎妈狼爸 ”, 再到 “ 提高一分 , 横扫千人 ” 的高考标语 , 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 , 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可是 , 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 “ 金无足赤 , 人无完人 ” 。 我们心心念念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的力量 , 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 , 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 , 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是的 ,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没有后退 , 没有低谷 , 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 , 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 , 想要跃到岸上 , 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 , 而是猛地扎进深水 , 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 , 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 , 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2016 全国 Ⅰ 卷优秀作文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有力量》节选 ) - 16 - 一 二 - 17 - 一 二 在这两段文字中 , 考生运用类比选例的思路清晰可见。这种方法通过将想到的事物与题目中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 , 把想到的事物性质类推到题目中的事物上 , 由此揭示出题目中事物具有与想到的事物同样的性质 , 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在运用类比选例时 , 三种联想不可少 : 一是相近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同质同构的联想。如由对孩子的掌掴留下的手印和亲吻留下的唇印 , 想到 “ 虎妈狼爸 ”, 这都是严厉教育的同质同构的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古到今等。 - 18 - 一 二 二是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现象 , 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如孩子成绩的起伏与大海的波浪相似 , 由高到低的成绩变化也许是为了更好地提升 , 就像企鹅潜沉是为了更好地跃起一样 , 这些都是相似联想。这样的联想类比 , 能把抽象的概念阐释得形象生动 , 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说服力。高考作文题 , 很多都可以用这种联想去构思。 三是相关联想。从已知的观点或现象 , 联想到另一观点或现象 , 二者之间有表里关系 ( 由表及里 , 由现象到本质 ), 或者二者背后有着相同的本质和根源。在这种联想中 , 思维流向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 , 最终探触到问题的核心和事物的本质。 把这样联想到的事例写进作文中 , 就避免了文章的枯燥干瘪 , 丰富鲜活了文章的内容 , 起到了类比论证的作用。 二、对比 : 一正一反 , 取舍分明 , 凸显态度 在素材联想中 , 相反联想得到的材料 , 我们称之为 “ 对比选例 ” 。这既是一种论证方法 , 也是一种应用素材的方法。把性质上相反的两种素材加以对照、比较后 ,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 , 使结论映衬而出 , 能有效地说服读者 , 使作者的观点鲜明突出。对比选例往往一正一反 , 对比鲜明 , 取舍分明。对比选例适用于正反对比论证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近两年各地满分作文中善用对比的语段。 而反观当下 , 人们汲汲于物质世界的财富、功名而忙得焦头烂额 , 又怎能沉下心来阅读品味人生之书呢 ? 以简单的地铁现象为例 , 当欧美国家的人都会自觉在地铁阅读书籍时 , 中国地铁上的青少年却利用着宝贵的碎片时间转发段子、浏览明星八卦。吵闹喧哗的不只是狭窄的车厢 , 更是人的精神世界。试问 , 当一个人连最简单的 “ 有字之书 ” 都不愿静下来品读 , 遑论 “ 无字之书 ” 和 “ 心灵之书 ” 呢 ? (2017 浙江考生《人生之书》 ) - 19 - 一 二 - 20 - 一 二 我们一家人居住的地方 , 水清 , 山高 , 树荣 , 草茂。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欢声笑语中 , 我们相亲相爱 , 岁月安静又美好 , 百灵鸟姐姐总是喜欢在那棵高大的槐树上歌唱 , 每晚它的歌声都会如约而至 , 伴我入睡。 但我身边的事物好像正在悄悄地变化 , 河里出现了个大圆筒 , 经常涌出乌黑的水 , 芦苇越来越少了 , 水中甚至出现了臭味。百灵鸟姐姐变得沉默了 , 很少来到河边 , 那天籁之声 , 我也好久好久没有听过了。村子里多了一座铁皮屋子 , 我问妈妈那是什么 , 她说 :“ 那是工厂 , 果汁厂 , 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 伴随着深深的叹气。 (2018 北京考生《绿水青山图》 ) - 21 - 一 二 决策者说 , 中国高考承载着打通阶层壁垒、推动国家转型、刷新教育理念的重担 ; 成功者说 , 高考改变了人生命运 , 打开了实现个人梦想的大门 ; 失败者说 , 落榜的恐惧让人焦虑不安 , 羞辱与遗憾相伴相生于未来的人生 …… 是的 , 高考 , 对于考上的人来说 , 是一个人生的新起点 , 也是通向多彩人生的一座桥梁 ; 高考 , 也曾让不少学子在落榜时黯然神伤、扼腕叹息。 (2018 新课标卷 Ⅲ 考生《高考 , 我们向你致敬 ! 》 ) 对比运用素材时 , 要注意两个问题 : 第一 , 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 第二 , 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 , 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 , 没有共同的参照系 , 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 22 - 1 2 3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根据要求作文。 托尔斯泰说 :“ 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 , 那就是为别人而生活。 ” 叔本华说 :“ 你的幸福唯有你才能创造并感知 , 请不要为别人而生活。 ” 【注意】 ① 角度自选 , 立意自定 , 题目自拟。 ② 明确文体 , 不得写成诗歌。 ③ 不得少于 800 字。 ④ 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作文材料提供了两位外国名人正好相反的名言。一般而言 , 有三种立论 : ① 点赞前者 , 反对后者 ; ② 点赞后者 , 反对前者 ; ③ 点赞两者合理之处 , 批判两者不合理之处。据此 , 这一作文题可以有如下立意 : ① 人生真正的幸福源自为别人而生活 ; ②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活出自己 ; ③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在为自己而活的同时 , 也为别人而活 , 即 “ 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 - 23 - 1 2 3 2 . 阅读下面文字 , 根据要求作文。 《新周刊》公布了 2017 年年度汉字 ——“ 戏 ” 。 理由 : 1. 中国有戏。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C919 大飞机首飞、 “ 悟空号 ” 探测到疑似暗 “ 墨子号 ” 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 2. 人们更爱 “ 老戏骨 ” 。虽然有人急功近利 , 戏精上身 , 但确实还有人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 3. 全民 “ 游戏 ” 。或 “ 王者荣耀 ” 或《绝地求生》 , 娱乐无可厚非 , 但我们在太多事情上缺乏游戏精神 , 却又在一些事情上太过儿戏。 对于 “ 戏 ”, 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 结合上述材料 , 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 角度自选 , 立意自定 , 题目自拟。 ② 明确文体 , 不得写成诗歌。 ③ 不得少于 800 字。 ④ 不得抄袭、套作。 - 24 - 1 2 3 写作提示 关于 “ 戏 ”, 材料提供了三个角度 , 则立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定位 : ① 高度评价中国精神让中国有大戏 ; ② 告诫世人不急功近利 , 耐得住寂寞 , 受得了诱惑 , 才能上演人生的精彩戏 ; ③ 批判国民在游戏上过于上心 , 但在正事上太过儿戏。 - 25 - 1 2 3 3 . 阅读下面文字 , 根据要求作文。 00 后 : 怎样的一代人 ? 三多 : 钱多 , 手机多 , 作业多。 —— 某调查报告 孤独 , 重压 , 乏力。 —— 某 70 后教授看法 垮掉的一代。 ——80 后看法 二次元 , 不可理解。 ——90 后看法 有理想 , 有担当 , 更开放。 ——00 后自我评价 …… 00 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代人 ? 读了这段文字 , 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 结合上述材料 , 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 角度自选 , 立意自定 , 题目自拟。 ② 明确文体 , 不得写成诗歌。 ③ 不得少于 800 字。 ④ 不得抄袭、套作。 - 26 - 1 2 3 写作提示 材料从 5 个角度评说 00 后 ,4 个负面 —— 他人评说 , 一个正面 ——00 后自评。本届考生也恰恰是首届 00 后 , 写作此题 , 正好可以让 00 后们反躬自问 , 所以很有价值。立意时 , 要学会以辩证思维评价 00 后 , 不可全否 , 亦不可全肯 , 应当肯定以 00 后的正能量为主 , 当然对负能量也须直言不讳。在具体论述中 , 类比、对比大有可为之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