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欧姆定律学案
3 欧姆定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理解电阻的定义,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2.掌握欧姆定律.3.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 件.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过程,综合信息得出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会利用 I-U 图象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科学思维:1.通过对比思维找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区别.2.能根据 I-U 图象或 U-I 图象求导体的电 阻. 一、欧姆定律 1.电阻: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之比. (1)定义式:R=U I . (2)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且 1Ω=10-3kΩ=10-6MΩ. (3)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R 成反比. (1)表达式:I=U R. (2)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的纯电阻电路(不含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而对气体 导电、半导体导电不适用.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 I,用横坐标表示电压 U,这样画出的导体的 I-U 图象叫做导体的伏 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1)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欧姆定律适用的元件,如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2)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欧姆定律不适用的元件.如气态导体(日光灯、霓虹灯管中的气 体)和半导体元件.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由 R=U I 知,导体的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2)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3)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 (4)线性元件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如图 1 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此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Ω. 图 1 答案 25 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现有两个导体 A 和 B,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测量 A 和 B 的电压和电流,测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U/V 0 2.0 4.0 6.0 8.0 导体 A I/A 0 0.20 0.42 0.60 0.78 导体 B I/A 0 0.13 0.26 0.40 0.54 (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 U、用横轴表示电流 I,分别将 A 和 B 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 并作出 U-I 图线. (2)对导体 A(或导体 B)来说,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U 与 I 的比值怎样? (3)对导体 A、B,在电压 U 相同时,谁的电流小?谁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答案 (1)U-I 图线如图所示 (2)对导体 A(或导体 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 A 或导体 B 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但 两者的比值不相等. (3)电压相同时,B 的电流小,说明 B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1.R=U I 是电阻的定义式,比值表示一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对给定的导体,它的电阻是一定的,与导体 两端是否加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无关. 2.I=U R 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 I 与电压 U 成正比,与电阻 R 成反比,常用于计算 一段电路加上一定电压时产生的电流,适用条件是金属或电解质溶液导电(纯电阻电路). 3.U=IR 是电势降落的计算式,用来表示电流经过一电阻时的电势降落,是欧姆定律的变形,所以适用条 件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相同. 例 1 (多选)(2018·龙岩市高三模拟)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 R1∶R2=2∶1,那么( ) A.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 I1∶I2=2∶1 B.若两导体两端电压相等,则 I1∶I2=1∶2 C.若导体中电流相等,则 U1∶U2=2∶1 D.若导体中电流相等,则 U1∶U2=1∶2 答案 BC 解析 当电压相等时,由 I=U R 得 I1∶I2=R2∶R1=1∶2,B 正确,A 错误;当电流相等时,由 U=IR 得,U1∶U2 =R1∶R2=2∶1,C 正确,D 错误. 针对训练 (多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 I=U R 知,U 一定时,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由 I=U 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由 R=U I 可知,I 一定时,导体的电阻 R 与 U 成正比,U 一定时,导体的电阻 R 与 I 成反比 D.对给定的导体,比值U I 是个定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 答案 ABD [学科素养] 以上两题考查了欧姆定律 I=U R 的意义及与导体的电阻 R=U I 的对比,知道 R 与 U、I 无决定关 系,体现了“物理观念”的学科素养.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法,可以用列表法,还可以用图象法.分析图 中甲、乙两电学元件的 I-U 图象,我们可以得出两元件的电流和电压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 甲为非线性关系;乙为线性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I-U 图象与 U-I 图象的区别(图线为直线时) (1)坐标轴的意义不同:I-U 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电压 U、纵坐标表示电流 I;U-I 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电 流 I,纵坐标表示电压 U. (2)图线斜率的意义不同.I-U 图象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U-I 图象中,斜率表示电阻,如图 2 所示, 在图甲中 R2<R1,图乙中 R2>R1. 图 2 2.I-U 图象是曲线时,导体某状态的电阻 RP=UP IP ,即电阻等于图线上点 P(UP,IP)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 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如图 3 所示. 图 3 例 2 (多选)(2018·济南一中高二期中)如图 4 所示是某导体的 I-U 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图 4 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 R 不变 C.I-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电阻 R= 1 tan45° Ω=1Ω D.在该导体的两端加 6V 的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3C 答案 ABD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电流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选项 A 正确; 由 I=U R 可知,I-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导体的电阻 R 不变,且 R=2Ω,选项 B 正确,选项 C 错误;在该导体的两端加 6V 的电压时,电路中电流 I=U R =3A,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3× 1C=3C,选项 D 正确. 例 3 (多选)如图 5 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象可知( ) 图 5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 2V 时,电阻为 0.5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 2V 时,电阻为 1Ω 答案 AD 解析 该导体的伏安特性为曲线,但根据 R=U I 知,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故可知 U=2V 时,R=2 2 Ω=1Ω,且导体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故 A、D 正确. 1.(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即为零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当电压增大 2 倍时,电阻增大 2 倍 D.由 I=U 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 D 解析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公式 R=U I 只提供了计算电阻的方法,R 与U I 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当我们不给导体两端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仍存在,因此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A、B、C 错误. 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多选)如图 6 所示,A、B、C 为三个通电导体的 I-U 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图 6 A.三个导体的电阻关系为 RA>RB>RC B.三个导体的电阻关系为 RA<RB<RC C.若在导体 B 两端加上 10V 的电压,通过导体 B 的电流是 2.5A D.若在导体 B 两端加上 10V 的电压,通过导体 B 的电流是 40A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图 I-U 图象知,电阻最大的应该是斜率最小的 C,其中导体 B 的电阻为 RB= 4V 1.0A =4Ω,所以 在导体 B 两端加 10V 电压时,通过导体 B 的电流为 2.5A. 3.(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如图 7 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 U 和电流 I. 图线上点 A 的坐标为(U1,I1),过点 A 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1 时,电阻 等于( ) 图 7 A. I1 U1 B.U1 I1 C.U1 I2 D. U1 I1-I2 答案 B 解析 由电阻的定义式 R=U I 可知,B 正确,其他选项错误.要特别注意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时,R≠ΔU ΔI . 4.(欧姆定律的应用)某金属导体两端所加电压为 8V 时,10s 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0.16C,求: (1)导体的电阻; (2)若导体两端电压为 10V,求通过导体的电流. 答案 (1)500Ω (2)0.02A 解析 (1)电压 U1=8V,10s 内通过的电荷量 Q=0.16C, 则电流 I1=Q t =0.16 10 A=0.016A, 电阻 R=U1 I1 = 8 0.016 Ω=500Ω. (2)若导体两端电压为 U2=10V, 则电流 I2=U2 R = 10 500 A=0.02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