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测试:必修③第四章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作业(人教版,江苏专用)
课时作业 (2018·南京模拟)下图为“吉林省土壤类型及年无霜期天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吉林省各地年无霜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松原年无霜期较通化长 ②受纬度因素影响,呈现由南向北减少的趋势 ③抚松因地势较高,年无霜期较短 ④受海陆分布影响,呈现由东向西增加的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黑土、黑钙土、暗棕壤肥力较强的原因有( ) ①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大 ②植被丰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③冬季寒冷,冻土广布 ④温度较低,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松原年无霜期介于140~160天之间,通化约为140天,受纬度因素和地形影响,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抚松因受长白山地势较高影响,年无霜期较短。第2题,黑土、黑钙土和暗棕壤肥力较强的原因主要为植被茂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温度较低,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2019·泰州质检)下图为“滇东北某镇的坝区农业生产模式现状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B.消除环境污染 C.实现清洁化生产 D.提高土壤肥力 4.制约该镇坝区粮食种植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大,光线强烈 B.干湿季分明,地表缺水 C.地势高差大,土壤贫瘠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5.该镇坝区出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烟草产业化模式的雏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劳动力 C.市场需求 D.技术和资金 答案 3.D 4.B 5.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所有要素的箭头均指向“有机堆肥”方向,因此该农业模式的核心即利用有机堆肥,提高土壤肥力,其他均为次要方面。第4题,滇东北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区,干湿季分明,地表缺水严重。故B项正确。第5题,烟草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作物,所以市场需求是影响烟草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主要因素。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6~7题。 6.“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答案 6.D 7.B 解析 第6题,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可能使部分耕地弃耕,则播种面积可能减小,①正确;劳动力减少,必然要提高机械化耕作,②错误;农药用量增加与劳动人口迁移关系不大,③错误;劳动力减少也会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滞后,不利于技术进步,④正确,故D正确。第7题,耕地流转,必然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则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会提高,故B正确。区域专业化生产,可能会使农产品种类减少,A错误;因规模扩大,则更应该依据市场需求种植,从而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减小,C错误;机械化生产会更大解放劳动力,则人口不会大量向农村回流。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 9.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10.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答案 8.C 9.D 10.D 解析 第8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第9题,读图可知,乙为吠亩法的“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10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2019·苏州中学检测)“花果同树”是一种特殊的农业景观。果农选择晚熟果实品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挂果保鲜”技术,在果实成熟时把部分果实通过“留树保鲜”保留在树上,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如图为“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回答11~13题。 11.实现“花果同树”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气候 D.品种 12.下列地区最有利于实施“挂果保鲜”技术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淮平原 D.山东丘陵 13.使用“花果同树”技术能( ) ①提高果农经济效益 ②促进果树品种改良 ③带动美丽乡村发展 ④显著增加果实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11.A 12.A 13.D 解析 第11题,根据题意,“花果同树”的条件有:晚熟果实品种、自然条件、“挂果保鲜”技术,使其能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是技术,A正确。第12题,“花果同树”是自然条件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根据材料可知,部分果实保留在树上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果实能在树上过冬,说明该地冬季气温高,受冷空气影响小,最有利于实现“花果同树”,四川盆地符合条件,A正确。第13题,由于为晚熟果实品种,可以错峰上市,故有利于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花果同树”景观使得乡村景观更为丰富、美丽。D正确。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闻名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 材料二 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大分布区,见下图。 (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沼泽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三江平原现在沃野千里,其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分析该区土壤肥沃的自然成因。 俗话说“南稻北麦”,我国水稻的传统优势产区都在南方。但三江平原的农田现在有60%为水稻田,粮食总产量达1 500万吨,70%作为商品粮输出,商品率远比南方的水稻生产基地高。 (3)试分析三江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及商品率高的原因。 答案 (1)面积由北向南减少。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渗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2)沼泽草甸植被有机质生产量大,气温低,分解微弱,有机质保存多;沼泽地势一般较低,淤积的有机物也较多。 (3)沼泽被大量改良成耕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水足, 特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的特征能很好的满足水稻的生产条件);全球变暖的影响使水稻种植界线北移;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 15.(2019·海门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东北部,面积约620万km2,约占全俄面积的36%,人口600多万,占全俄人口的5%。2016年5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远东1公顷”法案,即每名俄罗斯公民均可获得远东地区不超过1公顷土地5年的无偿使用权,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创办从事林业或狩猎的企业。该法案的推出意在鼓励人口向俄远东地区流动,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下图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示意图。 (1)分析俄远东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2)俄媒称俄罗斯民众对“远东1公顷”法案反应平淡,请分析原因。 (3)为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开发,除土地法案外,还有哪些可行的措施? 答案 (1)地形种类多样,适宜多种经营,发展耕作、畜牧和林木业;有众多的大河,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气温低,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力较高;气候寒冷,少病虫害;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品质高;远东河流纵横,海岸线长,可以发展渔业。(答对3点即可) (2)远东地区土地价格低廉,但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强;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民众,没有种植经验,不愿意移居远东务农;远东地区交通不便;离西部发达地区距离太远;远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答对3点即可) (3)完善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采矿业和相关工业;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邻国合作,发展边境贸易;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该区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