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学案5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 [温馨寄语] 散文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文体,但从课标卷2007至2016年的命题实践看,全选的是小说文本,没有散文文本。根据这一考情,再结合各地对散文复习采用淡化处理的教情、学情,因此,我们对散文专题没有展开编写,只选择散文阅读的最核心的考点、最核心的题型、最核心的阅读方法献给您。 考点一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叶圣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水乡戏台 祝 勇 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鉴湖上有座钟宴庙戏台,至今留存。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 乌篷船,天下闻名。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鱼人的家。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停泊之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 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它收纳了自然的笙箫和历史的烟云,既性感,又立体。作为北方人,我听不懂绍兴话,更无法听懂戏文,但我依旧觉得自己能够“懂”。我想象着越王勾践用古老的绍兴话发出的复仇誓言;想象着西施、范蠡在绍兴话里谈情说爱;“五四”时代的文学热涌中,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浓郁的绍兴口音,也会变得索然。因为那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漫长的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有了这些声音,书本上出现过的人物就不再遥远,我们会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戏台。(2)作用:以“戏台”为线索,串联全文,便把生活中的戏台与历史中的戏台呈现出来,彼此浑然一体;以“戏台”为线索,更好地展现戏台的地域、文化、历史特征,揭示戏台内涵的丰富性。 2.根据本文的线索,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点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戏台;再写戏台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戏台建筑之美及在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写戏台曾照亮包括鲁迅在内的人们的生活,带给绍兴城厚重的历史。 3.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将叙写主体“戏台”放在地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描写;②以“戏台”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③结构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实入虚。 [阅读方法] 1.圈点勾画,寻思路标志。在行文中,作者总会用一些能够体现其写作思路的词句,抓住这些标志,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重要词语有:顺序词、时间词、指代词、类别词、过渡词及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重要句子有:领起句、过渡句、呼应句、反复句等。 2.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题型规范] 1.线索题 (1)找出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是把材料或故事串联起来的一条脉络。线索在散文中特别重要,起到把众多材料贯连在一起的作用。散文的常见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散文,线索不止一条。那么如何找出线索呢? ①时空缀“线”法。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②以物求“线”法。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③反复出“线”法。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事物或抒情议论的语句去熟悉、把握线索。 ④标题判“线”法。有的文章标题即线索。 ⑤以情导“线”法。前四种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于把握,而感情线索经常是隐伏于内容之中的。阅读时要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2)分析作用。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2.梳理行文思路题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只要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即可。答题时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如文中有线索,可以按照线索归纳梳理。答案组织一般模式为: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这种题型还有一种特殊考法,即要求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变化,因为散文大都是流动的感情抒发,一般以感情为突破口。做此类题,必须用感情词(心理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感情词(心理词)可以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 3.分析构思特色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要求回答结构、构思或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带来哪些作用、效果。答题关键就是:分析特点,答出作用。 (1)线索特点及好处。如何找出线索呢?先判定一下它属于哪种散文,如写景散文通常以游踪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某物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人物交往为线索。再找标志,线索在文中都有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有时要注意双线(明线与暗线)。使用线索的好处主要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2)思路特点。主要有先总后分、先抑(扬)后扬(抑)、前后对比、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等。 (3)叙事特点。一是叙述人称,尤其关注第二人称的使用及好处:拟人化,便于对话与抒情,拉近与读者距离。二是叙述方式:顺叙,使结构清晰;倒叙,巧设悬念,吸引读者;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4)详略繁简。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何处用繁,何处用简。使叙事回旋委曲,错落有致。 (5)段落特点。开头,由虚入笔,逆向起笔;中间,衬托对比,虚实相映;结尾,以景结情,直抒胸臆。 个别情况下也可考虑一下选材上有无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等。 当然,文本整体结构特点还应从具体出发,不可一概而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 。死亡也是诗,是生命化入永恒的延续,这是使我每逢到国外,路经一处墓地,必要进去流连一番的原故。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在德国我见过一座墓,墓石两边浮雕一双巨大的耳朵。死者长眠地下,还要倾听世间的万籁,这才叫不甘寂寞。这一双大耳线条浑厚而洗练,和胖墩墩的墓石谐调为一个浑厚的整体。墓碑上刻着一行字:“我带不走的只有爱。” 看来这雕刻家像死者的朋友一样了解他。 漫步墓地间,浏览在那些树影深处、花草丛中各式各样的坟墓,真比在安特卫普的雕塑公园享受更多也感受更多。…… 夏威夷的一片墓地给我印象独特……(节选自冯骥才《墓地》,有删改) 1.分析文章开头“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这句话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议论起篇,写出作者对死亡的认识;②引出下文对外国墓地的描写。 (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节选自彭程《在母语的屋檐下》) 2.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核心知识] 1.开头句段的作用 (1)点明标题,开门见山。 (2)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开头虽不直接点题,但能引起下文。或连续发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兴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应;或设置线索,暗示下文贯通;或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 (3)奠定基调。有的文章开头即展现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4) 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的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反面铺垫又叫对比。 2.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转换(折)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折);总领(引起)下文的作用。 3.结尾句段的作用 (1)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结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结尾句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4.插入段的作用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5.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阅读方法] 1.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细读所给句段,把握其内容、层次、表达特点 做所有阅读题的前提都是读,要读细、读懂、读透。答题时之所以会出现“乱贴标签”现象,是因为不少考生不愿读,草率地读,不愿在文本细读、深读上下功夫,缺乏耐心和细心。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此问题,细读、深读所给句段是前提。如何去读所给句段呢?很简单,就是看它写了什么内容,有怎样的层次,表达上有无特点。把握住这三个要点,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的考生只要是答开头段的作用,就盲目套上“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等术语。殊不知,开头能“营造氛围”的文字一般是写景文字;开头能“奠定感情基调”的文字中须有情感词语,且这个词语能代表全文的基本感情。 2.立足句段,纵观全文,寻找联系 分析句段作用题的命题特点是以此句段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全文结构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在把握住所给句段的要点后,要看它与全文在内容、主题、情感和构思方面的内在联系,如结构间的总分、铺垫、并列、对比、反衬等关系。只有把这个联系找出来,才能答好答全这类题。 [题型规范] 1.审题 (1)设问方式 常式提问:①某句(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分析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变式提问:①文章以“×××(内容)”开头,有什么好处?/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内容)”? ②文章以“×××(内容)”结尾,有什么好处?/请赏析文章结尾段。 ③有人认为第××段是赘笔,可以删去;有人认为它有重要作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审题要点 审题要关注三点: ①所给句段在文内(或段中)的不同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答题自然也不同。另外,注意所给句段的数量,如句子,是几个句子;段,是一段还是几段,段数越多,答题越复杂。 ②答题角度。这一点最重要。有给定角度的,如“结构中的作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等;未给定角度的,只是笼统地问“×××(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③ 注意题干的暗示性。如这样一题: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该题干暗示了一个信息:插入。由此自然想到“插入”起到补充或解释的作用。 2.答题 (1)答题角度 一般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①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③表达效果 a.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这一点应视具体句段而定。 b.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上述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 (2)答题模式 ①结构类: a.开门见山,总领下文。 b.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为……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 c.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由……转而写到……。 d.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e.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②内容类:是为了写(或为了说明)……(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营造了……的氛围,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③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类: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特殊效果须结合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来谈。 ④读者角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强化读者印象;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