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专题练习(江苏专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理知识体系 明目标学法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3.全面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做法。 4.理清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5.结合中外文化交流事例,说明加强文化交流的意义。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 [系统知识—学扎实] 1.识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地位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作用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理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共性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个性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掌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角度 阐释 必要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重要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措施 角度 阐释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任务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细解题点—考清楚] 结合具体情境,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例1] (2014·江苏高考)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 题干中“展示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等关键信息,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不选。 [答案] A [知识拓展] 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整合 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载体,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例2] (2016·江苏高考)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美国建筑大师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美国建筑大师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体现了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也经历过衰微的过程,B项说法不妥;社会实践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C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知识拓展] 正确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世界性 民族性 表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辩证关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 错误倾向 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 [过关训练—练全面] 1.在水乡乌镇,流水潺潺伴随幽深小院,似在讲述一个个家族历史;在顺德古城,细腻中传递城南旧事和地域文化的灵性;在山西平遥,石板路回响着昔日商人牵马的奔跑声……这些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这说明( ) A.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B.多样性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多样性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未来 解析:选A 材料强调,各具文化特色的中华古镇受到世界游客的青睐,A项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而多样性是文化的特征,B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政治、经济决定文化,D项错误。 2.2017年6月10日是第十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我国多地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大餐”,让大家通过指尖、舌尖、足尖等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 ①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②通过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③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④继承我国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开展“非遗文化大餐”有利于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①③正确;②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材料中开展非遗宣传是文化事业,不选;④错误,我们要继承的是优秀的传统思想。 3.“东盟最佳表演艺术——中国主宾国”系列展演活动中,来自中国中华绝技艺术团的武术表演者带来的《太极图》大型舞台秀,通过太极拳、柔术、磨秋等花样翻新的表演形式,令东盟观众大饱眼福,流连忘返。上述活动( ) ①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 ③增强了东盟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太极图》大型舞台秀令东盟观众大饱眼福,流连忘返,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因为东盟人民不会对中华文化有归属感,排除;④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 4.励志儿童剧《匹诺曹历险记》、益智趣味儿童剧《三只小猪·变变变》、郑渊洁童话剧《罐头小人》、安徒生经典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等7部好戏在北京、深圳、西安、德州、菏泽、济宁先后演出。欣赏中外戏剧艺术( )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要促进中外文化在借鉴中融合、统一 ③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现代传媒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欣赏中外戏剧艺术涉及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①③正确指出了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②说法错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统一”背离世界文化多样性,排除;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二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系统知识—学扎实] 1.了解——文化传播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双向的。 (2)途径 ①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识记——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4)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掌握——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措施 (1)意义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措施 ①态度原则: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②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途径: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和发展。 ④手段: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⑥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4.明确——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应用分析—想明白] [热点] 2017年8月5日,第二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开幕式暨“中俄艺术家大联欢”活动在哈尔滨大剧院华丽启幕。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分析] (1)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 (3)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细解题点—考清楚] 结合文化发展事例,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或手段 [例1] (2013·江苏高考)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 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应选。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对中国亲人间的一些称呼只能作简单处理,体现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③应选。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差异,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选。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易错辨析] 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途径 手段 区别 内涵及侧重点 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具体形式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访问、聚会、旅游等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联系 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传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结合中外文化交流或中国文化走出去,综合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 [例2] (2017·全国卷Ⅲ·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中国铁路“走出去”是商业贸易,其过程也会伴随着人员交往,因此可从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又有利于中国人了解外国文化等角度分析;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这一做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知识拓展] 回答“中外文化交流意义”的思考角度 阐释 前提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般意义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对中国的意义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对世界的意义 ①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政治上相互理解 [过关训练—练全面] 1.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古代通过丝绸之路发展经济,传播文化,今天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④正确,选C项;②强调了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③与材料主旨无关。 2.2017年4月14日,德国·中国内蒙古文化年活动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文化年活动是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以不同内容和形式为德国民众展示内蒙古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举办中德文化年活动( ) ①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②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国家的一切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③是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的前提条件 ④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东西方文化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②错误,因为在文化交流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中德文化交流是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领域的非必要条件,不是前提条件,③夸大了中德文化交流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3.2017年8月2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强调促进信息消费,要丰富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支持原创网络作品创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优秀作品网络传播。扶持一批重点文艺网站,拓展数字影音、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内容。丰富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有利于( ) A.促进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B.发挥文化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 C.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与发展 D.促进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解析:选C 丰富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并没有涉及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A项不选;虽然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B项不选;材料未涉及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D项不选;C项正确且符合材料主旨。 一、单项选择题 1.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到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中国文化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①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不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中国节日文化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气息,④正确,故选C项。 2.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欢庆中国的春节。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国际化,说明( )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B ②错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世界文化繁荣;③错误,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3.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千百年来,传统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等文化的综合载体。目前,为了避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家书悄然消亡,一些有识之士倡议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这是因为( ) A.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品格与素养 解析:选B 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A项说法错误,排除;传统家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要抢救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家书,B项说法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 4.2017年8月2日,厦门市举行鼓浪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结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大会。厦门市将成立专门的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对世界文化遗产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与管理。我们之所以要加强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工作,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发展历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错误;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④不选;②③阐述了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符合题意,故选B项。 5.江苏省徐州窑湾古镇,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该镇有1 300多年历史,“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鼎盛时期有古建筑一万多间,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但由于人为破坏,千年古镇遗存缺失,致使大运河申遗成功而徐州无缘运河遗产名录。这启示我们(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要处理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③保护传统文化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发挥其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反映的不是要“注入时代精神”而是要加强保护,③与题意不符;④观点错误,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材料强调必须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处理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6.《中英教育孰优孰劣?》,一部BBC纪录片引发业界深思,该片旨在通过研究和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为英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中英两国教育的未来,可能更多是融合平衡”。这一纪录片的推出体现了(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发展文化产业,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通过教育传播途径,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 材料未涉及发展文化产业,②不选;④中“文化渗透”的说法错误;中英教育呈现不同特点,体现了文化具有多样性,① 正确;英国相关部门研究和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为英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说明我们须通过教育传播途径,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③正确。 7.从《堂吉诃德》选段到《帕基塔》选段,依托“中拉文化交流年”平台,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组织与策划下,中乌两国芭蕾艺术家在短期内实现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 A.文化传播:推动中拉文化逐步趋向同一 B.文化发展:互办文化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交流:做传播中拉文化的友好使者 D.文化传承: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解析:选C 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项错在“趋向同一”上;材料说的是中乌两国芭蕾艺术家在短期内实现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内容,B、D两项与题意不符。 数字化给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浪潮中,出版业无疑是所受冲击最为剧烈的行业之一。2017年8月18日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七年持续上升,首次超过60.0%。据此回答8~9题。 8.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连续七年持续上升,首次超过60.0%,达到64.0%,数字化阅读已经改变了中国人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方式( )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错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是口语,④错误;数字化阅读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①③入选,故选B项。 9.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立体的形式、更多元化的互动体验方式深受观众青睐。这表明( )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现代科技为大众传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③大众传媒决定人们的消费观念 ④信息技术变革促进了经典文化的流行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③表述错误,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众传媒只是影响因素之一;④ 强调的是经典文化,其表述与题意不符;本题强调的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人们阅读方式、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说明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大众传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①②入选,故答案选C项。 10.习近平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这是因为尊重文明多样性( ) ①是发展本民族文明的内在要求 ②是实现人类文明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能够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④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①②正确指出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必要性,应入选;尊重文明多样性与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③不选;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④不选。 11.2017年6月13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五届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揭晓各奖项,《我在故宫修文物》《红色气质》等获优秀国产纪录片表彰。微电影《红色气质》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代代传承。这显示出大众传媒( ) ①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功能 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使文化传播的手段产生根本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教育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排除③;印刷术的出现使文化传播的手段产生根本变革,排除④;材料显示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①②正确。 12.2017年5月27日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大通音乐谷奏响由中国年轻作曲者达捷创作的《申迪序曲》,之后演奏《天鹅湖》《命运》等系列经典名曲。世界一流交响乐团首次在中国大陆进行了整场的户外交响音乐会演出,意义非凡。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作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选C 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中美文化各自有自己的独特性,又有文化的共同特征,所以才需要交流,才能在交流中促进共同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达到了相互融合”说法不妥;④“都源远流长”说法不妥。 二、简析题 13.贫困地区是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汇聚的地区。随着扶贫搬迁、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改造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据统计,贫困地区1.8万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做好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要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作用、文化认同感、文化传承及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等方面分析。 答案:①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有利于增进贫困地区居民的自身文化认同感,巩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有利于贫困地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融合,挖掘其经济价值,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4.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美丽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舞蹈、音乐、书法、杂技、电影、戏剧、曲艺、绘画等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艺术家获得国际大奖。中华文化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灿烂名片,也正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正能量。 有人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深远”,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 解析:“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深远”,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可从文化走出国门对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①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激发民众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