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答案】D 【解析】A.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故不选A。B.具体科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故不选B。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故不选C。D.“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体现了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故D项正确。故选D。 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便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故D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故应选D。 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答案】B 【解析】A说法错误,自然物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够创造自然物;B符合题意,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嫦娥二号等。这表明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说法错误,人工化的自然物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也具有客观性;D说法错误,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并没有全面把握自然规律。故选:B。 4.“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性。树“欲”静而不能,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符合题意入选;B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5.在我市,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德城区农业局根据当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免费为4万农户开出配方施肥。现在,德城区农民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表述,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要实行配方施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故D选项入选。A、B、C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 6.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包含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说明了世界是物质的,故①正确;材料强调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不停的燃烧,这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故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认识和利用规律,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7.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点。A: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这说明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A符合题意。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说法明显错误,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B排除。C:物质决定意识,艺术创作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错误。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艺术创作不是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D错误。故本题选A。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答案】C 【解析】A表述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不合题意,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而不能说实践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C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D不合题意,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而不能说实践是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故选:C。 9.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深刻地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 ③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 ④规律是必然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这说明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②④说法错误,普遍联系是指事物客观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必然联系,混沌现象也是有规律可循。故选C。 10.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同,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答案】A 【解析】A正确,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是主观臆造的联系,因此,想像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带有主观目的行为,但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客观的;C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项无关;D错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选:A。 11.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体现了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多样性 C.联系的客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答案】B 【解析】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直接联系、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事物的间接联系、外部联系、非本质联系、偶然联系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题中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说明联系的多样性,故本题答案选B。 12.2008年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影响,但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④“决定”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中,由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延缓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也必将造成影响,但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②③正确。故选C。 13.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几里得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说明 ①事物本身的联系具有系统性 ②联系的系统性根源于主观创造 ③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是自然呈现的 ④科学理论是对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创造性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正确,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体现了事物本身的联系具有系统性;②错误,实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根源于主观创造;③错误,事物间的系统联系不是自然呈现的,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④正确,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体现了科学理论是对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创造性反映。故选D。 14.杰克·韦尔奇(美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其20年CEO生涯中,总结了一个用人规律并称之为“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为最好,70%的人为中间状态,10%的人为最差。善于用人的领导是,用两头带中间。这一“活力曲线”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整体功能始终大于局部的功能 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D.利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整体统率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B说法错误,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不是整体;D符合题意,“善于用人的领导是:用两头带中间”即要利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故选:D。 15.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党的政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发展观的理解。材料强调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B正确;A、C、D本身正确,与材料不符;故答案选B。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④正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这说明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②错误,恶与善是两种相反的属性,一个事物是可以兼具善和恶的属性的。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无关。故选:B。 17.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B符合题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C不合题意,“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体现的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的片面观;D不合题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现的是矛盾的观点。故选B。 18.“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答案】B 【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体现了量变的重要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B适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B: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B正确。ACD: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不是发展的实质,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0.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而不是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④符合题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故选:D。 21.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B不符合题意,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体现因果联系;C不符合题意,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体现矛盾双方的斗争性;D不符合题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选A。 22.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反映了 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 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GDP作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指标,为经济运行提供重要依据,这些方面是主要的,是主流;但GDP也存在局限性,难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是次要方面,是支流,这说明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③不合题意,材料与主次矛盾无关;④说法错误,事物的表象可以分为真象和假象,假象是表里不如一的。故选C。 23.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适应、改造、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在与汉族等中国其他民族以及南亚、西亚一些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和借鉴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文化。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④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联系、矛盾。①:在与汉族等中国其他民族以及南亚、西亚一些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和借鉴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文化,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①符合题意。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②错误。③ :藏族人民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文化,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是藏族与汉族等中国其他民族以及南亚、西亚一些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和借鉴过程中,这就说明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符合题意。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④错误。故本题选C。 2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以“绳结”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古老文明特有的情致和智慧。这表明 A.现象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案】B 【解析】现象不一定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A说法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C说法错误;D与题干没有关系,排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以“绳结”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古老文明特有的情致和智慧。这表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B正确。故选B。 25.下列体现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的成语和俗语有 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②张冠李戴,良莠不分 ③因地制宜 ④唇亡齿寒 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⑤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未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不符合题意。②:张冠李戴,良莠不分,这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排除。③⑤: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⑤符合题意。④:唇亡齿寒,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6.“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C.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主要矛盾,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故AB错误;题干中“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C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7.下列认识中,对两点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统一的一面,即均衡地看问题 ②在认识许多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在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④坚持两点论,就要反对一点论 ⑤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离开重点看两点,是均衡论 ⑥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全面地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点论。①:既要看到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统一的一面,即均衡地看问题,这属于均衡论,不是两点论,①错误但符合试题要求,入选。②:在认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错误但符合试题要求,入选。③: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进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③错误但符合试题要求,入选。④⑤⑥: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④⑤⑥正确且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试题要求,④⑤⑥排除。故本题选A。 28.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面肯定,①错误。②③:对待传统文化要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②③正确。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这属于文化生活道理,不符合试题规定性,而且对传统文化不是重新构建的问题,而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问题,④排除。故本题选B。 29.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扬弃”是 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B.克服、否定消极内容,保留、肯定积极因素 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 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案】B 【解析】A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B符合题意,“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C说法错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D说法错误,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故选:B。 30.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 ①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③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④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哲学上讲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和方法论都和创新有着密切联系,故树立革命批判精神符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故①入选。其方法论要求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③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④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符合创新,故都入选。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至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均为4500亿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50年为39%,1979年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渐增加,2005年达到2975亿元,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为此,全国人大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 结合材料,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主观要符合客观,人们的思想意识要如实地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不能客观符合主观,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取舍或剪裁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解析】本题以农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态度政策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的考查具体而明确。根据试题设问,考生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要求以及反对的错误倾向等方面予以阐释。①含义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②要求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主观要符合客观,人们的思想意识要如实地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③反对的错误倾向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不能客观符合主观,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取舍或剪裁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32.材料:2008年11月15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当前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材料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 【答案】(1)联系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 (3)发展的趋势 (4)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解析】本题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当时的讲话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系材料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设问给了考生提示:唯物辩证法,考生需认真研读材料对应相关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当前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②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等信息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等信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④所有利益攸关方、国际金融危机给当前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但经过努力,“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等信息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⑤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等信息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3.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回答创新的作用。 【答案】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②《沂蒙》等,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③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和促进社会变革,有利于推进人类思维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红色”影视剧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回答创新的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要点:辩证否定的实质。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沂蒙》等,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最后回答创新的作用: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和促进社会变革,有利于推进人类思维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34.材料一 2008年我国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推进试点工作。2007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0%的县,2008年覆盖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7月在79个城市开始试点,2010年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温家宝强调,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重点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财力状况和个人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要通过试点检验政策,找出问题,发现规律,探索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看到城镇居民看病就医的问题;既看到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又看到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体现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程的不同安排以及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财力状况和个人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都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通过试点检验政策,找出问题,发现规律,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和各种机制,以指导各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一做法遵循了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体现了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必须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等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解析】本题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对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要求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坚持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设问指向的是矛盾分析法,考生应回顾矛盾分析法包括哪些?内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一分为二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既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看到城镇居民看病就医的问题;既看到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又看到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体现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程的不同安排以及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当地财力状况和个人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都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要通过试点检验政策,找出问题,发现规律,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和各种机制,以指导各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一做法遵循了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体现了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必须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重在制度建设,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等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