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51课简单的轨迹方程学案(江苏专用)
第51课 简单的轨迹方程 1.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 2. 了解求轨迹方程的一些常见方法: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并能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求简单轨迹(方程). 1. 阅读:选修21教材第60~65页. 2. 解悟:①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你能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吗?②建立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过程,查看教材相应内容;③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3. 践习:在教材空白处,完成选修21第64页练习1,2. 基础诊断 1. 已知点P(x,y)在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上运动,则点Q(x+y,xy)的轨迹方程为 y=x2-,x∈[-,]. 解析:因为点P(x,y)在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上,所以x2+y2=1.设点Q(x0,y0)=(x+y,xy),则所以x=x2+2xy+y2=1+2y0,即点Q的轨迹方程为y=x2-.因为≤=,所以x+y∈[-,],即x0∈[-,],所以点Q的轨迹方程为y=x2-,x∈[-,]. 2. 两条直线x-my-1=0与mx+y-1=0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x2+y2-x-y=0(x2+y2≠0) . 解析:设交点坐标为(a,b),则坐标满足方程组解得即=,则a2+b2-a-b=0,故交点的轨迹方程为x2+y2-x-y=0(x2+y2≠0). 3. 若分别过点A1(-1,0),A2(1,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它们的交点M的轨迹方程是 x2+y2=1 W. 解析:交点M的轨迹是以A1A2为直径的圆,所以圆心为(0,0),半径为1,轨迹方程为x2+y2=1. 4. 若动圆M过点P(0,2)且与直线y=-2相切,则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 x2=8y . 解析:根据题意动圆的圆心M到点P(0,2)与到直线y=-2的距离相等,则M的轨迹为以P(0,2)为焦点,直线y=-2为准线的抛物线,则其轨迹方程为x2=8y. 范例导航 考向❶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1 已知线段AB长为2,动点M到A,B两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10,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1,0). 设动点M的坐标为(x,y), 因为动点M到A,B两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10, 所以MA2+MB2=10,所以(x+1)2+y2+(x-1)2+y2=10, 化简得x2+y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P是动点,且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因为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 所以点B的坐标为(1,-1). 设点P的坐标为(x,y). 因为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 所以·=-(x≠±1), 化简得x2+3y2=4(x≠±1). 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3y2=4(x≠±1). 考向❷ 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例2 已知B是椭圆+=1上的动点,A(2a,0)为定点,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动点M的坐标为(x,y),设点B的坐标为(x0,y0), 由M为线段AB的中点,得 所以 即点B的坐标为(2x-2a,2y). 又B是椭圆+=1上的动点, 所以+=1, 将点B的坐标为(2x-2a,2y)代入得+=1,整理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1. 如图,设λ>0,点A的坐标为(1,1),点B在抛物线y=x2上运动,且满足=λ, 经过点Q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点P满足=λ,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由=λ知,Q,M,P三点在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故可设P(x,y),Q(x,y0),M(x,x2), 则x2-y0=λ(y-x2), 所以y0=(1+λ)x2-λy. ① 设点B(x1,y1), 由=λ得(x-x1,y0-y1)=λ(1-x,1-y0), 从而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消去y0,得 ③ 又点B在抛物线y=x2上,所以y1=x,将③式代入得(1+λ)2x2-λ(1+λ)y-λ=[(1+λ)x-λ]2, 化简整理得2λ(1+λ)x-λ(1+λ)y-λ(1+λ)=0, 又λ>0,两边同除以λ(1+λ),得2x-y-1=0. 故所求点P的轨迹方程为y=2x-1. 自测反馈 1. 已知定点A(3,0)和定圆C:(x+3)2+y2=16,动圆P与圆C相外切,并且过点A,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1(x≥2) . 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x,y).因为圆C与圆P相外切且圆P过点A,所以PC-PA=4.因为AC=6>4,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A,C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因为a=2,c=3,所以b2=c2-a2=5,所以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1(x≥2). 2. 设F(1,0),点M在x轴上,点P在y轴上,且=2,⊥,当点P在y轴上运动时,则点N的轨迹方程为 y2=4x . 解析:设点M(m,0),P(0,n),N(x,y),由=2得(x-m,y)=2(-m,n),则解得又因为⊥,=(m,-n),=(1,-n),所以m+n2=0,即-x+=0,即y2=4x.故点N的轨迹方程为y2=4x. 3. 与两定点O(0,0),A(3,0)距离的比为1∶2的点M的轨迹方程为 x2+y2+2x-3=0 W. 解析:设点M(x,y),由题意知OM=AM,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x2+y2=[(x-3)2+y2],化简整理得x2+y2+2x-3=0. 4. 已知点A(-2,0),B(3,0),且动点P(x,y)满足·=x2,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y2=x+6W. 解析:由题意得=(-2-x,-y),=(3-x,-y).又因为·=x2,所以(-2-x)(3-x)+y2=x2,化简得y2=x+6,故点P的轨迹方程为y2=x+6. 1. 求曲线的方程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如有特殊情况,可作适当的说明,要注意挖去或补上一些点. 2. 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等量关系,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可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3. 你还有哪些体悟,写下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