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8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工学土木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
1 四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并影响到构件的强度和结构的整体性以及尺寸准确、表面平整等各项验收指标。 (一)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 1 )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与安全交底。确定混凝土的施工进度、浇筑顺序、施工缝留设位置、劳动组织、技术措施和操作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技术等,并对工人队组进行详细交底。 ( 2 )材料、机具和劳动力的准备。 2 ( 3 )基底的准备。基底的标高和基础的轴线位置必须检查无误,确认无积水、无垃圾。 ( 4 )模板的检查和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 模板检查方面: 标高、位置、尺寸;支撑系统是否稳定、牢固。起拱高度是否正确;组合模板的连接件是否按规定设置;模板接缝是否严密;预埋件、预埋孔洞的数量、位置是否准确;模板内的杂物是否清除;模板是否浇水润湿或涂隔离剂。 钢筋检查方面: 钢筋的位置、规格、级别、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搭接长度、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规定;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砂浆垫块或支架按规定垫好;钢筋上的油污、铁锈是否清除。 检查完毕后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 3 ( 5 )其它准备工作。主要是水、电供应条件以及气象预报资料的掌握与了解,避免中途停工,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 4 5 施工视频- 1 泵送砼浇筑 .MPG 6 (二)混凝土浇筑时的注意事项 ( 1 )混凝土应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 ( 2 ) 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超过 2m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倾落高度不应超过 3m ,否则应采用串筒、溜管、斜槽或振动溜管等下料,以防粗骨料下落动能大,积聚在结构底部,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 3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见下表所示。 7 8 ( 4 )混凝土浇筑尽量连续进行,重要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间歇时间超过下表时,应在规定位置上按要求留设施工缝。 9 ( 5 )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一般是自下而上、由外向里对称浇筑。 (三)施工缝的留设 如果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 施工缝 。 注意: 这里所说的施工缝,实际并没有缝,而是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混凝土浇筑后,缝已不存在,与房屋的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不同,这三种缝不管是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或建成后,都存在实际的空隙。 10 ①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施工缝设置的 原则 ,一般宜留在结构受力 ( 剪力 ) 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a. 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如下图所示。 b.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高度大于 1m 的混凝土梁)单独浇筑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 ~ 30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应留在梁托下部。 11 12 c. 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处。 d.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 l/3 范围内。若顺着主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主梁跨中 2/4 和板跨中 2/4 范围内,如下图所示。 e. 楼梯的施工缝也应留在跨中 1/3 范围内。 f. 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确需留置时需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g. 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水平施工缝必须留在低于地脚螺栓底端处,其距离应大于 150mm ;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 30mm 时,水平施工缝可以留在不小于地脚 13 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 3/4 处 。垂直施工缝应留在距地脚螺栓中心线大于 250mm 处,并不小于 5 倍螺栓直径。 14 工程中常采用 企口缝 和 高低缝 ,如下图所示。 ② 施工缝的形式 企口缝 高低缝 15 ③ 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1.2 MPa 方可进行。否则施工时由于钢筋的碰撞,会使已浇筑部分的混凝土松散破坏。 施工缝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 ( 水泥 ∶ 水 =1∶0.4) ,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 30 ~ 50mm ,以保证接缝的质量。 16 施工缝表面凿毛处理 施工缝一般应留设在剪力较小的部位。施工缝表面应凿毛处理,浇筑前充分浇水湿润。水平施工缝一般浇筑一层与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后浇筑上部混凝土。 17 ④ 后浇带的设置 18 地下室墙后浇带 混凝土板后浇带 19 泵管 施工缝 浇筑 抹平 覆盖塑料膜保湿 覆盖草袋保温 20 (四)混凝土浇筑方法 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浇筑 框架结构一般按结构层划分施工层和在各层划分施工段分别浇筑。 一个施工段内每排柱子的浇筑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不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以免模板吸水膨胀后使一端受推倾斜,并预防柱子模板逐渐受推倾斜使误差积累难以纠正。 每一施工层的梁、板、柱结构,先浇筑柱子。柱子开始浇筑时,底部应先浇筑一层厚 50 ~ 100mm 与所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到顶。若柱高超过 3m ,断面尺寸小于 400mm×400mm ,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侧模每段不超过 2m 的高度开口 ( 不小于 30cm 高 ) , 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 21 如柱、梁和板混凝土是一次连续浇筑,则应在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停歇 1 ~ 1.5h ,待其初步沉实,排除泌水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梁、板应同时浇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并向前推进。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多为工业建筑中的设备基础及高层建筑中厚大的桩基承台或基础底板 等。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22 特点: ①大体积混凝土承受荷载大,整体性要求高,不允许留施工缝; 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量大,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则易于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 ③ 在混凝土内部逐渐冷却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与约束接触处会产生裂缝。 23 预防措施 : 减少浇筑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宜超过 25 0 C ) 的方法: ① 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② 降低水泥用量; ③ 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④ 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 ⑤ 采取人工降温措施; ⑥ 必要时,可留施工缝而分段分层浇筑。 24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能连续进行,避免留设施工缝,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捣完毕。因此,在组织施工时,首先应按下式计算每小时需要浇筑混凝土的数量亦称浇筑强度,即 V = BLH / (t 1 -t 2 )(m 3 / h) 式中 ,V—— 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 (m3 / h) ; B 、 L 、 H—— 分别为浇筑层的宽度、长度、厚度 (m) ; t 1 —— 混凝土初凝时间 (h) ; t 2 —— 混凝土运输时间 (h) 。 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量,计算所需要搅拌机、运输工具和振动器的数量,并据此拟定浇筑方案和进行劳动组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需根据结构大小、混凝土供应等实际情况决定。 25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一般分为 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 三种,如下图所示。 26 全面分层 即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浇筑,直至完工为止。 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必要时亦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分段分层 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 2 ~ 3m 后再回头浇第二层,同样依次浇筑各层。 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27 斜面分层 要求斜坡坡度不大于 1/3 ,适用于结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 3 倍的情况。 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8 大体积或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分两次收水,用木蟹将表面搓毛,防止表面的收缩裂纹。 为了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张力,防止混凝土龟裂,也可采用在混凝土浇筑二次收浆后,对混凝土表面用扫帚扫毛处理。 扫毛 30 用混凝土抹平机对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抹平,既能密实混凝土表面,也能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抹平机分电动和汽油机两类,汽油机抹平机的功率大,效率高。 31 南京玄武隧道底板混凝土浇筑后覆盖土工布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32 一般春秋天施工大面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可覆盖塑料薄膜,保证其表面不失水,薄膜下可浇水养护。 冬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后应注意及时覆盖保温。 保温麻袋片 3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 25℃ 以内。可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电子测温的温度探头。 温度探头线 3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用测温仪直接测量混凝土厚度中部、上表面及底面的混凝土内部温度,以便及时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日降温速率。 36 将测定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及升温和降温规律及时记录并整理成图表,以便直观地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 37 在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基础以及水工结构工程中,常要直接在水下浇筑混凝土。其方法是利用导管输送混凝土并使之与环境水隔离,依靠管中混凝土的自重,压管口周围的混凝土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内部流动、扩散,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如下页图所示。 3. 水下混凝土浇筑 施工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其下部距离底面约 100mm ),用麻绳或铅丝将球塞悬吊在导管内水位以上的 0.2m (塞顶铺 2 ~ 3 层稍大于导管内径的水泥纸袋,再散铺一些干水泥,以防混凝土中骨料卡住球塞),然后浇入混凝土,当球塞以上导管和承料漏斗装满混凝土后,剪断球塞吊绳,混凝土靠自重推动球塞下落,冲向基底,并向四周扩散。球塞冲出导管,浮至水面,可重复使用。 38 冲入基底的混凝土将管口包住,形成混凝土堆。同时不断地将混凝土浇入导管中,管外混凝土面不断被管内的混凝土挤压上升。随着管外混凝土面的上升,导管也逐渐提高。 注意: 导管提升速度不宜过快,而且必须保证导管下端始终埋入混凝土内。 关键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量应大于导管内混凝土必须保持的高度和开始浇筑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堆内必须埋置深度所要求的混凝土量;二是严格控制导管提升速度和高度,且只能上下升降,不能左右移动,以避免造成管内返水现象。 39 40 喷射混凝土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喷射机喷嘴以较高的速度,将混凝土喷射到结构物或模板表面,从而获得较密实的混凝土结构。 4. 喷射混凝土施工 按施工工艺分类 干式喷射法 湿式喷射法 (略) 41 五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浇灌到模板中后,由于骨料间的摩阻力和水泥浆的粘结作用,不能自动充满模板,其内部是疏松的,有一定体积的空洞和气泡,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而混凝土的密实性直接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在混凝上浇灌到模板内后,必须进行捣实,使之具有设计要求的结构形状、尺寸 和设计的强度等级。 按振捣方式分类 人工振捣 机械振捣 42 人工振捣 是利用捣锤或插钎等工具的冲击力来使混凝土密实成型,其效率低、效果差; 混凝土振动机械按其工作方式分为 内部振动器 、 表面振动器 和 振动台 等,如下页图所示。 机械振捣 是将振动器的振动力传给混凝土,使之发生强 迫振动而密实成型,其效率高、质量好。 43 44 (一 ) 内部振动器 又称 插入式振动器 ,它由 振动棒、软轴和电动机 三部分组成。振动棒是振动器的工作部分,内部装有偏心振子,电机开动后,由于偏心振子的作用使整个棒体产生高频微幅的振动。振动器工作时,依靠插入混凝土中的振动棒产生的振动力、使混凝土密实成型。插入式振动器的适用范围最广泛, 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柱、梁、墙、厚度较大的板及预制构件的捣实工作 。 插入式振动器时的振捣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垂直振捣, 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其特点是容易掌握插点距离、控制插入深度 ( 不得超过振动棒长度的 1.25 倍 ) 、不易产生漏振、不易触及钢筋和模板、混凝土受振后能自然沉实、均匀密实。 45 46 47 另一种是 斜向振捣 ,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其特点是操作省力、效率高、出浆快、易于排除空气、不会发生严重的离析现象、振动棒拔出时不会形成孔洞。 操作要点中的“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无法振捣下部混凝土,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 棒抽出时所形成的空隙。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混凝土振捣均匀。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垂直操作时的要点是: “直上和直下,快插与慢拔;插点要均匀,切勿漏插点;上下要插动,层层要扣搭;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 。 48 混凝土振捣棒直径一般为 50mm ,振捣影响范围在 500mm 左右。对于梁柱钢筋密集区可采用预留振捣棒插入口等措施,便于振捣密实。 49 振捣棒 50 振捣时插点排列要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且不得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间距应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 30 ~ 40cm 。振动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0.5 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或空心胶囊等。 (a) 行列式 (b) 交错式 插点的分布 51 分层振捣混凝土时,每层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的 1.25 倍;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振动时间要掌握恰当,过短混凝土不易被捣实,过长又可能使混凝土出现离析。 一般每个插入点的振捣时间为 20 ~ 30s ,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小于 l0s 。 而且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再出现气泡,表面不再沉落为准。 52 (二 ) 表面振动器 又称 平板式振动器 。它是将在电动机转轴上装有左右两个偏心块的振动器固定在一个平板上而成。电机开动后,带动偏心块高速旋转,从而使整个设备产生振动,通过平板将振动传给混凝土。其振动作用深度较小, 仅适用于厚度较薄而表面较大的结构,如平板、楼地面、屋面等构件 。 表面振动器在使用时,在每一位置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一般为 25 ~ 40s ,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浆液,不再下沉为准;移动时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 3 ~ 5cm ,防止漏振。表面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在无筋或单筋平板中约为 200mm ,在双筋平板中约为 120mm 。在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 53 (三 ) 外部振动器 又叫 附着式振动器 ,它是固定在模板外侧的横档或竖档上,振动器的偏心块旋转时产生的振动力通过模板传给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被振捣密实。它适用于振捣钢筋较密、厚度较小等不宜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的结构。 使用外部振动器时,其振动作用深度约为 250mm 左右 ,当构件尺寸较大时,需在构件两侧安设振动器同时进行振捣;一般是在混凝土人模后开动振动器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高度须高于振动器安装部位,当钢筋较密或构件断面较深较窄时,也可采取边浇筑边振动的方法;外部振动器应与模板紧密连接,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每隔 1 ~ 1.5m 设置一个; 振动时间的控制是以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呈水平时为准 。 54 (四 ) 振动台 振动台是一个支承在弹性支座上的工作平台,平台下面有振动机构,模板固定在乎台上。振动机构工作时,就带动工作台一起振动,从而使在工作台上制作构件的混凝土得到振实。振动台主要用于混凝土制品厂预制构件的振捣,具有生产效率高、振捣效果好的优点。 单台面振动台 55 六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捣后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需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养护的目的 就是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需的湿度、温度条件,防止水分过早蒸发或冻结,防止混凝土强度降低和出现收缩裂缝、剥皮、起砂等现象。 按养护工艺分类 自然养护 蒸汽养护 56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常用的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是自然养护法 。自然养护又可分为 洒水养护 和 喷洒塑料薄膜养护 两种。 (一)自然养护 1 .在浇筑完毕后的 12 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保湿和浇水; 2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 ,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 57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混凝土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 . 混凝土强度达到 1.2 N / mm 2 前,不得上人施工。 (1) 覆盖浇水养护 覆盖浇水养护 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 3 ~ 12h 内,可选用草帘、芦席、麻袋、锯木、湿土和湿砂等适当材料将混凝土表面覆盖,并经常浇水使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的养护方法。 58 a. 薄膜布直接覆盖法 是指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养护。其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 (2) 塑料薄膜养护 塑料薄膜养护 就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物,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可防止混凝土内的水分蒸发,水泥依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而凝结硬化,从而达到养护目的。塑料薄膜养护有两种方法。 59 (二)加热养护 b. 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法 是指将塑料溶液喷涂在混凝土表面,落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结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内的水分不再被蒸发,从而完成水泥水化作用。这种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积大或浇水养护困难的情况。 自然养护成本低、效果较好,但养护期长。为了缩短养护期,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和场地的利用率,一般生产预制构件时,宜采用加热养护。 加热养护是通过对混凝土加热来加速混凝土的强度增长 。常用的方法有 蒸气室养护 、 热模养护 等。 60 蒸汽养护 是将构件放在充有饱和蒸汽或蒸汽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以加快混凝土的硬化。 蒸汽养护制度包括: 养护阶段的划分,静停时间,升、降温速度,恒温养护温度与时间,养护室相对湿度 等。 a. 蒸汽室养护 61 62 63 1. 静停阶段 :构件在浇灌成型后先在常温下放一段时间,称为静停。静停时间一般为 2 ~ 6h 以防止构件表面产生裂缝和疏松现象。 2. 升温阶段 :构件由常温升到养护温度的过程。升温温度不宜过快,以免由于构件表面和内部产生过大温差而出现裂缝。升温速度为:薄型构件不超过 25℃/h ,其他构件不超过 20℃ / h ,用干硬性混凝土制作的构件,不得超过 40℃/h 。 常压蒸汽养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64 3 . 恒温阶段 :温度保持不变的持续养护时间。恒温养护阶段应保持 90 %~ 100 %的相对湿度,恒温养护温度不得大于 95℃ 。恒温养护时间一般为 3 ~ 8h 。 4 . 降温阶段 :是恒温养护结束后,构件由养护最高温度降至常温的散热降温过程。降温速度不得超过 10℃/h ,构件出池后,其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得大与 20℃/h 。以防止构件出现裂纹。 65 b. 热模养护 热模养护 也属于蒸气养护,蒸气不与混凝土接触,而是将蒸气通在模板内,热量通过模板与刚成型的混凝土进行热交换进行养护。此法养护用气少,加热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又可用于现浇墙体。 66 七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包括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施工后的质量检查。施工中的检查主要是 对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材料的质量 及 用量 、 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的坍落度 等进行检查,在每一工作班内至少检查 2 次;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对混凝土搅拌时间也应随时进行检查。对于预拌混凝土,应注意在施工现场进行坍落度检查。 施工后的质量检查主要是对已完工的混凝土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强度检查。对有抗冻、抗渗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还应进行抗冻、抗渗性能检查。 67 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强度检验 检查混凝土质量应通过留置试块做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当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做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等试验。 (1). 试块制作 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制作,采用标准养护。 标准养护 就是在温度 (20 土 3)℃ 和相对湿度为 90 %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 评定强度用试块需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28d ,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所得结果就作为判定结构或构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 68 (2). 试件组数确定 工程施工中,试件留置的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l00m 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3). 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还应满足: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 (3 个 ) 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对于预拌混凝土其试件的留置也应符合上述规定。 69 (3). 每组试件强度代表值 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按下面规定确定该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 1). 取三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2).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 %时,取中间值; 3).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 %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 70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验收,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 . 混凝土强度应分别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 ( 2 ) . 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保持稳定时,由连续的三组试件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71 σ 0 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式求得 72 ( 3 ) . 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 10 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73 ( 4 ) . 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采用非统计法评定。此时,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下列两式要求,即 74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6 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7 八、混凝土常见常见缺陷的处理 ( 1 )麻面 麻面 是结构构件表面上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无钢筋暴露的现象。它是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润湿不足、漏浆、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以及养护不好所致。 ( 2 )露筋 露筋 即钢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主要是由于未放垫块或垫块位移、钢筋位移、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等使钢筋紧贴模板,以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所造成的。有时也因缺边、掉角而露筋。 78 ( 4 )孔洞 孔洞 是指混凝土结构内存在着孔隙,局部或全部无混凝土。它是由于骨料粒径过大、或钢筋配置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挡住,或混凝土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分层离析,振捣不实,混凝土受冻,混入泥块杂物等所致。 ( 3 )蜂窝 蜂窝 是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 5㎜ 但小于保护层的蜂窝状缺陷。它主要是由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子多,或搅拌不匀、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合理,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产生。 79 ( 5 )缝隙及夹层 缝隙及夹层 是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产生原因是因施工缝处理不当以及混凝土中含有垃圾杂物所致。 ( 6 )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 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使强度降低,以及拆模时棱角损环或拆模过早,拆模后保护不好也会造成棱角损环。 80 ( 7 )裂缝 裂缝 有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外力引起的裂缝。原因主要是温差过大、养护不良、水分蒸发过快以及结构和构件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陷,模板、支撑没有固定牢固,拆模时受到剧烈振动等。 ( 8 )强度不足 混凝土强度不足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原材料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振捣不实及养护不良等。 8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82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 连接部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外形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 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83 1 ) 表面抹浆修补 a. 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再用 1:2 ~ 1:2.5 的水泥砂浆填满抹平,抹浆初凝后要加强养护。 缺陷处理 b. 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并用水泥浆抹补;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 15 ~ 20mm ,宽为 100 ~ 200mm 的 V 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润湿,先用水泥浆刷第一层,然后用 1:2 ~ 1:2.5 的水泥砂浆涂抹 2 ~ 3 层,总厚控制在 10 ~ 20mm 左右,并压实抹光。 84 (2) 细石混凝土填补 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对于孔洞,可在旧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突出的石子剔除,并凿成斜面避免死角;然后用水冲洗或用钢丝刷子清刷,充分润湿后,浇筑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宜在 0.5 以内,并可掺入适量砼膨胀剂,分层捣实并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85 ( 3 )环氧树脂修补 当裂缝宽度在 0.1mm 以上时,可用环氧树脂灌浆修补。修补时先用钢丝刷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散层,使裂缝处保持干净,然后把裂缝做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留出进出口,借助压缩空气把浆液压入缝隙,使它充满整个裂缝。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与混凝土有很好的粘接作用。 对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足的承重构件应拆除返工,尤其对结构要害部位更应如此。对强度降低不大的混凝土可不拆除,但应与设计单位协商,通过结构验算,根据混凝土实际强度提出处理方案。 86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谢 谢! 演示结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