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预应力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QC成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PHC预应力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QC成果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课题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十、效果验证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九、对策实施 十一、巩固措施 一、工程概况 天津站改无站台柱雨棚工程,是天津站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总建筑面积 80450.7m2 ,被高架候车室分成东西两部分,雨棚南北宽 213m ,高架西雨棚长度 150m ,高架东雨棚长度 270m 。覆盖 10 个站台、 18 线。雨棚下部为管桩基础,上部为张弦梁钢架结构。 雨棚基础采用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PHC AB 500 100 x1 x2 a ),设计桩长有三种,分别长 15m 、 22m 、 24m ,直径 Ф500mm ,桩顶标高相对轨顶 ±0.000 为: -3.95m 、 -3.45m 、及 -2.35m 三种。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中国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天津站改扩建工程 QC 小组 组建日期 2007 年 6 月 1 日 小组类型 现场型 活动时间 2007 年 7 月 1 日 —2007 年 10 月 20 日 小组人数 10 人 注 册 号 TYTJ—-07—10 活动制度 每周活动次数不少于 1 次 , 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活动次数; 考勤制度 小组成员不得无故不参与小组活动 , 出勤率不少于 96% ; 小组成员参加 TQC 学习时间均在 72 小时以上。 小 组 成 员 情 况 序 号 姓 名 年 龄 文化程度 职 务 组 内分工 1 梁生武 31 大本 项目经理 组长 2 刘 朋 27 大本 项目总工 副组长 3 李 志 25 中专 生产副经理 工地生产组织 4 赵文斌 26 大本 质量工程师 质量检查 5 杜子君 25 大本 技术工程师 技术交底 6 安瑞刚 24 大专 资料员 统计分析 7 郝俊生 41 中专 实验员 实验检测 8 范利君 25 中专 安全员 安全监查 9 崔庆中 48 高中 领工员 工地配合 10 马瑞斌 34 大专 材料员 材料配合 三、选题理由 工程重要性强 质量要求高 施工难度大 PHC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争创“鲁班奖”,质量要求高。 桩机工程为地下隐蔽工程,为该工程的重点部分 本工程为奥运重点工程,受各级领导关注,工程的重要性强 现场涉及多家单位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施工 826 颗桩覆盖整个站场 8 万余平米,施工点零星、分散,质量控制难度大 四、现状调查 2007 年 7 月 1 日 —7 月 7 日为试验阶段, QC 小组成员对该阶段施工的 B-C 跨 16-20 轴中 40 个桩位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管桩的施工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随机抽查了 200 个点,并结合低应变检测,未达到合格的点数为 24 个,合格率仅为 88% ,对出现未达到合格的出现频次做出如下统计: 序号 项目 实测点数 频数 频率 % 累计频率 % 1 接桩焊缝质量差 40 11 45.8% 45.8% 2 桩身垂直度偏差 40 9 37.5% 83.3% 3 桩位偏差 40 2 8.3% 91% 4 桩体缺陷(原材) 40 1 4.2% 95.8% 5 桩体完整性差 40 1 4.2% 100% 合计 200 24 100 合格率 :( 200-24 ) /200=88% 制表人:安瑞刚 时间: 2007 年 7 月 8 日 序号 低应变 结果 垂直度 ( mm ) 序号 低应变 结果 垂直度 ( mm ) 序号 低应变 结果 垂直度 ( mm ) 序号 低应变 结果 垂直度 ( mm ) 1 一类桩 3 11 二类桩 1 21 一类桩 4 31 二类桩 4 2 一类桩 2 12 一类桩 2 22 一类桩 3 32 一类桩 1 3 一类桩 5 13 一类桩 4 23 一类桩 1 33 一类桩 2 4 一类桩 2 14 一类桩 3 24 一类桩 6 34 二类桩 1 5 二类桩 4 15 一类桩 2 25 一类桩 4 35 一类桩 1 6 一类桩 1 16 一类桩 2 26 一类桩 2 36 一类桩 2 7 一类桩 2 17 二类桩 1 27 二类桩 3 37 一类桩 1 8 一类桩 3 18 一类桩 1 28 一类桩 5 38 一类桩 3 9 一类桩 2 19 一类桩 2 29 一类桩 2 39 一类桩 1 10 一类桩 2 20 一类桩 4 30 二类桩 2 40 一类桩 2 低应变结果及垂直度统计表 制表人:安瑞刚 时间: 2007 年 7 月 8 日 桩身垂直度 接桩焊缝质量 桩体缺陷 桩位偏差 桩体完整性 结论: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影响该工程 PHC 管桩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 、接桩焊接质量差; 2 、桩身垂直度差。 40% 100% 95.8% 91.6% 83.3% 45.8% 2 4 6 8 10 12 14 20% 60% 80% 频数 频率 % 11 1 2 1 9 16 18 20 22 24 五、课题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 、目标确定 针对统计分析结果找出的主要问题,我们确定了本次课题活动的目标为:在满足桩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基础上,为配合争创 “ 鲁班奖 ” ,小组对于施工质量确定更高的目标,汇总如下表: 施工质量目标值表 项目 目标值 成桩质量 1 、桩上下表面平整,桩身间隙不超过 3mm ,电焊停歇时间严格控制在 5~15min 内,焊缝保证饱满,无夹渣,无漏焊、咬焊,防腐涂刷均匀 2 、保证桩身垂直度在 3/1000 内,每检查 20 个点,超出 2/1000 的点不超过 3 个,且全部不得超过 3/1000 质量目标值:接桩焊接质量合格率达到 95% ;桩身垂直度合格率达到 95% 。管桩低应变检测一类桩比例≥ 95% ,不得出现三类及以下桩 2 、 目标实现分析 目标可行性分析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奥运重点工程,质量目标要求高,受各级领导重视,监理、建设单位层层把关; 天津市民心工程,天津市质量监督站实时指导、监控,随时进行质量纠错; 有一支桩基施工的专业队伍,有多年的施工经验,施工实力强; 有配套管理人员、技术资源,人员结构年轻,新工艺掌握吸收快。 施工工期紧,涉及多家单位施工,交叉作业多,影响施工质量控制; 本地底下水位高(地面下 1 米),土质影响施工质量。 通过对目标进行的可行性分析 , 不利因素通过 QC 攻关还是能够克服的 , 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六、原因分析 小组针对从排列图中得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广泛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质量检查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并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做出影响管桩施工质量的关联图: 接桩质量差 桩身垂直度差 交底可执行性差 施工人员经验不足 现场检查不严 桩头未清理干净 上下节桩调整不齐 电焊机电流选择不当 电焊条标号不符、受潮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过短 焊接方法不当 施工场地狭小 机座下土质松软 桩机倾斜 送桩器垂直度差 桩身弯曲度超标 接桩后垂直度调整不到位 测量控制方法不当 桩向一侧倾斜 送桩次序不当 桩身移位 桩位范围内有障碍物 管桩端头板倾斜 焊接次序不当 未进行对称施焊 施工工期紧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施工不能连续 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 测量精度不够 共计 21 条末端因素,如下表: 序号 末端因素 序号 末端因素 1 交底可执行性差 12 桩头未清理干净 2 施工人员经验不足 13 送桩次序不当 3 现场检查不严 14 上下节桩调整不齐 4 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 15 未进行对称施焊 5 管桩端头板倾斜 16 接桩后垂直度调整不到位 6 电焊条标号不符、受潮 17 施工场地狭小 7 桩身弯曲度超标 18 机座下土质松软 8 送桩器垂直度差 19 桩位范围内有障碍物 9 电焊机电流选择不当 20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10 测量控制方法不当 21 施工工期紧 11 焊接次序不当 七、要因确认 序号 姓名 成绩 序号 姓名 成绩 序号 姓名 成绩 1 崔庆中 98 3 王培建 96 5 韩力华 97 2 毕润和 95 4 马宝华 96 6 姜元中 95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对末端原因进行了认真讨论、分析,逐一进行了要因确认: 确认 1 :交底可执行性差 负责人:梁生武、刘朋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培训学习、分析 施工开始前,对现场领工员及操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并组织进行了技术交底的学习及考试,下表为特殊操作人员考试成绩: 从表内结合现场调查分析,领工及操作人员对交底的了解及执行性没有疑问。 结论:非要因 确认 2 :施工人员经验不足 负责人:杜子君、赵文斌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0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分析 施工开始前,本工程施工人员均是在天津市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操作人员,且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操作比较熟练;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3 :现场检查不严 负责人:安瑞刚、崔庆中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分析 现场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且明确责任,与现场管理人员签订责任状,有明确的分工,现场有严格控制程序,建立奖罚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 结论:非要因 第一组 第二组 组长 刘朋 组长 杜子君 成员 王国君 成员 胡晓鹏 安瑞刚 袁生辉 赵文斌 张雨 要因确认 4 :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 负责人:刘朋、杜子君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针对天津站雨棚基础工程,在开工之初针对测量放线专门召开动员会,着重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并在后续中加强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重新优化测量方案,设立了两个测量小组,分别由项目总工和技术科长负责,每个小组 4 人,人员固定,分班测量,减少测量工作强度。测量分工明确,数据统计设一人负责,测量时两个小组互相进行复测,减少误差,测量人员在思想上已深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小组分组情况如下: 结论:非要因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整度( mm ) 1 1 0 0 0 0.5 1 0.5 0 0.5 要因确认 5 :管桩端头板倾斜 负责人:马瑞斌、郝俊生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5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统计 桩头表面为车床加工,现场如发现因运输、存放不当导致不平整现象,采用抛 光机打磨平整,经现场检测桩头表面平整度≤ 1mm 。随机调查 10 颗,结果如下: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6 :电焊条标号不符、受潮 负责人:赵文斌、马瑞斌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1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接桩焊缝为二类焊缝,桩头钢材材质为普通碳素钢,电焊条采用 E4303 型焊条,焊条烘干后用专用保温桶存放。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7 :桩身弯曲度超标 负责人:安瑞刚、马瑞斌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5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统计 管桩进场后,项目部质检人员和监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桩身弯曲度达标率 达 100% 。共抽查 10 颗桩,下表为统计结果(规范要求为 L /1000,L 为桩长): 结论:非要因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弯曲度( mm ) 1.5 0.3 0.6 0.8 0.7 0.7 0.2 1.2 0.9 0.5 要因确认 8 :送桩器垂直度差 负责人:赵文斌、郝俊生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0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统计 桩机进场后,进行机械的进场检测,共计两颗送桩器,经检测送桩器的垂直度偏差为 2/1000 、 3/1000 ,送桩器检测结果为合格。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8 :送桩器垂直度差 负责人:赵文斌、郝俊生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0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统计 桩机进场后,进行机械的进场检测,共计两颗送桩器,经检测送桩器的垂直度偏差为 2/1000 、 3/1000 ,送桩器检测结果为合格。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9 :电焊机电流选择不当 负责人:李志、杜子君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3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 根据焊接材质及所选电焊条,电焊机电流调节为中档,适合焊接,电焊焊缝饱满,无漏焊、咬焊现象。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10 :测量控制方法不当 负责人:刘朋、杜子君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管桩垂直度采用经纬仪呈 90 o 进行观测,并随时采用 2 米靠尺进行垂直度测量,发现垂直度有所偏差立即进行纠正,该方法控制有效、得当。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11 :焊接次序不当 负责人:赵文斌、安瑞刚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3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当第一节桩锤击至地面时,要进行两节桩的连接,采用焊接形式,由于焊口较深,一次焊接不能将焊口焊满,需进行分层施焊,经现场调查,工人未采取分层施焊。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 12 :桩头未清理干净 负责人:赵文斌、李志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4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 接桩时,先将第二颗桩吊起,用钢丝刷将两颗桩头接触面的杂物及锈迹清理,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接桩工序。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13 :送桩次序不当 负责人:赵文斌、崔庆中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5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 经现场调查,送桩时采用打完一棵桩接着送桩,然后再打下二棵桩,因设计桩顶标高为 -3.45m ,普遍低于地面 3-4 米,易导致第二棵桩施工时桩身向前一棵桩位处偏移。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 14 :上下节桩调整不齐 负责人:郝俊生、李志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统计 上节桩就位后,采用人工及机械调整,调整完成后,采用靠尺及塞尺测量,上 下节桩轴线偏差不超过 2mm ,小于规范要求的 5mm 。 下面是现场对随机抽查的 16 颗桩的检查结果: 结论:非要因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轴线偏差( mm ) 1.5 1.3 0.6 0.8 1.9 0.7 0.2 0.8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轴线偏差( mm ) 0.6 0.8 0.4 1.3 1.7 0.4 0.6 0.5 要因确认 15 :未进行对称施焊 负责人:郝俊生、安瑞刚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 由于管桩直径为 500mm ,接桩时应采用对称施焊,以避免焊接不均匀,经现场调查,工人未进行对称施焊,导致焊接口处有夹渣、焊接不匀的现象。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 16 :接桩后垂直度调整不到位 负责人:赵文斌、安瑞刚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4 日 确认方法:现场检查 第一棵桩送桩完成后,因地质或机械等各种原因,将有可能导致桩位少许偏差,接桩后(电焊结束后),将进行桩垂直度的微调,待桩身垂直后再进行送桩。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17 :施工场地狭小 负责人:梁生武、李志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4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因天津站涉及多家单位施工,交叉作业较多,施工场地受到一定限制,项目部派专人进行场地的协调工作,施工时,作业面基本可以满足施工需求。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18 :机座下土质松软 负责人:赵文斌、刘朋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因天津站为旧站改造工程,各施工单位平整场地多为回填土,未进行严格夯实,而桩机自重较大,施工时桩机震动极易导致桩机下陷倾斜。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 19 :桩位下有障碍物 负责人:范利君、李志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2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因天津站既有建筑物地下部分未彻底拆除,且平整场地回填物有部分为混凝土块,打桩时极易导致桩位偏移。 结论:要因 要因确认 20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负责人:梁生武、范利君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14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天津站涉及多家单位施工,地下工程较多,工程前期,项目部已经派专人进行了场地的调查协调,清理出作业面,提供“三通一平”条件,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 21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负责人:梁生武、范利君 时间: 07 年 7 月 8 日 -07 年 7 月 9 日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基础施工工期为 2007 年 10 月,根据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安排 2 台打桩机,现场已经进场 1 台桩机,第二台打桩机将于 7 月 10 日进场,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结论:非要因 确认主要因素 未进行对称施焊 焊接次序不当 机座下土质松软 送桩次序不当 桩位范围内有障碍物 根据上述分析,确认以下主要原因: 八、 制定对策 小组全体成员在组长梁生武的领导下,针对 5 个要因制定出如下对策措施,以便达到预期目标。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地点 时间 1 未进行对称施焊 呈 120 度对称施焊 对称施焊角度偏差不超过 5 度,焊接均匀 1 、上下节桩对齐后,先从桩的三个方向呈 120 度点焊; 2 、点焊完成后,将桩身进行垂直度微调,调整后,由三名工人由三个方向同时进行施焊。 李 志 安瑞刚 现场 7 月 13 日 -20 日 2 焊接次序不当 采用分层施焊 确保焊接饱满、无漏焊、无夹渣 1 、先进行第一层的施焊,待第一层焊接处冷却后将电焊药皮敲掉,再进行第二层的施焊。 赵文斌 崔庆中 现场 7 月 15 日 -25 日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地点 时间 3 机座下土质松软 夯实桩机下回填土 确保送桩垂直度合格率达 98% 1 、打桩时,桩位下土质采用重新回填夯实; 2 、对于不能回填夯实的部位,采取桩机下垫 20mm 厚钢板加固。 梁生武 马瑞斌 现场 7 月 15 日 -19 日 4 送桩次序不当 一个承台集中送桩 确保桩位偏移量不超过 5cm 1 、协调现场场地,提供足够的作业面以便进行整体打桩后的送桩; 2 、由郝俊生负责监督操作人员集中送桩。 郝俊生 刘 朋 现场 7 月 16 日 -20 日 5 桩位范围内有障碍物 清除地下障碍物 确保送桩垂直度及保证桩位不发生偏差 1 、对每一个承台下进行开挖探测,清除障碍; 2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机械(破碎炮)凿除。 杜子君 范利君 现场 7 月 12 日 -25 日 九、 对策实施 为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我们 QC 小组成员落实责任,根据制定的对策表逐一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1 、呈 120 度对称施焊 问 题 未进行对称施焊 实施说明 上下节桩调整完后,先采用点焊,再进行对称施焊 实施情况 1 、 7 月 13 日 — 7 月 17 日由李志现场监督,上下节桩对齐后,先从桩的三个方向呈 120 度点焊,点焊完成后,将桩身进行垂直度微调,调整后,由三名工人由三个方向同时进行施焊; 2 、 7 月 17 日 —7 月 20 日,由安瑞刚配合检测人员作低应变检测。 实施结果 采用对称施焊作业后,上下桩接头处焊接均匀,低应变检测结果良好。 对策实施 1 图一:现场工人采用对称施焊 下表为抽查的 20 颗桩低应变检测结果: 桩号 结果 桩号 结果 216 一类桩 194 二类桩 185 一类桩 188 一类桩 191 一类桩 203 一类桩 210 一类桩 206 一类桩 223 一类桩 221 一类桩 260 一类桩 240 一类桩 169 一类桩 253 一类桩 175 一类桩 249 一类桩 173 一类桩 257 一类桩 182 一类桩 265 一类桩 2 、采用分层施焊 问 题 焊接次序不当 实施说明 上下节桩调整完后,先采用三点对称点焊,再进行分层施焊。 实施情况 1 、 7 月 15 日 — 7 月 25 日,由赵文斌、崔庆中监督,控制现场工人选择适当电焊机电流大小,分两层进行焊接,焊完一层后将焊缝处焊渣清理干净,再进行第二层施焊,焊接完成后,将表面药皮清理干净,再在焊接处涂刷防腐沥青漆。 实施结果 采用新的焊接方法施焊后,焊接均匀,无夹渣、漏焊、咬焊现象。 图二:将第一层焊渣清理后,再进行第二层施工 3 、夯实桩机下回填土 问 题 桩机下土质松软导致桩机倾斜 实施说明 夯实桩机下回填土,不能夯实部分采用垫钢板加固 实施情况 1 、 7 月 15—19 日由梁生武负责,对打桩时,桩位下土质采用重新回填夯实; 2 、由马瑞斌负责,于 7 月 15 日购买 20mm 厚钢板 8 块,对于不能回填夯实的部位,采取桩机下垫 20mm 厚钢板加固。 实施结果 桩机下土质采用三七灰土换填或加钢板垫护,未发生桩机基座下陷。 对策实施 3 4 、一个承台集中送桩 对策实施 4 问 题 送桩次序不当导致桩向一侧倾斜 实施说明 提供足够的作业场地,以保证每一个承台统一集中送桩。 实施情况 1 、 7 月 16 日 —18 日期间,刘朋负责联系各有关单位,协调现场场地,提供足够的作业面以便进行整体打桩后的送桩; 2 、由郝俊生负责监督操作人员集中送桩。 实施结果 采用集中送桩后,桩身未再发生倾斜现象。 7 月 18 日 — 7 月 20 日,由安瑞刚对对策实施过程中施工的管桩进行垂直度抽查,共计抽查 10 颗桩,结果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垂直度( mm ) 1.5 0.3 0.6 0.8 0.7 0.7 0.2 1.2 0.9 0.5 管桩垂直度检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上述对策 3 、 4 后管桩垂直度全部达标。 制表人:安瑞刚 制表日期: 7 月 20 日 5 、清除地下障碍物,保证送桩垂直度及桩到位情况。 对策实施 5 问 题 桩位下有障碍物 实施说明 开挖探沟,块状障碍物、混凝土块清除,既有混凝土建筑破除。 实施情况 1 、 7 月 12 日 —16 日由杜子君负责对每一个承台下进行开挖探测,清除障碍; 2 、 7 月 14 日 —23 日由范利君负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机械(破碎炮)凿除。 实施结果 障碍物清除后,桩施工未发生偏移现象。 图三:采用机械对地下混凝土进行凿除 7 月 23 日,由杜子君带领测量小组对该施工阶段施工的管桩进行了桩位复核 , 共计复核 8 颗桩,偏差值全部小于 5cm ,下面为复核结果: 序号 160 162 171 204 206 210 186 178 偏差值( mm ) 13 10 36 28 7 42 19 31 管桩桩位偏差检查表 制表人:杜子君 制表日期: 7 月 24 日 十、效果验证 通过我项目部 QC 小组活动实施,管桩施工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桩身垂直度及接桩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桩位偏差和桩体完整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在 2007 年 8 月 3 日到 8 月 10 日的综合检查中,共抽查 200 个点,桩身垂直度等于 2/1000 为 2 个,其余全部达 1/1000 及以上,对抽检的 200 颗桩体小应变检测中,发现二类桩一颗,其余全部为一类桩,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效果,达到了小组预期目标。统计结果如下两表: 效果一:目标效果 施工质量分项统计表 序 号 桩位偏差 值( mm ) 垂直度 ( mm ) 低应变检 测结果 桩身间隙 ( mm ) 电焊停歇时 间( min ) 序 号 桩位偏差 值( mm ) 低应变检 测结果 垂直度 ( mm ) 桩身间隙 ( mm ) 电焊停歇时 间( min ) 1 15 1 一类桩 0.6 13 11 26 一类桩 0.5 0.8 14 2 26 2 一类桩 1.2 14 12 10 一类桩 0 2.0 9 3 21 1 一类桩 2.2 9 13 8 一类桩 1.5 2.1 8 4 38 1 一类桩 1.6 12 14 14 一类桩 1 0.6 11 5 36 3 一类桩 1.8 10 15 30 一类桩 2 0.4 12 6 30 1 一类桩 0.8 11 16 32 一类桩 2 0.8 14 7 41 1.5 一类桩 0.6 8 17 42 一类桩 1 0.4 11 8 21 2 一类桩 1.4 9 18 16 一类桩 2.5 1.0 10 9 40 1 一类桩 2.0 11 19 25 一类桩 1 1.4 13 10 30 2.5 一类桩 2.0 12 20 14 一类桩 1.5 1.0 12 序 号 桩位偏差 值( mm ) 垂直度 ( mm ) 低应变检 测结果 桩身间隙 ( mm ) 电焊停歇时 间( min ) 序 号 桩位偏差 值( mm ) 低应变检 测结果 垂直度 ( mm ) 桩身间隙 ( mm ) 电焊停歇时 间( min ) 21 34 1 二类桩 0.6 14 31 58 一类桩 2.1 0.7 11 22 12 1.4 一类桩 1.2 10 32 26 一类桩 1.8 1.2 12 23 8 1.8 一类桩 2.2 9 33 21 一类桩 2.0 1.8 9 24 7 2 一类桩 1.6 12 34 38 一类桩 0.5 1.6 10 25 24 1 一类桩 1.8 12 35 36 一类桩 0.4 1.4 12 26 31 1.5 一类桩 0.8 11 36 30 一类桩 1 0.7 8 27 10 1.3 一类桩 0.6 10 37 41 一类桩 2 0.6 14 28 40 2 一类桩 1.4 9 38 21 一类桩 1.4 0.2 13 29 20 5 一类桩 2.0 11 39 40 一类桩 1.5 2.0 9 30 19 3 一类桩 2.0 10 40 30 一类桩 1.2 1.2 10 制表人:赵文斌 制表日期: 8 月 11 日 序号 项目 实测点数 频数 频率 % 累计频率 % 1 接桩质量 40 1 16.7 16.7 2 桩身垂直度 40 1 16.7 33.3 3 桩位偏差 40 2 33.3 66.7 4 桩体缺陷(原材) 40 1 16.7 83.3 5 桩体完整性 40 1 16.7 100 6 合计 200 6 100 合格率:( 200-6 ) ÷200×100%=97% 。 制表人:安瑞刚 时间: 2007 年 8 月 11 日 合格频数统计表 100% 50% 接桩质量 桩身垂直度 72.5 95 97.5 77.5 95 97.5 85 95 97.5 实施前 目标值 实施后 实施前 目标值 实施后 实施前 目标值 实施后 一类桩比率 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改进施工方法,进行交底细化和培训、工序的合理安排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施工工期方面通过质量控制,减少了窝工、返工现象,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这也为后续的钢结构施工的迅速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人工费、管理费支出减少,节约了原材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经核算,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为 2.33 万元(见附件)。 效果二: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 QC 活动,天津站无站台柱雨棚基础工程 PHC 管桩施工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在天津站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及北京铁路局、天津市质量监督站相关领导的视察中对雨棚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同时也为我们争创天津市“海河杯”及国家“鲁班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效果三: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 QC 活动,大家体会到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 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优越之处。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工作态度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 QC 小组的创新能力与意识也得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这为将来进行质量管理创优与攻克下一个技术难关锻炼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 效果四:小组无形效果 小组自我评价雷达图 今后我们项目部全体人员将会再接再厉,在巩固和发展本次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攻克施工过程中碰到的一处一处难关,推动我公司的施工管理工作与技术水平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十一、巩固措施 1 、在 2007 年 8 月 —2007 年 10 月的施工中,对我小组的措施成果进行了巩固,后续施工经建设指挥部、天津市质量监督站及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在该阶段施工的内容进行抽检,结合低应变检测,对 PHC 管桩施工质量作出如下统计: 序号 项目 实测点数 频数 频率 % 累计频率 % 1 接桩质量 40 2 33.3 33.3 2 桩身垂直度 40 2 33.3 66.7 3 桩位偏差 40 1 16.7 83.3 4 桩体缺陷(原材) 40 0 0 83.3 5 桩体完整性 40 1 16.7 100 6 合计 200 6 100 合格率:( 200-6 ) ÷200×100%=97% 。 制表人:安瑞刚 时间: 2007 年 10 月 2 、通过本次 QC 活动,有效的解决了 PHC 管桩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巩固这一活动成果,我们在 PHC 管桩工程施工方面,总结成我公司的 《PHC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法 》 ,在公司推广(见附件)。在塘沽火车站雨棚及站房基础施工中,我们也将巩固并推广这一成果,将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与能力进一步加强。 十二、总结与今后打算 在走向建筑市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但在工程承包管理中,质量始终是取悦于建筑市场最为有力的武器。在公司的大力倡导领导下, QC 活动每年都坚持搞下来,坚持进行工程质量创优。只有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对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优化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流程,才能使工程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赢信市场。 我们小组会继续不断探索,对在应用建筑业新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攻关,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步我们的 QC 课题是 《 旋喷桩施工质量控制 》 。 谢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